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

小学生与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探析结论及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6-03-20 共3792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小学生与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态度探究
  【第一章】东高地三小的家长与学生对学校体育认知分析前言
  【第二章】小学学生与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态度研究对象及方法
  【3.1】北京市东高地三小学校体育开设情况
  【3.2.1  3.2.2 】小学生对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的态度
  【3.2.3 - 3.2.5】小学生对早课间操、体育训练及比赛的态度情况
  【3.3 3.4】东高地三小家长对孩子健康及学校体育的认识与态度
  【结论/参考文献】小学生与家长对体育教学的认识探析结论及参考文献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北京市东高地三小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态度整体状况较好,说明东高地三小在引导和培养学生对学校体育的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上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也说明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满意和认可程度较高。

  4.1.2 东高地三小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态度分析中,学生的认知分数高于他们的情感和行为意向分数,在三种成分中均值最高,由此可知东高地三小的学生态度属于“认知”型,表明学生的态度受他们自身的认知因素影响较大。

  4.1.3 东高地三小的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态度的三因素分析中,家长的情感因素高于其行为和认知因素,在三成分中均值最高,可知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态度属于“情感”型,表明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态度受自身情感因素影响较大。

  4.1.4 在学生的态度分析中发现,东高地三小的体育课程的学习以考试内容为主,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和关注度不够,使学生在喜欢体育课但不喜欢体育课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存在矛盾;课外活动中没有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特长,其趣味性有待于提高;早操和大课间操的形式缺乏创新,教师组织力度不够;体育训练和比赛片面强调荣誉,导致学生紧张和不敢参加训练和比赛。

  4.1.5 在家长的态度反应中发现,家长对孩子参加学校体育的情感投入比较大,希望孩子能在学校体育中得到锻炼并发挥孩子的特长,但又不想孩子因为参加学校体育占用过多的学习时间,更不想孩子在体育方面有太多的发展,对体育还是存在有偏见。

  4.2 建议

  4.2.1 东高地三小应该在继续加强学生对学校体育认知的同时,不断丰富学校体育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加体育课、课间操的趣味性,注重每个学生的爱好的自身情况,培养学生对学校体育的情感,逐渐引导学生的行为倾向,从而进一步达到学生对学校体育认识和情感的共鸣,才能更好地开展学校体育。

  4.2.2 抓住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情感因素,大力宣传学校体育对学生身体的益处,通过举办“亲子运动”、“家庭体育”的形式让家长充分了解并参与到学校体育中来,提升家长的认知和自身参与体育的行为,鼓励家长能以身作则带动孩子运动,消除家长对体育的偏见想法。

