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体育教学论文 >

农村小学古诗韵律操开展的现状分析

来源:未知 作者:小韩
发布于:2016-03-21 共10295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开展研究
  【第一章】村小大课间古诗韵律操的推行调研前言
  【第二章】海淀区农村小学古诗韵律操开展的研究方法
  【3.1  3.2】农村小学古诗韵律操开展的现状分析
  【3.3】促进古诗韵律操活动有效开展对策
  【结论/参考文献】农村小学推广古诗韵律操的探索结论及参考文献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3.1.1 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情况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人数较多,农村小学覆盖率较大,农村教育成为国家教育部门急需发展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各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逐步重视,农村教育水平有显着地提高,然而,尽管有提高,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隐患。本人对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农村小学作了相关调查研究,通过对学生与老师的问卷调查以及部分老师的访谈,了解到其所在农村小学的一些基本情况、体育教学现状,归纳总结出所调研的农村小学现今所存在的问题。

  3.1.1.1 师资问题
  
  第一 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分析师资力量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师业务水平高,则其采用的教学方法先进,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学习效率较高;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则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课堂效率低,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效果不理想。由表 4 可以看出在学生对学校现存情况满意调查中全部学生选择的对教师的满意度百分比为 9.9%,可以看出学校教师并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满意,这里面包括教师风貌、教师对待学生态度、教师教学水平等等,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是得不到学生的认同,达不到学生的满意程度,就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接受文化知识的最佳水平。

  第二 教师的基本情况分析教师的基本情况有时只是反映出一个片面的客观事实,然而,就当今中小学学校教学发展情况来说,师资的个人基本情况也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表 5、表 6 和图 1、图 2 分别表示出农村小学在校教师的基本情况。由表 5农村小学部分教师的年龄情况可知,大多数教师处于 30-49 岁的年龄段之间,教师年龄所占比重相对合理,但是,由表 6 教师在校教学时间情况可知,教师在校工作 10 年以上的人数比重较大,教师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工作,容易产生倦怠心理。加之受经济条件所限,相对于城市小学的教师,培训学习机会会少一些。

  图 1 的农村小学部分教师的学历情况,调查人数比重相对合理,在 80 年代中专就可以进入中小学进行教学,可随着知识的爆发与新生事物的不断出现及社会的发展,好学校要求研究生,一般学校都是要本科生,国家规定,进入中小学教学,最低是大专学历。由图 1 显示可知,部分农村小学教师学历基本达到要求。

  图 2 农村小学部分教师担任具体工作情况显示,教授文化课的老师所占比重达到82%,而体育课老师所占比重只有 10%,基本符合教师配备比例要求,但是其完成体育工作质量不高,这说明在海淀区部分农村小学虽然有充足的体育教师数量,但是,师资的质量并不能达到要求。这种学科教师配置失衡的现象在当今农村小学中存在情况相当普遍,这也是学生偏科现象,身体无法达到充分锻炼的重要原因所在。

  通过对工作在教育一线的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小学校长的咨询与调查,又了解到,学校的教师因平时工作繁重,对体育锻炼意识淡薄。为提高学校教师体育锻炼意识,同时带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有规定所有教师每天都有体育锻炼的运动量,完成才能下班。但大多数教师不能如数完成,更有甚者采取作假的方式应付学校。这种情况更是教师素质的体现,以及新兴教学模式闭塞,身体、意识等不能随着时代潮流进步的现象。

  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应针对实际情况对农村小学的教育师资问题提高重视,多组织相关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让更多的老师了解教学方法与模式在随时更新,接触并学习新兴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增加其教学经验。使农村小学各个领域的教学工作者在原有的能力基础上教学方面有显着地提升。学校教师的运动积极性上去了,也会带动学生提高运动锻炼的积极性,这样,才会进一步促进学校大课间等体育活动的有效进行。

