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伍德·安德森是 20 世纪早期美国着名的小说家,在美国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地位。1919 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集《小城畸人》(直译为《俄亥俄州,温士堡城》是他的代表作,由序言《畸人志》和 24 篇短篇小说构成,主要描写了一系列平凡、真实而又畸形的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各色畸人的品性、本能、欲望、对人生的愿望以及在人生中摸索的历程,揭示了“一群被现代文明社会所遗弃的‘畸形人’”(皮建华 19)不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状态,不断地在人生路途上探索和追求,想要争取个人的解放和自由。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大师让-保尔·萨特深刻敏锐地揭露了世界和人存在的荒诞性以及人生的虚无与存在;肯定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表现人在荒诞、绝望的境况中的精神自由和自由选择;认为人的存在是绝望中的希望。《小城畸人》中的人们普遍地以荒诞的形式畸形地生活,由于被压抑、禁闭的内心困扰而不能适应环境,但又不能满足于当前的生活状态,不断地想要争取个人的解放和自由。这正和萨特存在主义的观点相契合,因而,可以用萨特的哲学思想分析文本,解读小镇上畸人们的精神世界。
一、荒诞的世界,畸形的人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人的本质”即人不是上帝创造的,没有先验的性善、性恶之分。每个人只能根据不断选择自己超越自己,给自己下定义,每个人都处在动态的行为选择中,所以,每个人的存在,只能在可能性的意义上存在。同时,萨特认为存在分为“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前者通常指人,是一种意识的存在,缺少预先决定的内容,没有固定普遍的“人的本性”。后者标志着“外部世界,物质的范畴”。(龚翰熊 134:135)存在的可能只有通过“自为存在”的分离和毁灭使自己变的“虚无”才能证明“自在存在”的真实即“自为存在”证实“自在存在”的存在,但不是“自在存在”的一部分。“自为存在”通过一系列的自我否定,借此显示自己的“虚无”(陈宣良 138)。因此,物质世界本身不能从任何东西推演出来,不能由任何东西来说明。它的存在是纯粹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不可思议和荒谬的。作为“自为存在”的人则在自我否定中化为虚无,没有归属而导致内心的畸形。
《手》中的阿道夫·迈尔斯来到温斯堡镇前,在宾夕法尼亚一个镇上的学校当老师, 他温和而充满热情, “是年轻人的天生良师”。(吴岩 9)当他和学生们呆在一起时,他通过用双手抚摸学生的肩膀和头发,摆弄孩子们的脑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但是, 他的这种表达方式却引起了人们对手的误会。由于一个学生到处乱讲自己幻想的一些说不出口的情景,在一个雨夜,他被赶出小镇。之后,改名飞翼的他居住在 “俄亥俄州温斯堡小城附近一个山谷旁边的一所小木屋里”,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游离于社会群体之外,把这双手“永远想方设法藏在口袋里或身后”(吴岩 3),过着孤独的隐居生活,很少与人联系。
《纸团》里的里菲医生总是在忙碌地建造自己真理的金字塔。他听凭心灵驰骋,任由思绪如泉涌,但是“他从不开窗”以至于“他想开窗了,却发现窗子轧得紧紧的,打不开了。”(吴岩 12)最终,包在纸球里的思想无人阅读,狭小憋闷的环境造就里菲医生畸形、扭曲,很难令人相信鲜活的心灵能够得以生存。
牧师柯蒂斯·哈特门在钟楼上祷告,无意间看到邻居楼上房间内有一个裸着身子的女人躺在床上,他的内心开始了灵与肉的挣扎与斗争,当他看到这个女人光着身子向上帝祷告时,他打碎了窗户,声称在她身上看到上帝的启示。
小城畸人不是体态上的畸形,也不是精神上的变态,而是一副拥有完整体格和健全心灵的人,由于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他们在精神上总显得寂寞孤独,从而表现出一些怪诞的语言和行为。以一种畸形方式存在的他们使得小镇荒诞怪异;然而事实却是由于小镇本身的荒诞不经,导致了人的异化,畸人的出现。终究,这是一个变态的社会,是一个荒诞的世界。正如萨特所说,“自为存在”证实“自在存在”的存在,但不是“自在存在”的一部分。
