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城市中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态结构日益丰富。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庞大而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决定了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方面,城市结构的复杂性和动态变化性使现代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目标与现状之间存在强烈反差,城市运转不断出现新问题;另一方面,城市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运行效率高低决定着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基于系统协同,探索城市运转中产生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挖掘城市管理工作的规律和发展趋势,值得长期研究与关注。
二、城市管理学科人才需求
(一)城镇化与城市管理人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世界上一半以上人口生活在城市。预测显示,到2040年,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城市数量增加与规模持续扩大,城市管理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日趋凸显,这将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管理的中心环节。因此,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是满足城市发展管理人才的需求。
“实施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共同进步”是我国中长期国民经济发展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快速城镇化仍在持续,城市中心地位成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基础。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60%以上,城市数量可有1400多个,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和现代化给城市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高层次城市管理人才需求迫切。
(二)城市管理急需大量专业城市管理人才
目前,从事城市管理工作的人员多数是具有相关技术、管理学科的人才,在城市战略、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城市建设、城市运营、城市发展等复杂性和系统性空前提升的新环境下,急需设置城市管理专门学科,培养城市管理专业人才是新时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城市发展急需高层次应用型城市管理人才
城市管理的对象是一个学科交叉的复杂动态系统。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人们需求的日益增长、城市各类结构关系的日趋复杂等,必然产生城市建设、运营和管理等领域许多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大批既掌握城市管理相关技术、又具有管理创新、先进经营理念、知识集成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城市管理人才。因此,开展城市管理学科研究生教育,培养高级应用型城市管理人才,是推动我国城镇化与城市现代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三、学科内涵的系统特征、学科属性定位与学科发展依托
(一)城市管理学科内涵
城市管理涉及政治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规划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既吸纳、继承、集成相关学科知识,又呈有对象特殊性、发展综合性的独立学科体系。城市管理是以开放的城市复杂巨系统为对象从事一系列复杂的系统协调和管理决策;其研究方法具有移植、继承与发展其他学科方法论的基本特征,形成了以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为核心的方法论体系。
(二)城市管理学科属性与定位
城市管理学科是新兴学科,直至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前,尚未以独立的学科分支纳入我国学科专业目录体系。无论在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原教委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名称及代码》,还是2009年公布实施的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中,都没有城市管 理学科,2009年城市 管理设 为目录外专 业。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共设有13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506种专业,在管理学门类下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物流管理与工程、工业工程、电子商务和旅游管理等9类专业中,城市管理属于公共管理类的5个本科专业之一。
因此,从城市管理学科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公共品属性来看,隶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二级学科具有基本共识。
(三)城市管理学科的系统综合性
城市管理学科是以整个城市系统的资源要素和结构关系为研究对象,借助社会统计及信息技术等工具,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学、运筹学、经济学等方法,围绕城市战略、建设、运行和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实证研究的综合性新兴学科。城市管理资源要素的系统协调性,又要内容结构的系统内在关联性,还要研究方法的多样综合性,决定了其学科研究发展的新视角———系统集成优化。
(四)基于系统集成优化的城市管理学科依托
从其研究对象和范畴来看,城市管理隶属公共管理,从研究方法以及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系统性的整体上看,城市管理需要以管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实现学科新发展。以系统集成优化新视角探索城市管理学科发展,城市管理学科将成为融合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交叉学科。城市管理是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拓展,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工具是开展城市管理学科复杂系统协同问题研究的基础和平台。依托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科学方法论,解决复杂动态多变的城市管理问题,有利于城市管理学科问题研究的深化,促进城市管理学科快速发展;基于系统复杂性研究城市管理问题,有利于改进与丰富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复杂性研究理论与方法,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持续发展。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置城市管理学科将会起到互补增益、学科协同发展的良好效果。
四、国内外城市管理学科发展概况
(一)国外城市管理学科发展历程
城市管理学科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新兴综合性学科,其融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于一体,深入研究现代城市发展中的各类具体问题。1945-1952年间,英国建立了一些城市研究决策机构,从事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研究。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一些大学陆续开设了城市管理专业,并授予城市管理学学位。美国还成立了国际城市管理协会,广泛联系城市管理专业人员。美国高级政府官员拥有城市管理学位者日趋增多,他们都担负着很重要的相关城市管理职责。
