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公共管理论文 >

精准扶贫下农村公共管理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来源:山西农经 作者:吴林璠
发布于:2021-07-29 共3483字

  摘    要: 近年来,我国在精准扶贫方面作出了很多努力,对精准扶贫模式进行了优化与完善,社会各阶层的参与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公共管理问题较多,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分析了精准扶贫下农村公共管理的困境,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 :     精准扶贫;农村公共管理;困境;

  社会中的自然因素、制度因素、政治因素等对贫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贫困对自我实现、经济发展和国家稳定等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精准扶贫逐渐走向常态化和规范化。

  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入,传统精准扶贫方式的效率逐渐降低,矛盾越来越突出,这说明扶贫体制机制亟待改革。

  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15年开始实施精准扶贫的方针和战略,并提出了创新的扶贫机制,动员全社会人员广泛参与到扶贫工作中,进一步发挥社会各方的扶贫力量。在多方共同参与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仍有很多问题和困境,尤其是农村公共管理方面,应有效开展具体指导,对实现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促成全面小康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

  1 、我国农村精准扶贫机制概述

  进入21世纪以来,尽管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很多地区的贫富差距不断缩小,但很多偏远山区或农村的贫困现象依旧存在,贫富差距仍较为明显。因此,科学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非常重要。

1.png

  1.1、 精准扶贫的主体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经了几十年的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但由于个人、社会、各地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社会的公平性问题不断突出。因此,想要保证社会和谐发展,就要针对农村脱贫问题,制定脱贫攻坚策略。其中,精准扶贫是基本,主要面向农村地区,重点在于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和贫困问题,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精准扶贫的重点。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必须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对其进行部署,包含以下几个主体。

  第一,各级精准扶贫机构。从宏观上制定精准扶贫的战略计划并指挥实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设置扶贫办公室,在中央政策的引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扶贫战略计划。各地区、市(县)设置扶贫办,发挥“桥梁”作用,对上级下达的政策进行执行与监督,在扶贫过程中,使上下级之间紧密协调,不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保证具体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扶贫单位。各级政府对扶贫工作进行领导,制定扶贫计划并组织开展工作。扶贫工作由扶贫单位进行具体实施,我国采取扶贫单位对口帮扶的方式,各地区政府、国企、事业单位以及民营企业等需要按照相关战略部署和政策法规,对不同贫困村进行帮扶。要想保证扶贫的质量,各单位要派专门的驻村干部,由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的党委副书记,收入由原单位提供,国家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助。扶贫单位根据驻村干部给出的信息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帮扶主要从经济、医疗、基础设施、就业技能培训等方面进行,帮助贫困村的居民实现真正脱贫,让他们感受到当地政府对他们的帮助,体会到国家的温暖[1]。

  第三,村民委员会。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村民委员会发挥了中坚作用,村民委员会根据扶贫要求组织专门的扶贫工作小组,小组成员经过村民委员会委员投票决定,并明确具体扶贫内容及规则,确定最终的困难户,采取村民委员会驻扎的方式开展精准扶贫,并在扶贫各项政策上给予优惠。村民委员会要统计当地的贫困户数量,根据实际状况制定扶贫方针计划,并将这些贫困户及时上报,达到精准扶贫的目的。

  1.2、 精准扶贫的手段

  我国精准扶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确定精准扶贫流程。采取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明确扶贫对象,在此过程中对贫困村进行帮扶,坚持制定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制度,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

  二是构建高效的扶贫机制。主要构建起县、乡、村、责任人为一体的精准扶贫结构,保障扶贫工作的开展可以落到实处,确保每个责任人都可以将扶贫真正地执行下去。

  三是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宣传扶贫工作。扶贫要做到“授人以渔”,扶贫工作的开展必须要发挥榜样作用,要在扶贫区域进行广泛宣传,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扶贫环境,以此提升扶贫效果[2]。

  2 、精准扶贫下农村公共管理困境

  2.1、 主体层面的困境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面临的主体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部门整合方面。精准扶贫工作的资金来源大多数是上级政府的资金,地方政府资金审批流程较多,各部门间的整合难度较大,影响扶贫工作的开展效果。

  二是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上,灵活性不够,政策执行过于死板,没有与当地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导致扶贫工作逐渐流于形式。

