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吹乳痈是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是因乳头皲裂染毒,乳汁排挤不当;或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或胃热壅结,经络不通,导致气血郁滞,郁热成痈,属于现代医学的乳腺炎。蔡国珍主任为全国第三批、江西省第二批中医外科名医,对乳房疾病的外治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对乳痈的外治。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多年,受益匪浅,为继承和发扬导师的学术思想,研究外吹乳痈的中医外治法,本文收集90 例外吹乳痈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5 例采用导师的中医分型辨证外治法治疗,对照组45 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资料
90 例病例均来自本院 2011 年 1月 ~2013 年 8 月中医外科门诊,全部为哺乳期患者。治疗组 45 例,年龄 21~36 岁,平均 28.5 岁,平均病程 7.5 d;对照组 45 例,年龄 23~32 岁,平均年龄27.4 岁,平均病程 7.1 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痈的诊断标准。排除内吹乳痈和粉刺性乳痈(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
1.3 治疗方法
1.3.1 郁乳期 (气滞热壅期) 导师认为外吹乳痈郁乳期病因为乳汁淤积,乳络不畅,或是肝郁胃热,经络阻隔,气滞血凝,日久结聚成块,证属气滞热壅。此期的治疗“以消为贵、消散为主”,主张采用手法排乳,配合外敷消散的中草药清凉膏或定痛膏掺内消散。每天换药 1 次,7 d 为 1 个疗程。对照组热敷乳房结块,定时自行排挤乳汁。
1.3.2 成脓期(热毒炽盛期) 当乳房疼痛加重,肿块变软有应指感,则是乳痈酿脓已成,则要选择适当的外治法予以排脓,导师主张“以通为贵、排脓拔毒”为治则。采用导师研制的火针排脓术对脓腔进行洞式引流,并根据脓液的稀稠或脓腔的深浅使用各半丹或三七丹的药捻引流,再外敷箍围拔毒清凉膏。每天换药 1~2 次,7 d 为 1 个疗程。对照组外治:回乳并行乳痈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常规换药。
1.3.3 溃脓期 (正虚邪恋期) 导师主张“以实为贵、生肌收口”为主。采用导师家传验方生肌二龙膏(由生血余、当归、生地、汉防己、象皮,麻油等组成)掺白蜡散(由炉甘石、广丹、熟石膏、白蜡等组成)贴敷疮面,每天换药 1 次,7 d 为 1 个疗程,并使用垫棉法治疗,以防袋脓或乳漏形成。对照组使用利凡诺纱条填塞疮口换药,每天换药1 次,分泌物减少后2 d 换药 1 次。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 ±S)表示,采用两样本均数 t 检验分析,等级资料采用 Ridit 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疮口愈合;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或疮口尚未完全愈合;未愈:反复传囊或形成乳漏。
2.2 观察指标 两组均以 7 d 为 1 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治疗费用和药物耗材费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乳汁喂养情况。
2.3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 3 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1。【表1】
2.4 各疗程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各疗程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2。【表2】
2.5 治疗费用比较 治疗组平均治疗费用和药物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见表 3。【表3】
2.6 乳汁保留情况比较 治疗组乳汁保留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 4。【表4】
3 讨论
3.1 郁乳期外敷药的选择
导师对郁乳期外敷药的选择,主张辨证使用,肿块若微红,灼热而疼痛,虽没有成脓之势,仍应外敷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清凉膏。清凉膏属于外科箍围药,是导师的家传验方,由芙蓉叶、合子草、苦瓜莲、黄芩、半边莲、黄连须等中草药研粉过筛,绿茶水调匀成膏使用。若肿块微热不红,应忌用过于寒凉的外敷药,而宜使用性温活散之药,多外敷定痛膏掺内消散(由广木香、丁香、肉桂、制乳没、血竭、冰片、樟脑末组成),该药具有行气活血、温经散结、消肿止痛之功。老师认为,乳痈既有阳证痈的一般共性,同时又具有病在乳络、内有积乳的个性。乳汁为气血所化,血乳同源,根据气血的特征,得温则行,得寒则凝,故外敷也应该忌寒凉,否则引起局部炎性僵块,造成迁延性乳腺炎。
3.2 火针排脓和切开排脓的比较
火针治疗仪是导师运用中医传统烙法的原理研制而成,火针排脓的优点有:(1)术程极短:火针治疗仪通电后只需10s,治疗时间只需1 s,表浅脓肿甚至无需麻醉,脓随针出。