  3.1.1.2 学生课外活动的问题研究近年来,中央政府及教育部先后发布多项文件强调要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让学生真正的走出教室,参与到体育工作中,加强体育锻炼水平,培养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促进身体的全面发展。200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素质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这几方面做到相互渗透,互相支撑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学校的体育工作提高重视,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熟练多项体育运动项目,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时间,不准挤占体育活动时间与场所。多开展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相互配合与通力合作的精神,使学生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与坚强的毅力。地方政府要统筹规划,为学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必要条件。

  针对农村小学学生课外活动的问题,本人走访了海淀区苏家坨中心小学与苏三四两所小学,做出了以下相关研究。

  第一,农村小学活动场地的研究。学校的体育课程与课外的体育活动,是学生在校期间仅有的体育锻炼时间,因此是相当宝贵的。而学校提供的活动场地成为了至关重要的条件。由图 3 可知,部分农村小学学生对学校室外活动场地大多数是非常满意的,这也给学生们的体育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由于北京的外来人口的增多,各中小学的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多,尤其是农村小学,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由于当地户口的限制,只能进入农村小学。这样就导致了农村小学的学生在逐渐增多。如果学生们没有一个活动的空间,没有一个足够大的体育活动场地,就不能满足学生们游戏活动的需要,长此以往下去,学生们就会对体育运动失去兴趣,即使学校规定安排要做出一定时间的体育活动,也会应付事,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导致体育课程和课外活动流于形式,无法达到健身的目的和效果。通过对海淀区苏家坨中心小学张校长的访谈,也了解到,农村小学的室外活动场地的使用,是城市小学无法比的,我们拥有足够的场地,使学生们的活动空间大,体育课后活动一小时更容易实施,这也是在城乡小学比较中占优势的地方。

  第二,学校开展室外活动情况研究。最新颁布的《学校工作条例》明确提出普通中小学校、农村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当安排课间操,每天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

  以下是对北京市海淀区部分农村小学对室内课和室外课喜爱程度的调查,其中室内课是指的是除体育课以外的室内文化课,而室外课指的是课外的体育活动,虽然《学校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生每天的体育活动时间不得少于一小时,但很多学校在一些理论文化课的期中或期末等考试之前,会无理由的占用学生在室外体育活动的时间。这样学生就无法达到每天锻炼至少一小时的标准了。由图4可知,所调查的289名部分农村小学学生中,有173名学生喜欢上室外课,所占比重 59%.玩是孩子们的天性,而随着应试教育模式的愈演愈烈,家长老师都希望孩子能在应试大军中突破重围,当然,这种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急于求成,或方法不当,就会适得其反。小学本来就是学习任务最繁重的阶段,每天规定的上课时间,课下各科堆积如山的作业,各式各样的辅导班,压得学生喘不过气。学生急需透透气,让他们在阳光下跑一跑。

  通过对海淀区苏三四小学李校长访谈得知,为保证学生能够有充足的时间体育锻炼,在学校能够尽量为他们提供课外活动时间,但是,室内课课业逼的紧,遇到一些课业问题,或即将进行室内课的考试时,就会顺理成章的剥夺室外课的时间。而在家里没有合适的场地,也没有合适的小伙伴,农村各种健身俱乐部相当缺乏,家长还是普遍缺少让孩子多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很多老师和家长始终存在着只要孩子离开课桌,到室外活动,就是在浪费学习时间,就是在玩,就是在干没意义的事情的保守观念。转变他们的思想,让孩子们恢复天性,真正达到阳光体育的目的,也是现今急需解决的问题。由图 5 可知,被调查的小学室外活动开展情况的形式还是相当乐观的,学生们更能从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同样也使老师们更能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学生、老师的锻炼需求的增大使得学校、相关教育部门对体育活动更加重视,也会研发出更加丰富、创新元素更强的体育活动形式,引入各个农村小学,达到更好的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

  针对以上研究,笔者认识到,农村小学还有一些现存的,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教育部门以及各学校要充分了解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从各方面找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从农村走出来的优秀人才,促进我国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异,进而实现国家的全面、和谐发展。

