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利用艺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来源:学术堂 作者:周老师
发布于:2015-06-27 共5110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4 利用艺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融入艺术,能激发并引起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以及可以唤起整合一切因素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之中。

  4.1 利用艺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可以通过外部环境的熏陶而改变,为了培养出思想健康、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就必须营造一个和谐安祥的外部环境。艺术形式具有美感,而又饱含情感,具有精神感染力,在装点学习和生活环境中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凸显了艺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

  4.1.1 艺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

  艺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是大学生精神文化需求多样性的需要。

  (1)艺术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社会化发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借助于社会的力量,靠近现实、靠近生活、靠近学生。努力实现社会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作用和渗透。优秀的艺术作品在社会生活中体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与社会发展变化保持高度一致。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信息全球化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的活动日趋社会化,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这期间,优秀的影视剧作品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而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来看,应引起思想政治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2)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是大学生精神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们,正是生理和心理不断变化的时期,同时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日趋形成的时期。他们迅速走向成熟,但是尚未完全成熟,呈现出了很强的可塑性和可变性。大学生的思维极其敏捷,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精神方面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校园里的各种艺术形式及艺术活动对大学生具有深层的渗透作用。将蕴含一定思想意义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广泛应用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用来满足大学生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还包括求知、价值判断、人格完善等方面的不同需求。巧妙地运用校园里的宣传栏、校史馆、景观人文雕塑,将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巧渗透于其中,就能够起到比传统的理论灌输教育更好的教育效果。

  大学生经常处在一个有积极影响力的环境氛围里,更容易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念,在心理和行动上日趋自觉。日积月累,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就会融入正确的价值观并逐渐成为了行为习惯。因此,将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方式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是大学生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的需求。

  4.1.2 艺术有助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要进一步加强,绝不能削弱,要不断改进创新,由单一手段向多渠道转变,运用艺术为载体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教育中必然包含着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艺术来推崇的理念与目标,表现为把思想政治教育当作艺术加以审美感受、审美欣赏、审美追随、审美珍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的交融发展境界。艺术中也必须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和统摄,有确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艺术价值的存在,就能奔向思想政治教育和美育的目标,从而使人感到自信、自豪、愉悦、幸福。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用艺术意境来使思想政治教育生动形象、充满激情;需要借助艺术情结加以引导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需要借助艺术语言的生动精确性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诗意;需要利用艺术手法加以烘托和确信思想政治真善美的存在,从而使大学生得到充分地享受,并让他们准确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总之,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的结合,能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因缺乏艺术而变得枯燥、抽象与生硬,而不利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4.1.3 艺术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祖国非常渴望德智体美全方位优秀的栋梁之才,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同样是中国共产党的总体教育方针。大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均需艺术来辅助,使之达到理想境界。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都带有其不同范畴的职责和使命,它们各自独立,但却存在着微妙的联系,因为它们是相互依存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曾经没能很好的把德智体美之间统一起来,现在看来是不科学的。我们不防举例来说,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同艺术的教学过程中,一旦我们忽视了它们的理念、内容、做法在运用上的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就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索然无味,如果艺术走向了形式主义的道路,那么就会缺少了艺术应有的内涵。

  眼下所要解决的,其实就是争取让狭义的艺术尽快发展到广义艺术上去,形式上的艺术发展到实质性的艺术。所谓的广义艺术,并不是只包含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审美观和审美素养的狭义艺术,它还包括在各个学科渗透美学方面的各种理念,各种技巧,进行以美为主题的美的体验,用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素养的发展。从形式艺术发展到实质艺术,要以培养大学生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作为根本,要以追求人生理想和道德高尚为目的来进行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应该从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到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德育作为基础,以崇尚的理想和信念为作核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心理教育等,广泛的涵盖政治、心理健康、人文等各方面,还包括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全方位综合教育。狭义发展到广义的原因是,面对当代社会瞬息万变的现实,对人才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应是综合性的。我们应该讲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多样性。换句话说,就是要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一定的艺术成分,相互弥补、相互促进,努力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二者的协助关系,给大学生提供全方位发展的可能性。

  思想政治教育同艺术的有机结合,非常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艺术方面的知识、懂得欣赏艺术中蕴含的美,并且能进一步领略各方面知识和感受思想政治教育、法纪、道德等方面的美,让大学生成为心胸宽广、情感丰富、具备一定艺术素养和拥有高尚情操的优秀人才,进而,让大学生努力成为合乎社会需要的、具备优异的综合素养的、完整人格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

  4.2 利用艺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现代社会有别于过去传统社会,各种大众传媒到处可见,为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播创造条件,一些爱国教育场馆的免费开放、文化广场的兴建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这些都可以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保障。

