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大数据正在给我们的时代带来影响,我们很难跳脱时代的局限,提前判断这一技术到底是颠覆性的变革还是微小的调整。它将怎么影响我们的社会生活、传统观念、相关的法律观念?在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信息主体们又将如何看待他们的个人信息被搜集、整理和交易?是否仍如从前一样感到不能容忍?我们很难回答上述的问题。正如在本文正文中所着重阐述的一样,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暂缓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工作,来等待这一形势的发展成熟。
法律虽然具有天然的滞后性,但这并不是我们放弃对某一领域研宄的借口。
本着审慎的态度,出于节约立法资源等多方面的目的,笔者建议暂缓此方面的立法工作,但笔者仍然进行了尝试性的前期工作。笔者提出了诸如树立科学的立法理念、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明确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形式、建立“网络实名制”、限制特定部门主动搜集个人信息权力等多条实质的立法建议。
希望能对未来的立法工作有所帮助。
大数据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刚刚显现,在这个当口开展相关的研宄,无疑是有相当挑战的。本文仅是在总结其他学者的理论成果、结合本身工作的一些片面经验,尝试性地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对相关的研宂有所贡献。但由于这一问题本身的前沿性,再加上笔者学术水平有限,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未能十分系统与深入,一些观点也可能很不成熟,所以笔者会继续关注这一领域的动态,以期将来能够对这一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宄。文章观点有不当之处还请学界前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1]李林:《个人信息保护现状调研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2]齐爱民:《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王利明:《民法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王泽鉴:《民法总则》(增订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6]蒋波:《国际信息政策法律比较》,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7]张楚:《电子商务法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张秀兰:《网络隐私权保护研宄》,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10]杨立新:《侵权法热点问题法律应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11]郭卫华,王静:《网络中的法律问题及对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蒋坡:《个人数据信息的法律保护》,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孔令杰:《个人资料隐私的法律保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郎庆斌,孙毅,杨莉,孙鹏:《个人信息保护概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刘德良:《论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
[16]齐爱民:《拯救信息社会中的人格:个人信息保护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齐爱民:《个人资料保护法原理及其跨国流通法律问题研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夏平,王俊红,周伟民:《n的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19]彭万林:《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前沿问题研宄》,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1]周汉华:《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2]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黄昭雄:《电脑处理个人资料保护法》,鼎茂出版社,2009年版。
[24]周汉华:《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5]王利明:《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26]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7]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8]梅绍祖:《网络与隐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9]梅绍祖:《电子商务法律规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黑格尔:《法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31]施韦泽:《敬畏生命》,陈怀泽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2]张楚主编:《网络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33]张红旗等:《信息安全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版。
[34]常建平等:《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犯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张彦,李慧凤着:《信息安全网络空间的较量》,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版。
[36]张平主编:《网络法律评论》(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37]李德成:《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初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38]郭卫华,常鹏翱编:《身权法典型案例研宄》,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39]杨立新:《人身权法论》,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修订版。
[40]蒋志培:《网络与电子商务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4月第2版。
[41]郭卫华、李晓波主编:《中国人身权法律保护判例研宄》,光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42]杨心宇:《网络法学》,东方出版中心,2002年4月版。
[43 ]魏永征,张咏华,林琳:《西方传媒的法制、管理和自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赵水忠:《谁偷窥了你的网络隐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45]商建刚:《网络法》,学林出版社,2005年8月版。
[46]王利明:《人格权法研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李步云主编:《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8]邱小平着:《表达自由: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9]曲直:《留给隐私多大空间》,中华工商联和出版社,2004年版。
[50]魏振瀛:《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版。
[51]张军:《宪法隐私权研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
[52]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7月版。
[53]徐继华,冯启娜,陈贞汝:《智慧政府》,中信出版社,2014年2月版。
[54][美]詹姆斯·格雷克:《信息简史》,人民邮电出版杜,2013年11月版。
[55][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大数据时代》,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二、期刊论文类:
[1]孙昌兴,秦洁:《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问题研宄》,《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蔡文霞,龚红卫:《论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张红燕:《我国图书馆法中的个人信息保护探讨》‘《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期。
[4]韩凤然,郝静:《政府信息公开之配套法律制度研宄》,《河北法学》,2010年第3期。
[5]慈健:《非法提供与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法规制一一〈刑法修正案(七)〉第7条之解读》,《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6]池媛:《图书馆核心价值视野中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分析》,《情报资料工作》,2008年第6期。
[7]池媛:《图书馆核心价值视域下的读者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探析》,《图书馆论坛》,2008年第5期。
[8]汪美侠:《试析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现状及完善对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9]滑丽蓉:《浅谈刑法中的个人信息保护--对刑法修正案(七)第七条进一步完善的思考》,《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第2期。
[10]李颖,许皓:《浅谈我国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情报探索》,2009年第9期。
[11]王同武:《微博反腐中言论自由的规制与保障研宄》,《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第20期。
