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其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那么,作为高中数学教师,如何贯彻新课改的教育思想?笔者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与实践,认为在数学课堂上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实践和创新的主体,才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创新的个性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塑造学生完美的创造人格。但是在当前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却发现:由于受到教学任务和教师本身因素的制约,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被忽视,课堂教学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学生的直接体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的教学严重抑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如何使数学课堂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驱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科学化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成为真正的数学学习的主人的几点做法。
一、课堂中参与数学,以疑激趣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数学思维活动的展开。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不能“一言堂”,自己一个人独领风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疑问,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使他们的知识与能力在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
当学生发现自己判断错误时,就会迫切地要求掌握新知识。这时教师就要精心设问,有的放矢,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使学生产生探求新知识的愿望和动力。
二、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求知
教学情境是指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掌握数学知识的掌握和数学思维的培养。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限制,离不开教师的启发引导。因此,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回归生活”“贴近生活”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探索、思考与解决数学问题。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故事情境,使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生命灵性,让学生主动地卷入角色体验中,使学生在其中受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之理的熏陶。
三、课堂中创设活动,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着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形成数学思维。把抽象的知识学习设计成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具体活动,有趣易理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课堂中自主探索,培养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认知潜能,善于激发学生思维火花,尽量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营造一个学生积极思考、踊跃交流的宽松的氛围,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索。教师应意识到课堂教学过程是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参与者、探寻者,是课堂中的“中流砥柱”,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上台讲解开放性习题,讲解小知识点等,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我,释放自我,只有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才会认真学、主动学,才会真正进入乐学境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使得学生在逻辑思维、自主学习、数学表达方面都得到相应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了数学学习的主人。
五、课堂中联系生活,实践数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去发现数学、掌握数学、运用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的关系,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有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体验到数学在生活无处不存,从而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势利导,时时刻刻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引导他们获取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张晓斌,张斌.数学归纳法及其应用举例.数学教学,2006(4).
[2]张国良.数学学习方式的优化策略.高中数学教与学,2006(3).
[3]徐太春.浅议数学教育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04).
数学学科属于初中阶段学生要面对的主要课程, 数学学习对于思维逻辑性, 以及学生正确学习意识的建立有明确要求, 数学教育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的, 而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具体的某道题。...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可发现, 这三种亲子关系类型的学生在学生完成作业、复习备考、自主学习、学习拖延上及学习拖延影响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无论在分维度还是整体学习拖延上, 随着亲子关系的融洽程度提升, 初三学生数学学习的拖延程度呈现下降趋势, 即无论在哪个...
初中数学不同于小学数学,初中数学在某些程度上提高了难度。因为数学有着逻辑性强、内容复杂、知识面宽广等特点,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足够的细心观察能力。初中数学不仅作为中考的重要科目,初中数学也为以后的高学数学...
新课标要求走出角色误区,做好课堂引路人,实现主体换位。初中数学,逻辑性强,忌墨守成规,倡导尊重学生并以学生为本。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走下圣坛,放下架子,甘当教学配合者、组织者,教育学生自主学习、体会遨游数学王国的快乐...
初中时期是青少年思维养成、性格塑造的黄金时期。当前,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能举一反三,缺乏创新意识,缺少创新思维。数学学习只是出于被动的接受状态,发散思维不强烈,数学问题解题思路不清晰。因此,...
一、数学符号语言的组成在中小学时期,在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涉及的数学符号有这几种:(1)如,1、2、6这样的数概念符号.(2)代表代数类的数学符号.(3)几何图形类的数学符号.(4)代表区间的数学符号.(5)代表数与数之间关系以及代数关系的数学符号....
传统的数学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樊篱,数学知识与生活彼此割裂,学生被动接受所学知识,机械记忆、套用公式,感受不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学科自身特点,更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将实际...
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权威性等方面的影响,学生缺乏本应具有的怀疑性、创造性、独立性.在科学知识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生成和发展的过程,需要培养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需要建立新型的...
题目:中学数学教学中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目录摘要(详见正文)一、数学学科的认识二、当代数学的教学现状三、数学教学理论与学生数学实际的关系四、教学中理论如何联系实际(一)从教材的角度(二)从教师的角度(三)从学生的角度(四)从数学的角...
如何能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让学生保持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极其重要的。教师的主要教学目的就是根据学习情况进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指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学习兴趣提高的前提下,把学习成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