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自 2004 年颁布实施至今,各地相继设立了相应的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ADR) 监测机构,我国 ADR 监测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主要表现为各地 ADR 监测病例报告数逐年上升、ADR 监测报告质量显着提高等,为人民群众安全用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1]。但基于医务人员及患者两方对 ADR 监测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 ADR 监测上报率及上报质量的因素仍然较多,因药品不良反应引起的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对医疗秩序及医患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因此,规范 ADR 监测工作,提高 ADR 监测上报数量和质量,积极预防医患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及社会价值、为进一步提高我院 ADR 监测的工作水平,笔者对我院医务人员及患者 ADR 的认知水平出发,探讨我院 ADR 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提高 ADR 监测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 对象与方法
1. 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 2013 年 6 月 - 2013 年 12 月我院医务工作者 300 名及住院患者 200 名。
1. 2 调查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参考《办法》要求,设计问卷调查表。调查表共 20 项内容,主要涉及被调查对象的基本资料、对 ADR 定义、ADR 监测工作及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均为单选题。其中 5 项内容由医务人员和患者分别作答,考察医务人员及患者对 ADR 知识的了解情况; 另 15 项内容由医务人员作答,考察医务人员对 ADR 监测工作掌握情况。
共发放调查问卷 500 份。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 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百分比表示,行 χ2检验,检测限α =0. 05,以 P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调查对象组成及其对 ADR 定义认知水平 收回有效调查表 492 份,总有效率为 98. 40%,其中医务人员 295 份( 59. 96%) ,患者 197 份( 40. 04%) 。各类调查对象组成及其对 ADR 定义的认知水平见表 1。其中药学人员对 ADR 定义的掌握程度高于其他调查对象( χ2= 6. 009,P = 0. 033) 。【表1】
2. 2 医患人员对 ADR 监测及相关知识的认知 表 2,表 3。【表2-3】
3 讨论
《办法》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应设立 ADR 监测制度并安排专人负责 ADR 监测工作。将临床发现的 ADR 及时整理、上报、分析,可有效避免该类药品 ADR 的再次发生。其中,医务人员对 ADR 的认识及对 ADR 监测工作的认知程度将直接决定了 ADR 上报数量和质量,而患者对 ADR 的认识与医疗纠纷有着一定的关联。提高 ADR 认知水平,规范 ADR监测上报工作不仅仅可以提高 ADR 监测工作水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
本文调查研究表明,各类医务人员对 ADR 基本定义的掌握层次不一。其中,药学人员对 ADR 基本定义的掌握程度最高( 92. 86%) ,且与其他医务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 其 次 为 临 床 医 生 ( 77. 78% ) ,高 于 护 理 人 员( 65. 71%) ; 管 理 人 员 对 ADR 定 义 的 掌 握 程 度 最 差( 50. 00%) 。部分医务人员对合格药品是否存在 ADR、ADR的发生是否与药品质量及使用方法有关、中药及其制剂是否有 ADR 等掌握不清,知晓率偏低。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各岗位的工作重点有关,药学人员及临床医生长期接触药品,自身对 ADR 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另一方面可能与我院长期注重对药剂科工作人员进行药学综合知识的培训有关,而临床医生及护理人员多侧重于临床与护理知识及技能的培训,药学知识培训相对滞后。患者对 ADR 定义的认识水平整体较低( 44. 67%) ,24. 87% 的患者不清楚合格药品是否存在ADR,37. 06% 的患者不清楚 ADR 的发生是否与药品质量有关,39. 59% 的患者不清楚 ADR 是否与药品使用方法有关,29. 44% 的患者认为中药及其制剂没有 ADR,51. 27% 的患者认为应由院方赔偿 ADR 相关损失。导致难以区分 ADR 的发生情况,可能成为影响 ADR 上报数量和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可能因此而诱发医疗纠纷,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
我院医务工作者对 ADR 报告和监测相关制度的认知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对 ADR 报告程序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不够。其中,有 60. 00% 的医务人员对 ADR 报告程序不了解,48. 47%的医务人员对《药品管理法》等有关 ADR监测的条文不清楚,43. 73% 的医务人员不了解 ADR 报告途径等,都直接影响到我院 ADR 上报的数量和质量,不利于ADR 监测工作的开展。另外,45. 08% 的工作人员认为没有必要上报 ADR,52. 88%的医务人员对上报 ADR 是否属于工作职责不清楚,更有 63. 73%的工作人员应该安排专职人员上报ADR,可见 ADR 监测工作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在我院仍需加大开展。