(二)国外城市管理学科门派
国外城市管理学形成六大学派:方法学派、经验学派、行为学派、社会学派、决策学派、数量学派。
方法学派把城市管理看作是靠各种科学管理方法以发挥管理的效能;经验学派认为城市管理依靠管理者经验的累积;行为学派强调城市管理应重视人性因素,把对人的激励视为成功的要素;社会学派注重从城市与社会的关系探讨城市管理;决策学派认为城市管理的关键在于决策;数量学派依据数学方法将城市管理资料实施量化处理。
(三)我国城市管理学科兴起
我国已有近20所高校开设了城市管理相关本科专业,部分高校依托各自优势学科平台推进其硕士点学科建设。北京理工大学是国内第一个被批准建立城市管理硕士学科点,该校依托技术经济专业硕士授权点设立,其研究方向为城市数字化管理、公共事业项目管理、城市规划项目评估、区域竞争力与城市规划、城市生态与环境管理等。近年来,城市管理学科在我国快速发展,各地丰富而又各具特色的城市管理实践方兴未艾,城市管理学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伴随着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大量城市管理问题的涌现,城市管理实践及其学科建设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城市管理人才培养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城市迅速发展的需要,城市管理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稀缺,发展城市管理学科大有潜力。
五、基于系统集成优化的多学科互动发展
城市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畴隶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城市管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别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及土地资源管理五个二级学科。城市管理学科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重点探索城市复杂系统管理的决策、控制及评价,它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的相关二级学科如管理科学、管理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工程(《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3年版)》中下设的二级学科)等具有研究方法的借鉴与互补性、研究平台的依托与支撑性,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理论基础的特殊性和拓展性。城市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以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特色研究领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与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方法等为本学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平台;系统科学、管理学、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学等相关理论构成了本学科的理论基础,不同学科间交叉融合是本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途径,集成优化是城市管理学科发展的独特途径。
基于系统集成优化的城市管理学科发展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研究方法论的完善与改进,促进公共管理研究的定量深化;同时,系统集成优化方法论在城市管理学科的应用与发展,可以丰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研究内容,进一步完善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方法论体系。公共管理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交叉融合的基于系统集成优化的城市管理学科的学科关联关系如图1所示。
六、基于系统集成优化的城市管理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与内容
城市管理学科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城市战略、运行和发展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重点探索城市复杂系统管理的决策、控制及评价。主要包括城市资源与环境管理、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及城市运营管理等四个研究方向。
(一)城市资源与环境管理
城市资源与环境是城市发展的条件,其管理是基于快速城镇化、生态环境保护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城市环境压力,促进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发展,以实现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良性互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城市环境保护方法及技术集成、城市生态环境响应与效果评价、城市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路径选择与优化、资源高效梯级利用系统设计与方法集成、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城市节能减排政策创新与扩散、再生资源利用产业链运行优化机理、城市低碳转型及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优化等。
(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其管理研究涉及能源、水资源和给排水系统、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系统、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防灾等系统规划、运营全过程管理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与优化、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优化途径、城市基础设施市场竞争战略选择与模式优化,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管理模式优化、城市基础设施产权结构与契约设计、城市基础设施溢出效应估值与评价、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信息平台构建与信息化、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机制及政策设计等。
(三)城市经济管理
城市经济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引擎,在国民经济总量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城市经济管理目的在于合理利用城市资源,取得最佳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城市内部经济关系,构建合理的经济结构,协调城市经济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的关系,促进经济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决策方法与政策体系优化路径、城市空间发展规划优化及实施路径选择决策、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聚集、产业集群与城市功能优化、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率评价、房地产开发经济评价与战略决策选择、城市建设项目管理创新、城市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化互动机制、城市问题治理方案优化与集成技术等。
(四)城市运营管理
