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

弘扬“女排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7-02-25 共5708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7 弘扬"女排精神"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1 "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应有之意。

  7.1.1 民族精神的内涵。

  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区别民族的精神特质,是被民族多数成员接受并认可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思想品格的总和。他形成于民族的长期发展过程,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源泉,在民族传统文化中战友十分重要的地位。所谓的民族精神教育是指可以提高民族使命感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能够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在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中,爱国主义是其核心部分,重点的教育内容是革命传统教育,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创新精神。

  7.1.2 "女排精神"是民族精神与竞技体育的完美结合。

  用一种精神来对人心实现凝聚,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最容易突出成绩的项目之一。体育的强弱是实现一个国家强国梦的重要体验,从之前的苏联、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均是如此。在不断挑战人类极限的过程中,体育建设俨然不但是体育主管部门的单方面努力之成果,举全国之力支持体育事业的国家已为数不少。在体育竞技中,民族情绪的表达,社会经济水平的展示,无一不与体育水平休戚相关。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我国的女排的巨大成功,这一成功不仅在国际上提高了我国的声誉和影响力,也大大增强了我国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向心力。在如今这样一个多极化和多元化的社会,一支排球队伍依旧可以唤起整个民族的情绪,这不仅体现了国民对"女排精神"的怀恋,也是"女排精神"在这一时代精神作用的体现。

  7.1.3 爱国主义是"女排精神"的核心。

  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饱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爱国主义将个体与集体利益、国与家的情怀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对全民族素质实现提高,也可以促进中华民族的振兴。在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上,江泽民同志强调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加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将我们的事业向前推进。

  女排精神的实质就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女排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前进奋斗的强大动力。身为国家希望的大学生,最重要的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女排精神"可以帮助大学生的价值观的重塑,培养奉献精神和爱国行为,为投身社会主义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学习工作。

  7.1.4 "女排精神"彰显中华民族开放包容的时代风范。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主题。这一主题表明即使人类之间的肤色、语言和种族都有所不同,但是在奥林匹克经济场上,我们都有着共同的喜悦与追求,我们同样渴望和平,我们有同样的希望和梦想。这一主题集中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精神实质和普遍价值观,也就是团结、友谊、进步、和谐、参与、梦想。十多天的体育竞赛不仅让大学生们体会到了激情和欢乐,也让他们对奥林匹克精神有进一步的理解。在这十几天中,中外观众相互交流接触,为中国人民同其他国家的人民建立友谊加深理解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大学生也在跨越视野的过程中,重新认识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也更加坚定了走改革开放之路的决心与信心。

  7.2 "女排精神"丰富了社会层面时代精神的内涵。

  7.2.1 时代精神的内涵。

  时代精神体现于社会精神生活各个领域,尤其表现于社会意识形态当中。代表时代发展潮流、对社会生产起积极影响的才可谓之时代精神。女排精神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积极推动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之路。在全面小康建设的大背景下,"女排精神"的现实意义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社会环境净化和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上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体系进行完善和构建;二是全面协调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牺牲和奉献的良好潜质,形成无私奉献、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从而帮助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三是女排精神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发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价值,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与建设;四是弘扬女排精神可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对其学习行为和动机实现规范,从而能够在其引导下养成自主学习的观念,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高校排球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效的保证。

  7.2.2 时代精神的实质是身心互促的品格。

  今天,当我们再次看到女排在福建漳州训练基地那个 28 天搭建起来的简易竹棚馆的时候,当我们看到运动员们住的木板房的时候,当我们看他们取水用的老井的时候,当我们看到"魔鬼训练"的纪录片和"意志排球"的训练记录时,我们不禁感叹当时训练环境的艰苦。正式在这种"魔鬼训练"、主张严格、高难度、从实战出发和大量运动的训练原则下,每个运动员几乎每天都要经历上千次的起跳和翻滚,这对女排球员的身体造成了很大的刺激,体力严重透视,挑战身体极限。

