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网络“正能量”的传播途径分析结束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6-27 共2894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6 结束语
  
  网络迅猛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数字媒体形态,因其独特的快捷性、互动性、隐匿性等特性,网络媒介已逐渐融入人民生活和工作之中。网络“正能量”作为其中最大载体,依据网络为媒介,逐渐成为人民的精神护卫、灵魂导师,为社会传递能量,为人民传递温暖。社会需要正能量,人民需要正能量,正能量让社会进步,正能量给人民以向上的动力,给人以前进的力量。社会应规范和引导公众舆论,向社会传递正能量,以期积极影响网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对“正能量”的语义、语境、文化意蕴和流行原因进行阐述,认为“正能量”反映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归,和对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正能量”已经深深地扎根在百姓当中,并将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符号,引领全社会传递“正能量”.

  网络“正能量”的主导作用在加强,但是网络正能量的传播现状是令人担忧的。网络正正能量的内容单一,相比较而言,一些反传统和肮脏欺诈网络“负能量”更加容易在网络上蔓延。网络逐渐被充满负能量歪风邪气所污染,并且负面信息的持续“发酵”就会导致社会恶性事件的发生。网络目前已经完全融入人民工作和学习之中,一旦网络环境被污染,后果不堪设想,网络就像一面窗户,一旦外部环境被污染,污染就会透过窗户侵蚀我们的躯干,身体和灵魂都将受到侵蚀。保护网络环境,传递网络“正能量”可以提升为公民的义务。传递正能量要从网络“正能量”的要旨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立场,深层次研究网络“正能量”的内涵和作用,科学理解网络“正能量”价值,防止两种偏见,建立理性文明的精神格局,营造风清气正文化气场。同时要科学分析网络“正能量”的传播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充实主流媒体的正面信息量,培养广大网民的网络趣旨,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传播氛围。当然,要想遏制负能量的肆意传播,就必须要提高网络大众的自身道德修养。同时,政府及时出台嫉恶扬善网络网络管理政策,网监部门也应加大腐败丑恶的网络负能量监管力度。正能量的传播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传播网络“正能量”,规范社会舆论,推崇积极健康的社会风气,建立遏制腐朽的思想护卫,营造风清气正的文化气场,树立健康向上的网络氛围。
  
  参考文献
  
  1 石平。 警惕网络负能量。2013-06-16/2014-11-05
  2 杨琦。 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咬文嚼字, 2012(11): 32-34
  3 王雪明。 “正能量”与 positive energy 的名与实。 中国翻译, 2013(4): 113-114
  4 王继华。 正能量的文化价值。 教育文化论坛, 2013(5): 1-3
  5 谢海光, 陈中润。 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3): 95-100
  6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 积极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网络舆论环境:高校新闻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7 徐建军。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0
  8 马肖华。 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6): 172-173
  9 刘会。 论网络正能量的传播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科教导刊, 2012(12): 38-40
  10 孙淑娟, 黄国华。 网络语言对当代大学生言语道德的影响研究。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8(1) : 151-153
  11 理查德·怀斯曼着。 正能量。 李磊译。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2
  12 尼葛洛庞帝。 数字化生存。 胡泳, 范海燕译。 海口: 海南出版社, 1997
  13 魏斌。 网络语言研究。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14 郑琼。 论网络语言对高校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教育对策。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15 张磊。 “海南三亚宰客”事件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之研究。 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4
  16 凯斯·桑斯坦。 网络共和国。 黄维明译。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17 宋海芽。 “正能量”一词的翻译和语义延伸的认知阐释。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32(3): 110-112
  18 陆谷孙。 英汉大词典。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19 胡洁。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0 杨友生。 高校课堂的正能量。 文学教育(下), 2013(4): 38-39
  21 龙涛。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22 刘昊。 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与调控策略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3 姚敏。 网络论坛舆论引导力研究-以大河论坛为例。 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3
  24 Amichai-Hamburger, Y. Potential and promise of online volunteer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8(Mar): 544-562
  25 张冰。 我国互联网行政立法研究。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26 Judith Orloff., Positive Energy: 10 Extraordinary Prescriptions for Transforming Fatigue, Stress and Fear into Vibrance,Strength and Love. New York: Three Rivers Press, 2004
  27 张明杰。 政府管理互联网应当遵循的原则。2001-03-20/2014-11-20
  28 周灿华。 拟态环境中虚假新闻对受众心理影响的负面解读。 理论与现代化, 2010(3): 98-101
  29 郭志伟。 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引导。 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30 乐灵。 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发展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31 胡航。 网络伪舆情的特性研究。 情报杂志, 2011, 30(11): 21-23
  32 王颖慧。 浅谈当下流行语“正能量”.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3(8): 41-42
  33 苏伟。 试论对远程学习者的远程学习技术服务。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2007, 12(1): 1-5
  
  致 谢
  
  时光飞逝,日月荏苒,紧张忙碌而又充实的研究生生活即将结束,一时间不由感慨万千,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这里的每一位老师为我指明了方向,这里的每位同学见证了我的成长。迈步在探求知识的羊肠小道,我并不彷徨,因为有各位老师的指引和教诲,使我能够尽情畅游知识的海洋,领悟哲理,体验一种不同的人生境界。仰望星空,感受真理,既有思考时的疑惑迷茫,也有顿悟时的欣喜开朗。老师们以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精神激励我不断学习,我的眼界也随之开阔,钻研学术的信念也更加坚定。

  论文从选题到搁笔完成,经历了近二年的时间。我的导师樊琦教授对我的论文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文章结构、调查分析到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樊老师对我严格要求,提出了很多宝贵的修改意见,指引着我将研究做细做深。他精深渊博的专业知识、一丝不苟的治学作风鞭策着我不断完善论文。每当我止步于取得的成绩时,他总能提出新的问题,启迪我思考得更深入,研究得更细致。在论文写作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老师总能以他独特的思维方式激发我的灵感,而他的鼓励是我坚持下去的力量源泉。在此,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的谢意!还要非常感谢张智武、周秀红教授,李振宇、王力尘、何正玲副教授等老师,他们对我的论文提供了很多指导和帮助,使我的论文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衷心感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的胡宝元教授、艾志强教授和各位专业课老师们对我学业的帮助和指点!感恩之情,发自肺腑,难以言表,惟深刻于心!

  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多年来陪伴在我身边,给与我一如既往的支持、关怀和包容,使我顺利完成学业。

  前路漫漫,唯有奋发努力,以作回报!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