外国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外国文学论文 >

左拉《三名城》中的基督教使徒精神人物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4-10-16 共5403字
论文摘要

  左拉在1868 年开始进行《卢贡马卡尔家族》系列作品的创作,历时26 年之久才将这部巨着全部完成.在这部巨着中,左拉将文学和科学结合在一起,用科学和文学的双重武器去解剖社会和人性,像进行一场手术一样地完成一部文学的创作,深刻剖析了19 世纪腐化的巴黎社会和罪恶人性.可是,面对这部面面俱到的作品,左拉并不满意,他觉得自己的文学理想在这一系列的作品里不能充分抒发,抱着对社会和人的期望,他又着手创作《三名城》系列作品.正如左拉所说: "我已经解剖了 40 年了,该让我在晚年做一些梦了".

  左拉在随后的《三名城》中塑造了具有基督教使徒精神的人物,这些人物道德高尚,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追求真理和正义的精神,他们将承担起拯救未来的使命.然而,这个拯救的过程并不简单,他们必须要在现实中不断地进行社会和人性现状的思考,然后通过自身的实践把整个社会从不合理的制度里挣脱出去,使人抛弃不正当的品性人格.

  左拉在最后的几部作品中所塑造的具有理想化的人物重新回归到了他早年的浪漫主义时期的理想人物的期许,只是经历了中青年时期的社会和时代的洗礼,这种理想变得更为现实和深刻.

  左拉相信爱和正义的力量,他们将改变社会和人的悲剧命运,同时以自身的光芒照亮每个人心灵的黑暗.

  左拉于1894 年发表了《三名城》系列的第一部作品《卢尔特》.《卢尔特》写的是民众朝圣卢尔特的事.小说的主人公彼得本来是一个虔诚的神父,面对理性和信仰产生矛盾的时候,他认为应该让它们自行解决,并相信信仰会最终获胜.然而,当他无意间发现了死去的父亲所留下来的书和研究报告的时候,他被科学深深折服.他开始重新审视理性,并开始钦佩那些真正为追求真理而死的人.卢尔特到处可以看见轻信的脸孔、激动的祈祷者以及簇拥着火炬行进的队列,最庄严的还是要数朝圣仪式.此时受到理性熏陶的彼得不再那么虔诚,开始努力寻找信仰和真理的真正答案.在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中,他越来越感到信仰的无力和可笑,当他抛开了神父的称号枷锁以后,客观去看,他发现信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圣和伟大,所谓的奇迹都是普通百姓因缺乏知识而产生的愚昧,诸如那些所谓的被治好的病人其实一开始就是被误诊的,但他们还是会把自己的健康归功于信仰上.彼得的童年朋友玛丽就是最好的例子.她在十五岁的时候因为从马上摔下来而造成了残疾,她相信在神女的保佑下一定会康复.她每天都要到广场和民众一起参加仪式,毕恭毕敬地跪在广场中央,乞求奇迹的恩赐.然而,彼得从医生那里听说她的伤只是神经性的,只是暂时性的功能障碍,时间久了自己会得到康复.在神女洞穴待了一夜后,玛丽突然能从轮椅上摇摇晃晃站起来了,她坚信这是一个奇迹,而彼得知道这不是超自然的结果.可见,奇迹只是一种盲求,是缺乏理智的表现.

  彼得在簇拥的朝圣者中看到许多的人是为了乞求健康或是家庭幸福而来到卢尔特的,但也有不少人其实是在借信仰的名义完成自己的私欲.威戈侬一家来朝圣是为了诅咒有心脏病的富有的姨母快快死去,让自己身患重病的儿子继承财产,这些财产早晚会落到他们手里; 沃尔玛趁朝圣之际和她的情人在此幽会.彼得清楚地看到,朝圣和宗教的意图不再那么纯洁和高尚,人们的精神领域已不再圣洁,信仰成为借口,尤其在科学逐渐发展的时代,宗教的无知和迷信日益突出.

