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团队管理论文 >

建筑企业扁平化信息管理建设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6-03-19 共354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扁平化管理在建筑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第一章】建筑企业扁平化管理探究绪论
  【第二章】建筑企业问题分析
  【第三章】建筑企业扁平化变革方案设计分析
  【第四章】建筑企业管理变革下的扁平化规模经济效应
  【第五章】建筑企业扁平化信息管理建设
  【第六章】扁平化管理的企业文化变革
  【结论/参考文献】建筑企业扁平化管理方案购机结论及参考文献

  第五章 建筑企业扁平化信息管理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等)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生产的各个环节,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组织、管理现代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企业信息化简单概述是利用信息技术使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管理现代化。

  摩托罗拉的采购经理 Richard Sparks 曾说:“没有任何事物能比电子邮件的出现对我们工作方式的影响程度更大了,电子邮件是摩托罗拉企业在过去十年中安装过的最重要的信息技术。”但是在随后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更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继出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正如工程管理人员所说,要搞好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七分在管理,三分在技术。企业信息化是扁平化管理结构模式及变革方案的重要技术措施。

  第一节 企业信息化发展历程

  电子计算机的诞生成为 20 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计算机发明的最初时期,由于计算机高昂的费用及庞大的体积,除了一些军事、气象、医学领域可以负担的起昂贵的计算机技术外,其他民事领域几乎没有得到应用及推广,即使 IBM 公司在 1965 年推出了以每个月 5 万到 8 万美元的价格出租其大型机业务,仍然只有很少的顾客能够承担的起,这就是大型机时代。

  大型机提供的是一个集中资源的服务,每个接受服务者都通过一个作为大型机功能通道的“哑巴”电脑终端来接受并使用大型机中的资源,或者是通过大型机机构内部的专业 IT 人员来使用。20 世纪 80 年代,硬件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再依赖于共用的大型机,人们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直接安装操作程序并且存储数据。在 1985 年的时候,个人电脑的使用量已经完全超越了大型机的使用率。个人电脑的出现为建筑施工企业开始在项目的经营及管理中开始计算机普及成为可能,从单一的庞大工程结构计算到采用单项通用软件即可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如建筑 CAD 设计、工程造价软件等。20世纪 80 年代中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s)出现,2000 年就有 240 家左右的企业采用了此方式。这种方式在质量、成本、刚性、交货、弹性以及创新等方面都有上乘表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准时生产制(JIT,Just-in-time)的出现为世界级制造系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此系统被更多的运用于扁平化管理过程中,正如该系统的名字一样,存货控制的时间可以限制的非常精确。也就是说,团队中的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直到必须做出存货优先次序安排决定之前都不需要花费精力关心存货多少的问题。相似的,该系统也可以在职业培训的过程中运用,员工们也可以在出现新的生产目标的时候达到该目标所要求的职业标准,尤其是在企业提出弹性目标的时候,该系统的优势更加明显。目前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建设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技术的支持下迈进了国际化时代。

  第二节 建筑企业扁平信息化管理建设之路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一体化系统或集成系统,它进行的信息管理是从总体处理、全面考虑,保证各种职能部门共享数据,减少数据的冗余度,保证数据的兼容性和一致性。

  一、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原则

  第一,利益最大化原则。企业进行的所有一切经营活动及变革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最终利益最大化。在信息经济爆炸时代,信息化建设更是要以为企业实现更大价值为出发点。这一原则的提出使得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增加的成本,根据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结合结果做出各种决定。

  第二,长期规划与阶段行为相一致原则。扁平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变革,信息化建设必将很快渗透到各个项目团队,并将发挥战略性的作用:从作为自动化的工具和沟通的手段逐步转变为企业做出决策的辅助工具甚至是决策的直接影响因素。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制定阶段性行为计划和长期战略规划的计划,他们互相配合提高企业经营业务的发展。阶段性计划的完成能极大地鼓励员工的工作热情,以促进长期战略计划的实施,确保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水平。

