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性主义"他者"(Other)思想。
本篇论文所研究的女性主义"他者"(Other)思想包括传统女性主义的"他者"(Other)思想和后现代女性主义"他者"(Other)思想两部分。其中。而后现代女性主义在本文专指法国女性主义思想。
(一)传统女性主义 "他者"(Other)思想。
众所周知,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和激进主义女性主义构成了传统女性主义的三大理论流派。本文限定在自由主义女性主义中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思想。波伏娃认为造成了两性的不平等的原因在于社会文化、教育和法律造成了两性差异处境,而不是生理差异。
1、波伏娃"他者"概念的内涵及表现。
女性主义"他者"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解构哲学。"他者"作为女性主义文论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从解构哲学中继承而来的。从波伏娃开始,传统女性主义文论范畴内的"他者"思想开始有了否定主体性哲学的意义。波伏娃说:"女人并不是天生的,而是被塑造成的 (One is not born,but rather becomes a woman)",这也昭示了女性主义"他者"概念的诞生。波伏娃的"他者"概念中 "绝对他者"占据全部位置,可见她在绝对、纯粹、消极甚至是否定的意义上运用"他者",来揭示女性的真实生活处境。波伏娃对女人的绝对他者处境的态度是消极和否定的,是要号召女性去超越的。波伏娃号召女性找到相互性的理想存在状态,实现 "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和谐健康的双性关系。这种"他者"是通过明晰"他者"概念两个基本特征,明确了自我与"他者"、自我与共在两种关系中建构起来的。
(1)波伏娃"他者"概念的两个特征。
波伏娃从大量的历史事实资料中,分析女性真实社会历史处境时,揭示 "他者女性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即内在性和绝对他性。同时也指出了作为"他者"的女性只具有内在性,而没有超越性。女性深陷于"绝对的他者"而不具备相互性,女性处于边缘处境。
内在性在波伏娃看来是一种被动、封闭、没有创造、没有超越的一种生活处境。
内在性是"他者"女性命运的一个主要特征。我们知道,内在性和超越性是同时存在,是一个自由人的正常特征,但她在《第二性》却指出:"实际上所有的生存者既是内在的,也是超越的。当一种制度有给生存者提供任何目标,或阻止他达到任何目标,或不许他取得胜利时,他的超越的一面就会徒劳地陷入过去,就是说,重新陷入内在性".
据此,笔者首先要明确女人的内在性不是先天就存在的,而是后天社会文化环境人为强迫的。在旧社会,男权意识要求女性要足不出户,生活范围只限制在家里,禁止女性参加男性主导的任何社交活动。一般情况下,女人只有同时具备内在性和超越性才可算作是一个正常人。存在主义论者坚持人的本质是不固定、流动变化中历史生成的,即不存在永恒的人性。据此可知女性的内在性处境也是归为历史范畴,而非说明永恒真理。最后,波伏娃以建构新伦理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女性超越内在性,摆脱束缚,做回真正自我,实现男女互为主体的理想社会。
由此可知,女人的内在性作为"他者"概念的一个外在特征,不是本身固有的,而是可以改变的。女性只有改变自己,走出内在性,才能改变不利的"他者"处境。
限制"他者女性"的另外一个特征是绝对性。笔者认为:对于"女人是他者"这一命题中"他者"在这里应该理解为"绝对他者","绝对他者"是不具备任何相互性被动客体。波伏娃认为,相互性本来是"他者"理应具有的,但它却被作为一个参照物而存在,而无任何实质的意义。由于男权的历史传统这种相互性在双性关系中被取缔了,"他者"女性是被作为男性的参照物和依附物而以虚拟的意义存在着。总之,"他者"绝对性的含义在于,男权社会把女性永久置于客体和次要的位置上。只片面强调女性对树立男性的形象的陪衬意义。
(2)"他者"与自我的关系。
