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少不了人民群众的配合,更多的则是国家不同层面政策的出台和执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地方政府的公共政策执行力度和效果不断增强,监督到位,管理科学,贯彻落实地方政策,保障人民利益,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可各地政府相应政策的实施与预想结果存在很大差距,原因就在于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与正当政策执行轨迹脱离,进入选择性执行的发展误区,不利于社会生活水平的健康发展。所以,怎样及时避免误区,有效合理的执行公共政策是地方政府工作人员当前解决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公共政策; 选择性执行;
公共政策的选择性执行就是,地方政府在落实上级政府下达要求而出台的政策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像个人利益,他人利益等,对整体政策要求进行选择和权衡,政策效果多趋于个人有利部分,减少甚至忽略不利因素。这样的公共政策明显执行不到位,监督效果差强人意,后期管理无人问津,导致公共政策一再搁置,出台也只是浮于形式。这样的直接结果就是让当地的人民群众觉得政府是不作为的,严重影响政府的威信力和公信力,对社会稳定和生活安康产生负面作用。文章将从公共政策执行的现状,出现原因和不利影响,以及应对措施三层关系来逐步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问题。
1 、地方政府执行公共政策的现状
近年来,多数地区的政府机关对于公共政策进行选择性执行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现象,这种扭曲中央政府本质要求,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方式是应该严格抵制和强制拒绝的。地方公共政策本质上是以中央发布文件和颁布新型政策为基础,结合该地区当地社会特点和人口情况出台的以服务社会,造福群众为宗旨的地方性政策条例。要与中央政策良好配合,与当下政治条件完美接轨,更要具有与当地政治特点相统一的灵活性,这就要求公共政策的出台条件提高,准备基础全面,在执行过程中落实程度较为困难。
鉴于种种限制因素,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在各地区应运而生。多的是地方政府对社会的敷衍,少的是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选择性执行,表面上,政策颁布全面,类型多样,覆盖面广泛,受惠群众增多。实际上,落实根本不到位,政策的存在效果和不存在基本没差,各部门配合不到位,互相推脱责任,群众来回跑到头来也依旧没解决。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与上级政府原始要求产生偏离,缺乏公平因素,违背社会基本道德,使政策条例的效力减轻了许多。
因为一己私欲,却要耽误大批人民群众,身居高位却不顾民生,哪有古代文人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做派。变着法,挖空了心思来利用政策的缺陷,执行那些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政策,伤害自己利益的就避而远之。又或者是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做足了表面功夫,政策实施初期吸引了不少噱头,中期后期不管不问,任意发展,目的是为了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要求罢了。也有在基础政策上大力添加对自己有利条件的政策内容,使一些解决群众问题的过程更为繁琐复杂,这就彻底失去了公共政策存在的基本意义,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相矛盾。甚至是地方政府作为“中间商”的,对上级政府下达政策采取抵制意图,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设立层层关卡,抵制态度明确,然后在中央和群众之间两副面孔,并从中受益。就像,***总书记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所以中央政府在房价方面一直努力调整,适当干预控制,可个别地区房价仍然高得离谱,当地居民买不起房,住不起房,当地政府不与中央政府积极配合,反而从中牟取暴利,获得利益。
2、 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出现原因
2.1、 政策自身存在缺陷
公共政策在制定期间具有较强的全面性,将不同政策融为一体,很难进行连接和处理,后续出现的问题难以把控,与之配套的政策也多种多样,很容易照顾不全面,出现纰漏。而且公共政策的良好执行涉及部门广泛,需要各个部门的积极配合还有紧密结合。可我国政府部门各式各样,不同政府机构会出现重合职权的情况,就会相互推脱责任,群众夹在中间很是为难,也多了对政府机关的失望。所以就要求地方公共政策要与中央政府下达政策保持高度一致,部门职权安排清晰,政策内容规划合理,政策目标科学实际,执行手段规范亲民,在需要群众配合时,要向群众讲明政策要求和相关内容。
公共政策的内容质量难以提高,政策内容不切合实际,不符合常理,得不到群众积极配合和拥护,在公共政策的正当执行过程中会产生障碍因素,促进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产生。所以公共政策的制定要有足够的可行力,执行起来能落到实处,抓到根处。科学严谨和贴近群众也是公共政策内容制定的关键,得到群众响应,具有号召力的科学性政策在执行阶段才会更容易,也具有更好的效果,不会走弯路走错路。
2.2、 中央与地方出现利益冲突
