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 和 《罗密欧与朱丽叶》 均是以悲剧结尾的文学瑰宝,两部剧目有着相似的背景和主题,但因中西文化差异,两者所体现出的悲剧美学也不同。
一、悲剧主角
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的主角都是敢于突破封建思想的叛逆形象:两部剧目的主人翁都是出生于大富大贵之家,同样为了真挚的爱情,不惜与封建礼教作斗争,结果都是为爱情所牺牲。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异存在的:和朱丽叶相比,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带有一丝妥协和梦幻,虽说两个主人公同样肯为了爱情牺牲,但由于中国儒家思想与宗教对古代女性的思想束缚,令其平时身处闺阁之中,几乎没有与男性单独接触的机会,以“三从四德”为人生准则,及时还魂,也想让父母承认其婚姻。而朱丽叶则是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新女性,为人善良,聪明活泼,在对爱情追求方面,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勇者,朱丽叶所处年代正值资产阶级强势之时,那时候的欧洲男女之间是有社交活动的,朱丽叶通过一场舞会爱上了罗密欧,后来谈婚论嫁。在一次花园约会之后,爱情令其敢于突破传统,尽管两家有世仇,还是不能阻挡婚礼的举行。
罗密欧被放逐之后,朱丽叶对于父母的命令,表现出了莫大的勇气,她一面和父母说和,一面像神父求援。为了罗密欧,她愿意在不知药物危险性的情况下服下药物,当其发现罗密欧已经去世,她义无反顾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朱丽叶就是这种具有人文思想的新女性,和杜丽娘不同,朱丽叶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禁锢,她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代表者,朱丽叶更具有自己的思想,处事也更为果敢。
二、戏剧之间的冲突传奇
《牡丹亭》 的冲突是建立在“礼”和“情”之上的。这种礼和情指的就是女主人公自身对爱情的追求和封建伦理道德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于:主人公是一位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大小姐,和中国历史上其他女性受到的禁锢相比,杜丽娘受到的禁锢更为严重,她对爱情的追求被传统思想紧紧束缚着,在她内心中,也有矛盾和冲突存在,因为从小受到《女则》 《女训》 的影响,令其认为封建思想是正确的,即便她有了意中人人,也认为这是一种有伤风化的行为,主人公在一种想爱却不能爱,想舍却不忍心的境界中痛苦挣扎,最终因此死亡。
在主人公身上,我们能够体会到她强大的精神痛苦。和杜丽娘不同,朱丽叶和罗密欧的爱情悲剧是一种“爱情”和“世代仇恨”斗争的结果。两位主人公本身十分相爱,但是他们两家有世仇,可以这样说,他们之间的爱情本身就建立在“世仇”之上的。因此,他们之间的爱情必然会受到阻碍。罗密欧和朱丽叶代表了敢于和封建礼教对抗的井镇,而两个家族的“世仇”则是一种野蛮的家族冲突,因此,在这种状况下,他们的爱情注定是悲剧。
作者莎士比亚通过两者之间的爱情故事,在根本上体现出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也同时说明了,这种人文主义爱的理想必然会战胜家族冲突,罗密欧和朱丽叶为了家族,最后成为了“赎罪羊”.他们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才能消除世仇。从这个角度来讲 《罗密欧和朱丽叶》 这部剧可以说是一种乐观主义悲剧作品,可以说是一种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而 《牡丹亭》 的作者汤显祖通过女主人公勇于追求爱情的行为,对封建社会所谓的“道德伦理”进行批判,作者将爱情表达成了一个理想而又虚幻的事物,女主人公因爱而死,又因爱而生,最终和意中人在一起。男女主人公在追求爱情中的温情, 和残酷的封建礼教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这个角度来讲, 《牡丹亭》 可以说是一出带有喜剧色彩的悲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两部戏剧均是以爱情为主线,经过几百年的风霜洗礼,两部作品均在很大程度上给读者强烈的震撼。
虽说两位作者文化背景与地域存在一定差异性,在表现手段上更是别具一格,但都是体现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两组剧目的背后,更是表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迥异性。
参考文献:
[1]李阳。从 《牡丹亭》 看中国古典悲剧精神[J],安徽文学2008(11)。
[2]莎士比亚。 《罗密欧与朱丽叶》,朱生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将明治时期的日本文学时代视为尾崎红叶时代并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 时代文化的冲突与社会整体伦理观念的交替在日本明治时期被放大和突出, 也在尾崎红叶的文学作品中被细腻的笔触表现得淋漓尽致。...
摘要《日瓦戈医生》是一部文体优美、情感充沛的诗一样的小说。它属于一部抒情性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诗意特征。其诗意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这部小说既有着诗一样准确、精致的语言,作者以诗人的敏感和准确去描写世界,捕捉周围的细节,也将人物...
结语李彦小说的主题和情节围绕着女性群体,发散出各有特色的女性声音。纵观李彦的文学创作历程,其小说轻松出入加拿大及中国的文化视域,以局内人的视角勾连历史与现实情境中的两代中国女性的命运,具有十分独特的亲历性、在场性,同时也有作为局内人的自...
作为莎士比亚最早创作的浪漫主义悲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色彩在更多来源上可以理解为是社会与命运的相互交织。...
艾丽斯芒罗被誉为短篇小说女王,当代契科夫.2013年10月10日她的小说集《逃离》获得了瑞典文学院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芒罗是迄今第13位获诺奖的女作家,也是第一位加拿大作家,之前曾有一位生于加拿大后移民美国的作家获得过诺奖,但只有芒罗才真正算...
16、17世纪,罗马教廷为阻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的宗教改革,在欧洲大陆发动了反宗教改革运动。除组织宗教战争外,教皇重用耶稣会发动宗教论战。在这种宗教改革的大语境下,戏剧渲染新教与罗马教廷的对峙,介入到宗教改革运动之中。①当时...
生态批评(Ecocriticism)是滥觞于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的新批评浪潮,它兼有文学批评和文化批评的性质,具有跨学科、跨文化的特征.它的实质是用生态哲学整体、联系的观点,把人与自然结合为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将文化与自然联系在一起.[1]历经40多年生态批...
一、闻香识人:《源氏物语》中的香气与人物和情节《源氏物语》的文学世界是一个香气的世界,与香气有关的描述在书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种对于香气的偏好大概不仅是作者紫式部的一种个人趣味,其中还蕴含着很多与全书主旨乃至东方文化相关的有趣内容,本文选...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动机与目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新移民文学1逐渐成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尤以北美新移民文学为重。在众多的新移民作家中,李彦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大胆以英文创作进军加拿大主流文坛,并以中文译写的方式重返中国,演绎着从边缘走向中心...
一、爱伦坡及其作品简介爱伦坡1809年生于美国,卒于1849年。两岁时被约翰艾伦收养。1826年考入大学但并未完成学业。爱伦坡与养父相处的并不和谐,他于1827年就从军了。27岁时,坡不顾双方家人的反对与其13岁的表妹完婚。1847年,坡的爱妻香消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