“自为存在”通过一系列的自我否定,借此显示自己的“虚无”(陈宣良 138)。
二、存在与虚无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提出“自为”的人是虚无的存在,是一种对自在存在——外部世界的意识,但自身又不属于其中的一部分,是一种没有归属感的存在。意识是虚无的,作为意识存在的载体——人既是虚无;人又先于本质而存在。因此,人就是存在与虚无。
《成年》描述的是主人公乔治·威拉德从青年的纯真、幼稚转向成年的成熟。他追求成熟、老练的聚焦点是对海伦特殊而真挚的爱。在乔治的成长过程中,他也实现了一种精神上的顿悟——人的存在的虚无。即将离开温士堡的乔治在街上漫无目的的流浪,徒有孤独陪伴。一方面,他对自己选择的未来憧憬向往;另一方面,由于生活的限制,他肯定当前自己的存在却又对未来充满不安。看到数不清的人群,他不禁感慨“他们在他的时代之前从虚无出生,度过一生,又消失于虚无之中”(魏金生183)。突然,他感觉自己就像一片微不足道的落叶,随风飘落在小镇的街道;像一株随处可见的秸秆,在强烈的日光中枯萎。他希望有一只温柔的女性的手,安抚他焦虑的内心,了解他存在的价值。文章无时无刻不与萨特的存在主义观相契合。所以,“每个活人的存在,只是一种实现本质的可能性,即他不能在结论的意义上存在,只能在可能性的意义上存在。”(郑克鲁 185)人的虚无成为了一种流变的状态——否定自己的现在,寄希望于未来。乔治·威拉德对与海伦在一起的那个夏夜,对年少无知的自己的表现,充满否定。他希望再一次与她见面时,自己会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大人物”,做出一番事业。然而,物质世界本身不能从任何东西推演出来,不能由任何东西来说明。它的存在是纯粹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不可思议和荒谬的,导致了人的异化,畸人的出现。虽然与海伦再次相见,坐在她的身边,乔治却感到一种存在的毫无意义。
在这个夜晚,他们就如同两个“人类原子”,微不足道。他逐渐听见了死亡的脚步声。死亡,是不断1化为虚无。
三、自由选择和责任
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提出“我命定是自由的,这意味着,除了自由本身以外,人们不可能在我的自由中找到别的限制,或者可以说,我们没有停止我们自由的自由。”(陈宣良 565)而这种“自由是选择的自由,而不是不选择的自由,不选择,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不选择。”(陈宣良 17)但是,“自由选择”的自由并不是绝对的自由。萨特为自由选择添加了一个制约因素,指出“自由选择的同时,必须负有责任”(郑克鲁 183),即责任与自由紧密相连。
《母亲》和《死》集中讲述的是乔治的母亲伊丽莎白·威拉德的一生。年轻的伊丽莎白活泼外向,充满热情。她梦想参加戏班,给形形色色的人带去自己精彩的表演,同时也能接触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狭小的生活圈并不能给她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动荡。于是,她希望通过与不同的人交往追求刺激或者获得一种真实。然而,舆论的力量使她屈服,最后选择以婚姻的方式结束自己作为他人情人的生活。当然,她的希望是幻想通过婚姻来逃避精神上的空虚。但是,她的丈夫,一生平庸、碌碌无为,看见甚至想到她,就会生气、咒骂。婚姻生活只是加剧了她内心的痛苦。于是,伊丽莎白将爱与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乔治身上,以致于当发现丈夫与儿子的谈话影响了自己与儿子的关系时,她恨透了丈夫,将裁衣的剪刀取出来想当作匕首杀死丈夫。同时,她又不能很好地与儿子交流沟通,每一次单独谈话她只会激动地浑身颤抖。最后,当她死亡的一刻来临时,也没有见到自己心爱的儿子。一辈子渴望激情、爱情,婚姻家庭却充满了冷漠、痛苦;一辈子溺爱儿子,最终只有自己,孤独地迎接死亡。但是,既然已做出选择,就要负责。伊丽莎白当初选择与汤姆·威拉德结婚,就应该履行妻子的责任;选择生下乔治,就要履行母亲的责任。正如萨特所说:“这种绝对的责任,不是从别处接受的;它仅仅是我们的自由的结果的逻辑要求。”(陈宣良 708)《曾经沧海》讲述的是女店员艾丽斯·欣德曼坚守爱情的故事。那年,十六岁的艾丽斯和一个年轻小伙子恋爱了。然而,甜蜜美好的时间总是短暂,年轻人选择离开去大城市发展。这段爱情似乎耗尽艾丽斯所有爱的力气,在年轻人离开之后的岁月里,她选择了无尽的等待。十一年,她拒绝了所有示爱的人。而在绝望的等待中,艾丽斯也变的孤独,甚至有些许癫狂——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她赤裸裸地在大街上奔跑、呼喊。然而,这是艾丽斯自由选择所必须承担的结果,虽然痛苦,但是自由与责任是紧密相连的。既然选择等待,就要学会享受孤独;既然选择坚守或者一种执着,就要懂得接受痛苦。