  三是扶贫机构人员配置存在一定的不足,工作人员专业性参差不齐,增加了开展扶贫工作的难度。

  2.2 、管理内容的困境

  在精准扶贫中,过于侧重基础设施的建设,致使扶贫工作的开展与上级政府制定的计划与政策不符。一些农村地区的扶贫负责人在获取政府资金支持后,将资金过多地应用到修路、基础设施、绿化等市容市貌建设上,忽略了对农村生产发展的关注及投入,从而导致农村地区没有掌握脱贫的技术和手段,生活质量也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升,这就违背了精准扶贫的初衷[3]。

  2.3 、管理对象的困境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参与度较低,在扶贫项目申报过程中,人民群众没有广泛参与进来。扶贫对象及扶贫标准的设置还存在一定的偏差性问题,这就导致在实际资金使用过程中,贫困人员与贫困户之间的差距较大。此外,在精准扶贫中有部分项目是需要群众大力支持的,但人民群众对此支持力度不够,而且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同,有些扶贫政策与当地情况并不符合,这也会给开展扶贫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

  3 、精准扶贫下农村公共管理困境解决对策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公共管理理念

  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人本理念,结合当地居民的需求,以保证人民根本利益为主,引导与组织其积极广泛地参与到政治管理中。各地区政府都应坚持并积极贯彻落实人本思想,不断拉近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建立起高效沟通与互动的“桥梁”。因此,各级政府在制定精准扶贫及公共管理政策时,要时刻坚持人本思想,结合人民群众的思想制定科学的政策,从根本上维护群众的利益[4]。

  3.2 、制定扶贫动员机制,优化整合公共资源

  政府是精准扶贫的主体,也是精准扶贫投资的主体。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解决农村公管理困境,就要积极开展动员工作,将精准扶贫工作落实到位。同时,要对各种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立完善的部门管理与协调机制,充分整合与发挥公共资源的优势;还要建立完善的扶贫长效机制,结合我国的宏观发展战略,稳定开展资源动员工作。对扶贫资源动员平台的完善,对扶贫教育者与实施者教育水平的提升,是保证扶贫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的根本保证。

  3.3、 完善扶贫政策机制,保证公共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

  在开展扶贫工作中,各级政府要完善扶贫政策机制。扶贫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其中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做好相应的协调与部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精准扶贫的作用。但从当前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重复性问题较多,这些问题对农村公共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制定积极的管理措施,完善扶贫政策机制,引进专业人才,壮大精准扶贫队伍,提升扶贫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是保证精准扶贫背景下公共管理工作有效落实的重要手段[5]。

  3.4、 优化精准扶贫评估机制,监督农村公共管理过程

  在公共管理过程中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扶贫考核标准进行完善,提升公共管理过程监督的有效性,是保证精准扶贫有效开展的根本。在评估机制的具体执行中,要上下贯通,各部门协调一致,建立明确的奖惩制度,将各部门、各工作人员的职责具体化,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以此提升精准扶贫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 、结束语

  精准扶贫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摆脱精准扶贫下农村公共管理中存在的困境。脱贫攻坚需要各方积极配合参与,才能达到精准扶贫、脱贫致富的目的。从动员机制、政策机制及评估机制等方面缓解农村公共管理方面的压力,真正解决农村贫困问题,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杨杰精准扶贫下农村公共管理困境研究[J].湖北农机化, 2020(2):26.

  [2]刘长波公共管理视角下农村精准扶贫问题与解决对策[J]乡村科技, 2019(13):23-24.

  [3]陈弘,周贤君,胡扬名后精准扶贫阶段农村精准扶贫综合绩效提升研究一基于4省38市数据的实证分析[J]. 中国行政管理, 2019(11):12-18.

  [4]兰定松精准扶贫工作中驻村干部执行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 2019(12);58-60,.90.

  [5]张艳菊.农村图书馆文化精准扶贫路径探究[J]山西档案, 2017(4): 108-110.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原文出处:吴林璠.精准扶贫下农村公共管理困境分析[J].山西农经,2021(12):142-14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公共管理论文

1.将微信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2.打开微信扫一扫从相册识别

1.点击下面按钮复制QQ号

3008635932

2.打开QQ→添加好友/群

粘贴QQ号,加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