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闻发言人制度下的国家形象塑造探究
【绪论】新闻传播学下中国形象构建绪论
【第一章】国家形象与拟态国家形象
【第二章】新闻发言人制度形成与演变历程
【第三章】新闻发言人制度在中国产生与发展情况
【第四章】中国拟态国家形象塑造的新路径
【结论/参考文献】拟态国家形象与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绪 论
一、选题的意义
国家形象是一国的综合资源,它能激励本国公民共同应对危机,在国际社会中赢得信赖和政治资源。近年来,中国在塑造国家形象中,政府越来越意识到运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到各部委,甚至到基层政府都建立了新闻发言人机制,设立了新闻发言人,中国正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展现改革开放的成果,提升国际形象。
拟态国家形象距离国家形象还有一定的距离。国家形象可以理解为是国家的本原形象,而拟态国家形象则是由媒体营造、把关、取舍、加工,并在受众的主观作用后形成的国家形象。新闻发言人制度作用下的拟态国家形象同样可以起到受众对于一个国家的总体印象和行为指导。这一观点在国内暂时没有研究。
我们探讨这一话题,并不是鼓励不重“里子”--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只重“面子”--国家形象的提高。国家形象作为一种主观作用于客观的印象,需要综合国力作为保证,但是并非综合国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就会好。对于一些国家,其综合国力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固定成见”的存在,人们对其国家形象的评价仍然原地踏步,甚至越发产生恐惧。中国就是一例。相反,有些国家,综合国力不一定极强,却营造了非常好的国家形象,比如多次参与菲律宾、巴尔干、中东等地和平谈判的“和平缔造者”挪威。
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即通过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探索提高中国拟态国家形象的途径。对比中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我们应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现在仍属于起步阶段,中国政府也慢慢意识到到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但是,具体操作中中国仍然没有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科学方法论,没有十分熟悉国际公共外交规则、按照新闻规律办事、建设专业化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没有专职、专业、专门的新闻发言人,没有信息公开责任制。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实现与国际接轨,保持与他国畅通对话,展现中国务实、谦虚、负责的良好形象,中国应该建立、完善和充分利 用 好 新 闻 发 言 人 制 度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新闻发言人制度,起源于美国,发展于美国,后广泛在多国被采用。这一制度的发展是随着西方政府政治改革、经济发展与新闻媒体规模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
目前,国际研究中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由来及发展脉络的梳理,美国学者埃德温·埃默里和迈克尔·埃默里,在其合作的《美国新闻史》中系统描述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源、建立,并跨领域地将新闻学、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把关人”理论等融入其中。“舆论学之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等着作中阐发的“拟态环境”理论、“刻板成见”理念和“议程设置”思想,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国家形象的塑造都产生了极大的跨学科影响。
对国家新闻发言人的选拔、培训机制的研究中,美国着名学者霍华德·库尔茨在其着作《操纵圈--克林顿新闻宣传机器内幕》中,具体阐述了克林顿政府的白宫新闻发言人制度如何运转、美国新闻发言人如何选拔与培训,以及政府如何处理与媒体关系、应对危机事件。
美国前总统乔治·沃克·布什的御用新闻发言人阿里·弗莱舍在其所着的《白宫发言人:总统、媒体和我在白宫的日子》一书中,更详细介绍了美国在“9·11”事件、炭疽病危机、伊拉克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白宫新闻发言人为塑造国家形象、凝聚力量起到的巨大作用。这为笔者了解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具体操作提供了真实、细致的场景再现。
对国家形象塑造进行的研究,肯尼思·艾瓦特·博尔丁在上世纪中期提出“国家形象”这一概念,他的论文《国家形象和国际体系》堪称国家形象研究的奠基之作,今日读来仍感高屋建瓴。罗伯特·杰维斯的《国际政治中的认知和误解》从认知层面分析国家形象与政治行为。理查德·J·凯丽所着的《星光灿烂的反射镜:美国自己的形象和世界》更加系统地阐述了美国对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和由此形成的与世界的对话。《俄国熊看中国龙--17~20 世纪中国在俄罗斯的形象》一书中,俄国学者亚·弗·卢金从邻国视阈描述和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发展中稳定和变化了的民族个性与形象,当然从实际意义的角度来讲,这一研究更多是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俄罗斯认识和预见邻国的政策和政治反应。
国内的研究主要是在对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经验介绍,以及国家形象塑造的理论探索,但没有研究拟态国家形象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对拟态国家形象的影响。
在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之前,中国政府远离公众视野,戴着神秘的面纱,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使得我国政府开始“开口说话”,塑造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其中对这些问题有所研究的专着有宋念申、梁燕的《新闻发言人传递政府声音》(2000 年)、徐琴媛的《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2005 年),丁海燕、赵鸿燕等着的《新闻发言人与媒体沟通策略与技巧》(2009 年)。