  3.1.2 大课间在农村小学的发展情况

  3.1.2.1 大课间在农村小学的改革现状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校体育活动形式,提起传统课间操,大多数学生一致的观点是广播体操,这种片面的意识已在他们脑海中形成了定性思维,也成了传统课间操典型的特征。

  经过走访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中心小学、西玉河小学、苏家坨小学和苏三四小小学,参观各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并对学生以及部分老师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到我国传统的课间操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一定的教育功能,但这种单一的“操”模式已经使学生逐渐失去了对大课间活动的兴趣,就会产生厌倦,出现出工不出力,应付事的情况。传统的课间操形式的一大特点就是始终一成不变,没能跟着事情发展的变化规律一直往前走。改革后的大课间在部分农村小学相继开展实施,而活动形式还是存在相对单一和老套,甚至有的学校只是敷衍了事,并没有真正的对大课间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革。

  本人又对苏家坨和苏三四两所小学就改革后的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做了进一步的跟踪调查,对于改革后的大课间的活动形式,跟之前的课间操相比,学校做出了一定的改革措施,通过对两所学校学生的调查,了解到,学生渴望在大课间增加有趣生动的活动形式,更符合他们年龄段身体发展特点的。然而,学校在大课间活动形式上,还不够完善,在时间安排上还有待进一步作出规范,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们的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大课间活动中能够快乐运动,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1.2.2 一般广播体操的发展实施现状自从 1951 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和中央广播事业局共同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并在同年 11 月 24 日公布了第一套成人广播体操以来,广播体操就成为了我国中小学课间操时间必做的一项活动,广播体操的编排符合青少年身体发展特点,具有简单易学、欢快活泼等特点。至今为止广播体操已经发布到了第九套,虽然广播体操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代代更新着,但对于每天都是必做的活动项目这一规定,学生们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本人走访了海淀区四所小学,又进一步对苏家坨中心小学、苏三四小学两所小学做出关于一般广播体操的相关研究如下。由图 6 可知,海淀区部分农村小学的学生对一般广播体操的看法,有 64%的学生是喜欢做操的,有 31%的学生没什么看法,2%的学生感觉乏味,不想做。

  从前人的论述中可知,广播体操具有形式单一、老套的特点,组织模式相对生硬、死板。学生个性无法张扬,不能提高练习的积极性,造成学生不认真做操,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然而,在海淀区部分农村小学对部分学生做过调查可知,学生对广播体操的喜爱程度极大,并没有明显的排斥现象。因此,我们不必对国家体育总局创编并规定每天必做的广播体操存在太多异议,反之,我们应迎合孩子们的意愿,大力提倡,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创建和谐的课间活动氛围。

  3.1.2.3 大课间改革后的意义通过对多方面研究的参考与借鉴,以及对海淀区部分农村小学大课间改革必要性的调查与分析,可知其目的为拓展视野,增加兴趣,提高课间操质量;消除身心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端正身体姿态,提高学生鉴赏能力;背诵古诗词与体育运动相互促进,提高而这水平;密切配合,遵守规则,突出集体,形成良好道德品质;脑与形结合,智力、体力并进。

  其意义为:

  (1)课间操改革研究的成果,对培养学生的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促进健康。振奋精神意义非凡。

  (2)课间操改革研究的成果,还能做到有针对性的防止和矫正学生身体的不良姿势。

  (3)课间操改革研究的成果,能够消除学生身心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4)课间操改革研究的成果,对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节奏感和协调性起着重要作用。

  (5)课间操改革研究的成果,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体社会化、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合作精神。课间操改革研究成果,有利于建设良好校园文化有利于良好的班风、班貌形成。

  (6)基于以上课间操的目的和意义,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课间操对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以及学校的建设均起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应大力提倡与发展。

  3.1.3 大课间中古诗韵律操的发展现状

  面对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深刻的变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深刻开展。学校教育的各学科都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改革,学校体育工作也不例外,也只能通过改革和研究,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大发展。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若使课间操更好的适应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有必要进行一些创新改革。

