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西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随着西宁市构建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大城市规划的启动,西宁作为能源化工基地的战略地位日益突出,西宁市正阔步迈入新一轮“黄金发展期”,消防工作面临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本文在对全市消防安全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应对措施,以便为西宁经济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消防安全环境,全力确保十八大消防安全保工作万无一失。
一、西宁市消防安全现状
(一)消防规划建设滞后。西宁市消防规划建设滞后,全市新建开发区、新增的芹河新区、东沙新区、空港新区、西南新区以及县级以下重点镇未制定消防规划。
(二)公共消防安全基础薄弱。目前,按市区建成面积,应布局13个消防站,现仅有10个城市道路按照消防栓间距不应超过120米的规范要求(宽度超过60米的道路两侧应同时设置),全市消火栓建设欠账严重。
(三)消防装备建设滞后。近年来,西宁市消防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相比以前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从官兵担负的日益繁重的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来看,现有车辆和器材装备还不能有效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高、精、尖”车辆装备和消防攻坚组器材装备还比较匮乏。
(四)消防专业力量不足。目前,全市消防部队人员缺编,难以应对日益繁重的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工作。特别是消防监督力量严重不足,这与消防工作应坚持以“预防为主”的要求不相适应。
(五)2013年火灾形势。全市共发生火灾822起(不含森林、草原、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死亡2人,受伤3人,直接财产损失870万元。活在四项指数全面上升。
二、西宁市公共消防安全存在的隐患
(一)社会单位,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维护保养不到位。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个别场所没有建立规范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责任不清、人员不明,消防管理混乱。一些消防设施,特别是自动消防设施因疏于日常的维护保养,老化、损坏现象严重,致使火灾发生后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单位领导和职工普遍认为安全问题就是保卫部门的事情,与己无关。还有一些多产权或者多家经营的单位,安全责任不清,各自为政,遇到安全问题相互推诿,对火灾隐患听之任之。
(二)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落实不到位。自去年以来,全市开展了社会单位“四个能力”建设达标活动。但是,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一些社会单位只是将“四个能力”建设停留在制度上和软件资料上,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工作。单位员工不会排查单位火灾隐患、不会开展单位内部消防安全宣传培训、火灾发生后不能及时有效地引导人员疏散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场所消防安全通道及周边交通不畅,小火酿大灾。有些单位在初建时未按时向消防部门申报,随心所欲自行设计,也有临时以其他建筑改变经营用途而建立的公众聚集场所,私拆滥建,造成疏散通道不畅,消防车通道不符合标准要求,再加上西宁市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发生火灾时极易造成交通堵塞,消防车不能及时到达进行有效扑救,丧失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机,小火酿成大灾。
(四)老城区建筑耐火等级低、防火间距不足及消防通道被占用。由于历史遗留因素,老城区没有进行合理的消防规划,建筑防火间距不足,造成先天性的火灾隐患。尤其是一些木质承重的古建筑物,梁和柱的耐火极限不足30分钟。一旦发生火灾,不但燃烧、倒塌快,而且容易殃及毗邻建筑。再加上,老城区“小场所”较多,商家摊位随意摆放,消防通道被占用。
(五)商场、集贸市场向大型化发展,火灾荷载增大。西宁市大型商场、集贸市场逐渐增多,可燃商品多,商户集中,人流密集,建筑联体,且大部分市场缺乏生活和取暖设施,存在使用液化气、电气设备和炉火取暖做饭等动态火灾隐患。同时,部分经营者私搭乱建,或擅自改变建筑结构,造成新的火灾隐患。
(六)公民消防安全意识不强。一些群众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不强,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缺乏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识;一些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和消防控制室人员未经消防部门培训上岗,消防安全素质较低。个别县区消防宣传工作的针对性、覆盖面和影响力不够,常态化机制不健全,群众消防安全意识仍旧薄弱。
三、应对措施
(一)推动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严格运用法律手段,督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落实法定代表人是本单位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强化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机制;积极督促社会单位开展消防责任人、管理人变更申报,消防安全自我评估,建筑消防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等消防安全管理“四项制度”。
(二)加快推进消防规划建设。全市应尽快制定出台《西宁市“十二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规划》。各级政府要将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纳入城市及乡镇总体规划,并形成“消防规划专篇”同步编制实施。在城市新建供水管网时,必须按照标准,做到消火栓一步到位,在旧城改造中严格按标准增设消火栓,确保不增添先天性隐患。
