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中后期,当苏轼踌躇满志怀着儒家经世济时的思想投身仕途时却屡遭倾轧、屡遭贬谪,现实和理想的破灭促其移情于文学艺术以抒心中的愤懑与不平,因此,才有了《赤壁赋》《水调歌头》等词作的豪放、丰沛与纵情恣肆,才有了《黄州寒食诗帖》《洞庭春色赋》《李白仙诗帖》等书作的丰腴、跌宕与自出新意,才有了《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雨竹》等画作的简劲、清新与天真烂漫。
当然,苏轼的艺术成就并非拘泥于诗词、绘画、书法,他还在音乐、收藏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本文采撷出苏轼艺术成就的一角,试图从书法美学方面着手,简要探讨道家思想对其书法创作的影响。
一、苏轼书法中的“悠游”气质
“逍遥”或“悠游”代表了一种无所依的自由自在的顺其自然和一种无所附的超然达观的不为物役,最早出现在道家集大成者庄子的《逍遥游》。“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出自《逍遥游》),这种悠游的哲学思辨和不凝滞于物的高度自由血浓于水地出现在苏轼的书作中,“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出自苏轼的《石苍舒醉墨亭》),苏轼认为书法只是“聊以自娱”的一种手段、是个人心性的抒发,并不是谋取物质利益的工具。
“游”是自由的快感,是精神的解放。心境愈是自由,愈不为名利、欲望填充,作者的思想也愈为活跃、开放,愈能创造出空前绝后的艺术作品。正是这种对“悠游”的自由气质的推崇和对自得适意的追求,洗却了矫揉造作、刻意为之的成分,形成了苏轼书法“淳古道劲”的气韵和“气势欹倾而神气横溢”的情趣。以《梅花诗帖》为例,当他为荒山幽谷、荆棘草丛中发现的一株临寒傲雪、独自开放的梅花欣喜若狂时,他以物咏志、托物移情写下了这篇佳作。开篇还是规矩、略有收敛的行草、小草,随着书写的继续,苏轼心中无所拘束的心境合并着他人生的苦痛伤悲、怀才不遇一同爆发,笔法也迅速转化成大草的“放纵”,甚至是狂草的“汪洋恣肆”了。同时,也正是在这种由行草、小草、大草到狂草的变化中,“笔走龙蛇”“气脉贯通”适度压抑的激情得以完全喷涌,一发而不可收拾,创作中的“悠游”气质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妙造自然,对“意”的推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即“自然”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和生命,是“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同一存在,在艺术表现上,则是作品的生机和气韵,是架构起作品艺术价值的精神、文化内涵。
在老庄玄学的影响下,苏轼以一颗淡泊空灵的心态从容进退于艺术创作和世俗人生。他对“道法自然”的欣赏,在艺术上转化为对自然适意的追求、对“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崇尚。清代书法家和书论家梁巘在《评书贴》中写道“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书风意趣。而作为“宋四家”之首的苏轼,无论是对自然适意的追求,还是对“吾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的崇尚,都无不渗透着宋人“尚意”的美学风格。
那么,何为“意”呢?“意”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的美学追求既不同于唐人的法度、规则,也不同于元明的姿势、体态,同时和晋人的风神、气韵也存有差异。宋人对“意”的崇尚最早可上溯至晋代,当时由于魏晋玄学的盛行,个性解放、超然淡泊的思想潮流形成了其注重修养、天然自成的品格,为宋人“尚意”书风的形成作出了初步的探索。晋人王羲之在其《题卫夫人笔阵图后》记载道:“夫欲书者,先干研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这里“意在笔前”中的“意”更多包含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把握,是作者的主观构思和情绪意念。这种“意”发展到宋代苏轼便成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和“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的率然恣意、情趣盎然了。可见,宋人“尚意”旨在摆脱规则、法度的桎梏,提倡不泥于古的推陈出新,推崇性灵的超脱和释放。
三、无法之法乃为至法
作为“尚意”书风的极力倡导者,苏轼自然而然地排斥某些法则、规制的约束,要求创作中的高度自由意识。“法”作为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客观规律,往往是历代经验的总结、概括,来作为“一般”指导“个别”的理论原则。但是如果执意于“法”的临摹,墨守陈规、按图索骥,则会失去创作中的自由,更难得体会到创作的快感了
。
“无法之法”并非在艺术中随便涂抹、肆意涂鸦,而是创作者在技艺娴熟、炉火纯青基础上对“有法之法”樊篱的突破。
它完全融会贯通、评判继承了前人有效的创作理念,并将其引向自然的“道”,实现了创作者随心所欲的自由,“同自然之妙有”“大道运化”,从而到达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的境地。