  把课间操的创编与应用充分灵活起来,形式多种多样,使学生既喜闻乐见,简单易学,又充满乐趣,寓教于乐。使课间操做到真正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地学校体育工作都在围绕着如何进行课间操的改革展开讨论,这项活动已在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学校蓬勃的开展。

  古诗文主要指中国古代的诗歌和散文,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古诗文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按内容可以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等。

  自编操是由个人、小团体、学校单位等根据自己或实际需要,符合创编原理而创编的徒手或轻器械操。古诗文和自编操的结合是近年来一种具有创新元素、运用多元智能学习理论的新兴韵律操形式,在一些小学校逐渐普及开来。然而,农村小学由于地处偏僻,胜任教学能力的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因此会造成这种古诗韵律操的体育锻炼形式不能在农村小学更好的开展与施行。

  经过以上分析可知,一般广播体操在小学体育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而经过改革与创新后的课间操也是需要大力提倡的,古诗韵律自编操这种新兴的课间操活动形式在我国各小学已经开展起来,得到了大家的广泛认可。因此,应怎样分配改革后的课间操的时间,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

  针对一般广播体操与改革后的古诗韵律操的比较,本人对海淀区苏家坨中心小学与苏三四小学做了相关研究如下。由图 7 可知,在对农村小学部分学生的调查中,有 36%的学生喜欢广播体操,说明广播体操的形式已经深入人心,需要我们不断地完善与发扬;16%的学生喜欢古诗韵律操,说明古诗韵律操作为一种新兴的课间操活动形式,还是在逐渐被大众接受的,但是由被接受的比重来看,古诗韵律操还是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是我们要努力的;占的比重最大的选项是两者都喜欢,这也是笔者在本文中大力提倡的中心内容。由图 8 可知,在对农村小学部分学生调查后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非常愿意在将来,古诗韵律操能和广播体操一样,也成为课间操必须开展的活动。

  这说明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发展趋势较为乐观,深受学生的喜爱。我们有必要在现有的基础上迎合大众的喜好,将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中做得更好。

  达到丰富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目的。

  通过对苏家坨小学张校长的访谈可知,学生每天课业繁重,在校,室内学习时间长,室外活动时间短,回到家,又要完成家庭作业,因此,自主活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极少。但是,孩子喜欢运动,渴望锻炼。虽然学校也在努力改变学生不能充分锻炼身体、强健体魄的现状,但是单凭一方面的努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课间操活动的改革,古诗韵律自编操活动形式的引入,为我们带来了新兴的体育锻炼形式,使学生与教师眼前一亮。也希望通过这种形式使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学校体育锻炼中,寓教于乐,快乐健身。

  3.2 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开展实施现状

  3.2.1 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了解情况

  本人所了解的并亲身参与教学实践的海淀区农村小学中进行课间操改革,开展古诗韵律自编操活动的有苏家坨中心小学、苏三四小学、永丰中心小学、西玉河小学,本人特多次走访这四所小学,做出了相关研究。由图 9 可知,通过调查对部分农村小学学生与老师对古诗韵律操的了解度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被调查的两所学校是已经实行过古诗韵律操的学校,但是并没有在全校完全的普及,因此,在被调查的部分学生与老师中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和老师对自编操非常了解,当时学校在计划对学生进行自编操的学习时,在自编操的创编、师资、学生的组织教学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人力、物力。若是在这种条件下,实施学校的学生和老师还有对自编操毫不了解的情况出现,我们不得不怀疑,学校是否真正对这种新兴的课间操模式加以重视,学校老师是否对一些教育新方式给予关注,而作为学习的主体,所有教学模式被绞尽脑汁研发出来的主要授课对象的学生是否真正对自编操充满兴趣,主动学习,体会其中的乐趣。