(2)痛苦小:术程短痛苦小,术后使用药捻和外敷中药,避免了西医的换药痛苦。
(3)出血少:火针采用电灼原理,针口无论大小均无出血,且针口在脓液未净、内肉未长之前不会愈合。
(4)愈合快:火针口大如黄豆,小若绿豆,相比西医手术切口对乳腺组织的损伤要小得多,因此脓液排净之后,愈合起来非常迅速。
(5)安全性高:由于火针口小,大大减低了对正常乳腺组织的损伤,避免由于切口过大损伤乳腺导管形成乳漏的弊端。
3.3 体会
外吹乳痈是哺乳期妇女的常见多发病,虽然国家目前对育龄妇女的围产期指导检查及产后健康教育较普及,但该病的发生率仍在上升,究其原因考虑多为以下几个方面:(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进食大量辛甘厚味海鲜食物,饮食不节,阳明炽热,邪热蕴结而成肿块。(2)产妇为了增添乳汁,在产后失血、正气亏虚、运化失常的情况下,也进食大量发乳食物,脾失健运,同样导致乳房结块。(3)初产妇乳络未通,乳汁瘀阻,没有及时排出,结块致病。(4)哺乳、排乳不当致乳头皲裂,又畏痛拒哺,使乳汁淤积,结成硬块。以上多种原因常互为因果,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还会影响母乳的喂养。导师通过几十年的临床总结,运用中医辨证外治法,使用手法、药物等综合治疗,症状严重者配合内服中药或短暂西药抗炎,既能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又能降低医疗费用,还能保住乳汁哺养婴儿。综上所述,导师对外吹乳痈的外治法,疗效显着,费用低廉,充分体现中医学“简、便、效、廉”的特色,颇受患者赞誉和同行好评,值得吾辈认真学习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3-44
[2]蔡剑虹.火针对肛旁脓肿的治疗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5):29
[3]蔡剑虹.二龙膏合白蜡散治疗乳腺癌术后皮瓣坏死 23 例[C].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1
在临床上,肛瘘术后易复发,创面愈合较为困难,究其病理机制,肛瘘术后创面切口属于开放式,在肠内外细菌作用下,易发感染,形成感染性伤口,因此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较长。相关研究显示,运用现代医学方法治疗肛瘘术后难愈性创面疗效往往欠佳,而经由中医辨证...
从医学史的发展来看,外科学的历史要早于其他各科,因为它是先民在与大自然抗争中,与毒蛇、猛兽搏斗中,疗伤愈病的经验积累。《山海经》记载的砭针被认为是最早的外科手术器械;《周礼天官疾医》中记载有疡医,分为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西汉着录于《汉...
疮疡、褥疮、淋巴结结核、骨结核、慢性骨髓炎属于中医疡科范畴,是常见...
肛瘘为肛门直肠瘘的简称,中医亦称肛漏,是指肛管直肠与肛门周围皮肤相通的感染性管道,多由肛门痈肿溃破后出现脓水淋漓、久不收口之症;该病是临床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之一,仅次于痔疮,占肛肠科病例的16%-36%[1];肛瘘的发病,常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及身体...
皮瓣移植术是指将某一部位带有血供的一块皮肤组织移植到另一块破损的表皮组织,以达到修复创面、填补缺损和修整畸形的目的。主要手术形式包括邻指皮瓣移植、鱼际肌皮瓣修复、交臂皮瓣移植及带蒂皮瓣修复等[1].外伤皮瓣移植术在外科较为常见,不但可以修复破...
急性乳腺炎(acutemastitis)是乳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是乳腺管内和周围结缔组织炎症,常有高热、寒战等症状,表现为患侧乳房增大、局部变硬、皮肤发红,伴有局部压痛及搏动性疼痛,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的妇女,尤其是初产妇更为多见。本病致病菌大多为金黄...
高位肛瘘由于存在较多复杂弯曲管道且病变位置较高,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本次研究就中医挂线配合对口引流疗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30例于2011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
中医外科外用药剂型仍以传统的散剂、丹药、膏药、软膏等为主, 部分传统的剂型仍需现用现配, 具有用药灵活、疗效可靠的特点, 也存在着生物利用度低, 药物剂量不宜控制, 易污染衣物, 黏性小易脱落, 易干燥变硬等缺点, 不能满足临床需求。...
1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公司白领。患者近半年来情志郁闷,心烦易怒。2个月前发现双侧乳房均有肿块,月经前及行经期间两侧乳房胀痛,偶有刺痛,且乳房肿块随情志波动而增大,神情抑郁,胸闷气短,在某西医院诊断为乳腺囊性增生症,服乳癖消3个月不显效而...
肛门失禁又叫排便失禁,是指肛门失去控制大便的功能。手术损伤是致肛门失禁的主要原因,导致肛门缺陷或神经损伤。中医称为大便滑脱或遗矢。对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肛门失禁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