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重病学生医疗救助中社会工作介入研究(2)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李新艳;卜长莉
发布于:2017-06-17 共8237字
我国各省份虽然对大学生医疗救助保障体系进行了完善与探索,以上几种改革模式也基本上涵盖了当前各省高校改革方案的几种主要模式,不同的改革方案取得了不同的成效,但这只是局部的尝试,还不够完善,更重要的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的可供操作的有效机制和可靠的医疗保障体系。因此,我们可以借鉴每个省份较为成功和合理的做法,探索为大学生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医疗救助保障体系。
二、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医疗救助的独特优势。
社会工作理论是指导社会工作者在具体医疗救助实践中的基础,社会工作在干预的过程中,理论是我们在干预的时候提高案主解决自身问题的依据。面对大学生医疗救助问题,我们需要用社会工作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大学生重病医疗救助问题是一个较为系统性的问题,在此通过社会工作理论和具体大学生重病医疗案例的结合,为大学生重病医疗救助提供可行性的参考意见。
(一)社会工作参与透过优势视角深挖大学生自身优势。
“优势视角”强调了案主及其环境中优势及资源,关注人的潜在能力,抛除对问题本身的关注。该理论的基本信念是每个人面对生活、环境等存在的挑战,具备有效应对的资源和能力。大学生重病医疗救助则是关注于贫困的患病大学生自身优势,协助他们克服、摆脱眼前的困难,更好地生活,是一种专业的服务策略。美国社会福利学者 DennisSallebey首次提出这一观点。[4]
优势视角认为被救助的大学生、学生所属团体、其家庭以及家族都存在优势,这些优势包括:智慧、财富、资源以及知识等;作为社会资本,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处处存在。以优势和资本为着眼点,帮助患病的贫困学生及其所在家庭发现自身的潜能,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困难时内心充满希望。
(二)社会工作参与再造大学生医疗救助体系中的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系统理论把大病医疗救助群体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并认为这个系统具有复杂性,同一个系统有共同目的。[5]社会支持是一种互动行为和社会事实,20世纪70年代作为社会工作的术语被提出,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阐释依附理论时首次用到这个概念,强调早期社会关系,尤其是父母的社会关系十分重要。[6]就该理论而言涉及的是处于困境的个人及其社会网络,此外还有获得帮助的程度。该理论把群体看作系统,个人作为系统中的一部分在陷入困境时,需要依靠系统的力量来摆托困境。[7]因此,系统理论在宏观上就是社会对个人的帮助,在微观层面就是群体内部、家庭等对个人的帮助。
社会工作干预过程中,作为社会工作者,我们主要是将政府资源、公益团体、院校、被救助案主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救助生态系统。社会工作者可以让这个系统完整地展现在被救助的大学生面前,在运行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充当了一个中介的作用,能够完成有效的资源整合。
(三)社会工作参与可以增强大学生医疗救助的社会资本。
受助大学生个体及其家庭的力量十分薄弱,单靠个人的力量还无法与繁重的经济压力和残酷的病魔作斗争。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中,以关系网络获得社会资源十分重要。
社会资本理论最早是布迪厄提出来的,社会资本有三个组成部分:经济、文化以及社会资本,三者可以转换。他认为个人拥有的社会资本的量与这个人在群体里的地位有关,受到个人的关系网规模、文化素质及经济地位等影响,这些资源被集体拥有,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可以运用这些资源。[8]社会资本是促使个体取得资源的重要条件。
社会工作应做到从不同的层面入手,例如从家族、学校、社区,医疗救助案主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评估和做好计划。社会工作者要帮助患病的大学生运用社会支持网络中的各种资本,帮助案主自身解决存在的难题,同时也应该从增能的理念出发,协助案主增长案主本身的社会资本及运用社会资本的能力,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三、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医疗救助的具体过程。
大学生重病医疗救助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家族返贫问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问题,仅仅是因为家族一位成员身患疾病而导致的,下面通过访谈案例,让我们通过直观的患者、患者家属感受,以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来阐述目前大学生重病医疗救助过程中的社会工作参与必要性。
案例一:
以长春某高校大四女生黄某为例进行分析。黄某吉林通化人,家境贫困,2016年2月份在长春市某医院被确诊为白血病,据医院核算,化疗的费用大概需要十万元。黄某的白血病如果做骨髓移植,费用要 30 万,并且还要面临配型不成功的可能。黄某的家庭贫困,黄某父母的治疗费也只是杯水车薪,社会工作者通过在学校和繁华商圈组织募捐活动,通过网络媒体发起了筹款行动,联系公益组织。在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下政府民政部门给予了两万元进行救助。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筹集了十几万元,这些善款还是不够为黄某筹集骨髓移植手术的费用,仅仅够一个化疗疗程的费用。
政府、社会、亲朋好友都为黄某提供了很多帮助,但是面对数额庞大的医疗费,黄某家里的积蓄早已花完,并且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钱也都花销殆尽。
原文出处:李新艳,卜长莉. 社会工作参与大学生重病医疗救助问题探讨——以长春市某高校大学生患者为例[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63-68.
相关内容推荐
-
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概况及问题
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发展概况及问题(一)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政策发展历程从2002年国务院首次提出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以来,我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政策发展历程经历了建立阶段、完善阶段和制度化阶段:第一,建立阶段:全国范围内城乡医疗救助制...
-
弱势群体医疗救助体系构建研究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王齐彦.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5-226.[2]郑杭生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6-7.[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
-
社会救助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的有效方式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的特征。受其影响,社会救助也遇到了巨大挑战,在价值取向、政策规范、救助方式、管理手段等方面面临重重困境,给社会的发展与稳定带来一定的压力。对于中国当前的社会救助实践而言,社会贫弱...
-
病残弃婴的民间救助模式与社会工作介入可能
被遗弃的病残儿童是世上最弱势的群体之一。他(她)们患有先天性残障或重病,被父母抛弃,缺乏安全的环境,生命极其脆弱。由于生活方式和环境改变、社会压力增大等因素,我国先天性病残婴儿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据媒体报道,全国出生人口缺陷率平均高达4,...
-
城乡地区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三健全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的必要性(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托底性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并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的新要求。全面提高人...
-
贫困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建设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社会转型,导致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社会分层明显,从而在我国城乡地区出现了一大批贫困弱势群体。同其他人群相比,他们的基本生活能力、资源获取能力、竞争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均处于劣势地位。虽然城市弱势群体和农村弱势群...
-
城镇医疗救助给付水平地区差异与影响因素
2005年,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0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城镇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各级政府通过公共财政预算和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筹集救助基金,向以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居...
-
健全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
六健全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的建议(一)健全城乡弱势群体医疗救助制度的总体理念1.依法治国理念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健全医疗救助制度,首先应树立法治理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
-
-
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原则和策略选择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①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发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的作用,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专业服务。这一规定预示着社会救助不再是单纯的物质救助,而要包括更多的社会服务内容。在西方发达国家,...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