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教师论文 > 数学教学论文 > 初中数学论文 >

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实践经验总结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24 共2235字

  引言
  
  情境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能够很好地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教学,则能够将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凸显出来,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基础上,通常可以实施图形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等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结合情境教学展开,以下是我在实践教学中总结的几点教学经验。

  一、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情境教学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实施,要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而且还要提倡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生动有趣,让学生们在特定的情境中去学习、探究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共同参与到情境当中去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在情境中去体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从而达到理解数学内容的目的。由于问题情境成为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创设问题情境也受到了师生们的共同关注。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问题情境融入到教学的实践当中,能够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性思维,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们在问题情境中主动地去思考。例如:在教学《同类项》这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身边的事物利用起来进行教学。比如教师可以拿出不同数额的硬币,和学生们一起区分、交流,并且将硬币的总额计算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则能有效的活跃课堂的气氛,还能让学生们更加轻松的进行,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如果是一罐硬币的话,如何才能快速地得到答案?这一问题的提出则快速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到探究当中,教师再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脱离日常的学习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的情境探究当中。

  二、通过图形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一些数学概念
  
  教材中也有一些图形,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使用这些图形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不等关系”时,就可以指导学生们去观察跷跷板或者是天平称重等具体图形,并且指出当跷跷板、天平不平衡的时候是否还可以用等号来表示两边的数量关系呢?学生们回答是否定的。接着,我再问学生:那么用什么符号来表示呢?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学生的疑惑中将新课引出来,顺势将学生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不等关系中,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不等关系。再如,在探究“分解因式”的相关内容时,我给学生展示了一幅两列对开的火车图画,一列是“整式乘法号”,另一列则是“因式分解号”,通过展示图画,帮助学生们了解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互逆关系。

  三、创设直观或实验情境
  
  对教材中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如果直接让学生们去学习,他们可能不知道从何开始。这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些直观的材料,或者是通过具体实验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他们对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过程,接着,教师再让学生去研究具体的问题,他们再探究问题时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了。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相关内容时,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吗?刚开始几乎所有的同学回答的都“是”.为了验证学生们的答案,我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一些长短不一的小木棒,找几位学生上台亲自动手去演示,通过学生们亲自动手演示否定了他们刚才的答案。接着,我再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学生们通过刚才的直观演示以及教师的讲解,很快就掌握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开展这样的教学,既简单又方便,而且还利于学生接受,促使课堂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四、注重实践操作性,温故而知新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教师的讲授方法比较的单一机械,这样就使得很多学生逐渐失去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这也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整体的数学学习效率。基于此,教师有必要探究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采用情境式的问题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时,抛出一个可以勾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恰当地设置一些悬念,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参与到教学中来,开展这样的教学则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时,教师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耳闻十遍不如实践一遍,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既能够增加参与实践中来的乐趣,又能够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相关知识时,我就提议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去制作长方体,然后再对其特征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理解正方体是特殊长方体的原因,以及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也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自主操作能力和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化抽象为具体,而且还使得复杂的数学知识更加的简单化,缓解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排斥心理,为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设定的目标做好准备。

  情境教学法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更是现阶段教师们都积极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既能够活跃氛围,又能放松学生那种焦虑的学习心理,因此,深受广大的师生欢迎。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学习特性、学科知识特点等,将情境教学法独有的价值充分的发挥出来,将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调动出来,从而营造出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正升。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影响学生数学行为兴趣:实践情境的创设[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4(05)。
  [2]黄艳明。初中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界,2011(16)。
  [3]张静,初中数学问题情境需要高效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8)。
  [4]李桂玲。初中数学情境教学创设分析[J].数学教学通讯,2013(09)。
  [5]郑旭东。王冰意。中小学“数学情境与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学实践探究[G].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8)。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初中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