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门社会科学都有适合其研究活动的方法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仍然处于形成阶段。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早期的公共管理学只是一个研究领域,绝大多数研究者都具有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或者管理学的专业背景,这些学科有其自身的方法论,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对公共管理领域的问题进行研究,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可以借用其它学科的方法论。但是,随着学科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现在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学科,许多大学在本科阶段就开设有公共管理学的专业。因此,建立一个独立的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可以说是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发展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偏重定量分析方法到强调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并重的过程。早期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教材基本上都是介绍定量分析方法。例如,2002 年1 月出版的《定量分析方法》(孙建军,成颖主编)的主要内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回归分析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决策理论、优化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法。
2002 年 8 月出版的《定量分析方法》(谭跃进主编)的主要类容包括系统分析法、统计分析法、预测分析法、投入产出分析法、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最优化方法、对策理论、模拟方法、网络计划方法。
2006 年之前国内出版的关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教科书都以定量研究方法为主要内容(见表 1)。另外,这些教材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以研究生或 MPA 为授课对象,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数学基础。因此,对于本科阶段就学习公共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往往缺乏充分的方法论上的训练。【表1】
范柏乃和蓝志勇编着的《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2008)和梁莹等编着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2010)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从内容编排来看,两者大致相同,不过前者更侧重于对统计学方法的介绍,后者更侧重于对质性研究和社会调查设计的介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在国外的发展也遵循相同的规律,即由侧重定量化的方法向强调全面性过度,授课对象由以研究生为主变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重。1994 年出版的《Decisions by the Numbers: an introduction toquantitative techniques for public policy analysisand management》(以数据为基础的决策:公共政策分析和管理中的定量化技术入门)就是一本包括统计学、预测技术、图与网络分析、存货管理、效益 - 成本分析、线性规划、对策论、排队论和仿真技术等对数学知识要求非常高的数量化方法。而 2001 年出版的《Quantitative Methods forPublic Administration: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公共管理中的量化方法:技术与应用)则以数据收集方法、统计学、成本 - 收益分析为主要内容,适合本科阶段的教学。
二、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来源
公共管理是一门交叉程度较高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政治学以及社会学有相当的重合,研究范式和管理学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分析工具则大部分借鉴于经济学和统计学。因此,一个完整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应该对相关学科的方法论进行有机的整合,形成一个能对所有的公共管理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思维体系。
管理学的方法来源。公共管理学在研究方式上继承了管理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和管理学一样,公共管理学主要采取系统论的视角,研究个人和组织组织的关系,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更好的制度安排和工作形式,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政治学的方法来源。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问题大多具有政治学的背景,尤其是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行政过程的原则与规律等方面,公共管理学与政治学有较大的重合。政治学为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多质性的方法,比如行为主义的方法、理性选择的方法、制度主义的方法、结构 - 功能主义的方法等。
社会学的方法来源。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大多是社会问题,因此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成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主要来源,在定量的方面有问卷调查方法和社会测量技术,在定性的方面有田野调查方法、个案研究、以及社区研究等方法。
除此之外,在对公共政策和公共项目进行评估时需要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在对问卷调查进行分析处理时则需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公共管理的研究不仅要关注社会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更重要是提出可行的对策和解决方案,因此需要运用决策科学的方法对不同的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
三、质性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大体可以分为质性(Qualitative)研究方法和量化(Quantitative)研究方法。质性研究方法更侧重于探索新的现象,其使用的研究方法具有更大的弹性,其结论往往是开放式的。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大部分的研究仍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这是因为:(1)公共管理的侧重于研究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和现象,需要采用弹性较大的研究方法;(2)公共管理的研究往往包含规范性的内容,甚至需要反映研究人员的个人价值观或者社会的主流价值观;(3)很多社会事件是独一无二的,这种特性限制了量化方法的使用。
关于质性研究方法的具体分类还没有统一的标准。Orosz等(1997)认为,公共管理中主要的质性研究方法包括案例分析、内容分析、深度访谈、焦点群体、行为研究等。陆益龙(2011)认为质性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个案研究、田野工作、内容分析、分类法和比较法。个案研究是通过对某一方面的一个或几个典型或案例进行深入、全面地考察,由此来描述、概括个解释个案所代表的一般特征和规则(陆益龙,2011:98)。在公共管理的研究中,个案研究的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J. Perry 和 K. Kraemer(1986)对《公共管理评论(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杂志上从 1975 年到1985 年期间发表的 289 篇论文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 138 篇属于非实证的研究,属于实证研究的 151 篇论文中有 56 篇运用案例研究方法。
公共管理中第二种常用的质性研究方法是内容分析法。所谓内容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人或者组织的交流内容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和这些交流相联系的社会的特征和本质,这里的交流内容既包括文献、录像音频等可视资料,还包括访谈笔录等一手资料。在公共管理中,比较常见的是通过对法律、规定、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内部文件等资料进行分析,获得关于政策形成、政策变迁等方面的规律性认识。
此外,分类法和比较法也是公共管理学中采用的质性研究方法。所谓分类法,是按照某些标准对多个事实和现象进行科学的类别划分。分类法是揭示概念外延的基础方法,尤其是对于一些公共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分类法有助于对其进行科学的探讨。比较法是通过把相似或者相近的事物或者现象进行比较,根据其相同和不同之处寻找某些特定的现象之间的相互相影响或因果关系。
四、量化研究方法
量化研究在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中虽然在数量上并不占多数,但是随着社会科学界对实证研究的推崇和强调,量化研究的比重在近几年来迅速增加。在公共管理领域,越是影响因子高的学术期刊,其发表的论文中采用量化方法的比例越高。《管理世界》、《中国行政管理》和《公共管理学报》是发表定量化研究论文较多的学术期刊。
