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X县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13 共274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X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状况探究
  【第一章】新农村社区建设困境分析引言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我国农村社区发展历程
  【第三章】X县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现状
  【第四章】X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解决欠发达地区新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的策略
  【结论/参考文献】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优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3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3.1 X 县基本概况

  3.1.1 经济状况

  X 县隶属 S 市,位于其东北部,总面积 1025 平方公里,总人口 46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39.3 万人,辖 4 镇 11 乡 1 区,330 个行政村,是省政府确定的 30 个欠发达县之一,连续多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X 县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业人口所占比重较大,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均较为薄弱。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至 2014 年以来,X 县城镇人均收入分别为 15983 元、17821 元、21919 元、2406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 3547 元、3995 元、4756 元、5239 元,虽然收入在逐年稳固提升,但是每年仍在 S 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之下,由此可见,X县整体经济水平仍低于 S 市平均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城乡仍存在着较大差距。

  3.1.2 地理状况

  X 县地属太行山浅山区,由平原、丘陵、山区三种地势组成,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倾斜,呈阶梯状分布。东部为平原,中部地区丘陵起伏,北部是群山环抱。海拔最高点为 960 米,海拔最低点为 75 米,相对高差 885 米。由于当地土质适中、土层深厚,适合农业及种植业的发展。

  3.2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3.2.1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状

  自 2010 年以来,全县开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 25 处,其中基本建成 6 个,初具规模的 10 个;共竣工住宅楼 252 栋,面积 125 多万平方米,在建住宅楼 56 栋,面积近 28 余万平方米,37 处新建社区服务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竣工面积达 500 多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投资 160 余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投资 56 亿元,共修建道路 977.27 公里,供排水排网 175.78 万米,架设电力线路 60.63 万米,建成图书馆 16 个,娱乐健身场地 16 处,建设社区服务中心16 个,主要涉及计生、户籍、医疗、养老等便民窗口,为社区农民提供便利。

  3.2.2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经验

  3.2.2.1 统筹规划,分类推进建设

  X 县根据其地理特点,因地制宜,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区三个模式。在平原地区主要采取"集镇型"社区和"一村一社区型"社区的建设模式。

  "集镇型"的社区主要由"城中村"及乡镇政府所在地附近的村落整合而成,这类社区普遍是村集体经济较为发达,这类社区水、电、暖、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相对完善。"一村一社区型" 的社区主要是将原来的村庄集合为社区、原来的村委会变为居委会,社区居民全部为原来的村民,村民间原本熟悉认识,增加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凝聚力,通过激励和引导,使他们参与到社区建设及社区管理中,实现社区村民自治。由于丘陵山区地带地理环境较为特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经济结构单一,村落分布较为零散,聚居度不高,有的地方七八户、十几户在一起,并且这些地区交通相对不便,信息传递较慢,当地农民思想观念较为保守,社会变迁慢,流动性不强,因此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进较为缓慢。当地乡镇政府根据本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以辖区内现有行政村分布为主进行调整,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采取"行政村合并型"社区的建设模式。

  3.2.2.2 尊重群众意愿,稳固推进建设

  农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他们是否愿意"上楼"直接关系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否成功。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从开始的方案出台、建设规划的拟定、到建设模式、户型选择、社区管理等,都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让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监督,实施不搞强迫命令、不搞强迫拆迁,使农民群众主动参与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实现由"政府推着群众走"到"群众推着政府走"的转变。

  3.2.2.3 提高服务,先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为方便农民生活,社区在建设前期均将公共基础设施及其公共服务配套措施规划为一期工程。多数乡镇政府为有效利用其所在地的区域优势,从其所在地村庄开始试点建设,改造并完善原有的水、电、暖、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统筹考虑现有学校、医疗机构的分布情况,整合教育、医疗设施,提升其公共服务水平,不仅可以减少投资,还可以方便群众生活。

  3.2.2.4 结合民俗特色,建设生态宜居社区

  在坚持全县统一发展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经济、地理位置等实际情况,将现代民居设计与当地文化特征相结合,充分体现乡村特点,尤其是有区位特色、历史文化积淀的村落,实现社区建设与历史民俗的有机统一,建设经济、生态、文明三合一的新型农村社区。同时,除了对新型农村社区的房屋构造、水、电、暖、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还对社区外部进行绿地景观等生态设施完善,打造生态宜居新社区。

  3.3 调查问卷的设计

  调查问卷指标设计如下:

  第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基本指标包括:年龄、学历、户口性质、所从事的职业、家庭年收入等等,并根据需要调查的数据,针对这些指标设定合理的选项。

  第二,社区建设的状况。基本指标包括:对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否满意,社区建设是否带动了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是否增加,对土地等经济补偿是否满意,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是否齐全、是否经常维护保养,各项公共服务是否便民,农民是否能够实现就业等等,并根据不同的指标设制合理的选项,确保数据的有效性。

  3.4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调查结果

  为客观、真实反映 X 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情况,对 X 县己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部分农民的进行走访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 1000 份问卷,回收 916 份有效问卷。

  调查问卷经统计显示,多数被调查者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满意度较高,占有效样本的 88.9%.在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方面,62%的被调查者认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认为对家庭增收有帮助的占 39.8%,认为对家庭增收帮助不大的占 13.5%;对于资金补偿方面,多数人认为房屋拆迁补偿资金较少,回迁安置费用较高,占有效样本的 60%以上;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社区农民普遍认为公共基础设施较为齐全,并能够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交通状况良好,水、电、暖等能够及时得到供应,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公共便民服务工作的展开,使农村社区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得以解决,让农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服务,被调查者均表示非常方便;在社区环境方面,社区环境卫生得到了全面改善,但由于物业管理不到位,部分社区街道、公共卫生、还存在脏乱差的现象;在失去农民再就业方面,约 16%的农民在家自主创业,带动大概 38%的农民实现了就地转移就业。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