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跆拳道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探究
【第一章】跆拳道的精神文化分析前言
【第二章 - 3.1】跆拳道低段位品势文化特征的研究
【3.2 3.3】高段位跆拳道品势文化特征探析
【3.4】跆拳道文化特征与精神内涵研究
【结语/参考文献】跆拳道文化的文化思想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4 结 语
本文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关于跆拳道品势和跆拳道文化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跆拳道运动的演练方法、跆拳道运动的发展,以及跆拳道品势文化的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跆拳道品势文化内涵的研究,可以看出跆拳道运动是身体与精神的有机融合,在展现过程中更能显其文化性,这种文化精神贯穿始终,通过对跆拳道品势的修炼,可以充分理解和领悟儒家文化内涵与大韩民族文化特点。从而使跆拳道参与者的技术和文化修养提升真正的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而通过学习跆拳道品势文化的内涵,在实际修炼中对跆拳道精神体会汲取,能够促使现代人在反复的身心锻炼基础上,最终把修身养性的习惯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去,这就是其教育价值所在。跆拳道修炼表面上是单纯使用拳脚,以肢体展现的运动,但真正体现出人格体系的现代武道精神,使人们建立法制意识和遵守道德规范及社会规范的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参考文献:
[1] 陈国荣。实用跆拳道[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 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船山遗书》[M]第一卷,北京出版社,1999.
[4] 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5]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M].济南:齐鲁书社,1979.
[6] 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2)。
[7] 马明。中国武术哲理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08(9)。
[8] 朱伯:《易学哲学史》[M].昆仑出版社,2002.
[9] 岳松。浅谈跆拳道运动中的"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08):173.
[10] 郭玉成。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报,2004(2)。
[11] 白话易经[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99:316.
[12] 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13] 成中英。易学本体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 林春生。图解跆拳道手册「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6.
[15] 沈祖绵:《八风考略》,《周易研究》[M]1995 年 1 期。
[16] 李鼎柞。易集解仁[M].成都:巴蜀书社,2004.
[17] 以煌,彦红,等编译。图解跆拳道技击全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0:71.
[18] 张忠兴,张鹏程。现代竞技武术套跆与跆拳道品势比较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0)。
[19] 杜晓红,李强。对《周易》与太极拳内在联系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08(2)。
[20] 黄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2)。
[21] 黎晓勇 .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J].四川体育科学, 2008(2)。
[22] 夏俊彪,程传银。对现阶段中国武术和跆拳道不同际遇的一种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3)。
[23] 王悠。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4] 毛景宇,武勇成。武术跆拳道段位推广策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5)。
[25] 黄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
[26] 赵辉。从跆拳道文化看跆拳道的传播[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8,21(4)。
[27] 庞俊鹏,彭国华。跆拳道的文化阐释[J].湖北体育科技,2010,29(5)。
[28] 张继生,雷军蓉,吴天佑。韩国学校跆拳道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3)。
[29] 谢冬兴。跆拳道风靡大学课余锻炼的人文思考[J].学理论,2009,(28)。
[30] 郭玉成。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2)。
[31] 丁峰,王明建。中国散打与跆拳道之比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6)。
[32] 黎晓勇。跆拳道礼仪与中国传统文化[J].四川体育科学,2008,(2)。
[33] 华少君。跆拳道何以能在北京大行其道[J].今日中国,2004,(5)。
[34] 崔浩澜。"韩流"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冲击与反思[J].体育文化导刊,2007,(11)。
[35] 邱郁,王伯余。中国传统文化与跆拳道[J].福建体育科技,2006,25(6)。
[36] 郑国威,刘民生。浅谈跆拳道运动的发展[J].解放军体育学院节报,2000,19(1)。
[37] 马振水,刘素静,谢永广。跆拳道运动风靡世界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1,15(3)。
[38] 牛林杰,李学堂。17-18 世纪中韩文人之间的跨文化交流与文化误读[J].韩国研究论丛,2007,(2)。
[39] 邱长源,黄艳斌。独具魅力的韩国文化[J].国际人才交流,2003,(12)。
[40] 李充阳,赵丽。韩国文化在中国,中国文化在韩国--为深化韩中文化研究所作的提案[J].当代韩国,2001,32(4)。
[41] 金顺敬。儒家思想对韩国文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1.
[42] 侯江渊; 窦燕; 任为民; 崔玉红; 高志红,我国跆拳道后备人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11
[43] 胡卫东; 徐玄冲; 王卫星; 董德龙,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几个关键点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01
[44] 徐福振,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成就动机的调查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4/03
[45] 彭召方; 范安辉,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力量训练探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8
[46] 关硕; 关博,跆拳道新规则的实施对裁判员执裁的影响[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47] 马晓利; 刘卫军,2013 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02
[48]李蕾,跆拳道裁判执裁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01
[49]唐守彦,奥运会瘦身计划对跆拳道项目竞争格局的影响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3
[50]刘宏伟,跆拳道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变革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04
[51]陈有忠,安徽省普通高校跆拳道发展现状调查[J].体育学刊 ,2012/03
[52]李可峰; 周长涛; 董贵俊,优秀跆拳道运动员静态平衡特征定量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04
[53]张会景,我国跆拳道优秀女选手历届奥运会技、战术特征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08
[54]向宝国; 王宾; 王海峰,跆拳道世界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向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0/05
[55]周长涛; 于岱峰,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横踢技术动作生物力学特征分析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9
[56]刘奇,我国跆拳道教练员创新能力的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12
[57]杨鸣亮,关于韩国跆拳道历史根源观点的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4/05
[58]李爱华; 张娜; 吴赛,简析跆拳道与武术的差异[J].体育文化导刊,2015/01
[59]孙茂君; 宗绍娟 ,北京市跆拳道项目发展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01
[60]张雷; 杨毅,跆拳道发展史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4/12
[61]徐福振; 王三保,竞技跆拳道制胜因素宏观架构及微观理论解读[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05
[62]孙茂君; 杨娜; 王丽莉,北京市跆拳道后备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02
[63]张庆春; 高志红; 刘珊; 崔玉红,2012 年伦敦奥运会跆拳道世界区资格赛裁判员记分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03
[64]陈俊; 周伟; 黄华莉,跆拳道与韩国民族主义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14/10
[65]吴建忠; 王丹; 吴素英,DaeDo 电子护具下跆拳道新得分技术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10
[66]郭海峰,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前下劈技术肌肉用力表面肌电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3
[67]孔义平,跆拳道运动中的儒家文化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13/05
[68]高平; 胡亦海,女子跆拳道项目运动竞赛结构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3/04
[69]张玉强; 徐晓飞,跆拳道对改善大学生羞怯感和身体自我概念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2/02
[70]刘宏伟; 王浩,高志红,2011 年全国跆拳道三次重要比赛录像审议情况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