  4.2.1 信息时代为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播创造条件

  信息时代使得传播媒介的信息量无限增加,这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为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播创造条件。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介是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在大量浏览信息、文字、图片的同时无不感受着艺术所带来的美感。这也为各种艺术形式的传播提供便利条件。“艺术的广泛传播与对艺术符号的认识是离不开的,因为同其它文化产品一样,艺术也属于一种符号形式和语言。绘画、雕塑、建筑等门类的艺术都是以表象符号为载体,并且物化在包括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等具体的媒介上面,从而满足艺术传播过程中大学生对艺术信息的需求。”[43] (P158)艺术传播活动在发展过程中,对审美的要求、对社会功能的实现都有着规定,“艺术的存在,能够帮助我们感悟生活,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物体,使各种物质具有属于各自的属性,能让我们真正地看到物体而不仅仅是承认它。”[44] (P130)艺术传播是一项特殊的、重要的传播活动。

  传播媒介日趋发达,使得社会信息量迅速膨胀。审美的生活化,使社会对艺术的传播需要日趋迫切。艺术的普及同其它门类一样,都离不开信息的传播。在艺术世界里,不管艺术家用多么强烈的思想感情,全情的投入,也不管多么努力让“纯然的”表达面对外部世界,全部都要对艺术的欣赏和大学生的认知去获得艺术完全实现的意义。

  4.2.2 艺术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

  艺术品展现离不开物质,远古的图腾神像、今天的电子传播,艺术不仅展现了这些珍品的艺术风彩,也记录了历史,如今得以呈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了空间。

  如今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各种爱国基地、博物馆等都已向观众免费开放,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欣赏艺术品的重要场所,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沿。在博物馆里可以看到各种出土的文物,更多的是借助各种物质形态得以展现,大学生在游览博物馆时借助一些附着在物上的艺术就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教育效果。而这种教育效果并不会随着参观的结束而消失,这些艺术作品所造成的大学生脑海中的印象会不时影响着他们的思维,使他们有意无意的去品味博物馆中的艺术品所散发出的艺术“味道”,并能使他们把自己的所感所想及文化上的收获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而此时的大学生也成为博物馆所展示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他们不断将自己的收获分享给自己的父母、亲人、同伴及同学。这种教育现象完全不同于校内的教育模式,而是在博物馆中产生的。总的来说,博物馆是通过上述过程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大大地增强了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博物馆是十分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在物质需求逐渐满足的今天,精神享受凸显了它的重要性,一些文化广场的建立,满足了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也扩大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大学生在休闲之余也能受到艺术熏陶。各种纪念碑也给大学生以激励、鼓舞。鼓舞大学改造社会,自我完善,以获得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艺术展现不能过分迁就大学生的兴趣、爱好,而应适当的引导大学生欣赏和接受,在他们的头脑中灌输思想感情,也可以使其在参与、共鸣以及热议中填补课堂上的空白,实现艺术对个体行为的规范。

  综上所诉,思想政治教育是以艺术品的展示来传达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大学生在艺术品所传达的文化之中接受教育,从而激发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热情,坚定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和信念。在爱国基地、博物馆、文化广场、纪念碑的装点上都离不开艺术的陪伴,这样一些不是学校的学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了空间。

  4.2.3 大学生自身特点更容易接受各种艺术形式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 ,从思想上、个性上、身心上的特点来看,传统的说教或灌输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已不能完全产生效果,对比之下更容易接受带有各种艺术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

  (1)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易于接受各种艺术形式

  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绝大多数大学生都立志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愿意为祖国的强盛、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青春。正面的说教式的方式常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得不到好的收效。而运用艺术载体来辅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亲身体验,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并从中领悟出正确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献上自己的力量,因此将艺术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符合当代大学思想特点。

  (2)大学生个性千差万别易于接受各种艺术形式

  大学生个性是千差万别的,这源于他们的家庭出身、社会经历、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的程度。大学生还处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还处于日趋成熟的阶段,情绪也因此起起落落,变化很大,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变化左右。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因为过多地强调理论而不被大学生重视,内容显得空泛,长篇大论的描述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过于文本化,理想色彩比重过大,这让大学生在涉及到具体的道德实践问题上时几乎无法懂得该怎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操作。而一些优秀的影视艺术作品能够符合大学生需要,为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和帮助。艺术作品百花齐放,总有一种形式适合具有个体差异的每个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有不同的体验、感受,同学们坐在一起互相交流着每个人的想法与心得,分享着每个人的经验,彼此间的思想也随着交流的展开进行着碰撞,在自己的实际体验过程中受到教育。

  (3)大学生的身心特征易于接受各种艺术形式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学者应该更为细致地观察和深入地探究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努力寻找他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喜闻乐见的新方法,开发出一条既体现时代特征,又体现思想政治教育拥有艺术性和参与性的新道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实践活动由本来只是老师单方面的说教转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使教师有了轻松的氛围。趣味性与自主性也在学生参与互动中,不知不觉得以体现,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真正得以实现。大学生的实践活动对参加者的智力水平、身体素质、运动技能没有太高的要求,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符合大学生的自身特点。

  总之,通过以上的论述,艺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成为了必要与可能。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