四、他人即地狱
所谓他人即地狱,萨特认为“要是一个人和他人的关系恶化了,弄糟了,那么,他人就是地狱。……世界上的确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生活在地狱里,因为他们太依赖别人的判断了。但这并不是说,和别人就不可能存在另一种关系。”(郑克鲁188)首先,如果你不能正确地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寂寞》讲述的是画家伊诺克·罗宾逊的故事。年少的伊诺克来到纽约艺术学校学习绘画,因此结交了许多画友。他们经常聚会,谈论彼此的作品。伊诺克却渐渐感到一种厌恶感,他驱逐了所有的客人,醉心于自我的评价,而排斥所有外来者即他人。排斥他人产生的即时效应就是内心的孤独。于是,他选择婚姻来结束个人的孤独。婚后,伊诺克有了孩子,但是家庭生活长久的困扰以及家庭成员永久的束缚,使他觉得失去了个人的自由,以致内心再次产生一种莫名的排斥感。伊诺克感觉,在他人的注视与关注下,他被物化成为观察的对象,而自己的世界开始崩溃、倒塌。最终,他选择了离婚。后来,他又爱上了一个女人,希望她能了解明白自己,但是,他却告诉威拉德“我不能忍受,我要她明白,可是,你不觉得吗,我又不能让她明白。我觉得我会被淹没,溺死了。”(吴岩 134)作为个体的伊诺克,处在社会的群体生活中,他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又担心会失去自身的挑战性和神秘感。伊诺克是痛苦的,他选择了个体自由,维护自我的世界,排斥外在的群体,因此,他只会感到孤独。
其次,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古怪》讲述的是温士堡考利商店埃尔默·考利一家被小镇上的居民认定是古怪的代表,因此,在小镇上缺少朋友的一家,就更少与外界交流。一天,一位推销员如往日般向他们推销考利一家也不知道能否卖出的古怪的商品——别针。小考利怒喊着:“我们在这当傻瓜的日子过去了。我们不要再买什么东西了,我们开始卖得出去时才买呢,我们不再傻得古里古怪,惹起人家的注目窃听了。你滚出去。”(吴岩 147)显然,小镇居民对他们一家的评价已经对小考利产生了影响,他似乎对自己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又想极力撇开他人的评价。最后,他选择离开小镇。他人的判断固然重要,但也只能参考,不能依赖,不可看作最高裁决,更不是自己行为的最终目的。凡是介意他人对自己评价的人必定陷入精神的痛苦。
最后,如果你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人生旅途,每出差错,人们很容易去找社会原因、客观原因和他人原因,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原因,正确对待自己常被我们所忽略。《古怪》中的小考利正是因为他人的原因——过于注重他者的评价,不能正确地审视认清自我,最终,离开了家,离开了小镇。《寂寞》中的伊诺克认为周遭的人、环境都是对自我的个人自由的捆绑与束缚,会导致个人世界的崩溃、倒塌而失去他原有的挑战性和神秘感。他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本身存在的特别,最终,他也只是在没有人能够理解的自我的世界里孤独地活着。
五、结语
通过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对《小城畸人》的解读, 我们可以知晓,小城畸人不是体态上的畸形,也不是精神上的变态,而是一副拥有完整体格和健全心灵的人,由于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他们在精神上总显得寂寞孤独,从而表现出一些怪诞的语言和行为。但是,小镇上的每一个人都试图通过自我的行动来克服缺陷,摆脱环境的局限。他们挣扎着要冲破障碍,重塑自我。然而,物质世界本身不能从任何东西推演出来,不能由任何东西来说明。它的存在是纯粹的,不以意志为转移的,因而是不可思议和荒谬的。作为“自为存在”的小镇居民则在自我否定中化为虚无,没有归属而导致内心的扭曲,异化为各色“畸人”。
参考文献:
[1]舍伍德·安德森.小城崎人[M].吴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9,3,12,134,147.