相比较而言,国内对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偏重于实务操作的着作更多,如钱其琛所着的《外交十记》(2003 年)、朗劲松的《新闻发言人实务》(2005年)、邹建华的《外交部发言人揭秘》(2005 年)、汪兴明和李希光着《政府发言人15 讲》(2006 年)。
对本文关注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与国家形象塑造这一问题的文献较为丰富,喻国明的《我们为什么需要政府新闻发言人?》、孟建的《以软实力为核心构筑大公关理论》、郎劲松和侯月娟的《现代政治传播与新闻发布制度》、原光的《信息公开背景下完善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基本思路》、唐瑜的《中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探源》、刘小燕的《政府形象传播的理论框架》、蔡晓丹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的历史及现状》等等,从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角度,从国家形象塑造的角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笔者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对中美新闻发言人制度差异对比的视角,来探讨新闻发言人制度对我国拟态国家形象的影响与塑造。以对比分析为手段,综合运用历史分析、政策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回顾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历程,并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起始、发展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并就中国如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有效的举措来发展新闻发言人制度来塑造一个更符合中国实际的国家形象,赢得世界的认可,做了深入地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
比较研究法是近年来中外学界普遍应用的一个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分析,能更清晰地找到现实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给出适宜的建议。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梳理了美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了中国国家形象的现状及困境;并综合政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学科知识,总结出适用于中国的拟态国家形象塑造路径。
“刘亦菲被扑倒”事件在新闻媒体报道后,诸如刘亦菲裙底走光、抹胸脱落等成为了娱乐新闻的主要关注点。在众多相关新闻报道中,缺乏对女性的理解和关爱,缺乏新闻应有的人文关怀,一味地追求眼球经济、挖掘明星隐私,以满足受众的窥私欲,获得较高关注度,从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财经新闻的关注度有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有关金融、货币、股市、期货、互联网金融、风险评估等各方面越来越吸着引受众的目光。当前,都市类媒体的财经新闻报道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譬如报道形式单调刻板、报道的细...
目前,我国许多主流媒体都在各大移动端平台,拥有属于自己的短视频新闻创作号,诸如抖音、快手、澎湃新闻、腾讯新闻、央视频、长江云等等,形成了热门平台加自有APP的视频化转型,呈现了新闻短视频传播矩阵。...
1网络新闻传播中舆论引导的重要性对于社会传播而言,舆论是一种软力,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舆论、引导舆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新闻舆论作为舆论组织者与反映者,也是舆论引导者。处于大众化社会中,新闻传播为单向传播方式,受众处于被动地位,舆论引...
提高民生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是新闻工作者最为关心、关注的问题,也是新闻工作者想要达到的理想效果。陆定一对新闻的解释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范长江认为新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要事实。由此可见,新闻是大家想要知道的事实存在,如何增强...
在生活节奏逐渐加快的21世纪,新闻不再是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特权领域.在快节奏的步伐下,人们对新闻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对时新性的要求是最迫切的.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各大传统媒体也开办了网络版,利用网络的快捷性,扩大市场份额.标题是网络新闻战争的胜负...
在网络传播日益繁荣的今天, 自媒体新闻传播方式的发展对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因如此, 自媒体新闻传播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值得探讨。...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建院90年以来,一代代新闻人在探索和求真中,为中国新闻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不断努力着,力图建立新闻学的复旦学派。本文试图回顾这一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脉络,并对探索实践中产生的经验进行总结。...
本文主要分析了网络时代电视新闻正面临的挑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应对方法,供电视新闻工作者借鉴...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电子商务也日益红火。操作便捷、选择多样、价格低廉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上网购物的理由,淘宝网是目前影响最为广泛的网络交易平台,它采用整体管理、个体销售的模式,搭建了一个虚拟的购物商城。人们在淘宝网购物时,需要与个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