自我与"他者"关系也是波伏娃在《第二性》所重视的。但她是从考察"他者"的相对性角度来切入的。"他者"概念本身是具有相互性的,而男性社会把把女性定义为"绝对他者",是违背"他者"相互性概念本身的。我们知道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应当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可逆关系。他们彼此之间是不存在谁先谁后,他人和自我彼此需要,他中有我,我中有他,如此双方才可算作是完整主体。但是在《第二性》中,波伏娃却指出:"主体只能在对立中确立--他把自己确立为主要者,以此同他者,次要者、客体相对立……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这说明男权社会是不承认这种相互性关系的。 真正的两性关系就应该是一种相互性关系。男权话语假设了如果承认"他者"有明显的主观性,并且带有自己的主观倾向,那么也就在另一个层面上把自己的主体性让给他人,这种让渡对男权主义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只有保证他人的"绝对他性"才能保证自我主体的自由。 所以现实生活中,男权意识形态是不承认这种相互性的。将另一方界定为纯粹的他性,一旦自我被确立为主体,即女性是"绝对他者",是一个永远不能有主体意识的异质性存在。所以"他者"意识在波伏娃看来是一种依附意识。"他者"充当了衡量自我的工具性存在。
在父权制关系中,压迫和束缚总是来自于主体对"他者"施虐。正向男性束缚甚至虐待压迫女性一样。女性只有适应了俘虏地位才是能享有男性限制性的自由,即妇女认同和迎合男性文化要求,才能得到男人的包容和和认可。这里男人对妇女提出了双重要求。女人对于他来说,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物件。《第二性》中波伏娃揭示了男权意识形态为保持妇女的保持某种神秘性,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男人是不允许女人放弃高跟鞋、手套、面纱和长裙的。因为这正是符合男性审美需要和占有欲的理想"他者"形象。"被他人占有,他人的目光对我赤裸的躯体加工,使之诞生,雕刻它,当它存在那样塑造它,他人变成一种秘密",萨特在《存在与虚无》中如是说。尤其是在当下文化环境里,男权意识形态对女性的控制不再是之前赤裸裸的束缚和压迫了,而是表现的更为隐蔽、温和。主要隐含在一些行业和潮流文化规范和标准里,使女性在不自觉中同化为自己的意识。最终完全沦为男性秩序的拥护者。在这种情形下女性依旧表现为两种心态,一种是一种清醒着但深陷于他者处境而被动从属心态。俗语中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就是这样的心态。
另外一种是女性积极的盲从和迎合男权意识。甚至是女性为迎合男性,不惜有男性斗争,以赢得男性对自己所谓某些形式上的关心和关注。后一种心态,笔者认为更可悲,不仅仅女性是受害者,男性也深受其害。
(3)"他者"与共在的关系。
波伏娃用海德格尔的"共在"概念,以一种广泛的伦理的方式和幻想的方式,诉诸于"人类共同体",达到女性对"他者"处境的超越,实现和谐健康的男女两性关系的建构。波伏娃在文章中六处运用"共在"这个词语。所以"共在"概念的运用上,波伏娃和海德格尔是相通的。就像她在其着作《第二性》的序言中说:"最后,我还要从女人的观点去描述女人所应当生活的那个世界。这样我们便可以在她们渴望取得人类一员的身份,努力挣脱今天仍指定她们的领域时,正视她们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波伏娃借此来预示着,男女两性以一种广泛的伦理方式超越女性的"他者"处境,是实现两性和谐社会的根本出路。所以波伏娃要告诉我们,建立一种真正的人类关系,承认"他者"和自我关系的相互性,是意义重大的。
相信每位看完《第二性》的读者会发现所有试图给女性蒙上神秘面纱的理论都是灰色的,而两性和谐的生命之树是长青的。男女相互尊重对方的主体性,互为平等的主体和"他者",打破一切破坏男女和谐的含糊的说教和潜规则。当然女性的相异性仅限于生理方面,一切扩大化的企图都是不利于两性和谐关系建构的。当然我们也知道,男权社会的文化机制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靠个人一己之力也很难改变现状。唯有将自己融入群体的,声势浩大的女权运动中,以社会暖流去融化男权意识的坚冰。男女在长期的互助互爱中走向自由、和谐两性关系的建构。
综上,波伏娃的"他者"即"绝对他者",她是在绝对、纯粹他性、消极甚至是否定的概念意义层面上运用"他者"概念的,并由此揭示女人的不利的生活处境。