  时代精神反映的是一个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趋势及绝大多数人民的共识。当今社会,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青年一代艰苦奋斗、磨练意志的传统有所缺失。因此,物质生产条件下的精神生产及再生产的水平的提高、身心互促品格的形成成为当代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共识。

  7.2.3 时代精神的本质体现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在从知识经济迈入信息经济社会的今天,知识生产呈几何基数倍增。时间跨越、时代更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女排精神"超越过去、指向未来,所具有的时代本质是始终如一的,也是中华民族在不屈不挠奋斗历程的各个过程中不断彰显出来的。在排球技术层面,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女排的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了"梯字进攻"、"时间差"等技术战略来弥补自身的不足和缺陷,并是快速灵活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另外,"女排精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整个社会的观念碰撞、思潮涌动、内外交流倍增,创新求变也成为了"女排精神"的重要内涵之一。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尽管也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失败,但是这都并不能抹去创新精神本身的耀眼的色彩。

  事实表明,"女排精神"作为一项具有生命力的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变化,不仅在内涵上变得更加丰富,其与时俱进的特点也彰显了尤为强大的时代精神号召力。

  7.2.4 "女排精神"的发展动力是有容乃大的理念。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源泉,它不是狭隘的某一族精神,一地精神;时代精神是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更不是闭门造车的精神。我们常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阶段世界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自身的发展都以尊重规律、以适应自然的真实需求与规律的要求基础上的可持续性发展。在精神层面,撇除一切隔膜,回归人性本真。还以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以 2:3 的比分在半决赛中落败于郎平执教的美国队为例,尽管在赛前,大家对郎平率领美国女排在自己国家战胜自己国家队也颇有议论,但是在结束比赛后,多数媒体和普通大众都摒弃了狭隘的国家民族观念,也为美国女排献上衷心的掌声,体现了一种民族的宽容姿态。尊重规律,与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协调一致的。

  美国女排在赛场上体现了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精神,正是对中国"女排精神"的新的时代弘扬。"女排精神"不仅仅鼓励着中国的运动员,还走出国门,在其他国家的队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而从这个层面来说,在海外执教的郎平对"女排精神"进行了传播。"女排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精神价值观,绝不应只属于中国。正因如此,"女排精神"在世界人民面前的绽放,更是中国人"女排精神"骄傲的新体现。

  7.3 "女排精神"是对社会精神生产力的新诠释。

  7.3.1 "女排精神"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发展。

  2006 年 3 月 4 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胡锦涛同提出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女排精神"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一种体现,主要表现在其包含的为国争光振兴中华以及集体主义顽强拼搏的内涵上。在当前的社会中,让"女排精神"在艰苦的条件下取得辉煌的成功,提高民众对其的接纳能力,并使其成为一种民族时代精神的代表对激励民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具有 14 亿人口 56 个民族的大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不仅要坚持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一代代革命领导集体的思想,还应对自己的精神归属和精神家园导向有清晰的认识,形成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风气,并且要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女排精神"所包含的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思想,对人们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进行了明确;其包含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民去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较真"精神体现了创新就要不懈钻研的价值本性;自强不息的内涵则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和体现。总之,"女排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已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

  7.3.2 "女排精神"是社会生产的精神食粮。

  精神生产力是物质生产力的先导,对整个社会生产力有巨大影响。"女排精神"不仅是一种竞争意识。在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还不断地改造我们自身的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增益精神生产力的内涵。在 1982 年,中国女排首次夺得世界冠军的时候,全国人民沸腾了,广播里反复播送解说员激动的现场解说词,还是稀罕物的电视机前挤满了早早就来观赛的人群,大大小小的宣传栏上登载着女排姑娘们的照片、画像,大街小巷里可见弘扬女排精神的标语口号,素不相识的人们聚在一起,像节日一样欢乐庆贺,女排的故事成为最时尚的励志典型人们的口口相传。亲身经历过这个时刻的人们始终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就像我们前几年关注刘翔一样,也让人们感受到什么是团结,什么是中国。比赛场上的任何一个小动作都牵动着国民的心,"女排精神"唤醒了全国人民的爱国心,那时,中国真成为了一个整体。

