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联系十分密切,这种密切的联系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习总书记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5]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它是伴随人类的精神、意识形态进化而发展的。人类的精神生活世界有多么广阔复杂,艺术的内容、形式、功能等就有多么广阔复杂。艺术必须沿着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发展,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政治大方向是不能动摇的。
2.1 艺术的本质及特点
许多年来,很多艺术家、思想家、理论家都在不停地探索什么是艺术。人类能够创造艺术,人类还能欣赏艺术,并且始终在探寻着艺术的所有秘密,揭开艺术的本质,掌握艺术的特质,从而利用艺术给我们人类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2.1.1 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的根本属性。是艺术与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宗教等等的内部联系,换种说法就是艺术的本质是艺术内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不是其他事物,艺术就是艺术。
马克思主义从多层面,多角度给出了整体的、综合性质的把握。首先是在宏观的角度上点明了艺术在社会历史中所在的位置,把艺术看作成一种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和意识形态;看做是艺术创作者头脑中对社会生活能动审美的反应产物,艺术具有与其它认识方式不同的形象思维特征。马克思主义对艺术的定位和定性,是根据他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和立场。
(1)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直接产生于创造它的主体--人。如果认为艺术纯粹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产物,是脱离社会的个人行为,则从理论上就会走向极端,因为艺术是离不开人类社会的,所有创作艺术品的人都是社会的人,一旦脱离社会,就不存在现实中的人,也不可能有艺术。因此可以说,艺术的根本的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就是社会性。
(2)艺术的认识本质。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他能够反映出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社会的全方位的社会生活,创造出美的精神产物,满足人类精神层面上的审美要求。
(3)艺术的审美本质。审美的问题是始终贯穿于整个艺术理论的中心问题,对艺术的认识就是对审美的认识,艺术的创造也就是审美的创造,艺术的欣赏也就是审美方面的欣赏,就是说,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艺术作品的灵魂就是美,而审美则是艺术的核心本质。关于艺术的定义,也多有争论。艺术就是通过创作的方式来还原生活状态的审美表达,单纯的讲,艺术也就是人的理想与意念,情感与知识等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是人们现实世界和精神生活的生动表现。形式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这其中包括文学、戏曲、电影、音乐、绘画、雕塑等。具有美化事物,容纳想象、宣泄情绪、净化灵魂、鼓舞人心等作用。
2.1.2 艺术的特点
(1)形象性。任何艺术作品中,都具有形象性,换句话说,艺术作品的形象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特征。别林斯基就曾说过:“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个是证明,另一个是显示,可是他们都是说服,所不同的只是一个用逻辑结论,另一个是用图画而已。”[25] (P428-429)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缺少形象性这个最基本的特征,任何作品也不能称之为文艺作品。而美术、音乐、文学等各不相同的文艺形式,它们的形象性又各具特点,文学作品需要通过语言中介,经过读者的想象力才能实现,因为它不能仅凭感官直接把握。音乐需要通过声音来引起听者的联想与想象,它虽然可以直接作用于听众的听觉,但是它所创造的形象却不能够清晰与明确。雕塑与绘画作品的艺术形象是纯粹的视觉形象,在空间中所确定的形象,是完全明确清晰的,可以直接作用于观者的眼睛并为观者的眼睛所把握的。
(2)真实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认识的成果,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一种升华,这就存在着认识的正确和真实的是与否的问题。具体地说,作为创作主体的艺术家,由于个人的思想情感、生活经验、认识能力与审美修养的差异,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有的就比较真实或高度真实,有的就不够真实或非常空虚。所有优秀艺术作品最根本的要求就是艺术形象的真实性。具有创造性的优秀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批评家都很重视真实性,他们普遍认为真实性就是艺术的生命。战国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礼记-乐记》中说:“唯乐不可以伪。”五代时期的山水画家提出“图真”的艺术主张,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物之华,取其华,物之实,取其实,不可执华为实。若不知术,苟似可也,图真不可及也。”[26] (P605)黑格尔说:“艺术的特性就在于把客观存在所显现的作为真实的东西来了解和表现。”[24] (P200)法国雕塑大师罗丹认为:“美只有一种,即宣示真实的美。当一个真理一一闪耀在某一文学和艺术作品中,这种文体、与色彩素描,就一定是卓越的;显然,只有反映的真实,才获得这种优越性。”[27] (P10)真实性是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艺术作品的优秀与美,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则会荡然无存。
(3)审美性。艺术还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审美性。审美性是整个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是真、善、美的集合体,内容美和形式美的完美统一,是艺术的审美性的集中体现,以下两个条件是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具备的,第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活动所生产的产品,第二,它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审美价值,既艺术作品的审美性。艺术作品与其它非艺术品的区分主要就看这两点。