  1896 年,左拉发表了《罗马》,作为此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叙述了彼得离开卢尔特后来发生的事.卢尔特之行使彼得对自己的信仰产生了怀疑.教皇显示了他的社会良知,建立了天主教的商业联会,这件事让彼得非常激动,他出版了一本建议教皇领导欧洲进行社会运动的书.回到巴黎之后,彼得是巴黎贫民窟的代表,仍然为穷人奔走.在和罗斯神父共同照顾收容所的孩子的时候,彼得亲眼看见了巴黎底层生活的残酷,因怜悯而哭泣.神父训诫他,当有《福音书》在我们的面前,我们就不会失望.彼得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母亲传给他的情感,于是放弃了暴力的念头,重新要借爱的名义去拯救人们.他要和平解决社会上的不公,想从《福音书》上纯洁的道德教条中寻找答案,萌生了恢复原始基督教的圣洁,只有它才是唯一的公约和法则,坚信基督将第二次拯救痛苦的人.

  就这样,彼得有了改革宗教的想法并为此工作.他的天主教信仰已死,他已不相信神秘和奇迹,但对教会还抱有希望---将民主运动控制在手,避免暴力造成的灾难.信仰所带来的激情,同时结合着他自己的经历,创造了一个新的以人为本的基督教,并促使他撰写了《新罗马》,昔日的各民族的拯救都源于此,那今日的革新也应该从这里开始.他的书追溯了基督的过去,包括耶稣在内的许多先知最初只是造反者,他们为穷人呐喊,说出他们的不幸,并预言一切的灾难.彼得在此将基督教和无政府主义同社会主义联系在了一起,而起初的教堂相当于共产主义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同社会做斗争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当罗马社会被金钱所冲垮的时候,基督教成了罗马的国教.可是,取得胜利的基督教却逐步同权势者和富人站在了一块,并和政治连在了一起,上层阶级利用它向底层阶级宣扬忍让和服从,就这样顺理成章地践踏着基督教的原始宗旨.被轻视的人民暗暗觉醒,呼吁真理的宗教改革运动爆发,异教裁判所却庇护扭曲的宗教,成为宗教禁锢人权的帮凶.法国大革命最终将教皇驱逐出去,人类恢复了自由.《新罗马》的第二部分研究了现代天主教社会.他以悲伤的心情描绘着慈善在贫穷的现实社会已无能为力,人们已经不再相信宗教的信仰.法国大革命的自由观念昭示着无限的希望,可是好景不长,无产者并不因此获得更多幸福,最不幸的还是最底层的人,他们还是社会的奴隶.人类理想中的社会主义的根源似乎又和基督教有着关联,因而具备天主教的社会主义的合理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后,彼得又认为社会的优秀分子和劳苦大众一样,同样没有在新获得的自由中感到高兴,他们对理性与智慧感到没有出路,科学与理性主义在他们身上产生了空虚感,科学既不能创造正义,也不能满足幸福,他们由此厌倦了真理,重新被神秘所吸引,迷恋上帝与信仰所肯定的"未知".由于精神过度疲劳,宗教的情感复苏也就成了必然,于是彼得在书的最后部分描绘了一个以新宗教为精神支柱的未来世界、能够把教会和政治处理得当的担负拯救民族使命的理想教皇以及消除世俗权利后更为光辉而神圣的教会.

  在书的最后,彼得通过热烈地召唤新罗马而结束.彼得彻底沉浸在了宗教的美梦中,似乎看到了四海皆兄弟的局面,世俗社会和宗教社会又一次地完美合为一体.

  可是,罗马教廷认为彼得在宣扬异教,他因此被蒙上了异教徒之名,他的书也被勒令禁止出版.为了为自己的书申辩,也为了实现复兴宗教的心愿,他以个人名义来到罗马寻求教皇的帮助,把幻想寄托在教皇的身上.等待许久之后,他虽与教皇接见,但并未得到他的支持.信仰与现实的隔离、神职者的自私以及罗马教廷错综复杂的等级阶层注定了实现宗教的改革是不可行的.短暂的罗马之行中,彼得目睹了宗教圣地罗马并不如想象中的神圣,因为财政的空虚和政治的角逐使这里同样充满着贫苦与不幸的人,同样是疯狂纵欲的资产者在无情地蹂躏贫苦的百姓,而他们还保持着傲慢和怠惰,基督教条和道德形同虚设,它只是口头上的宗教,甚至还被当作利益阴谋的武器,借着宗教的名义王公贵族居然还可以信誓旦旦变本加厉地投入到金钱、美色和权利的争斗中.