所面临的情况不同,处于的位置环境不同,进而中央与地方的利益需求也有区别,有时甚至出现利益难以协调的情况。而公共政策的执行就像是沟通地方和中央的桥梁,合理的协调规范群众之间,各省之间,地方与中央间的利益关系,有效缓解已有矛盾和利益冲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势头正猛,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的经济特区在现在看来,成效显着,沿海城市迅速崛起,各个地区城市的带动,让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成功位于世界第二。地方的经济需求和利益需求已经不再是十年前那么一点点了,所以地方政府会着重发展当地利益,当中央公共政策与地方经济利益矛盾时,地方政府也会出现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以此来巩固地区经济体系。截止到目前,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东西差异较大,像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这些经济战略,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过大不利于该地区与中央的良好协调,甚至会激化二者之间的利益矛盾,出现严重的利益冲突,这也是地方政府进行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间接因素。
2.3 、地方政府监督机制不够完善
关于地方政府频繁出现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对政策执行者的严格监督和管理,放任自流,为所欲为,致使公共政策出现严重偏差,与预期猜想结果相反。早在建国初期,我国就开始设立监督体系和监督管理机构,后经不断完善和发展,可地方政府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出现,仍旧说明我国监督体系还不够完备。针对这一现象,反映的问题有:第一,当前行政监督机构没有履行自身职责。对上级监督管理缺乏,对同级不管不问,对下级监督管理程度不够,而且地方政府同属政府机关,与当地监督机构基本为一体,就会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监督情况。第二,各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成员并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职权进行监督。地方人大代表在地方政府占有地位,但并没有实际权力,话语权往往掌握在当地政府管理者,出现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情况也只能自己着急,缺少反映上级。第三,缺乏人民群众的监督和参与。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在群众中的政府形象已经稳定,群众对政府丧失信心,以至于一些新政策的出台内容不管不顾,执行成果也毫不关心,起不到监督效果,当个人的利益被侵犯时,也毫不知情,为地方政府选择性执行公共政策创造机会,如此陷入一个恶循环,公共政策的正当性也被彻底破坏。
3 、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的不利因素
公共政策的制定,修改,出台,执行,落实这一系列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任何一个程序都需要人力物力的大力投入,就算到最后也贯彻落实,使政策在社会中开始实施,也会出现一些不可控的因素,避开这些没有预想到的,群众最后的反馈和评价才是政策最后的判定结果。倘若公共政策被地方政府选择性执行,以个人利益为前提,那么这项公共政策的最后结果一定不是成功的,也严重阻碍了对政策预期成果的出现。
公共政策合理执行,整个过程要足够灵活,充满弹性,面对一些没有考虑到的风险,要有承担和解决的能力。而且也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与公共政策配合使用,结合前期政策执行效果作为后期的政策实施基础。可若公共政策出现选择性执行,会造成相关人员对政策了解程度不够,侧重于个人利益,其他人员也会产生不满和意见,就会对公共政策产生抵触,执行效果不堪入目。然后伴随而来的就是对前期政策的基本无真实性和参考性的评价反馈,此时情况,政策执行人员也很是为难,继续执行政策意义不大,浪费精力,不进行的话该项政策就被搁置,前期投入石沉大海。所以坚定公共政策的最初目标,脚踏实地,逐步推进,才能让公共政策深入人心,显现公共政策的存在价值。
4 、提高公共政策执行能力的有效措施
4.1 、保证公共政策的高质量
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是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政策的关键条件,所以在制定政策和修改政策时,要以维护群众利益,建设社会主义,促进社会发展为根本前提,再进行进一步要求和规划。既要和现实接轨,也要切合实际,符合国情,合理可行也是对政策要求的又一条件。创新发展,开放包容,不局限于基础政策,加以创新改善,谋求人民群众利益最大化。
4.2 、协调中央与地方利益均衡
由于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所以地方利益应为中央利益让步,减少地方与中央的利益冲突,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就会降低选择性,公共政策才能更好的实行。虽然在为中央利益让路的过程中,会适当限制地方部分发展,但出于整体利益考虑,地方适当的妥协可以换来国家整体水平的提升。但中央政府在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对应文件时,也要考虑部分地区的当地特点,对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要进行特殊照顾,尽量保持各地区利益均衡。
4.3、 完善政策执行监督管理机制
