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写作是当下一道显目的风景,而且已成气候。为什么又要谈经典化呢?传统纸质媒介是以经典化为最高标准,这已成为常识。因为这个情结,网络写作言称的反经典其实是他们内心有经典情结,有某种被经典收容的可能性,不然,为什么网络发表了又极力挤进纸质的书籍出版呢?为什么要向书写的神话投降呢?
这里有必要揭秘一下经典化。我们以非常清晰的坐标表明经典标志,西方以但丁和莎士比亚为经典中心,中国以唐诗宋词和红楼梦为经典标志。我们把经典性和经典化作为一个区别,实际人们心理期望的不是经典性,因为传统经典已成定局,面对经典你只能学习。而人们写作的目的,或者作为一种文学实践,他心理隐含的一个情节是被经典化。我这里主要说网络写作的经典化问题。
首先,网络作家把自己置于悖论的位置。网络写作的方式是以点击率而存在,表明它的性质必然是大众化、通俗化、时尚化。否则它就不能流行,就不可能吸引大众眼球。而大众、通俗、时尚是不可能经典的。时尚要求不断地吸收新的元素,因此时尚不可稳定为一种固定标志。不同的时代和语境有不同的时尚。通俗的特征要有流行元素,要媚俗,要煽情,而经典是要小心翼翼地避开这些元素而追求高雅与庄重。大众呢?如果某一东西被所有人拥有作为言谈的方式,那它就不是经典的。既然选择了网络写作便是放弃了对经典的要求,可是网络作家的内心又是如此地渴望被经典化,这是一个难解的悖论。
另外,网络写作以媒介时代最快捷的方式写作,可以说一摁键便是全球性的,这种文学写作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时间霸权,于是网络写作的消费形式便是一种即时性瞬间性的视觉快感。超越时空结构成为全球快餐的一种消费文化,那就是一种即时性享乐。而纸质的经典不同,它是一种延时性审美,它要经过时空,历史的淘选。经典化是一种过程,什么叫经典化?这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说了算。它暗含了文字形式的合法化,文学合法化不要法官和律师,而是一种社会的教育体制,成为全民教育的一种形式。所以布鲁姆说“:经典的原义是指我们的教育机构所遴选的书。”(《西方正典》布鲁姆着,译林出版社,第 11 页)回到中国的诗教传统,孔子把《诗经》列为六经作为社会历史不同时代的全民教育,诗经便这样经典化了。无法合法化,经典化这个“化”字是一个权力过程,也是一个审美化过程,而网络写作是一种信息媒介传播,无法以权力管控,也不具有这种审美特征,所以真正的经典化不可能发生在网络写作过程中。
最后说说原创性。经典必须是原创性作品,这个原创揭示的是什么呢?是个性化、风格化,是历史时代的人物经过典型化形象处理,具有更集中的代表性。严格意义上的风格化必定是文体特征的。这表明了原创的经典是通过对生活经验的提升,对显示状态的批评而集中处理过了的代表性作品。而网络写作是针对大众通俗的身体感官刺激。例如抓住眼球主要集中写性欲和暴力,提倡的是一种文学感官。
我不否认网络写作中也有精英意识的作者,如果他一旦走向追求经典的文学,他的点击率就不能保证了。简单说,网络写作就没有小众化的书写。我们不能把传统精英写作使用网络手段称之为网络写作。
文学的原创性突出表现的是个性的、独创的、风格的,这三个前提决定了原创性无法进入网络写作状态,主要是指他不可能大众通俗。讨论了这么多精英式的写作,我的意思并不在否定网络写作,而是在重申,网络写作是一种新的表达形式,有巨大的冲击力,也很得网络读者的欢迎。坚持网络写作的纯粹性,不必在意被经典化。他日之后,网络写作也会被类化,分裂成各种类型写作,或者少年时代网络写作完成了,又会走入成人的传统精英写作,这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一在罗宗强的文学思想史研究中,历史还原是他反复提及的核心理念。这个理念是针对当今古代文学思想史和古代文论研究中某些对古人的过度阐释和不当转化而发的。他反对用现代的理论任意附会、装扮古人,把古人文学思想不当地现代化。在1999年发表于《文艺研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人的文学观念日趋解放,身体写作成为一种时髦的文学现象,文坛上出现了大量的身体写作小说,诗歌界出现了着名的下半身写作,从而引发了批评界广泛而持久的讨论。身体是指人的生理组织,主要由肉和骨头构成,故又称作肉身;意...
网络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状态,这是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与之伴生的网络文学,同样是文学的一次革命。它的革命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学门槛的消失,意味着文学精英权力的消失,社会管理的消失,文学精英引导与规范的消失,评选机制...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网络的发展而开始出现的,而由此衍生出来的网络文学批评则被称为是继报刊批评、广播批评、电视媒体批评之后的第四媒体批评。网络文学批评从一开始就抛弃了正统文学批评所讲究的逻辑性、思辨性的特征...
自由一直是文艺界关注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文学艺术紧密相关,关涉到文学艺术从创造、发布到传播等方面,所以自由一方面指:由自己做主,不受限制和约束.拉丁文Libertas,原意是从被束缚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在哲学上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即人们认识...
二对女性与写作的思考(一)追寻女性写作传统由于父权文化长年累月粗鲁地抹杀女性写作历史,掩盖她们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所以女性文化史在相当程度上呈现出不清晰的图景。对此弗吉尼亚伍尔夫有两个着名观点:一是女性并非没有创造历史,只是这历史遭到...
李健吾的文学评论写作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停止于50年代初[1].他曾以刘西渭的笔名为沈从文主编的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写文学评论,刘西渭是李健吾为了表示对他曾近生活过的陕西渭水南岸和家乡山西的怀念和留恋而起的笔名[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网络生存已成为崭新的时尚元素,从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开始,网络文学风靡全国,随着《告别薇安》《情人酒吧》《往事只能回味》《旧同居时代》等网络文学作品的火爆,网络文学已蓬勃发展为文学新锐。网络文学价...
网络文学是一种不曾预约而突然降临的文学写作。当网络技术提供文学书写存在的可能性,一些文学积极分子便制作了最初的网络文学。就这样,网络文学突兀而另类地崛起于少为人知的技术空间,成为一个被迫命名并等待研究历史化的写作类型。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
第3章网络形态下的别样书写20世纪末,商业经济大潮的涌起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人们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审美形态的转变。在大众传播领域,人们经历了由传统媒介向电子媒介的飞跃,电子媒介的产生不仅意味着传播方式的变化,同时也促进着文化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