  4.2.3 文章重点研究了东高地三小学生和家长对学校体育的态度情况,但能否适合同类学校还需要进一步多的从其他学校采样分析;此外文章对学生和家长的分层分析还不够,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做更细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 牛玉波。试论小学生体质下降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96.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Z].2007-5-7.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4] 张鹊。北京市西城区小学体育课开展现状与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3.
  [5]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Z].2011.
  [6] 张建生。通化市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
  [7] 刘运生。阳光体育背景下济南市小学生体育兴趣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3.
  [8]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通知[Z].2007-6-4.
  [9] 《教师百科辞典》编委会。教师百科辞典[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社,1987:351.
  [10]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袁世全;李修松,萧钧,祁述裕等。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79.
  [11]四川百科全书编纂委员会编四川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7:1057.
  [12]郝迟,盛广智,李勉东主编。汉语倒排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163.
  [13]甘惜分主编。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45.
  [14]赖天德。学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24-29.
  [15]王琴。体育课与学生个性发展[J].教书育人,2012,28:46.
  [16]曾幼岚。浅析中学生参加体育课的动机因素[J].福建轻纺,2010,07:43-46.
  [17]吕中凡,刘保。学校体育“双中心”体系的构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7(4)。
  [18]何昌贵。南昌市城区小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学院,2011.
  [19]张洁。“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我国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
  [20]江延英。普通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8.
  [21]王媛,把学生吸引到课外体育活动中来[J].中国学校体育,2000,6.
  [22]朱政。浅论我国学校体育对学生的影响[J].成功(教育),2008,03:132.
  [23]王纳新。普通院校大学生对待体育课学习态度的研究[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3)。
  [24]罗晓,叶少杰。高校学生关于体育的认知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1998,01:62-65.
  [25]张明飞,陈立新,林少琴。对福建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29-31.
  [26]李江。大学生体育态度状况调查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0,02:52-55.
  [27]孙立红,李书玲。山东省济南市小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7,01:74-76.
  [28]晏子翔。中学生体育态度与体育活动偏好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29]刘一民,孙庆祝,孙月霞。我国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1,01:29-32.
  [30]李祥。中学生体育态度研究现状分析[J].体育世界,2012,03:35-36.
  [31]杨明陶。中学生体育态度与习惯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
  [32]张丰涛。高校研究生体育态度与行为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
  [33] Linda Richard, Dominique Evansville G. High school student attitudes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J].Sport Education and Society,2007,11(4):385-400.
  [34]温志宏。消极体育态度的形成及转变方法和途径[J].赣南师范学院学 2003(6)。
  [35]张笋等。体育消极态度的成因与转变途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0.12(4)。
  [36]樊超。延边地区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体育行为关系研究[D].延边大学,2012.
  [37]吴劲松。巴中市重点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8]Leblanc-Considered,Rosemary.The role of parent information centers on parent satisfaction with schools of choice[J].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1995,122 pages.
  [39]周融。北京市城区中小学生家庭环境对学生校外体育活动参与影响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12.
  [40]高泳。我国青少年体育参与动力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41]李丽。家长参与及其与学生学习动机、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
  [42]张蓉。中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体育课程需求的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3.
  [43]鲍明晓。中学生家长对学校体育价值认知的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1992,03:23151-55.

  致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丰富、短暂、深刻的两年研究生生活已悄然落下帷幕,曾经在首都体育学院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的我们也终将花实饱满而踏上新的征程。然而,在这新的旅途还未开始之前,我特别需要向过去的点点滴滴挥手告别。

  两年的研究生学习时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积攒了不少的经验,结识了许多值得自己尊重的前辈、老师以及陪我一起走过这段岁月的同学、朋友们。

  首先,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恩师张全宁老师在这两年来对我的辛勤培育和无限关怀。恩师如父,跟导师在一起的日子我无时无刻不在学习着,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

  因为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真诚、学到了严谨,深刻的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那种自律。他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孜孜不倦的工作作风、勇于创新的科研精神都使我受益匪浅。他的思想、他的风度、他的行动、他的教诲无时无刻都在传递着一位人师对自己学生的爱。在指导我论文的过程中,是他让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事情的主次、先后之分;是他让我认识到对于必须要做的事情要给自己、给别人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是他把我一步步领进撰写论文的大门,尽管我的论文水平比较浅薄,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尽管我掌握的还只是皮毛,但是,是他交给我了方法,教给了我求实,交给了我做学术最重要的东西。再次感谢我的导师,我会带着他传达给我的学术知识及做人准则迈向新的开始。我也坚信,有导师的指导思想为航向,我的征程将不再迷茫。

  其次,感谢在我论文调查研究过程中给我帮助的东高地三小的体育组教师。感谢组长张震在我调查每个班级时都提前去班里介绍我的调查内容,感谢回力军老师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感谢刘海滨老师给我详细介绍三小学校体育的情况。此外还要感谢开题中陈钧老师、谭振斌老师等专家教授对我的指导和建议,感谢篮球教研室为我传道、授业、解惑的各位老师们,感谢所有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审阅本论文的各位专家评审,感谢两年来一直关心、教育我的研究生部的领导和老师们!在此也特别感谢我的实习学校北京市东高地第三小学,感谢三小的领导与体育组各位老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最后,我要特此感谢在我求学道路上一直用血汗默默支持我的家人,向爸爸和妈妈说声:“您们辛苦了”!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