为保障公共政策的有效落实,我国当前建立的行政监督管理机构应进行反思和整改,杜绝以公谋私,徇私舞弊,规范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政策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漏洞。改善政策执行的监督管理政府机关,将各部门职能划分清楚,权力明确,相互制约,彼此监督。赋予各地方的人大代表的监督权力,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监督体制相联系。也可以提倡人民群众参与监督体系,设立多种互动窗口,保证线上线下举报方式同时进行,将公共政策执行方式透明化,多样化,共享化。
5、 结束语
由此可知,公共政策的合理执行对地方地区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响应中央号召,符合中国政治稳定的主要手段。地方政府公共政策的选择性执行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现,也会拖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后腿。所以在各种不利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地方政府科学合理的落实公共政策才能实现政策的预期目标,促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 田雯,马睿方.地方政府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研究[J].长安学刊,2017(01).
[2]沈日康.我国公共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08).
本文在对政策扩散理论及其相关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公共政策扩散的文献量化研究维度与方法。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由学术堂整理,题目为我国公共政策扩散的过程和特点的公共政策论文。原标题:中国公共政策扩散的文献量化研究---以科技...
水危机是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水资源危机表面上看是资源危机,实质是水资源公共政策取向的危机。水资源公共政策是指以政府为核心的不同水利益相关主体,在特定条件下,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需要,实...
摘要由于高校逐年不断扩招,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加上近一两年来全球经济不景气,大批民营企业倒闭,导致毕业生人数供大于求,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合理利用与配置毕业生资源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谐,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湛江市现在实施的促进...
在中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政府体制改革纵深推进,人们对政府治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对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的需求将推动公共政策研究不断向前,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学获得了新的活力,政策科学必将为我国社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以PM2.5事件为例,探究网民如何借助自媒体进行议程设置,并推动公共政策的形成。大家在相关论文写作时,可以参考这篇由学术堂整理,题目为自媒体议程设置下政府政策的形成的公共政策论文。原标题:自媒体的议程设置:公共政策形成的新路径摘要:新媒体...
结论地方政府的旅游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但从现在我国旅游应急管理的总体情况来看,应急管理工作初步迈入轨道,专门针对旅游应急管理的工作还没有彻底理顺,旅游应急管理更多的还是应该注重把应急管理和旅游业的监管结合起来寻找一条合...
在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决策者的有限理性、决策参考信息的不完整,以及执行时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难以从真正意义上保持各方利益的上策均衡,政策失灵的出现具有一定的不可避免性.面对客观存在的公共政策失灵现象,探讨如何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发...
为影响公共政策议程和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表达必须通过影响公共政策的强有力渠道——媒体进行弥补了反映民意分散、社会影响力低、反应滞后、关注度低的传统渠道的不足,也就是以网络媒体为民意渠道集中很难直接影响政策的分散的个人意见。...
政府作为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供给者,在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语境下,也存在着创新公共产品供给的改革要求。下面由学术堂为大家整理出一篇题目为浙江省创新政府公共政策供给研究的公共政策论文,供大家参考。原标题:创新政府公共政策供给的重大举措---基...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当前世界的经济、政治趋于全球化,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足和发展。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日益深化,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改革事业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