  针对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开展与实施,对古诗韵律操的研发与创编专家进行了访谈,了解到专家在起初研发这个项目并打算在农村小学开展与实施的初衷,近年来,虽然在大力改进城乡小学的教育差距,但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还是有一些困难存在,同时也需要一些时间。在农村小学体育教学方面不断的发展进步的问题上,首先要让学校、老师、学生都能有一个积极向上、乐于进取的学习方向,不断提高与时俱进、不甘落后、开拓创新的意识。古诗韵律操作为对学校大课间活动改革的一种新兴教学模式,以多元智能理论学习为基础,增添了古诗词的国学元素,抑扬顿挫,有一定的韵律感。是作为发展大课间活动以及缩小城乡体育教学差异很好的体育锻炼方式。

  课间操的改革对于每况愈下的学生体质发展来说,是一件好事,而古诗韵律自编操这种模式更应该成为学生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的上佳方式,而针对四所已开展实施古诗韵律自编操的农村小学的了解情况来看,教育相关部门和学校应使学校师生对于提高体育锻炼以及积极响应新型教学模式的引入方面增强意识,大力提倡,并制定相关对策,进行普遍推广。使课间操的改革落实到位,对海淀区农村小学的体育教育事业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3.2.2 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编排情况

  古诗韵律自编操作为大课间改革的一项新兴体育活动形式,自编操的创编成了实施开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自编操的实质就是创新,在加入具有国学元素的古诗词后,抑扬顿挫,节奏轻快,配上简单易学的体操动作,结合古诗词背诵的自编课间操,音乐声中跳动着古诗内容,既有学生熟悉的,也有不熟悉的,他们结合在一起,将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巧妙结合,学生在这一状态下,对古诗的记忆效果会更好,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做操质量的提高。由图 10 可知,在农村小学随机调查的 38 位教师中,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古诗韵律自编操的创编是有困难的。自编操的创编决定了学校学生对自编操的兴趣度,以及开展情况和实施前景,同时也影响着大课间改革的发展趋势。然而农村小学师资情况不容乐观,由于长时间在相对偏僻的环境岗位工作,没有机会接受学校给予安排的进修深造,消息闭塞,无法学习较新兴的理论,导致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开拓思维研究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与体育动作设计。使自编操的创编成为农村小学古诗韵律自编操的实施开展的首要难题。

  针对古诗韵律操的创编情况,对古诗韵律操的研发与创编专家进行了访谈,专家也提到,对于操的创编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自编操的韵律创编。活泼轻快的节奏加上顿挫有序的古诗词,组成欢快、动感十足的韵律。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更能激发起学生们想要动起来的兴趣。二是自编操的动作创编。这是比较有难度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教授他们的动作不能太有难度,如果太难的话,学生们就会对自己没信心,不愿学;动作又不能设计的过于简单,那样会让学生们学习的不认真,感觉没多大意思。在设计动作时,又要考虑到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又要考虑到如何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如何顾及所有人,能更好的因材施教。

  对具有在农村小学亲身教授古诗韵律操经验的体育工作者进行访谈了解到,古诗韵律操的创编确实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想要让学生们喜欢做操,必须把操编的有意思,趣味性十足,还要考虑到学生要边背诵古诗边做操,这样就加大了学生做操的难度,操不必过难,但是一定要活动到全身,让学生们在做操期间,头脑并用,使古诗韵律操活动起到真正的作用。