  第三,稳定和灵活相结合原则。扁平化管理的模式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石,所以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以配合扁平化管理模式。

  并且,随着信息经济的深入发展,信息系统将作为指导整个企业经营运作的框架,这就必然要求信息系统具有稳定性,不宜频繁改动,但是信息时代的环境又是瞬 息万变的,这就要求信息系统在建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其灵活性,这样,信息系统就可以在稳定的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处理新问题、新情况。

  第四,自我诊断与自我完善的相应机能。辅助扁平化管理模式建立的机制中就谈到自我诊断与自我完善,因此,信息化建设也要充分考虑信息时代千变万化的社会环境带来的信息要素的变化。因此,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一旦系统中出现任何问题,其都能够进行自我诊断,分析出问题所在并能够提供备用的解决方案。

  二、企业实施扁平信息化管理的步骤

  第一,企业员工全力支持与积极参与。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涉及建筑企业的全部工作人员,信息系统既为前线的生产员工服务,也为管理者服务。因此,企业的领导者们要发挥其独特地位、权威及“光晕效应”所带来的作用,企业的员工要积极提供及反馈在前线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数据与需求,这样,在企业全体员工的支持与参与下,长时间的投入与努力,信息化管理将是有其战略意义。

  第二,扁平化管理作为信息化的基石。建筑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在现代互联网技术和项目数字化技术、管理软件技术发展下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使信息传递更加流畅,所以,为了发挥其巨大的功效,必须以科学的管理体系为基础。扁平化管理体系为信息化的建设提供了合理的信息流程,团队的建设为信息的有效传递提供了理论基础、职能保证,扁平化模式节约时间、提高传输效率。

  第三,组建跨功能的团队。扁平化管理模式即是将个人独立工作变革为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并直接接受决策制定者的领导,因此,在这一点要求上,二者不谋而合。跨界跨功能团队的组建,聚集各领域的业务精英骨干,能拓宽知识结构、提升管理理念,一起有效提高信息化程度和建立良好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三节 信息化管理安全风险

  企业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于国民基础建设、国际化市场竞争、整合信息资源、改善企业管理有显着作用。企业扁平化管理变革的步伐,将加速推进建筑企业生产管理经营活动的项目数字化、管理网络化、现场标准化、采购集约化,加速企业内和企业间的信息流动,实现信息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信息化与扁平化管理模式中所倡导的信息流动机制不谋而合。但是在扁平化管理变革实施信息管理发展也有其安全风险。

  第一,提升信息化水平的时机选择。提升建筑企业信息化水平需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针对建筑企业长期粗放管理的实际情况,时机选择需要以企业具有良好的管理氛围为基础,因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时间周期较长,所以在人员、物资和环境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比较成熟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避免盲目跟风不切实际的投入导致信息化管理建设变革的失败。因此,如何与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变革相配合,是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风险之一。

  第二,信息化建设成本投入选择。建筑企业本身就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会拉升制造成本和替代成本,但是从长期来看,信息化建设也会增加企业的价值及收入,因此,在做出信息化建设的决定之前,在考虑到企业的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相结合的前提下,合理的成本投入优化选择,宁缺毋滥。

  第三,信息化建设明确主线方向。我们充分理解信息化系统只是为建筑企业提升管理水平提供辅助作用,信息系统的数据为提供决策起到基础作用,迅速了解到市场的变化反应,但不是唯一通道,市场的变化是多方位的不是绝对的,我们要避免在决策时的主观判断,需充分调研市场,避免只依靠数据模型作出不切实际的决策。

  第四,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措施问题。在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措施是必须要考虑的,恶意的盗窃破坏行为造成的损失影响是无法估算的。因此,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防火墙,防止非法的用户侵入企业的信息系统,即使是对合法使用信息系统的用户,也要对访问的用户进行访问授权,设定访问的等级以确保用户滥用权限,并且设置访问档案,以便跟踪到用户的每一次访问记录。

  所有的发展都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因此,在建筑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安全发展是实现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团队建设论文
返回:团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