首先,审美的特征是与形象性紧密相关的形式美与形式感。在这里所提到的形式美是指艺术品直接作用于感官而表现出来的外在形式的美。这其中包括形体,线条,色彩,声音等按,照对称、对比、均衡、整体、和谐、多样统一等组合与排列的形式,并能唤起美感的审美特征。如音乐中音与音之间的连接,音乐之间的平衡,和声的进行等音乐之间的组织形式,可以唤起人们的音乐感觉。京剧里唱腔字正腔圆,在有音乐感耳朵的观众那里,可以带来无限的美感。在绘画艺术中,线条与色彩规律性的排列组合,可以作用于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而雕塑形体上体量与韵律、结构,建筑艺术上的对称或变化统一,也同样可以作用于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许多艺术中美的形式一定要符合美的规律,否则还不能称之为美,肯定形式美,要从艺术独有的审美特性来考虑,但并不能认为美即形式。
其次,审美特征是它的创造性。英国诗人雪莱曾说:“凡是他人独创性的语言风格或诗歌手法,我一概避免摹仿,因为我认为,我自己的作品纵然一文不值,毕竟是我自己的作品。”[28] (P38)“任何的艺术都应该是独一无二的一种创造性的审美作品。即不雷同于他人,也不要一味的重复自己,这是因为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应是艺术家独具匠心的审美创作和独特的艺术个性,其创作的作品风格和样式也应是他在创作实践当中独一无二的发掘与创造。”[29] (P12-26)2.2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和特点。
2.2.1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1950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第十四届第二次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国学生当前任务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30] (P16-19)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体系”的教育或“观念形态的文化”教育,“思想体系”或“观念形态的文化”实际上是指意识形态。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理论的教育。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张耀灿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1] (P56)苏振芳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定义为:
”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有目的地对人们施加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期转化人们的思想,进行指导人们行动的社会行为。“[32] (P31)郑永廷教授认为:”我们可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作如下概括: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性、具有超越性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主体性的增强,其作用越来越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是一种多属性、多因素的特殊活动。“[33] (P52)以上几位老师的提法有不同的侧重点。张耀灿老师是从社会思想品德的需求角度来看,苏振芳老师主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作用,而郑永廷老师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当然这几个提法都有其肯定的地方,首先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界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目的、性质都做了系统的解释。
其次,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三位学者都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有目的的阶级性社会实践活动。目前学术界张耀灿老师下的定义比较权威。对思想政治教育含义的界定,以上几个针对思政教育的概念界定虽然有着各自的侧重点,但并没有构成矛盾和冲突,在内容上还能进行进一步的补充,我们把以上专家学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共同点和侧重点联系起来就会发现,作为一个时代性和历史性的概念,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伴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而在内容上要有所改进与扩充。[34] (P137-140)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综合多位学者观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可以定义为: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以政治教育为主导,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通过一定的基础性、主导性以及拓展性内容的思想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并且内化成为自身的一种具有政治观点、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心理教育的教育,从而培养自由、全面、生命自觉的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受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制约和影响,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体现了一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利益。
2.2.2 思想政治教育特点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35] (P126-127)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一环,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又具有相当的难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机结合并合理运用,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更为全面多样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收到很好的效用,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主体的自主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范畴内,大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他们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校园,是课堂,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的教育模式,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僵化的讲授方式,具有明显的硬性色彩,令大学生失去了接受的兴趣,参与行为受到了限制,主体接受的可能性几乎无法实现。假如运用不适当,会导致大学生产生强烈地被训斥的感觉,会从内到外的抵制教者所传达的教育内容,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会受到强烈地阻碍,收效不容乐观。