  3.2.3 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实施开展情况

  3.2.3.1 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实施开展现状古诗韵律自编操作为对大课间进行改革的一项新兴创新活动形式,自身价值主要是对创编操的教师编排能力和对学生的教授的能力的体现,以及学生在这种具有多元智能理论基础的活动方式上的古诗韵律操的进行过程中,背诵古诗与体育运动相互促进、密切配合,遵守规则、脑与形结合,智力体力并进的能力的培养。古诗韵律自编操在农村小学的引入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对大课间改革与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与形式多样的意识的形成。自编操的创编作为一个重要环节,也考验了教师的思维发散与创新创编的能力。而最终这种创新活动是否能够真正的走进农村小学,就看如何在对学生教学、开展与实施。由图 11 可知农村小学有 74%的教师对古诗韵律自编操在本校的实施所持态度为“同意,可以开展”.这说明古诗韵律自编操还是在农村小学较受欢迎的,没有得到大部分教师的抵触,而是欣然接受。这对古诗韵律自编操在农村小学的发展有促进作用。图 12 显示的是农村小学部分教师对于在农村小学古诗韵律自编操的实施是否比在城市小学的实施更有必要这个问题的情况分析结果,可知大部分教师认为在农村小学进行自编操的学习还是大有必要的。近年来,虽然国家在颁布一些法律条文,以及一系列的措施来减小城乡小学的教学差异,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并不能完全解决城乡小学的教学差异的现存问题。因此,多关注、重视农村小学的体育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由图 13 可知,农村小学部分学生有一半以上的人认为古诗韵律操学起来并不困难,这说明教师对于古诗韵律操的创编比较成功,学生们学起来比较轻松,因而使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开展与实施不会产生太大的困难,较为顺利。古诗韵律自编操是由简单的体操动作与朗朗上口的古诗词组成,练习的目的在于背诵古诗与体育运动相互促进,提高二者水平。
  
  由图 14 可知,农村小学部分学生及教师对于古诗词的学习在自编操活动过程中是否起到了帮助所持态度情况,持赞成态度的人数较多,并且认为很有帮助的学生人数较多。而在图15 的显示可知,被调查的学生中有高达 82%的学生能做到边做操边背诗,说明了有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这种课间操的新兴形式,并且表现积极。达到了古诗韵律操在学生中开展实施的目的。由表 7 农村小学部分教师对古诗韵律操意义分析调查可知,对于笔者所列出的关于在农村小学推广古诗韵律自编操的意义是认可的,并在“背诵古诗与体育运动相互促进”与“脑与形相结合,智力与体力并进”两个意义选项中,选择人数超过了一半。因此,可表明,古诗韵律自编操主要意义就是将自编操的体操动作与节奏轻快、押韵的古诗韵律相结合,使学生达到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进行故事背诵练习的双重效果。

  由图 16 可知,农村小学部分教师对于古诗韵律操在学校开展中学生文学素养的形成与提升的态度分析,有大多数教师认为是很有作用的,使古诗韵律自编操在农村小学的开展与实施中的意义更提高了一个层次,意义效果更加明显,实施开展此项活动更有必要。古诗韵律自编操在全国一部分小学已经开始实施开展,并且开展的效果不错,而近年来在农村小学也渐渐兴起,但其规模不大,而且没有受到教育相关部门以及农村小学校的重视以及提倡。如图 17 古诗韵律自编操活动在农村小学举行比赛的情况可知,古诗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比赛并不多,这样学生的努力练习得不到及时的检验,韵律操的开展可能出现的弊端不能及时的发现并纠正,好的地方未能发扬,提出表彰。使学生不能培养对韵律操积极地学习兴趣,不能快速进步,阻碍着韵律操在农村小学的发展。

  通过对已经实施开展古诗韵律自编操活动的农村小学苏家坨中心小学的张校长进行访谈调查可知,该校实施的韵律操活动效果不错,除了一年级,已经在全校普及了,而且学生们学的快,每次做操都会背诵古诗,学校会一有集体活动就会放上音乐,让学生们集体练习,同学们动作整齐划一,声音洪亮,成为校园中美丽的风景线。但张校长认为,在操的创编上,还是希望韵律的节奏感再加强一些,而且操的动作形式稍显单一。

  在对进行教授农村小学学生古诗韵律操的体育的工作者进行访谈中也了解到,同学们在学习韵律操时,积极性很高,再加上古诗的背诵,感觉很新奇,学生们在学习中会互相比赛,看谁背的快、背的好,动作做得规范、优美。这也大大提高了教师教授韵律操的积极性,学生爱学,老师自然爱教,老师爱教,教学质量也就会提高,学生会学的更好。但是,在教师教授过程中,也不乏存在困难,因为农村小学师资力量的匮乏,缺乏正式教授自编操的师资,因而要从其他地方引进专业师资,需要教师长途跋涉,也会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学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