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管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管理学论文 >

山东社会功法管理方案研究前言与方法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4-28 共483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山东省社会功法发展问题探析
  【第一章  第二章】山东社会功法管理方案研究前言与方法
  【3.1】山东省社会功法习练者的调查分析
  【3.2  3.3】山东省社会功法管理模式问题的所在
  【结论/参考文献】社会功法有效管理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不仅促进物质生活的丰富,也促进人们不断探索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区现已成为各个城市中的主体部分,我国的社区发展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基础,社会功法活动的发展也慢慢的成为了社区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全都指出人民群众在社区体育的健身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至今为止,诸多因素的制约使我国的社区体育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社区体育主要反映人民群众体育锻炼的情况,社区体育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都提出了新的建议和要求,社会体育对城市居民体育锻炼的需求也有了很高的要求并且促进社会体育的完善与发展。练习社会功法能够锻炼人的精气神并且起到了很好的调节作用。体育项目在社区开展的活动中巨多,但在社会功法的习练人数并不是很高,尤其是众多西方体育项目在我国兴起与发展,社会功法在我国将面临着被抛弃,因此我国社会功法的弘扬与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功法的推广促进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更是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来振兴我国。

  本文在对山东省社会功法管理的调查研究中对其重新整理,保护和推广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由大多数群众形成的以强身健体及防护自卫的体育项目是社会功法。社会功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宗族意识,社会功法扎根于人民群众则体现了其地域性。社会功法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理念是我国的文化财产。人们进步的生活的环境和方式的发展使得山东省有些传统的文化遗产慢慢衰退,给我国传统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的保护下,对山东省社会功法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并改进,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地域文化是先秦时期的齐鲁文化,其中包括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在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东省有着显着的地位,对山东省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日俱增,是使山东省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研究山东省社会功法以知识管理为主导,以机会管理为核心的科学管理模式,促进了对山东省社会功法文化的保护及发展。

  1.2 基本概念界定

  1.2.1 社会功法的界定

  社会功法是由社会和功法两个词组成的,社会在字典上是指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如封建社会等 ,还是指有共同的物质条件和生活方式而联系起来的人群。社区是由若干社会群体在某一个领域内形成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综合基础的群众基础机构。社会是在不同环境下共同生活的同一物种不同个体长久所形成的彼此相互依赖的一种状态。在定义中,功法则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据,适合广大人民群众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一种全新观念的运动方式,功法主要分为:健身气功功法、养生功法、武术功法等。社会是一群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以通过互相交流信息而完成的合作关系组织起来的群众运作体系。

  人类社会是人们相互联系相互合作形成的群体。社会关系则主要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与国家的关系。

  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促进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关注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人们对社会功法的关注度也相对的提高,山东省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功法运动热潮中来,为社会功法的发展和居民自身的身体素质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结合以上的依据,本文中的社会功法是指山东省境内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及蕴含深厚的传统文化并且具有综合传统武术及健身养生等功法的习练人群的一种运动形式。

  1.2.2 管理模式的界定

  管理模式是在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是由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组成的管理行为体系结构,具备极强的适应性才能真正成为持续发展的保障,并以知识管理为主导、以机会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式。

  变是永恒的不变,管理创新在常规的管理模式将被管理模式的创新所取代是管理的主旋律。"今天不同于昨天,而明天又将不同于今天,全部过去的一种协力的结果,明天也将是这样".在发展中不断的完善并改进管理模式,急切的关注当前管理发展的动态和趋势,并且修正管理模式。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中国的快速发展,在世界上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和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在世界各国交流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所以中国的传统武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状,因此社会功法的发展是大势所趋的,社会功法的管理模式和跆拳道、瑜伽等在世界推广、发展和管理的模式是相似的,都是借鉴国外武术运动推广的成功案例。郑勤所写的《太极文化与功法》一书中主要讲了太极拳是我国体育文化的一块瑰宝,内容丰富并且蕴含了许多中国古典哲学、伦理学、中医学等的精华,并采用文字和图画的形式以此来作为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的读物,有助于国内外的人们学习太极拳。

  在《易筋经国内外研究现状》中,唐晓婷、潘燕君等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近 20 年发表的易筋经核心期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易筋经的文献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并且形成研究团队,而易筋经的基础研究是较弱的,团队规模不大,社会影响力与跆拳道、瑜伽等具有相当差距。所以我国的社会功法更应大力开展跨院校、跨专业等的联合科研。华桦在《健身气功在英国开展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一文中,分析健身气功在英国的开展现状及传播依据,提出了健身气功在英国合理发展的建议。而在《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中,王林提出了推广海外跨文化的传播策略,健身气功在海外推广的理念、策略等与我国是有所差别的,尤其是在推广发展的后期更应充分拓展与国外文化部门的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整合,并加大海外健身气功推广的组织建设应构建健身气功等社会功法在国外的发展、管理等模式。