综上分析,我院 ADR 监测工作尚存在一定不足,主要体现在医患双方对 ADR 及其监测工作的认知不一: 一方面应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培训,开展多种形式多样学术讲座,发放 ADR 监测相关知识宣传页,普及 ADR 及其监测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应多学习兄弟医院在 ADR 监测工作方面的先进经验,加强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对 ADR 监测工作的认知度。同时,还应畅通 ADR 上报途径,联合使用当地ADR 监测中心网上直报途径和纸质版 ADR 报告表,确保各疑似 ADR 均能及时上报,以提高 ADR 上报数量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阎仲珩,黄登笑,黄淇敏,等 . 上海市部分三级医院临床医师药品不良反应认知度调查分析[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1,31( 5) : 648-653.
[2] 闵 慧. 我院医护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 13) : 1-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J]. 中国药事,2004,18( 4) : 203-205.
[4] 朱静辉,刘桂林,朱贤克,等. 乐清市基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上报体系探析[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 10) : 775-779.
抗心律失常药物是通过降低自律性,减少后除极、消除折返来降低异位起搏点的活动性,降低除极化组织的传导性、兴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药物治疗主要是为预防和逆转心律失常引起的严重不良后果,如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晕厥、心悸、濒死感、脑缺血...
目前,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大隐患,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1/3的人死于不合理用药。在我国,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更为严重,约为12%~32%。因此,通过药学干预来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已经成为临床医疗机构当中...
个人信用体系是指根据居民的家庭收入资产、已发生的借贷与偿还、信用透支、发生不良信用时所受处罚与诉讼情况,对个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并随时记录、存档,以便信用的供给方决定是否对其贷款和贷款多少的制度。个人信用体系是一套详细记录消费者历次信用活...
药源性过敏性休克是药物及其代谢产物作为抗原或者半抗原进入过敏性体质患者机体后,抗体与抗原结合释放生物活性物导致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血压下降达休克水平。多数药物过敏性休克的本质主要是由于IgE型免疫球蛋白的同型、亲...
医改的大力推行, 使得医院药学的工作重点逐步向药学服务方面转型, 也为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文献研究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对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1]....
阿司匹林肠溶片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用于解热镇痛,近来还发现它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该药品对胃黏膜刺激性较大,一般制成肠溶片。生产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先上几层粉衣层,再喷肠衣层,然后上粉糖衣,工艺繁琐,而且储存过...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而且长期的高血压还可以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压这一特殊群体的患病率及治疗情况缺少相关研究和报道,为了解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在精神疾病合并高血压患...
题目:乙酰氨基酚缓释制剂的最佳处方筛选目录摘要(详见正文)关键词前言实验部分1仪器和试药2方法和结果2.1正交实验设计2.2片剂的制备2.3溶出度的测定2.4片重差异的测定2.5硬度检查3结论4讨论参考文献致谢以下是正文摘要:目的...
药学服务是近些年来提高药物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学的住院手段,药师通过专业的药学知识直接向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负责和全面的有关用药的相关知识,减少了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发生率,杜绝或减少了药源性疾病发生,降低了用药死亡率,节...
近年来抗菌类药物应用量增多,分布范围变广,在多种疾病的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2]。但抗菌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现在合理使用抗生素已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3]。报道显示,外科病人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十分普遍,可达到总药物应用率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