将艺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是学生自己参与完成,无讲台教育,老师只是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因此,学生能够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2)教育方式的”非常规“性。以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场所往往局限在课堂上,但是面对局限性较大的课堂授课条件,大部分老师只能采取硬性”填鸭式“的方式,教学方法太过生硬,不仅教师没有热情,而且学生也没有兴趣,更不用说教育效果如何,最终只能用”惨淡“来形容得到的教育效果。将艺术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艺术存在于大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可以是校园,可以是家里,可以是户外,这些场所会构成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隐形资源网络,让大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让周围的环境资源转变成为我所用的主观事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环境,用人们生产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36] (P2-3)一所环境优雅的学校,一块清净优美的广场,都能体现出教育者的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和价值观念的取向。这些存在形式不仅具备了极强的灵活性、多样性、愉悦性等方面的诸多优点,而且能让大学生获得美的享受,还能感染和熏陶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选择也能受到良好的影响,非常便于他们的接受。
(3)教育过程的灵活性。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艺术的参与相对于传统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明显的轻松与灵活,但是这种看似随意的教育方式并不是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漫无目的。高等学校内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学校、小区、家庭,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和精神方面的各种载体,全能够从各个方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就是由于这种载体的多样化,让我们看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以及教育过程不能再重复以往的教育方式,虽然表象上的随意性很大,但是它能够突破校园的束缚,把这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转移到了社会乃至家庭,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也需要一定程度上的设计、规划,目的性要强,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种无意的”有意教育“.
(4)教育内容的渗透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教育内容浮现在形式上,而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则将教育的内容以一种渗透的方式转移到个人的社会实践当中,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融入至受教育者的文化活动、娱乐欣赏、工作业务、个人成长等活动目标当中。作为一种含蓄的非传统式教育,把教育内容渐渐融入于活动当中、环境当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被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从而起到了指引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的巨大作用.
(5)教育目的的潜隐性。以往较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常常运用显而易见的单一形式和直观的方式向受教育者面对面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教,直截了当地列出所要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先把教育的最终目的隐藏起来,以多种灵活的方法推进,使被受教育者并不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正在受到外在的思想教育,也并不会感到自己正在被教育和”改造“,让被教育者几乎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受到环境的熏陶,在无形的状态下达到对人的脑、耳、眼的教育作用,让受教育者在一种”随意“过程中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自我感悟与自我接受的最佳境界。
(6)教育效果评价的非程序性。对思想政治教育能达到的效果,一般来说,评价的标准就是对教育过程、行为、结果做出价值判断。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评判也表现出了这一内涵,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评判活动不属于正规程序化的评价,它尤其重视对过程性的评价,表面看来似乎无始无终,也不会出现最终的审美结果。隐性教育的实现过程相对于传统的教育评价过程要复杂很多,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人本主义的思想要更多的有所体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受教育者的自我监督、管理,甚至是”处分“教育,全社会对这种教育的评价、审视和奖励,也都同时体现了出来,也是对过去一纸试卷定终身的一概而论局面的一种打破。
2.3 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之间存在着一致的目的性,同受经济基础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艺术作品所要表现的内涵,而艺术作品必须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下才能表现出艺术的价值。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结合艺术理念,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因为因缺少艺术而变得枯燥无味、呆板和生硬,同时也能避免艺术没有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支配和决定,而变成只有表面的,没有精神实质的形式。
2.3.1 艺术辅翼思想政治教育
艺术可以辅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在教育方面能体现出形象性、趣味性与生动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特点是大学生们十分喜爱且乐于接受的。