特别是她有很大的理论自信去突破主体性哲学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思考,使得"他者"的概念价值从实体价值到历史价值转化,其意义及其难能可贵。
同时波伏娃立足于存在主义立场建构"他者",认为妇女的本质是不固定、流动和变化的,在指出"他者"概念的绝对性、纯粹他性、否定性和消极意义的同时,也指出超越女性"他者"处境,实现两性平等是可能的。从哲学基础层面上看,波伏娃对"他者"概念的建构,是在解构传统主体二元对立的主体性哲学层面上进行的。但波伏娃没有明确提出如何解决自我与"他者"原先所设定的二元对立的关系的方案。后现代女权主义者据此对波伏娃提出了批评。同时也走向她们解构二元对立的关系,由此开启了建构新型的自我与"他者"关系的新维度。
2、波伏娃"他者"思想的文论价值。
以上通过对"他者"的内在性和绝对性两个特征的梳理以及波伏娃对"他者"与自我的相互性关系和相对性关系的探析,尤其是对"他者"与共在关系的探析中探索女性超越"他者"社会处境,实现女性自身解放的理论建构。笔者得出了波伏娃 "他者"(Other)思想有以下四方面的文论价值的结论:
(1)伏娃向我们展示了女性主义语境下的女性"他者"的形象特征,首次开创女性主义"他者"形象解读,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批评新维度。波伏娃在《二性》中从社会历史,生物学等多角度揭示了"他者"女性限于内在性和绝对性社会处境的隐秘事实的这一过程中,无形中开创了女性"他者"形象批评的新路子。这种"他者"形象研究引导女性批评者以女性经验为标准,对男性文本中的女性形象重新进行研究,清算那些隐藏在男作家笔下女性形象的男权意识。在这"他者"角度批评方法下,以凯特·米丽特为首的后继女性主义批评家创作了《性政治》、《女性的奥秘》
这样杰出文学批评作品。再者波伏娃建构了"他者"的文化形象, 在我们文学批评理论中所涉及"身份焦虑"问题, "身份焦虑", 指的就是文学作品中主人公身份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 尤其便于用来考察那些在明显不同于的男性建构的黑暗大陆下矛盾的、游离于主体之外的"他者"文学形象。由此可见波伏娃开创"他者"形象研究,"换个角度看问题"这一批评新维度,其文论价值是可见一斑。
⑵与此同时,波伏娃"他者"思想的文论价值在于开创和丰富了"抗拒性阅读"的阅读理论。站在读者角度上看,波伏娃也引导了我们广大读者从女性经验事实出发对男性作家的文本进行"抗拒性阅读".波伏娃在《第二性》第三部"神话"中首次对五位典型的男权作家笔下女性形象进行了"抗拒性阅读".为广大读者勘破男权文本中为女性形象编造的虚假神话,带领读者发现男权中心意识中的性别歧视观念,同时也帮读者去除心中的男性意识,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和解放。
⑶波伏娃通过女性主义"他者"概念的建构,重新批判地审视了男权主义文学的批评标准。在《第二性》中波伏娃主张女性超越男性神话和"绝对他者"的社会处境,对女性作家、作品的未来发展方向予以肯定,并且旗帜鲜明反对男权批评家对女性及其作品的诋毁,为女性文学创作及批评辩护。
⑷波伏娃在建构女性主义"他者"概念的过程中,对传统文论中以男女对立为主线的二元对立观念提出批判,她发现"他者"范畴同意识同源。在人类早期,在古老神话里,早就有自我和他者二元性的表达方式。对于这种根深蒂固的男优女劣,男尊女卑的思想我们要予以激烈批驳。在文论创作领域,对主体性二元对立的菲勒斯中心话语对女性作家、作品不合理乃至错误的评价我们也要予以斥责。
⑸波伏娃对"他者"概念的建构是基于建构完善的女性地位和女性气质的目标而出发的。波伏娃在建构"他者"与自我共在的关系中号召我们,要打破"他者"女性的孤立处境,依靠群体突破自我二元对立的局限,男女相互扶持,进入"共在"的和谐两性关系。她明确了实现妇女解放的最终目的不应该是打到男人,而是通过建立男女互助互爱、合作共赢来实现人的自由发展人际关系自由和谐的总目标。为此,她在《第二性》中力图通过建构超越"他者"处境的途径。那就是摆脱男权陈腐观念,寻觅妇女超越自身性别角色和处境,进行自由的文学创作,这无疑是具有文论价值的。
小结:综上所述,以波伏娃为代表传统女性主义"他者"(Other)思想的文论价值在于在批评理论上开创了女性主义"他者"形象解读,"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批评新维度。在阅读理论上提倡"抗拒性阅读".在文论意义上看,波伏娃号召女性打破男权二元对立的性别等级,摆脱男权陈腐观念,寻觅妇女超越自身性别角色和处境,进行自由的文学创作。由此传统女性主义把超越"他者"(Other)作为女性主义文论的基本特征,这成为该部分一个基本结论。