公共管理研究中使用的量化方法来源非常丰富。根据傅广宛等(2009)的研究,我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常用的量化方法大致可以分为运筹学分析方法、系统科学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统计学分析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五大类Rassel(2008)在 NASPAA(全美公共事务和公共行政联合会)2008 年的年会上认为,当前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的重要量化研究方法包括:(1)统计学(从基础统计到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2)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的设计、管理到分析);(3)统计学软件的操作;(4)绩效测量技术;(5)项目评估技术。
量化方法涉及相关学科的知识点比较多,其中哪些可以作为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内容,哪些必须通过专门课程进行学习,公共管理学界还没有明确的意见。另外,量化方法具有较强的层次性,有些适合作为本科阶段的学习内容,有些适合研究生和 MPA 阶段的学习内容。为了弄清这些问题,笔者从 2011 年到 2012 年对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的会员(研究生以上学历)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研究生以上)进行了小规模的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 44 份,调查结果如表2 所示。从表 2 可以看出,被调查者经常使用和偶尔使用的量化方法主要集中在统计学和经济学两大类,具体包括数据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被调查者希望掌握的内容包括了统计学和经济学中比较高级的部分、运筹学、决策科学中的绝大部分内容。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运筹学中的数据包络分析、目标规划和动态规划,经济学中的 CGE 模型,决策科学中的层次分析法、预测技术,其他类别的社会网络分析等是被调查者中表示希望掌握的比重较高的具体方法。【表2】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公共管理研究中的量化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本科阶段所必须掌握的内容,包括数据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这些内容是现在处于研究生水平的学生和研究人员经常使用和偶尔所占比重较高的方法。第二层次是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需要掌握的量化方法,包括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数据包络分析、目标规划、层次分析法、预测技术、指数构建法等。这部分是现在处于研究生水平的学生和研究人员特别希望掌握的量化方法。第三个层次是需要通过专门课程才能掌握的方法,包括结构方程模型、动态规划、CGE 模型、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社会网络分析等。这些方法在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中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因为涉及较多其它专业的知识,因此需要通过专门课程学习才能够掌握。
五、结论
公共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其方法论来源于相关的社会学、政治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运筹学以及决策科学等。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应该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和问题的需要,吸收这些相邻学科的方法论,形成具有本学科特点的方法论体系。公共管理研究的方法论体系可以说有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认识论,揭示公共管理学科观察世界和解决问题的方式。第二部分是质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来自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个案研究法、内容分析法、分类法和比较法等。第三部分是量化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必须掌握的社会调查与社会统计学方法和经济分析方法;第二个层次是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需要掌握的高级统计学、运筹学、以及决策科学的方法;第三个层次包括结构方程模型、CGE模型、计算机模拟与仿真等需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才能够掌握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建军、成颖:《定量分析方法》,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年。
[2] 谭跃进:《定量分析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 刘武、娄成武:《定量分析方法》,武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2003 年。
[4] 陈永国:《公共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年。
[5] 吴建南:《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 年。
[6] 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8 年。
[7] 梁莹:《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年。
结束语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领导多次强调反腐倡廉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强国之策,随着公共管理学的不断发展,很多源自于企业管理范畴的管理理论和方法都被逐步引入了政府行政管理,内部控制理论也在行政管理、反腐倡廉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党与群众关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创举,不仅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理论,指引...
摘要本文研究了政府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背景,总结介绍国内外城镇化发展先进经验,找出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阐述政府推进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国内外推动城镇化研究现状。分析了城镇化的内涵概念,以及城镇化过程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出现的合理性;...
第一章导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影响经济增长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这一难题。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日渐明显。人是一切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问题已不仅仅是社会学范畴,人口问题与经...
一、前言当前我国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表现为概念不够明晰,理论不够完善等。区域公共管理既不是行政管理,也不能和区域行政简单的划等号。通常性的概念是为追逐共同利益,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问题的解决,使用调解、协商等方式理清...
结论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般,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所处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在生活、工作等压力下,人们对于所处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敏感,一些极小的情绪波动或者刺激都会引发出一场危机,而机场每天容纳了这么多旅客,每天将面对各类可能引...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从商...
二、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一)经典理论依据1.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行为科学领域的经典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由美国着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所着《人类激励理论》一文中所提出。马斯洛将人类需求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即生理需求(Physiolo...
参考文献[1]庄琪,李海榕。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探析--以福建省为例[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年(2)。[2]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M].人民出版社,2008(10)。[3]我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N]法制日报,2010-09...
4河北省城市规模扩展研究4.1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研究4.1.1全省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演变(1)基于首位度理论的分析应用城市首位度理论可以对城市规模大小进行分析和探讨,一般认为,一个国家的最大城市要比排在第二位的城市大很多,这种差距将全国很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