  1898 年,左拉发表了《巴黎》,作为三名城的最后一部作品,左拉在这部作品里描绘了巴黎的广阔场面以及生活其中的百态人生,它的魅力、它的瑕疵,它的性情以及它的千奇百怪,刻画了理想化人物彼得探索社会真理的道路,以及试图从教堂的不合理的教条中挣脱到社会主义的庇护下的愿望.

  经历了卢尔特和罗马之行的彼得始终牢记罗斯神父的箴言---我们对爱永远不要失望,并且身体力行地践行他的使命,尽力为苦难的人谋取未来的幸福和现实的出路.但是,三年前罗马的经历使彼得本来就不够坚定的信仰继续动摇,同时卢尔特之行也并没有让他看到人们的天真而真挚的信仰,他们盲目而愚昧的迷信使他加倍怀疑神道是否真的可以拯救人类.在彼得的意识中,完全放弃理性是不可取的,而罗马之行使他明白基督教今非昔比,福音书除了若干道德的格言外,它既无法改变社会的现状,又无法使它回到初期基督教的精神中去.长久以来的精神信仰眼见只剩下破碎的残渣,仁善的基督不能再创造奇迹,他的内心一直在否定和犹豫着,如今只有穷人的不幸和痛苦才能使他不至于立即崩溃,他甚至于开始盼望反叛屠杀和大火来扫除这个陈旧的世界.

  可是,即使如此,他还是不能轻易脱下披着的教袍,这是一种宿命般的信仰,是无可改变的信念,他还要靠这种信仰为不幸的人创造理想和新的生活,他不能追求肉欲而抛弃他的智慧.

  他始终在神道、科学和社会主义中徘徊.双重遗传令他痛苦不堪,情感和理性在他不断地为残破的巴黎救赎的时候仍然继续冲突.他为自我分裂而感到脸红,为自己的虚伪感到厌恶.看到宗教被上层统治者当作贿赂的外交,而下层的苦难者又因为宗教变得愈加地丧失理想,彼得才发现当时曾经计划完成的民主的新宗教又是多么荒唐的想法.在四周普遍迷失信仰的环境中,用信仰去建筑梦想无非是幼稚可笑的.上帝和天堂的幻想一切都是未知的,公道而正义的世界能通过它们实现吗? 对于世上的一切痛苦它们能公正裁决吗? 而事实上垄断社会的永远只有强者和富人.当神的慈善轰然崩塌后,是否基督教的原始法则也会一起被消灭? 留下来的穷人又该何去何从? 让他们再盲目去接受另外一种他们并不熟悉的信仰吗? 让新的神来为他们许诺未来世界的美好和幸福吗? 显然,穷人们所期盼的天堂对他们来说永远遥不可及,他们永恒监禁在宗教的囚牢,失去自由.彼得明白,宗教的慈善施舍和救济并不能救活穷人们,他们需要的是公平的劳动和公正的生活环境.

