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论文 >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角色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6-20 共3768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问题探析 
【第一章】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困境研究绪论 
【第二章】社会工作与农民工服务的文献综述
【第三章】农民工服务中社会工作应用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角色分析 
【第五章】面向农民工的社会工作服务SWOT分析 
【第六章】推进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措施 
【结语/参考文献】农民工服务中社会工作介入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4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的角色分析

  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一方面可以为农民工增权,增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给城市社区带来了和谐稳定。因此,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中的角色,明确社会工作者服务农民工的职责范围,有益于解决农民工的现实困境,使社会工作在促进城市社区和谐发展中发挥最大的作用。通过对农民工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分析,结合社会工作的角色,总结出了农村社会工作在为农民工服务的过程中可以扮演社区社会服务直接提供者、使能者、权益保护者、教育引导者、政策倡导者等角色。

  4.1 社区社会服务直接提供者

  社会工作是一个应用型的专业,其价值理念在于强调平等、公平,而农民工是一个被传统服务体系冷落的群体,于是其成为了社会工作十分关心的对象。工作在一线的社工是农民工各项服务的直接提供者,一方面能够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生活服务,弥补传统服务的不足,另一方面又自下而上地不断扩展能够满足农民工需求的服务领域。

  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一直以来都有多方面的障碍,比如其内心不自信、人际关系缺失、对城市文化感到陌生城乡生活方式有差异等,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助人自助、尊重、平等、接纳为核心价值的专业,它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社会工作者承担社区服务直接提供者的角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社会工作者既可以挖掘农民工的内在潜能,提升其逐渐适应新环境的信心,让他们能够较快的适应城市陌生环境,又可以为城市社区工作人员积累可供其借鉴的社区服务经验,扩大社区对农民工的包容性,使农民工能够被城市真正的接受,能够在城市安居乐业。社会工作以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恢复和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功能为目的,给服务对象提供现实或者心理上的各种服务。以重庆企航社工机构为例,机构开展的活动包括个案工作(农民工给你心理疏导、权益维护、情感问题以及家庭矛盾等)、小组工作(农民工子女教育活动、农民工同伴支持系统建设活动)、社区工作(社区融合性服务活动、探访活动、社区照顾等)。如个案访谈 4.1(见附录)中,可以了解到企航社工机构就承担着一个组织者和服务者的角色,而工作在前线的社工也扮演了一名服务直接提供者的角色,通过专业的服务活动,给服务对象赋权,促使服务对象适应环境,实现自助互助。

  4.2 使能者

  农民工作为城市经济建设的一股中坚力量,其自身蕴含着巨大的潜能力。推动城市化的进程中不仅仅要改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也要推进人的城市化,特别是农民工的城市化,将农民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与城市文化相融合。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使能者的角色,充分挖掘农民工内在能力和外在资源,提升他们自我服务和自我发展的能力,鼓励农民工运用自身的资源解决生活难题,进而增强他们服务社会的功能。

  农民工面临着较大的城市融入问题,他们难以适应城市的新环境,而传统的社会服务又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此情况下,企航社工机构开展了一系列农民工“融入城市新生活能力建设”、“自我成长”等小组活动,让农民工掌握了融入城市生活的技巧,同时鼓励他们根据平时工作经验,相互分享,从而提升他们自我服务的意识与能力。每次小组活动,社工和农民工一起讨论活动主题,确定活动细节,并从参与活动的农民工中选定一个活动主持人,并且社工鼓励农民工参选主持人,并给他们提供帮助,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小组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主持人引导活动成员进行经验的分享与交流,使一个人的经验成为所有组员可借鉴的知识,使一个人的困难,成为大家可以一起面对的困难。这种方式还扩大了农民工的朋友圈子,帮助农民工之间的了解与接纳,从而打破了其在城市社区原有的孤独感,为社区的融合创造了基础。如小组活动 4.2(见附录)--农民工“自我成长”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就承担了一个使能者的角色,调动和激发了农民工的潜在能力,让他们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重新定位人生,进而增强了他们服务社会的功能。

  4.3 权益保护者

  受制度差异、文化差异、社会服务滞后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民工进入城市难以真正的融入城市社区生活,同时也远离了乡村社区的保护,缺失了乡村文化,如果农民工不能顺利的融入城市生活,他们将会感受到一份越来越浓烈的排斥感,进而对农民工的心理和现实生造成沉重的创伤。因此,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服务中,要扮演好农民工的权益保护者,协助其城市中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促使他们融入城市,处理遭受侵权的农民工面临的心理康复,重建其对社会以及对自我的信任。