  因此由上综合所得,社会功法不仅具有高深的技击内涵,而且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的作用,因其具有医学基础,是一门中华古老武术与古老的中医理论相结合的古老文化。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气功功法也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爱。改革开放以来,有许多的外国人自费到中国学习中国的传统功法,并且还有很多的中国武术教练到国外任教等。我国的中医院校派专业教师到欧洲等国家传授养生功法。我国的气功功法中的静功是非常独特的运动,其能够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并且有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这些研究都对我国气功功法在世界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1.3.2 国内研究现状

  在《中国传养生功法的发展理念》中,张云涯阐述了传统养身功法以形神合一、意气相合、调理身心、修身养性、锻炼全身等特点,通过练习功法,以此来强身健体、消除疲劳、防治各种疾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能性,还有不受到各种限制的适应性和创新性,逐渐吸引了大多数人的参与。近年来,社会功法渐渐被人们淡忘,在倡导全民健身的运动中,也受到许多新兴健身项目的冲击和压迫,根据其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创新点。在《论传统武术功法的传承与发展》中,王亚东则提出了武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其主要源于中国是属于世界的,武术则深深的受到中国及世界人民的喜爱和青睐并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它不仅具有独特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且还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思想及深厚的文化内涵。传统武术的发展影响着中国武术的未来,武术的改革创新应保留其民族特色,使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有源之泉。但由于体育全球化外来文化的冲击,加上武术自身存在的问题等因素,传统武术功法的发展处于一定的困境之中,如何传承和发展传统武术功法是每一个武术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在《现代健身气功的传播策略》中,吕韶钧采用了文献资料研究法、走访座谈法,以及逻辑归纳分析法等科研方法对现代健身气功理论基础以及传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当前健身气功传播中要取其精华,要对健身气功的传播进行有效控制。提出健身气功要通过师徒传承和文化传承、和媒介传播,这样能对气功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哺育中发展起来的,武术具有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化,而且还具备了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及休闲娱乐等功能。因此中国武术受社会发展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今武术的发展严重偏离了正常轨道的发展并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大多数人对其未来发展感到迷茫和无措,当前武术发展的研究问题,特别是武术在今后发展及管理模式的问题上是非常急切和必要的。吴秀云在《武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中,阐述了中国武术在传统武术的发展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从而面临着人们对其遗忘及失传的危险,揭示了现在武术的发展现状及武术发展趋势的严重性。

  武汉体育学院的郭强在《健身气功在城市居民健身运动中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中也提出了城市居民对健身气功的了解不够,健身气功练习条件有限等问题,提出应该加大资金和人力投入,做好宣传推广工作的建议。王宾等在健身气功在城市社区老年群体中的推广的研究中指出,由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身,也更愿意参与其中。健身气功在老年群体中的推广上具有群众基础广泛、运动强度适宜、锻炼效果全面等优势,为推进其发展,我们应该加强宣传,积极构建练习网并及时给予科学的指导,争取功法与其他健身项目的共同发展。

  从以上论文可知,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性以及传统武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社会功法的地域性特点出发,对社会功法进行探讨和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山东省社会功法的管理模式及山东省各城市社区的习练者和教练员。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查阅山东体育学院图书馆有关武术与太极拳的书籍和资料,在 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收集整理大量与社会功法管理的相关的文章文献资料,对所收集的资料进一步的整理、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创新点。

  2.2.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的设计

  通过相关资料及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制定问卷,针对山东省社会功法习练者、教练员及有关的专家设计了此调查问卷,并通过访谈,进行了问卷调查,并进一步编制了有关山东省社会功法管理模式的调查问卷,为保证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和有效性,本调查问卷是根据专家及导师的意见再次进行补充和修改,从而确定了调查问卷的终稿。

  2、问卷效度的检验

  问卷的效度通过 8 位有关的专家进行效度检查,把问卷的效度分为有效、基本有效、一般、无效四个层次。由表 1 得出问卷有效。

  3、问卷信度的检验

  问卷的信用度通过设计的调查问卷采用重复测试的方法,然后随机选取习练者 30 名和教练员 8 名进行两次调查检验,从而得出的两个群体信度重测系数分别是 R1=0.91(P>0.05)和 R2=0.93(P>0.05),说明了调查问卷的信度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

  4、 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

  在山东省 9 个城市区域范围内,将问卷发放给社区习练者和教练员,发放习练者 200 份问卷,回收问卷 197 份,回收率 98.5%,有效问卷 180 份,问卷的有效率 91%.发放教练员 16 份问卷,回收问卷 16 份回收率为 100%,有效问卷 16 份,有效率为 100%.

  2.2.3 访谈法

  对山东省社会功法的相关的管理者进行了相关方面的访问,了解到山东省社会功法的基本情况以及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和困难。对山东省练习社会功法的习练者进行相关方面的访问了解了山东省社会功法的基本情况以及练习社会功法的影响因素和问题。还对相关方面的教练及专家进行了访谈,了解了社会功法在学术界的发展情况及管理现状并从中活的宝贵的资料及建议。此次访谈为论文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

  2.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使用 Excle2003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研究,作为本课题结论的依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管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