  对于底层的劳苦大众,彼得始终怜悯着他们,即使他的宗教信念在科学和社会改革的领域内波动,他的仁爱之心从来没有变过.一个七十岁的老汉工作了五十余年,如今身无分文,居无定所,只能在角落里苟延残喘度过余生,五十年的劳动与不公和社会形成强烈的对比.彼得为之所动,千方百计打通关系要把这个可怜人送进福利院,但过程的艰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为了一个手续可以拖延几十天,竟没有一个救济院和收容所愿意收留他,更多的资产者是靠募捐和慈善作为政治力量的武器.宗教变为竞选的工具,已沦为可鄙的职务,没有了神的慈善.彼得眼见痛苦的巴黎并不缺少仁慈的心脏,慈善事业很多,对于一切可怜人都有赈济的机构存在,不断增加育音堂、孤儿院、收容所和修道会,而这些优美而浮华的热忱又能净化多少苦难呢? 事实上,基督教的慈善没有治好一处创伤.至于教皇的目的只是尽其所能地占领科学和民主,重新征服巴黎,然后破坏它们.这种仁慈之心形成了彼得奋斗的源泉,不幸者的凄惨景象不断萦绕在他的眼前,他愿意拯救像赖福生一样的不幸的人,他要救一条性命,这只是赎罪的开始,他要为巴黎伸张正义.社会的腐败,议会的黑暗继续扩散在他的每一根血管里.

  整个社会的追名逐利,尔虞我诈,为女色和权利狂热,下面是贫苦和犯罪,上面却富有和淫乱,当权的资产阶级牢牢抓住抢过来的支配权,历史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前进着,受害的永远是看不见的躲在角落中的人.左派、右派、天主教、共和党、社会党、无政府者等等二十多种派别,他们都有着一样的统治和支配的野心.

  即使是代表理想的觉醒的新精神最终也难以平息国家内部的冲突.彼得发现,渴望统治的古代精神表面上似乎将战胜世界的贪欲,而结果将科学和宗教放在同样的位置上也只不过是统治者虚伪和欺骗的简单政治手段而已.各种党派的斗争会花上数日或数礼拜的时间消耗在政治舞台上,他们内部则热烈讨论国家该属于何人,结果只是毫无进展的随意践踏,变成该由谁去吞噬它.

  彼得就这样从一个信仰转到另一个信仰,他同情摩伦的实证主义,他赞成威廉的进化主义论和科学决定论,巴舒的人道主义思想也使他热泪盈眶,而邵孙的个人主义的梦想所表现出的态度一时间也引起他的动摇,甚至他在一段时间里对于以萨尔华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也抱着幻想,相信这是公道反抗慈善的无上斗争,而当他亲眼看见了无辜者在一次爆炸中受到牵连,彼得对于暴力又坚决排斥.至于威廉一家只相信科学,没有一点宗教信仰,眼见巴黎正在经历最大的灾难却还可以那么平静悠闲地生活,彼得也不能赞同.他不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一个能破除危险的新信仰,既然宗教不能拯救社会,那么社会自己能否自我净化?

  彼得在万念俱灰的时候,看到从维勒特大街、沙柏尔大道直到蒙马特尔高丘的工人行列络绎不绝,终于从郊区工人的艰辛和工厂发动机声的嘈杂声中似乎明白了劳动应该是最终的答案.劳动是全社会人的使命,它将带来健康和力量.虽然没有保障的劳动还是会加剧社会的不公道,但除了劳动之外,生活本身就是一帖良药,在生活中始终怀有仁慈的爱,社会就会美好,巴黎的明天就有希望.

  三名城的主题是命运、希望和仁爱,而之后的四福音书的主题是繁殖、劳动、真相和正义,这四本书的主人公分别是彼得的四个儿子,以福音书的传教士命名: 马太、马克、侣克和约翰.左拉完成"四福音书"的意图在于以抒情咏唱的方式,通过它们总结出他所有作品的意义.因此,左拉在创作四福音书的时候,俨然把自己当作了四联像,20 世纪的拯救者.左拉在这些晚期作品中并不指望天国的存在,但是通过同基督教教义某些方面的结合,使他仍然从宗教中获得了启示.他相信社会和人在爱与正义的引导下必定会将过去救赎,并展望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友好相处、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一个自然的、各取所需的、和谐的社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性才能回归.

  参考文献:

  [1]蒋承勇. 欧美自然主义文学的现代阐释[M].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163.

  [2]左拉( 法) . 卢尔特[M]. 毕修勺,译.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

  [3]左拉( 法) . 罗马[M]. 毕修勺,译.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

  [4]左拉( 法) . 巴黎[M]. 毕修勺,译. 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外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