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书法篆刻论文 >

汉字作品设计的形式表达研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8-07 共1940字
标题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经历数千年历史沿革,在造型和内涵方面都沉淀了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无法否认这错落笔画间蕴藏的巨大魅力,引多少古今人物为它倾注心血,创造出大量的优秀文字艺术作品。应该说,汉字承载了图形和文化的双重价值,对它的研究,出于纯艺术或实际应用两方面来讲都是极具意义的。

  单从造型来讲,汉字由于形体结构的复杂性,其创意变化比拉丁文字要困难,笔者认为,目前汉字作品设计的瓶颈更多集中在形式表达方面,而文化内涵与信息又必须在形式承载下得以展示和传递,因此,作为设计师,我们在技法上的深入研究非常有必要的,尝试各种笔画变化的可能,考察其特性和风格,以作为将来应用项目处理的手法储备,在需要时便可运用自如。

  一、字体方块中的因势造形--奠定骨架造型的基础

  众所周知,汉字为典型的方块字型,常见的练字方格为内部米字交叉的线框,这种水平垂直为主,附以角度倾斜的线段组合,体现出汉字基本的骨架特征。我们对它进行创意设计,可以放开思路,因循笔画的转折走向制定变化规律,在方圆、长短、曲直、大小、粗细等方面着手进行性质与体量的调整,但无论变化几何,其形体的基本框架结构是恒定不变的,保持其作为符号识别的功能属性,否则文字将不复文字,阅读性便会降低。在这里,因循变化的基本原则就是适度问题,变形手法创造了异化,而比例和度数并没有统一严谨的规范,不能用数的理论来计算,这里就需要引入“关系”一词。“关系”是维持文字内部结构的纽带,限制构建间如交错、长度、位置等的属性变化,使之形成稳定的框架。在“关系”不变的大前提下,我们对笔画造型处以不同的处置方式,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又或另辟西径,诸如此类均随具体组合而定,灵活处理。

  二、同构思维推动创意合成--寻求全新突破的途径

  同构是将内部属性存在联系的不同事物组织起来,通过结构连结或部件更替使之形成整体,以表达新的概念。这种方法在实践中应用广泛,新元素和新组合就能给人与众不同的心理感受,有效解决视觉恒常性带来新鲜感和冲击力减弱的问题,实现创造性的设计效果。

  成功的同构有两个关键,一是内容;二是形式,也就是在文字基本笔画中,以什么元素、什么方式进行合成的问题。同构的元素内容分类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某种特殊风格、质材、物形等等,意象或具象均不拘一格,这需要设计师以明慧的眼睛去观察客观事物,在头脑中过滤各色元素用途的可能性,再逐一进行组合实验。

  而形式表达的实质是内容的推理演绎,既定元素进入汉字架构是有相当难度的,尤其是组合字段中的运用,结构的复杂往往让人故此失彼,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和跳跃式、反向式的组合实验有助于构思的进展,最后达到形式上对外突破与对内调和的统一。同构手法让人们从现实的不可能中找到实现的可能,这种可能不仅存在于作品载体的虚拟空间,更存在于设计者的开拓精神和创意思维当中。

  三 、 全 局 统 筹 下 的 繁 简 处理--综合调整结构的疏密

  汉字笔画繁简不一,字与字组合之下总有参差错落,这种错落是作品疏密节奏构成上的活跃因子,让线条或块面摆脱过分平均带来的视觉平淡感。在汉字创意设计中,我们常用相加的手法处理造型,或装饰或变形,让简单的笔画储蓄更多可阅读、可品味的元素,然而当加法遭遇繁复笔画时,要严格遵循变化规则却并不容易,点画空间的容量是有限的,勉强推砌容易造成疏密分布的失调。使用有限制的减法公式来平衡是常用方法,有时直接去掉某些非主干笔画,有时进行相邻结构的联结,这种状况牺牲了局部结构的完整性,但不等于信息承载的直接弱化,现实作品中,通过上下文联系或语境烘托,缺损的文字构件能轻易被识别,先“破”后“立”之间反而营造出趣味感和新鲜感。如文字设计作品《立方体》与《适合体》,整体调整作品疏密节奏讲究“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就是说每个笔画组合既要讲究差异性、多样性,又要统一在关系和谐的空间里,形态起伏有置、力量强弱有度,最终构成上下前后呼应一体的完美作品。

  四、结语

  文字是人们精神面貌和生活理念的一种体现,当代的汉字创意设计应当延续民族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内涵表达,同时重视手法的传承与创新,在科技进步和民族交流形成巨大文化冲击的形势下,让作品呈现出时代特有的精神气质。单从形式手法上来讲,关乎文字图形的装饰自古有之,图文结合、字字连结、仿物造型等手法在民间作品中并不少见,对它们的分析研究,是为了让传统的创作观念和思维方式为现代设计所借鉴,升级改造后可以直接应用于实践。当代的文字设计理论,加入了构成学和心理学等更为理性和科学的分析,设计理念及判断标准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因此,设计师应具备宽广的文化视野,坚持与时俱进的技术理念,不断深入技法研究,突破形式局限,在面对实际项目时,才能随心而作,设计出形神兼备的佳作,实现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最终目标。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书法篆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