[12]郑成思:《信用制度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人民司法》2002年第3期。
[13]周汉华:《制定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意义》,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1月11日。
[14]张平:《试析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
[15]齐爱民:《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6]卢爱国:《论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河北法学》,2004年第4期。
[17]王邵平《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立法之探讨》,《福建政治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6月版。
[18]苏亚男等:《从文体学角度分析“随意会话”的文体特征》,《法制与社会》,2009年版。
[19]袁媛等:《〃人肉搜索公约〃催生相关网络立法》,《法制与社会》,2009年版。
[20]丁菲菲等:《从“人肉搜索”看网络时代的道德危机》,《青年文学家》,2009年版。
[21]王程铧等:《政策否决的社会建构一一以我国几次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的失败为例》,《公共管理学报》,2011年版。
[22]周伟科:《论网络暴力的法律控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3]刘爱静:《我国个人信息侵权问题研宄》,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24]张犇等:《论法律规范逻辑构成中的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法制博览》,2013年版。
[25]邓赶生等:《个人信息保护之立法理念研宄--在信息保护与信息自由之间》,《法制博览》,2013年版。
[26]赵培云等:《从美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立法原则看中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应注意的问题》,《信息化建设》,2005年版。
[27]赵培云等:《从数字图书馆建设中读者隐私权问题看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年版。
[28]杨佶:《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探析》,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29]吴韬:《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思考》,《传承》2011年版。
[30]王冠:《论个人信息保护模式》,《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版。
[31]邹玲:《人肉搜索与隐私权侵权问题研宄》,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2]董啸:《论“网络暴力”行为的刑法规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3]张靖雅:《个人信息保护基础法律问题研宄》,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34]洪海林:《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理念探宄一一在信息保护与信息流通之间》,《河北法学》,2007年版。
[35]刘青等:《〈个人信息保护法〉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影响及对策探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年版。
[36]昊寒:《论证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东西南北?教育观察》,2011年版。
[37]刘兰兰:《“人肉搜索”中的权利冲突探析》,《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版。
[38]陈希:《个人信息保护的行政立法研宄》,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9]孙姗姗:《论个人信息的财产权保护》,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40]谢捃等:《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基本问题研宄》,《法制与社会》,2010年版。
[41]吴九香:《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42]张薇:《论数据库中个人信息保护与公共利益之平衡》,华东政法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年。
[43]黄振玉:《个人信息权保护的基础问题研宄》,烟台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4]王培力等:《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必要性探析》,《法制与社会》,2010年。
[45]祝伟伦,《论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46]吕耀怀,《“人肉搜索”的作用、风险及其控制》,《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版。
三、法律法规类
[1]《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年2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147号发布施行。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2012年12月28日发布施行。
致谢
时光飞逝如同白驹过隙。虽然在职研究生的旅程一路风霜雨雪,课程紧张,还使用休息时间,好是难捱,但终宄还是仿佛一晃就要过去了。兼顾工作、家庭与学习,面对人生在这个阶段的抉择,着实疲惫。在这即将结束的时间,深深的感觉自己功夫还没有下到家。尽管如此,在这一段旅程中,还是收获了很多,特别是树立了对我国法律的信心和法律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在此要感谢各位老师对我们的严格要求和高度负责。特别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彭炳金教授,没有他的悉心指导就没有这篇论文。最后感谢舒宾生老师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摘要外国人在华就业,主要是指取得在中国居留许可、就业许可的外国人,依据法律规定在我国工作并获得工作报酬的就业行为。根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定,在源头上,我国对外国人在境内就业实行的是就业许可制度,外国人欲到中国就业应先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
第四章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建设的思考在快递行业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美国、德国和英国快递行业监管法律制度的比较分析,总结出了对新疆快递行业监管的启示。以下将从完善新疆快递行业监管法...
结束语对于社会稳定来说,基本要素就是婚姻家庭的稳定,而夫妻关系的基础为夫妻财产制度。所以,对于社会的良性发展来说,妥帖的夫妻财产制度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对夫妻财产制在中国成立后的演变进行了回顾,对其有待健全的地方进行了分析,强调了我国...
第3章在国际贸易支付法律关系中信用证开证行的法律地位3.1信用证业务下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的原因与作用3.1.1银行参与到国际贸易中的原因有形商品的国际贸易一般包括买卖、运输、保险、支付及争议解决五个环节(其中争议解决并非必经环节)。货物买卖是其他...
五、结语我们应当看到,新刑事诉讼法与原来相比确实对监视居住制度作出了重大的改变,但是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不论在定位上或者适用的细节上确实存在问题,新法实施以来,实践中指定居所监视居住仍然较少适用,即使适用了也大多按照以前的方式执行,正如96年刑...
结束语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是两个不同领域的概念,近年来,舆论监督和司法独立的冲突也一直受到世界各国司法界和新闻界的关注,因为这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它的涉及面广,涉及范围大,因此对其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两者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舆论监督...
第四章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和法律路径对广大儿童的父母来说,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是抚养教育孩子的底线和基本内涵,这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强化的新理念。一、儿童家庭权利保护的对策我国虽有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但迄今为止我国并...
对司法规律的认识论思考导言一、问题的提出2016年,司法规律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向全国人大的工作报告当中。学界对这一官方用词的变化高度重视。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理解司法规律?以及司法规律在司法改革中的基础作用究竟如何?所有这些问题...
引言一、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2010年冲突法领域产生诸多重大成果,其中之一就是美国俄勒州颁布并实施的《侵权及其他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以下简称《侵权及其他非合同请求法律选择法》),另一个则是中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中国梦与理想教育的理论概述2.1基本概念的阐述2.1.1理想教育2007年,陈万柏、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教育学原理》指出: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对未来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有实现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理想教育,是以共产主义为核心的理想教育。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