  7.3.3 "女排精神"是国家利益的凝聚和拓展。

  在筹办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我国先后经历了雪灾、地震等大灾难,但是在天灾人祸面前,中国政府和普通民众都表现了一种不畏艰难强大的信心,在抗击灾难的时候也不枉筹办奥运会等事项。在那一年,抗震救灾精神席卷整个中华大地,北京奥运精神也悄然影响着全国人民,这也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广大大学生在担任志愿者的过程中,不仅让自己的心灵受到了洗礼,也感受到了体育健儿在赛场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坚定了他们的爱国之情。在 1982 年,郎平当选为全国十佳运动员时,她说自己的成功也得益于同伴的努力,自己是代表集体领奖。

  在她们眼中,"我"和"我们"是密不可分的。这里的"我",是摒弃了私利的"大我",以集体精神生产力的方式成为道德、理性、价值内在统一的精神归属,极大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

  7.3.4 "女排精神"提升了人们克服困难的毅力和信心。

  赛场上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场下几十乃至几千万次的练习,观众的每一次喝彩都是女排队员们拼搏精神的展现。在中国女排的精神理念中,顽强拼搏是尤为重要的,这也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骨气和力量。女排运动员们从不因为伤痛和苦难而止步不前,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反而更能激起她们挑战的心理,从不胆怯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的精神帮助中国女排在多次不利的战局中反败为胜,在这一过程中,与其说是战胜对手,更不如说是战胜了自己。当代大学生生于和平年代,物质产品丰富,社会舒适度、宽容度极大提高,但困难和挑战依然无时不在,要发展,就要锤炼本领,磨砺意志,培养自己不畏艰难,顽强奋斗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挫折面前迎难而上,实现人生进步与成长。

  7.4 "女排精神"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新解读。

  7.4.1 "以人为本"体现科学的高尚性。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所谓的核心就是根本地位。它强调的是要发挥"人"的作用,在发展中,其主体、动力、尺度以及目的都是人。即发展的动力依靠人来实现,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化了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机器,检验发展结果水平的是人整体素质的提升而不仅是某一方面孤立的发展。发展的最终成果是为人类共享,而不是带来痛苦或造成各种失衡。以前的竞技体育在训练的过程中更看重成绩,因而导致体育和文化的分离,也忽视了文化和精神对人的发展的核心作用,这也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过,"如果一个人将全部东西都交予一项经济运动只是因为这项运动可以使其富裕,那么这项竞技体育的高尚就不复存在,让肌肉凌驾在精神之上,是对人的平衡的彻底毁坏。"这一理念也体现了运动员的发展本质和核心。"女排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这样的理念。

  7.4.2 发扬"女排精神"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协调性、永续性。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思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要统筹兼顾、统揽全局、总体规划、协调发展、兼顾当前和长远、局部和整体。就运动员来说,全面发展就是要使其思想、教育和创新能力、经济水平等各方面素质都有所提高。而协调发展就是实现运动员各个环节的发展,此外还要实现运动员在退役后各个阶段的发展。"女排精神"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

  7.4.3 统筹兼顾是对"女排精神"和谐发展的时代需求。

  可持续发展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传统体育运动训练方式曾片面追求人的竞技水平的提高,以一味追求运动量的提高等方式提高运动成绩,而忽视运动员知识水平、道德素质的培养。现实表明,高层次竞技体育实质是精神的共享,人们在竞技中追求美、体验美、发展美。在社会各行业领域中,人们敬仰道德高尚的竞技水平高手,对用各种卑劣手段获得竞技成绩的人表示不耻。和谐社会是整个社会运行发展的总体目标。其发展度、协调度、持续度在理性空间的持续性和广延性的考量。判断一个领域是否真正发展?是否健康发展?是否平衡发展?是否高质量发展?"女排精神"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美追求和实际体验。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价值观论文
返回: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