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硕士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毕业论文 > 在职硕士论文 > 同等学力硕士论文 > 法学硕士论文 >

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的比较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5-10-16 共255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结 论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科技化、信息化的社会,我们每天都能接触到大量的自然科学技术并逐步认识到其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应运而生,并且在法学领域运用的越来越广泛,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故我们需要转变观念,接受从传统的以"人证"、"物证"为主到今天的以"视听资料"、"电子数据"为主的证据发展过程。虽然我国关于两种证据的理论研究要晚于国外,但是整个研究发展进程并没有中断过。从视听资料的"狭义说"到"超广义说",再从电子数据的"物证说"、"视听资料说"到"书证说"、"独立证据说",学界对于两种证据的分别探究越来越深入。特别是 2012 年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电子数据作为独立证据种类以立法的方式予以确认,我国证据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篇章。但是,我们仍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的立法与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笔者立足学术界原有的"分而治之"研究基础,将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结合起来进行比较,针对我国现阶段两种证据制度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有关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的发展建言。包括重新界定两种证据的内涵和外延、适用统一又有区别的具体规则以及审查的流程等方面。

  诚然,有关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在我国进一步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立法方面、实践方面及法律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来解决今后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而笔者就自己有限的知识水平,希望能为我国法治的发展尤其是证据立法的完善提供些许研究进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曾洁。 论视听资料及其审查判断[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2): 80.
  [2] 胡乔木。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M].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537.
  [3] 樊崇义。 视听资料研究综述与评价[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 1.
  [4] 裴苍龄。 论证据的种类[J]. 法学研究, 2003, (5): 47.
  [5] 陈一云。 证据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30.
  [6] 江伟。 证据法学[M].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2: 349.
  [7] 马一清。 视听资料及其应用问题探讨[J]. 中国法学, 1986, (1): 48.
  [8] 何家弘。 电子证据法研究[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2: 5.
  [9] 樊崇义。 刑事诉讼法学[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13: 230.
  [10] 樊崇义, 温小洁, 赵燕。 视听资料研究综述与评价[M]. 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 17.
  [11] 周庆, 余水陆。 视听资料与视频侦查空间[J]. 中国刑事警察, 2008, (6): 48.
  [12] 张谦。 论电子证据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J]. 人民司法, 2002, (4): 11.
  [13] 何家弘。 证据调查[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297.
  [14] 王继福。 民事科技证据研究[M]. 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2: 166.
  [15] 陈英培。 我国民事电子证据立法的完善[D]. 秦皇岛: 燕山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35.
  [16] 汪振林。 美国民事诉讼电子信息发现程序研究--以 2006 年《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的修订为中心[J]. 河北法学, 2011, (3):181.
  [17] 何家弘, 张卫平。 外国证据法选译(下卷)[M].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0: 870.
  [18] Fiona E.Raitt: Evidence[M]. Sweet&Maxwell, 2001: 335.
  [19] 黄新华。 论私录视听资料的合法性[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16.
  [20] 常怡。 外国民事诉讼法新发展[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45.
  [21] Carrie Morgan Whitcomb.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Digital Evidence: A Forensic Scientist'sView[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vidence, 2002, (1): 37.
  [22] 刘品新。 美国电子证据规则[M]. 北京: 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 175.
  [23] Stefan Gfroerer. Electronic Evidence: Forensic audio and visual evidence-A Review 2004 to2007[M]. International Forensic Science Symposium, Lyon, France, 2007: 46.
  [24] 李浩。 民事证据立法前沿问题研究[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7: 97.
  [25] 刘家兴, 潘剑锋。 民事诉讼法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135.
  [26] 沈达明。 比较民事诉讼法初论(上册)[M]. 北京: 中信出版社, 1991: 315.
  [27] Richard. A Modern Approach to Evidence[M]. West Group, 2000: 178.
  [28] 田平安。 民事诉讼原理[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9: 221.
  [29] 刘善春, 毕玉谦, 郑旭。 诉讼证据规则研究[M]. 北京: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158.
  [30] 何家弘, 刘品新。 证据法学[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8: 247.
  [31] 翁品。 电子证据的法律形式界定探析--以证据种类划分体系的调整为视角[D]. 上海: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30.
  [32] 李晓丽。 我国民事诉讼电子证据可采性研究[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4):55.
  [33] 戴莹。 电子证据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2, (3): 74.
  [34] 郭丹丹。 数字电子证据的证据地位问题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 (2): 16.
  [35] 刘万奇, 杨蕾。 论证据种类的划分标准--以视听资料的概念界定为讨论范例[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10, (2): 45.
  [36] 肖峰。 信息主义: 从社会观到世界观[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77.
  [37] 任庆华。 电子证据取证规范化初探[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4):57.
  [38] 陈光中, 江伟。 诉讼法论丛[M].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0: 330.
  [39] 余兆平, 杨秀清, 刘金华。 民事证据法学[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7: 45.
  [40] 张小川, 唐三伏。 略论我国民事诉讼认证规则的完善[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6):46.
  [41] 刘素霞。 对电子数据之独立证据地位的几点思考--以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视角[J]. 理论导刊, 2012, (7): 105.
  [42] [日]中村英郎。 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 陈刚, 林剑锋, 郭美松, 译。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1:213.
  [43] 刘品新。 证据法的信息论解析[A]. 王进喜。 证据理论与科学: 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9: 198.
  [44] 常怡。 比较民事诉讼法[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446.
  [45] 王继福, 刘艳娜。 民事科技证据认证问题研究[J]. 求索, 2011, (9): 167.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法学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