苏轼在遵循“无法之法”,注重个人表现的同时,也强调了创新的作用。他在《评草书》中写道:“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由于苏轼主张自然适意和个性的抒发,在创作心态上则更加自由和别出心裁,突破程式的束缚,痛快淋漓,不计妍蚩、拙朴,因此创造了令众多其他书法家难以望其项背的艺术成就。宋以前的书法多以瘦劲为上,而苏轼反其道而行,创造了浓墨刷扫的扁平、稍肥之笔,与瘦劲风骨相比,多了一份饱满、遒媚。
四、结语
苏轼作为中国书法史上影响深远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意”的崇尚,对“真”的追求以及对“法”的摒弃,对“个性”的张扬,是传统“艺道合一”中生命、意志在书法中的完美显现。他以文人的视角,将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审美观照引向对于人格、品德以及人生的探索和思考,打破了笔墨点画构架的形式美本身,通向了生命本源的“道”,从而做到仰观、俯察万物的勃勃生气和旺盛活力。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散步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从《书谱》看孙过庭的书法写意观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孙过庭的不朽名篇《书谱》不仅是他的书学观和美学思想的集中反映,更为唐代书学乃至整个中国古典书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基础,堪称书学理论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具有开创性意义。《书谱》以王...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牛顿看到苹果掉在地上,从而领悟到地心引力,进而创造了万有引力这一定律。在我国古代,在学问上也往往讲求妙悟,在绘画上也是这样的。所谓妙悟就是说通过某一事情得到启发的恰当的理解,其实也就是迁想妙得的意思。其实艺术的学习的过...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经历了由追新求异到回复传统的曲折过程。如今的书坛,开始普遍重视对传统法帖的临习和研究,教育部也适时在全国推行书法进课堂的政策,从娃娃抓起,让这门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之核心的艺术发扬光大。与之相应,上溯魏晋...
一、引言:清代碑学转向概观清代书道中兴,书法以碑帖二分,尤以碑学成就为盛。清代碑学萌芽于国运、书运的低谷,勃兴于乾嘉之际,而大盛于晚清。近人丁文隽曾言:郑燮、金农发其机,阮元导其流,邓石如扬其波,包世臣、康有为助其澜,始成巨流耳。虽大略...
诗以语言造境,书以笔墨传情,二者的艺术形式与体制本为相隔;然就其共同的精神内核而言,可谓二艺同道,相融相通。姜夔历经高宗至宁宗四朝,他虽终生未仕,却因其翰墨人品,皆似晋、宋之雅士(211),与萧、杨、范、陆等中兴诗人名士多有往来。①其诗论集中...
谈到标准草书的创始人,我们自然会想到名闻遐迩的国民党元老,三原于右任。于右任(18791964),原名伯循,字诱人,别署骚心、髯翁,晚号太平老人,陕西三原人。祖籍陕西泾阳斗口村。他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也是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奠...
中等师范学校写字课是一门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基础课、工具课;是学习中师各门课程不可缺少的文化课;也是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书写三笔字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的能力,是中师生整个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诸体,书法一直流淌着艺术的魅力。披览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反映的是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书法艺术境界。流淌的文字之河,曾经...
摘要: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打从汉字一产生,便出现了书法艺术的萌芽。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直至秦代,统一了文字,创制了秦篆(小篆)、秦隶,为书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而存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汉隶、楷书、草书、行书的...
就书法创作,笔者提出了新历史主义的概念,它包括空间与时间两个大的方面。空间上有三个层次,是指:基础层次重新回到手写状态;中间层次写好字;超越层次书法艺术创作,尤其强调功能语境的创作意义。时间上是前两个书法创作模式占主导的阶段的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