城市运营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桥梁,其管理是以提高城市资源、设施效率为途径,以生态宜居城市建设为目标,对城市规划、建设、运行一体化的全过程管理,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城市运营管理理念创新、城市战略管理决策优化、城市运营管理模式选择与集成创新、城市运营过程动态控制、城市公共服务管理方法集成与效率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开发、城市社会管理政策工具创新与集成优化、城市应急预警系统,城市运营效率评价、城市安全危机管理动态模拟系统等。
城市管理存在着要素关联、内容丰富、结构复杂、互为影响、互为条件的系统协调性,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需要实施全面集成优化,系统集成优化视角开展城市管理学科研究是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解决城市管理现实问题的客观要求。城市资源与环境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城市治理的目标,城市经济发展、城市有效运行、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质量提高都离不开城市资源可持续供给和城市环境改善;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与运营的条件,是城市高效运行的平台,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高效运营都需要城市基础设施的支撑;城市经济是城市发展的动脉与灵魂,是城市管理的核心驱动力,城市经济发展是开拓城市资源、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城市运营的经济基础;城市运营是城市发展的桥梁,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城市资源配置、提高城市设施效率、促进城市经济健康、维护城市秩序的关键。城市管理研究内容的系统关联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
七、结语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城市问题越来越复杂,城市资源与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管理与运营管理存在着层次系统协同的复杂性和要素管理技术集成优化特征,用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方法研究城市管理的要素关系、结构优化、途径提升、效率改善等,是新时期城市功能统筹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城市管理学科发展的新视角,将有助于城市管理学科的研究深化,更好地培养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学、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等学科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能适应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富有独立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协作研究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责任编辑:徐建平)
参考文献:
[1]钱玉英,钱振明 .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84-87.
[2]徐建平,文正祥.对城市管理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初步探讨[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4):51-53.
[3]范广垠.城市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体系[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23(2):75-78.
[4]马明 .论城市管理科学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6):85-87.
[5]蒋季雅.美英日三国城市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19-322.
[6]叶南客,李芸 .现代城市管理理论的诞生于演进[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2):43-48.
[7]李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我国城市管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9-13.
[8]菊齐,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研究[J].经济师,2006(10):62-63.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融入我们的生活。从商...
1引言1.1研究背景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文化消费需求作为较高的消费需求层次也还需培育和引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凸显,创造更好的文化消费条件①已...
5村庄公共事务治理中优化农民理性选择以提升公共价值的路径研究发现,农民理性的构成要素是公共理性、个体理性、交易理性和关系理性,它们均对农民公共价值选择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说明农民的政治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同时对其价值选择产生了积极影响...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开发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的排头兵。自1984年辽宁省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经济开发区在我国从无到有、由少到多、由沿海向内陆,最终在全国遍地开花,并...
参考文献[1]白彦锋。我国应对人口形势变化的财税政策选择-来自俄罗斯无子女税的启示[J].地方财政研究,2007(7)[2]班茂盛、朱连。城市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3]陈玉领。人口老龄...
结论地方政府的旅游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但从现在我国旅游应急管理的总体情况来看,应急管理工作初步迈入轨道,专门针对旅游应急管理的工作还没有彻底理顺,旅游应急管理更多的还是应该注重把应急管理和旅游业的监管结合起来寻找一条合...
绪论一、研究背景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名为《中国房地产发展报告No.11(2014)》的蓝皮书。蓝皮书的观点是,我国整个2013年商品房的交易量与前几年相比较增幅较大,交易过程的成交价也出现了涨...
第5章结论与展望5.1研究结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各项建设事业迫切需要一批敢干事能担当的优秀的党政领导干部,这就要求进一步改进现有的干部人才选拔培养机制,提高选人用人的科学程度,营造良...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中国的城镇化在世界的城镇化史上有着独特的风采。它是近七亿人民的城镇化,它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城镇化,它是近14亿人口共同的愿望,对世界人类史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
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当前世界的经济、政治趋于全球化,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的政府管理体系,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立足和发展。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日益深化,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改革事业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