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设计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计算机论文 > vi设计论文 >

武汉市视觉识别系统现状、存在的不足及解决措施

来源:学术堂 作者:胥帆
发布于:2016-02-14 共6451字
摘要


    城市视觉识别系统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再现,是城市理念和行为的外在表现。城市视觉识别系统的建立也是区别于其他城市、树立自身独特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更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城市建设与发展竞争激烈的今天,建构一套科学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意义十分重大。

  城市形象与视觉识别系统

  “城市形象一词最早由美国城市学家凯文 · 林奇提出。他认为任何一个城市都有一种公众形象。后人又将城市精神、城市文化以及政府行为、市民素质等内容归纳进‘城市形象',从而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定义:

  城市形象是指公众对一个城市的内在综合实力、外显表象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的特征和风格。”[1]

  “城市形象”一词是在 20 世纪 90 年代传入我国的,起初在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被重视,而后传入内陆城市。进入 21 世纪以后,我国内陆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形象建设引起关注,重庆和杭州是早期在城市形象建设方面取得成功经验的两大典型案例。

  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总体、抽象、概括的认识和评价。城市的视觉识别系统展现城市特色,是城市理念系统和城市行为系统的再现,包含了城市的市徽、市花、市旗、公共指示系统、交通标志、建筑、设施、绿化、亮化、广告牌、清洁系统等等。城市的理念和精神需要通过统一的色彩、文字、图案、口号、标语来展现。一套完整的城市视觉识别体系是建设城市形象,打造城市品牌的基础。

  而作为城市形象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最初是受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启发转化而来的。“企 业 识 别 系 统,即 英 文'Corporate IdentitySystem', 其 中 Corporate 指 法 人、 团 体、 公 司 ;Identity 是身份、一致的意思;System 指系统、秩序、规律和体系,简称 CIS,或称企业形象战略。”

  其中包含企业理念识别(MI)、企业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系统(VI)。显然,CIS 早期专指企业识别系统,后来才演进发展到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张锐等先生对此曾有比较详细的论证,“CIS 涉及领域不仅仅是商业范畴,城市品牌形象建设也有所运用。城市 CIS 分为广义和狭义。狭义的城市 CIS 指城市视觉识别系统 ;广义则指城市的理念系统和行为系统。”

  限于篇幅,本文仅从狭义上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这一视角来对武汉城市形象进行分析探讨。

  武汉城市的历史演变与品牌定位。

  武汉,湖北省会,由武昌、汉口、汉阳合并组成,有武汉三镇之说,又因交通便捷,历来就有“九省通衢”之美誉 ;武汉建城至今已有 3500 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城市之一。

  (一)武汉城市的历史演变。

  武汉历史可以追溯迄今 8000-6000 年前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春秋战国时期,它是楚国的军事、经济中心,楚文化的核心区域 ;秦汉时期,孙权与刘备争夺荆州,将都城建业迁至鄂县,更名武昌 ;汉阳地名出在隋朝,由汉津县改为汉阳县,唐宋时期初步确立了双城的格局即鄂州(武昌)和沔州(汉阳),成为长江流域的商业重镇。明清时期,汉口成为了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是全国的交通、物流枢纽。两广总督张之洞主政期间创建了我国最早的钢铁工业和军火工业基地,使武汉成为当时重要经济中心,蜚声中外。汉口开放为外国租界后由传统商业市镇向近代都会转型,曾被称为“东方芝加哥”.民国时期,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汉成为革命中心。1927 年国民政府在汉口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并为京兆区,定名“武汉”,武汉一名被正式确立,并沿用至今。

  (二)武汉城市品牌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武汉的城市品牌意识形成较早,但建设步伐缓慢。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武汉就确定了市徽、市歌、市树和市花,但民众知晓率不高。武汉一直没有统一的对外城市宣传形象,仅就武汉城市口号而言就经历了“高山流水,白云黄鹤”“、大江大河大武汉”(2012 年)、“武汉每天不一样”

  (2014 年)等几次大的变更。此时虽然建立了视觉识别系统,但还是停留在浅层次上,运用领域比较狭窄,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远远不能满足建设一个成功的现代城市品牌的需要。直到 2014 年 9 月,武汉新的城市形象口号、标识(Logo)和宣传片才正式被确立。目前,武汉在加快城市基础建设的同时,正试图努力改变城市视觉系统混乱的现状。

  武汉市视觉识别系统现状及问题分析。

  纵观武汉近年的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历程,虽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一直在努力,但收效甚微,原因何在?我们认为,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 :

  (一)城市名片缺乏,地标建筑影响力弱。

  城市名片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地标建筑又是城市形象中最直观的感受。如北京天安门既是中国的名片也是北京的地标建筑,在全世界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作为江南三大名楼的黄鹤楼,武汉以其作为自己的城市名片,其文化传播的效果与外地游客参观后的感受,和武汉作为楚文化重镇的城市文化韵味的关联,却没有传承的一致性,至少没有天安门在北京乃至中国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其实,武汉长江大桥也是这个城市的名片之一。伟人毛泽东当年的一句词“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让当时的武汉长江大桥名声大噪,曾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作为武汉城市视觉识别系统中的“突出部分”,理当成为武汉的地标建筑,与美国金门大桥成为旧金山的城市名片一样,最终成了旧金山乃至美国的象征,但武汉长江大桥的现状却并非如此。大家都知道武汉长江大桥,但在武汉城区众多的长江大桥中,它与武汉这座城市独特的重要关联性不甚明了,甚至外地人还常常把它与南京长江大桥混淆。可见,武汉长江大桥要想成为这座城市的靓丽名片,尚有许多工作要做。

  全国以东湖命名的湖泊有十多个,而武汉东湖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内陆湖,因水域面积广,风景优美而扬名,更因屈原、苏轼、毛泽东等历代诸多政治、文化、军事等大家曾驻足于此而为东湖赋予了厚重的文化内涵。来东湖的游客中,除了饱览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外,更多的是来寻觅伟人的足迹,感受伟人的情怀。几十年前朱德总司令曾写下“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的诗句来勉励东湖的建设者们。但半个多世纪过去,西湖成为杭州的代名词“,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映月”已形成西湖十景,免费让世人参观,许仙与白素贞的故事早已妇孺皆知,国内外知名度与美誉度颇高,而武汉的东湖依旧“暂让”西湖。东湖的楚文化不仅没有独特彰显,湖内几大景区各自为阵,推介的民俗文化品位也不甚高雅,远远没有形成西湖那样的景区品牌。当然,要以此作为武汉的“惟一”城市名片,恐怕也难堪重任。

  其实,武汉城市标志性建筑还有很多,如武汉大学的古建筑群,江汉路上的欧洲风格建筑群,以及具有现代建筑风格的琴台大剧院、二七大桥、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等等。但总体上说来,依旧是一个印象,即旧有的地标建筑由于缺乏有效地挖掘其浓厚的楚韵楚味和宣传,没有达到有效传播城市形象的目的,而新的地标建筑也同样因为缺乏统一有效的宣传,也没有形成深入人心的视觉感观。城市的名片与地标建设需要把城市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相结合,深刻挖掘城市的内在文化,将地标性建筑与城市文化、城市形象紧密联系。地标性建筑是建设城市基础形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最具有视觉效果的一部分。武汉城市名片不靓丽的根本缘由,还是武汉城市品牌建设的意识淡薄,并直接导致武汉现今视觉识别系统的混乱。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vi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