[2]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38,565,17,708.
[3]魏金生.“探索”人生奥秘—萨特与存在主义[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183.
[4]皮建华.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19.
[5]龚翰熊.20 世纪西方文学思潮[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134-135.
[6]郑克鲁 .外国文学史 [M].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85,183,188.
穆罕默德伊克巴尔(1877-1938)是南亚重要的诗人和哲学家、思想家。在伊克巴尔生活的年代,印度还未分裂,因此,他可以算作是印度作家。但是他的故乡旁遮普邦锡亚尔科特城在今巴基斯坦境内,更为重要的是他晚年致力于巴基斯坦建国的理论宣传和实践,是巴...
英美文学作品通常是作者源于现实,将所知所想通过艺术手段凝练为文学作品。因此,英美文学作品带有作者生活的气息,在语言的使用上明显具有地方性语言特点。...
一、前言纳撒尼尔霍桑的短篇小说《年轻的古德曼布朗》主要描写单纯善良的青年布朗到魔鬼那里去赴约,但是当他走入黑暗的森林中,却发现许许多多他平时最尊重的人威严的执事、德高望重的教长、虔诚的老妇人、贞洁的少女,都跟他一样与魔鬼有约。最后他竟然...
本文试图藉由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印象主义技法进行深入探析,深入解读作者在文本中对于光与色的艺术化处理及娴熟的感观化叙事应用,为该经典文本的解读提供崭新的视野与角度。...
一、引言对于叙事修辞的研究有两大重要分支,一是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一是新亚里士多德学派或称芝加哥学派的批评,后者研究形式与情绪影响之间的关系,其代表人物韦恩布思认为叙事作品是一种修辞行为,需要关注作者、叙述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他对叙事作品...
语言的使用是极其复杂的。除了语言的基本意义之外,作者凭借丰富的想象和微妙的感知,运用非常规的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期望达到一定的语言效果偏离是指打破既定语言规则的现象。...
《百年孤独》问世以来,就引起读者与研究者极大的兴趣。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笔者认为运用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理论来挖掘其艺术个性,更能准确把握。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来源于人类祖先重复了无数次的同一类型的经验,他们本身不过是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形...
一查克帕拉纽克(ChuckPalahniuk,1962-)是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因其犯罪小说(transgressionalfic-tion)而出名。《搏击俱乐部》出版于1996年,是查克帕拉纽克的处女作。《搏击俱乐部》的主要情节如下:一位年轻美国白领、产品召回事物协调员乔(Joe...
中国的出国潮可以远溯到清末洋务运动时期,五四时期出现了第二波出国潮。到了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们受到了外来文化以及物质生活的巨大冲击,无数不满足于现状的国人都决定出国去寻求更好的机遇。旅美作家黄宗之、朱雪梅的长篇小说《阳光西海岸》写的就是20...
摘要伊恩麦克尤恩是英国当代严肃文学界的翘楚,有着高超的叙述技巧以及对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等诸多领域的深厚关注。而不可靠叙述作为叙事学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在后现代文学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受到了小说家、理论家和批评家的自觉借鉴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