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艺术非常广泛。体现在风格迥异的书法、气势雄浑或庄严静穆的雕像、长袖善舞或曼舞飞天的多种艺术门类中,人们感悟、留恋艺术的永恒魅力,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涤荡,性情得到抚慰,世界因此变得到更加美好。而艺术则是开启这些美好的钥匙,是培育美好的土壤。它巧妙的把艺术的技巧、规律、经验与情感注入其中,最终形成完善的人格。艺术能够让人创造美的感性世界,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持续科学的发展。直白的说,艺术独到的润物无声的育人作用是其它任何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感人至深的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独特心灵体验的准确体现。当这种体验与大众的心灵体验产生共鸣时,这时的体验影响力就是巨大的。习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终取决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5]
法国作家雨果,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追求真善美的特征。而与他同时代的批判现实主义杰出作家巴尔扎克则不是,他描述了一种不可阻挡的社会发展趋势,他崇尚贵族生活,又由于他忠实于生活的态度,而不得不承认贵族社会终将灭亡。
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感染力是其它意识形态所不可替代的,这可以体现在艺术作品的感染力方面,动员各方力量的方面以及服从主流意识方面。我们可以批评它的不好,或者某些作品不能令人满意,但我们不能不承认它们这种行为所起到的作用。艺术家能够划分出许多层次和级别,有职业艺术家、作家,有纯粹官方的,有民间的,半民间半官方的,这些层级共同构建成一个社会艺术综合体,这些层级的艺术家与艺术综合体对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不可忽视的辅翼作用。
(1)艺术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丰富而形象的审美对象的运用,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抽象内容,如观点、精神、意识、理论都物化成为了具体、形象、生动而真实的东西。让受教育者能够把直观与客观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主观能动地接受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道德精神。我们以舞蹈艺术为例,舞蹈是人体本身的艺术,是开放人体本身的形体艺术,对人的审美潜质的开发有着本质的基础作用,大自然呈现给人类多彩多姿的美,如花海之美、山河之美,也有人化的自然之美,但是最高级、最本质的美往往是人类自身固有的、鲜活的、无穷无尽的人体之美,这也是大自然生生不息,数亿年进化的结果。
(2)艺术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功效。利用审美方面的细腻感受,通过诸多人物的因素,如想象、激情、联想、共鸣的心灵模仿,能够将正确的思想、鲜明的政治方向、端正的道德意识、高尚的情操深深的扎根到大学生内心当中。净化他们的灵魂,锻炼他们的意志力,从而让这些感受真正转化为自动自觉的、坚定不移动的高尚行为,让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达到最佳。舞蹈艺术可以称得上是人类艺术之母,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众多的民族。舞蹈文化丰富多样,在世界艺术史上具有独特的位置,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步,舞蹈已然成为了高雅的艺术,而且也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互相影响乃至校园生活和广大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舞蹈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认识与发展将越来越彰显出独特的作用。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教育者运用丰富多彩艺术形式,通过生动逼真的艺术形象,潜移默化地引导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逐渐强化艺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从而从方方面面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3)艺术营造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艺术手段的运用与借鉴,可以极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能够引起受教育者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能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环境,消解许多大学生的抵触情绪,有利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良好沟通,让受教育者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就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王国宾、平心、矫立森所撰写的《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的文章当中明确指出:”舞蹈会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去追求更高的梦想。它能让学生锤炼意志,提高自身修养和心理素质。“[37] (P1-12)此篇文章把校园舞蹈和人的生命活动、人格、创造力、智力、审美心理与心理健康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纯粹形式美方面的东西对人的视觉,精神感情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世界各地有许多城市的纪念性城市景观雕塑、名人塑像,它们或壮观宏伟或精致入微,是带有很明确目的性的,是歌颂历史人物功德,弘扬他们精神的举措。让人们更加深刻的记住那些人物和事件,并能学习他们的精神,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了良好情境。
2.3.2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艺术创作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艺术创作。艺术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或多或少,或显或隐、或直接或曲折的在引领着艺术创作。
