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探究性学习在初中数学中的实现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3 共1745字

  时代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教育工作者教学的方式方法也正在逐步完善和改革。 为了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培养具有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期满足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逻辑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尤其针对初中学生的数学课堂教育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探究。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智发育较为快速的阶段,也是比较重要的阶段,此阶段的发展对于学生日后的心智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受到教师教学方式与环境创造的影响。 即教师建立的课堂教学环境越民主,学生所能够激发出来的积极性和潜能的限度就越大。 在如此教育环境下走出的学生,才能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通过听课和记忆来回忆教师传授的知识是现代部分初中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 时代在不断发展,如果继续使用以前的那种“应试教育”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继续满足时代的需求。 就目前的教学模式而言,相比于以前的教学模式和体系,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体系比较零散,不同的知识点穿插在众多的教学内容之中,学生需要有灵活的学习能力,才能理解知识点。 因此,教学课程探究性学习模式的改革,能够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思维能力也能到提高。 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提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性学习
  
  1. 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
  
  教师掌握着改革教学课程的主动权,以前的单向教导是强加给学生的教导方式,这样的教育方法已经落后,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 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引导和协调的重要作用,教学思想的转变更加重要。

  实施探究性学习模式,能够使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生动活泼。

  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对情境进行自主创立,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学习热情,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应用,使学生学出兴趣、学出快乐,从而学到知识技能。

  2. 建立问题性探究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养成提出问题的习惯,也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的一点。 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围绕此情境提出问题,也可以直接在数学情境中提出问题。 问题的提出,在教学中有着导航的作用,教师也可以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确定一节课中需要解决的重点知识。

  例如,在讲“平行线的性质”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联想、分析、归纳、猜想、概括的全过程,然后分小组探究平行线的性质,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与思维能力,以及建模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导致学生自主发挥的效果也不同,教师可以从不同层次学生的练习反馈中,引导出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也将完成得更好。 同时,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3. 培养开放性思维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的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因此忽略了学生发现知识和创新的过程,没有一个良好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环境,单向教学的被动性,也对学生的创造才能发生了一定的限制作用,造成有些学生只会学习却无法顺应社会发展的情况。 初中教育时期是青少年训练创新思想和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时期,其中主要是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进行学生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学生在研究数学应用问题的同时,也会关注经济、环境、生活等多个方面。 生动的探究性数学课堂,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中,在事件的过程中发展了自主的学习意识以及数学的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探究性学习方式,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点,而且能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进行有效培养。

  由此,教师在建设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注重探索性学习的模式,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探究性学习方式,使学生有充足的探究性学习机会,在初中数学的教育中推广探究性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探究的学习风气。

  参考文献
  
  宋丽丽。 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合作交流[J]. 科学大众,2013( 03) .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初中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