(三)严把消防行政许可关口。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和工程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形成;严格进行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和场所使用、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对不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禁止投入使用。
(四)深入推进“网格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积极督促各县区建立乡镇(街道办)、村(居委会)、居民小区大、中、小三级网格,落实各级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其他领导落实消防安全“一岗双责”制度。发动各级综治办、居(村)委会、治安巡防队等基层各方力量对网格内的单位、场所、居(村)民楼院、村组实施动态管理,确保消防监管“全覆盖、无盲区”。
(五)建立常态化火灾隐患排查机制。按照公安部107号令规定,继续加大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检查力度,对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在监督抽查中占有一定量的比例,对属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检查1次。同时,结合全市火灾形势特点,适时开展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尤其是对高层、地下建筑、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场所、能源化工企业等火灾高危单位要加大消防监督检查频次,严格工作措施,运用法律手段,惩治消防违法行为。
(六)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全市要继续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要以消防安全“五进”为载体,组织开展社区、学校、农村、人员密集场所、社会单位等“五大消防宣传专项行动”。要在当地报纸、电视等主流媒体开设消防宣传专栏,在车站、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全面落实消防宣传“三提示”。组织全民开展疏散演练活动。积极发挥“96119”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热线的作用,发动人民群众排查身边火灾隐患。
一、应急管理中公民公共参与现状我国一直以来社会发展都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这使得应急管理中公民的公共责任意识与社会发展还不完全同步。而且公民公共责任意识的淡薄对社会应急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公民虽对国际危机事件中像9.11等一些事件有所关注,...
公共冲突是指那些事关公共利益的冲突。事关公共利益,是指引起冲突的事项即为公共事项,或引发冲突的事项不是公共事项,但冲突的发展影响到了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福利等公共利益。①对公共冲突的管理是任何可以现实运行的社会体制都必须包括的功能。...
毛泽东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人处理党与群众关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创举,不仅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理论,指引...
艾滋病是世界各国普遍高度关注的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显示,全球范围内,新发生的HIV感染者50%年龄在24岁以下,可见,低龄化是世界各国HIV感染流行的一大趋势。而在该年龄下的风险人口又主要是校外青少年。校外青少年...
一、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面临的困境分析(一)卫生应急管理决策指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2003年SARS爆发以前,由于我国卫生保健服务和卫生医疗资源条块分割,缺乏统一和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政府各部门、卫生系统之间不能整合有效资源,难以形成从中央...
一、前言当前我国对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表现为概念不够明晰,理论不够完善等。区域公共管理既不是行政管理,也不能和区域行政简单的划等号。通常性的概念是为追逐共同利益,推动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问题的解决,使用调解、协商等方式理清...
结论正如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般,随着国内外形势的不断变化、随着所处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加,在生活、工作等压力下,人们对于所处的环境也变得越来越敏感,一些极小的情绪波动或者刺激都会引发出一场危机,而机场每天容纳了这么多旅客,每天将面对各类可能引...
1引言1.1研究背景当前,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但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文化消费需求作为较高的消费需求层次也还需培育和引导。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凸显,创造更好的文化消费条件①已...
4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4.1主要研究结论社会转型会引致农民价值观念的变化,农民价值观念的变化会引致利益表达的变化,同时农民利益表达的结果又会反过来影响价值观念的变化。遵循此关系逻辑,本文立足于促进农民利益表达与价值观念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首次...
5村庄公共事务治理中优化农民理性选择以提升公共价值的路径研究发现,农民理性的构成要素是公共理性、个体理性、交易理性和关系理性,它们均对农民公共价值选择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说明农民的政治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同时对其价值选择产生了积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