十六世纪席卷欧洲的文艺复兴,人们的思想从以神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其艺术作品也随之发生了转变。在文学界出现了文学三杰,但丁、彼特拉客、薄伽丘,他们的作品无疑不体现出人文主义色彩,如但丁的《神曲》、彼特拉客的《歌集》、薄伽丘的《十日谈》。在美术方面涌现出了大量的艺术家,如意大利画家乔托·迪·邦多纳、马萨乔、保罗·乌切洛、多米尼哥·基兰达奥、桑德罗·波提切利、列奥纳多·达芬奇、拉斐尔·桑齐奥、提香·维切利和米开朗琪罗等,他们把人文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方法结合起来,反映了意大利四分五裂的现实和资产阶级要求统一的主张。在十九世纪,是俄罗斯各种门类艺术的繁盛期,也是法国文学的繁荣时期,中国在那时候正处于五四运动,也涌现出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文人,这一切一切都与社会转型时人们思想波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切有利于人们纯清化、崇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形态,会产生出至情至美的优秀作品。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这首音乐作品的纯情度,是后来诸多音乐作品所无法企及的,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人们都有着一种真诚而崇高的热情,这种热情也同样是后来人们所难以想象的,笔者认为”长征组歌“、”十送红军“等音乐作品,都具有极为相似的特征。人类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是多种多样的,无限广阔,丰富而又微妙。艺术的审美作用也不能过于狭隘,人们需要通过惊涛骇浪般的、激情澎湃的艺术形象来震撼自己的情感,而有时又需要微风徐徐般的、春花秋月似的含蓄和风来抚慰自己的心灵。人类通过进化创造了艺术,人类的思想也在引领着自身的艺术创作,艺术充分满足了人类精神世界各种不同的需要,并以潜在隐形的巨大力量,来推动人类世界的进步,体现了人类文明的永恒。
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确定了艺术的方向,而艺术也包含着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的根本目的是统一并且一致的--为了造就完善的人格,培育全方位的综合能力。艺术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完整的重要基石,它可以促进个体形成遵守集体利益的心理定位。因为人在审美过程当中所能感觉到的愉悦并不是纯粹生理上的愉悦,而是综合了人的情感,想象,感知和思维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具有社会内容的愉悦。它也会同时作用于人的各种心理作用,并能使各种心理作用都处在一种和谐、平衡且统一的状态,它使人的每一种能力都能得到最佳状态的发挥,同时又对整体的统一有所兼顾。
摘要外国人在华就业,主要是指取得在中国居留许可、就业许可的外国人,依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工作并获得工作报酬的就业行为。根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定,在源头上,我国对外国人在境内就业实行的是就业许可制度,外国人欲到中国就业应先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第四章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在快递行业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和英国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对新疆快递行业监管的启示。以下将从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
结束语对于社会稳定来说,基本要素就是婚姻家庭的稳定,而夫妻关系的基础为夫妻财产制度。所以,对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来说,妥帖的夫妻财产制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对夫妻财产制在中国成立后的演变进行了回顾,对其有待健全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我国...
第3章在国际贸易支付法律关系中信用证开证行的法律地位3.1信用证业务下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与作用3.1.1银行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原因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一般包括买卖、运输、保险、支付及争议解决五个环节(其中争议解决并非必经环节)。货物买卖是其他...
五、结语我们应当看到,新刑事诉讼法与原来相比确实对监视居住制度作出了重大的改变,但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论在定位上或者适用的细节上确实存在问题,新法实施以来,实践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仍然较少适用,即使适用了也大多按照以前的方式执行,正如96年刑...
结束语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近年来,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冲突也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司法界和新闻界的关注,因为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它的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因此对其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两者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舆论监督...
第四章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和法律路径对广大儿童的父母来说,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是抚养教育孩子的底线和基本内涵,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强化的新理念。一、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我国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但迄今为止我国并...
对司法规律的认识论思考导言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司法规律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当中。学界对这一官方用词的变化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司法规律?以及司法规律在司法改革中的基础作用究竟如何?所有这些问题...
引言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2010年冲突法领域产生诸多重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美国俄勒州颁布并实施的《侵权及其他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以下简称《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另一个则是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理论概述2.1基本概念的阐述2.1.1理想教育2007年,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教育学原理》指出: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有实现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理想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理想教育。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