一在罗宗强的文学思想史研究中,历史还原是他反复提及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是针对当今古代文学思想史和古代文论研究中某些对古人的过度阐释和不当转化而发的。他反对用现代的理论任意附会、装扮古人,把古人文学思想不当地现代化。在1999年发表于《文艺研究》...
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是全面的,包括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法制建设、经济建设等,其实质是农村以及农村的主体---农民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无可置疑的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民既是建设的主体,同时也是建设的客...
中国的西方概念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按时序有关西方的学说大概被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上古时期内外关系基本之形式之形成。第二,秦汉帝国时期神圣方位的东移。第三,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天观点之诞生及神圣方位复归于西的进程。第...
郭绍虞先生在1980年11月5日《人民日报》撰文,他实事求是地分析了当时我国多民族文艺理论研究现状:较多注意汉民族的理论而较少注意兄弟民族的理论。这种情况,近年来已有所改变兄弟民族的文艺理论也有所发现。但是,总的说来,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还需要有人...
绪论研究意义女性主义批评简而言之就是以女性意识为关照,具有女性价值标准和审美追求的文学批评。一般认为,西方女性主义批评主要分为英美学派和法国学派。在此,笔者主要分析的是以弗吉尼亚伍尔夫为先驱代表的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它基本上是一种社会...
文学评论是运用文学理论现象进行研究,探讨,揭示文学的发展规律,以指导文学创作的实践活动。下面我们就为大家精选几篇关于文学评论论文范文,供给大家作为一个参考。...
一、引言。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盛行,给经典文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文学经典在不断的平面化、娱乐化和商业化过程中,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崇高的审美价值以及高尚的人文关怀等价值被不断削弱。在这种情况下,经典文学陷入了尴尬的生存境地。然而,大众文...
第1章米勒对文学语言和文本的认识在漫长的中西文论长河中,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围绕文学是什么所进行的思索从未停止过,它一直伴随着人们探索文学意义的脚步前行。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存在,其自身一直散发着神秘而不确定的光彩,这种光彩使得人们很难...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的文艺理论在中国大陆得以持续传播,并于20世纪末一度形成了中国的本雅明热。中国经济及文化发展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嬗变,是本雅明的文艺理论在中国得以持续传播的社会条件,中国文艺理论现代...
一、文学史如何可能?谈论文学理论的历史,还是要从文学的历史说起。这是一个大问题,需要专门谈,但我想在这里提示一个大意。学界都熟悉亚里士多德的名言,诗倾向于表现带普遍性的事,而历史却倾向于记载具体事件。这个说法受一种三分的逻辑所支配:历史=个别;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