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医院诊治的98例乳腺增生患者中作为研究对象, 并按治疗方案不同予以分组:对照组 (n=49) 单纯采取西医乳腺微波治疗仪, 研究组 (n=49) 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案, 就两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以及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①研究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5.92%, 与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81.63%相比较高 (P <0.05) ;②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是2.04%, 低于对照组的16.33% (P<0.05) 。结论 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确切, 有“根治性”优势, 可借鉴。
关键词: 中医; 乳腺增生; 内服; 外敷; 乳腺微波治疗仪; 复发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乳腺增生患者共98例,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 均49例, 其收治时间:2015年12月~2017年6月。对照组患者年龄为19~41岁, 平均年龄为 (34.16±4.18) 岁;病程是8个月~10年, 平均病程 (5.18±1.21) 年;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0~41岁, 平均年龄为 (34.76±4.09) 岁;病程是9个月~10年, 平均病程 (5.54±1.09) 年;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无差异 (P>0.05) 。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西医乳腺微波治疗仪, 每日进行1次微波治疗, 时间是0.5h, 10d为一个疗程, 坚持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患者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 (1) 经中医辨证显示本组患者以肝郁痰凝型为主, 兼脾虚、气短、神疲、纳减等, 因而自拟疏肝化痰祛瘀汤, 处方如下:生牡蛎24g, 橘核20g, 丹参21g, 穿山甲15g, 郁金15g, 青皮15g, 茯苓15g, 陈皮12g, 当归10g, 柴胡10g, 半夏10g, 白术10g, 赤芍10g, 浙贝10g, 全瓜蒌10g, 夏枯草9g, 香附9g, 天花粉9g;由医院代煎为汤剂, 每日1剂, 取汁300ml, 分两次温服, 月经前15d开始用药, 月经期间停药, 20剂药为一个疗程; (2) 中药外敷:自拟乳消散进行外敷给药, 处方为:木鳖子、穿山甲、藏红花、赤芍、莪术、土贝母、血竭、海藻、皂角刺、冰片、麝香、蜈蚣、全蝎等, 取药材研成细末, 加少许麻油, 每次取15g外敷于肿块或者疼痛部位, 每日1次, 疗程同内服中药。
1.3 、观察指标
根据乳腺影像学检查结果, 观察患者乳房肿块以及疼痛等症状变化评估其整体治疗效果;随访1年, 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1]
(1) 基本治愈:乳房肿块以及疼痛等症状消失, 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 (2) 显效:乳腺影像学检查显示肿块体积消失一半以上, 疼痛基本消失; (3) 有效:肿块缩小, 但不足50%, 疼痛减轻; (4) 无效:肿块无变化甚至增大、变硬, 单纯乳痛缓解但停药后复发。整体治疗总有效率= (有效+显效+基本治愈) /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0.0统计数据, 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 、例数 (n) 表示, 计量资料与组间率 (%) 对比则实行t检验、X2检验;若存在统计学差异, 则以P<0.05描述。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的整体治疗效果
研究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5.92%, 与对照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81.63%相比较高, 且统计学差异明显 (P<0.05) 。
2.2 、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
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是2.04%, 低于对照组的16.33%, 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中医典籍中有“女子乳头属肝, 乳房属胃”的说法, 而肝气适宜疏泄条达, 如果忧郁恚怒, 则肝郁气滞, 脾失健运, 气滞痰凝, 凝聚乳络, 加上乳络系于阳明胃经、厥阴肝经, 肝脏、胃脏脉络不畅, 冲任失调, 可致使痰凝气结血瘀, 最终形成乳癖。根据辨证论治原则, 祖国医学认为乳癖应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祛瘀活血为治疗原则[2]。鉴于此, 笔者在本研究中自拟疏肝化痰祛瘀汤治疗, 方中的全瓜蒌、浙贝有散结软坚消癖、通络化痰作用;白术、柴胡、郁金、茯苓、天花粉有疏肝理气、止痛解郁作用;丹参、当归、赤芍则可发挥化瘀活血消肿作用;穿山甲配伍生牡蛎, 不但有软坚散结作用, 还可通利血脉;陈皮、半夏、夏枯草配伍有止痛、理气、通络之功效, 加上橘核、青皮, 可发挥疏肝破气、散结通络作用;香附则可引药进入肝经, 发挥追毒止痛、调气活血作用, 全方共奏通络止痛、化痰散结、疏肝理气作用;同时, 外敷自拟乳消散治疗, 可促使药力经皮肤毛孔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 药力专而猛烈, 加上木鳖子、穿山甲、莪术、麝香、藏红花等药材的消肿止痛、疏经通络、辛香走窜之力, 可加速肿块消散, 消除疼痛等症状。笔者联合中药内服、外敷疗法, 内外共治, 可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 且有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等优势, 适宜应用。
结果提示:研究组的整体治疗有效率较高, 复发率较低,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印证了上述分析观点, 彰显了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姜文婷, 张敏.消癖散结汤配合中医情志疗法治疗乳腺增生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 2016, 31 (12) :1995~1998
[2]吴越, 吴永强, 高秀飞, 等.柴胡疏肝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40 (6) :434~438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纤维囊性疾...
在临床上,肛瘘术后易复发,创面愈合较为困难,究其病理机制,肛瘘术后创面切口属于开放式,在肠内外细菌作用下,易发感染,形成感染性伤口,因此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相关研究显示,运用现代医学方法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疗效往往欠佳,而经由中医辨证...
从医学史的发展来看,外科学的历史要早于其他各科,因为它是先民在与大自然抗争中,与毒蛇、猛兽搏斗中,疗伤愈病的经验积累。《山海经》记载的砭针被认为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周礼天官疾医》中记载有疡医,分为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西汉着录于《汉...
本研究通过不断的回顾、追溯、分析、讨论,从而不断完善护理安全相关制度及流程规范,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使用科学的评估工具,加强护士责任心,帮助临床不断减少烫伤事件的发生,真正保障病人及医务人员的安全。...
疮疡、褥疮、淋巴结结核、骨结核、慢性骨髓炎属于中医疡科范畴,是常见...
肛瘘为肛门直肠瘘的简称,中医亦称肛漏,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多由肛门痈肿溃破后出现脓水淋漓、久不收口之症;该病是临床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之一,仅次于痔疮,占肛肠科病例的16%-36%[1];肛瘘的发病,常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
病理性瘢痕是皮肤科及整形美容科常见病,主要包括瘢痕疙瘩和增生性瘢痕(肥厚性瘢痕),轻则影响患者美观,重则导致肢体功能障碍。...
皮瓣移植术是指将某一部位带有血供的一块皮肤组织移植到另一块破损的表皮组织,以达到修复创面、填补缺损和修整畸形的目的。主要手术形式包括邻指皮瓣移植、鱼际肌皮瓣修复、交臂皮瓣移植及带蒂皮瓣修复等[1].外伤皮瓣移植术在外科较为常见,不但可以修复破...
急性乳腺炎(acute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常有高热、寒战等症状,表现为患侧乳房增大、局部变硬、皮肤发红,伴有局部压痛及搏动性疼痛,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本病致病菌大多为金黄...
高位肛瘘由于存在较多复杂弯曲管道且病变位置较高,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本次研究就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30例于2011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