  在预防和解决农民工群体权益保护,处理农民工社会冲突方面,社会工作具有司法行政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例如,发生了侵权事件后,历经漫长的诉讼程序,农民工权益在法律上得到了公正处理,但在这个漫长的历程中,对农民工心理产生了严重的伤害,他们感受到自身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便逐渐会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这是法律条件无法解决的,因此,这就需要社工针对农民工的心理问题,进行长期的心理辅导。而这样一个长期的心理辅导过程是目前的司法行政部门无法完成的。

  如个案 4.3(见附录),针对案主宁某所面临的问题,社工以个案工作方法积极介入,开展了疏导案主忧虑的情绪,提升案主内在心理素质,提升案主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学习,提高工作能力水平和收入水平等服务。针对案主的社保问题,首先通过向农民工宣传社保知识,提高案主的社保意识,然后通过政策建议,积极推动政府调整城市社保体系,将农民工群体纳入社保体系范围内,帮助案主积极争取必需的社会资源,摆脱困境,实现发展的愿望。针对农民工收入低的问题,可以通过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建立农民工医疗保险以及大病救助基金,保障其大病能得到治疗保障。针对子女教育问题,可以建立教育部和农民工之间的沟通渠道,向相关部门传达农民工子女想接受平等教育的利益述求,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民办打工子弟学校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加强公立学校招生倾斜力度,使农民工子女能够平等接受城市优质的基础教育,另外社工在社区内开展农民工子女小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自信、活跃性以及人际沟通能力等。

  4.4 教育引导者

  农民工来自于农村社会,其文化水平大都处于小学、初中阶段,自身素质和知识储备与城市水平有很大差异,由此产生了文化心理差异冲击,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一个个体难以独自承受的过程,并且我国现在的制度环境也无法迅速解决这个难题。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教育者的角色,一方面,给农民工相关职业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知识技能,同时也协助农民工发声,学会表达自身诉求,维护农民工群体自身权益,另一方面也可以让社会中的其他群体了解农民工,理解农民工,使农民工和社会不同群体能够相互了解和融合。在宏观政策上不断促进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使其符合农民工的切实需要,为农民工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比如,在农民工的工伤职业病的问题上,农民工一般是作为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不懂如何去保障自己的基本权益,他们的诉求往往不能畅通的表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工作就可以承担教育倡导的角色。平时可以给农民工开展职业安全培训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找到问题发生的原因,从而寻找出解决方案。这些活动可以将矛盾在进一步激化之前被解决,不仅给农民工的身心带来了安稳,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稳定。

  4.5 政策倡导者

  社会工作是一个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专业,这就需要其对人们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需要十分敏感,能够洞察出问题的存在,准确的分析原因,并及时找到解决方法,因此,社工需要更能发现和提出政策议题。同时,社工是一群经过社会科学的系统训练的专业人士,具备社会研究包括政策研究的方法技术,能对问题作更好的分析和建议。社会工作者面对农民工群体的需求,一方面需要通过微观层面的个案、小组工作来帮助他们满足需要、解决问题、发挥潜能,另一方面可以在中观层面的社区工作来强调社区参与,挖掘社区资源,关注农民工的个体发展,另外还可以在宏观层面进行政策倡导推动社会支持。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状况形成了政府主导型的公共政策制定体系,而传统文化的影响导致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缺失。在这个过程之中,农民工群体等社会弱势群体权益难以得到保证。所以社会工作者要监督已有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使农民工群体的权益真正得到法律的保护和政府的人文关怀和切实的维护。

  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的途径进行政策倡导,发挥其发现和提出政策议题的功能:第一,作为一个专门的政策研究人员或咨询人员,社会工作者在这些有这种专门职位的地方担任政策倡导工作,在他的日常本职工作中实现其角色作用;第二,社工在担任综合服务工作以及行政性工作的时候,可以充分发挥社会政策构架里的某些机制的功能,比如说决策建议机制,来进行相关政策的宣传,承担其政策倡议者的角色。第三,社工在平时生活里,积极组织并参与相关社会政策提出与建议的事件,充分发挥政策倡导功能。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社会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