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哲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哲学论文 > 外国哲学论文 >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理性与务实精神

来源:未知 作者:傻傻地鱼
发布于:2015-10-13 共6508字
摘要

  这个题目想阐述这样一个意思: "精神"以自己的"能动性""发动-驱动-令""理性""要-求""证明""自己"的"存在",即不但"有能力""证明"自己,而且"有能力""证实"自己。"理性"要"证明"自己的"合理性",当然是一件由理性自身就必须提出的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欧洲哲学家数千年的努力,表现在"逻辑学"上的成就,已足以令世人惊赞不已。

  然而,欧洲哲学的另一项更足以令人称赞的,是他们努力阐述"理性"不仅能"证明"自己的"合理性",而且能"证明"自己的"现实性".这项工作同样是欧洲哲学的"传统",甚至是更重要的传统。在欧洲古代,亚里士多德不仅是"逻辑学"的奠基者,而且也是"第一哲学"的奠基者,他关注的不仅是"思想"的"形式",而且更是"思想"的"内容","第一哲学"为"元物理学-形而上学","理性"必是"物理学"的"基石"-"第一","理性"能够通过"诸范畴"来"证明-显示"自己具有"现实性",亦即,"理性""要""证实"自己。

  我们看到,欧洲哲学这个传统在 18、19 世纪的德国古典哲学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哲学史上所谓康德的"知识论"的"转向"离不开"改造""形式逻辑"的工作,他这项"改造"的工作并不是"改进""形式逻辑"自身,而是使这个"逻辑学""转变"为"知识论",使"形式"具有"内容",这也就意味着,"理性"不仅是"形式"的,而且也是有"内容"的。"理性"不仅"涉及""自身",而且也"涉及""不同于""理性"的"感觉经验世界".康德所谓"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是"理性"和"感性"这两个"不同"的世界,如何有可能"先天"地"综合"起来的问题。康德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具有"必然-合理"的"理性""科学知识"之所以"可能"的关键所在。

  就这里的论题来说,康德这个"先天综合判断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是"理性"不仅""可能-有能力""证明"自己,而且也"有能力-可能""证实"自己。"理性"是(可能-能够) "存在"的。"理性"的"求真",也就是"求实"."真理"是"概念"与"对象"的"一致",缺少"对象"的"知识"只是"空洞"的,"形式"的。这就是说,"理性"只有在"可能""证实"时,才是"真理",它的"知识"才是"科学知识".

  这样,通常所说的"求真"-"务实(求实) "的"精神"就有了一个哲学的-科学的"基础": "求真"就是"务(求) 实","理性"与"现实"在"道理"上"应-要""是一而二,是二而一".然而,在康德的批判哲学看来,"理性"与"现实"在"知识论"上虽"应"是"一",即"经验"和"经验对象"是"一",但它们的"来源"是"不同"的,"理性"与"现实"就"来源"说,是"二",而不是"一".

  康德这个观点,在哲学史上被批评为"二元论",但就"科学知识"的"求真-务实"来说,指出"理性"与"感觉材料"的区别也是很重要的。康德这个观点强调了"科学知识"要在"哲学""一统精神"的"指引-规范"下,"承认""理性"在"科学知识-自然知识-经验知识"领域内要受到一种"限制",要有自己的"界限",因为在"知识"领域内,"理性"要从自身以外"接受""感觉经验"的"材料",尽管这些"材料"可以被"理性""建立-建构"成为"自己"的"对象",成为"知识王国"的"臣民".

  康德这样一种"限制",出现了一个"物自体"的问题,康德的"物自体"是"不可逾越"的"限制".

  这个"物自体"之所以"不可知"正在于它没有"现实性",对知识来说,它只是"思想体",在这个"理性""自己"的"产物"面前,"理性"反倒"不可能""求实-务实",但它却又是"存在"的,"有一个物自体存在",这样一来,这个"存在"就也是一个"抽象"的"设定",因为一切"知性范畴"都不适用于它,因而或许可以如古代安瑟伦那样加以"证明",但却正如康德批评的那样,是无法"证实"的,只是一个"抽象"的、"无内容"的"概念".

  然而,就这方面来说,康德哲学也还缺少一种"精神".

  当然,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是贯穿始终的,其意义可以说是"科学"的"指路明灯","照耀"着"准确"的"航向",使"理性"的"各项工作""各行其道","确保""行程"之"安全"; 然而,"理性"还应有一种"开创-创造"的"精神","理性""确信""自己""可能-能够-有能力""开辟"自己的"航道","理性""确信"自己的"现实性","理性"的"求实-务实"的"精神",不仅是"谨慎",而且是"信心","理性""必定"会在"现实"中"证明-证实"自己的"存在"."理性""确信""自己"就是"一切"的"实在".

  这样,我们已经进入到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的哲学平台。

  也许,黑格尔哲学的重要工作在于把康德先将"感觉材料"置于"理性"之外,然后再把通过"感官""接纳"进来的这条"经验主义尾巴""割"掉,使得"世间一切"都"在""理性"之中,这项工作,使黑格尔"完成"了"理性""大一统"的任务,"理性""理直气壮"地宣称: 我就是世界,我就是一切。

  我们看到,康德因为把"理性"和"感性""分割"为"两个领域",而"理性-知性"又要"组建-建构""感觉材料"这个"异己"领域,使"理性"这个"形式"具有"内容",不得不"煞费苦心","设计"出种种"关键",如"图式",而"统觉"这类,又是从经验心理学中借用过来,又要和一些带有经验性的"概念"划清界限,于是,在这些"概念"前必得冠以"先验的",以示区别。

  也就是说,康德的批判哲学必定先要面对经验主义所遇到的基本的问题,要在他的"先验性"的原则下加以"化解",这样,那个"外在于""理性"的"感觉材料"才能"被允许""进入""理性-知性-科学知识"的"王国".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可以说,就"知识论"言,"理性"的"现实性"须得"外在的""感觉材料"来"支持",也就是说,"理性""在原则上"自己不能-不可能(无能-无权) "保证"自己的"现实性",因为"理性-知性"和"感性"为两个不同的领域,遵循着各自不同的"原则-原理".正是在康德让"理性"止步(受外在因素限制) 的地方黑格尔让"理性""冲破""界限",勇往直前,这种"冲破",是一种"力量","理性"自身的一种"精神".黑格尔"赋予-揭示"了"理性"自身就具有"现实性"的"可能"与"权利","理性"自身就有一种"求实"的"精神","理性"不仅仅是一个"思想"的"形式",而且"会有""现实"的"内容".

  何谓"精神"? "理性"意识到、觉悟到自身具有"现实性",这种意识到的"理性",就是"精神".这样就意味着: "理性"不仅"静止地"(等待) "接纳""感据材料""进入"自己的"形式",加以"组合",而且是"主动地""进入""感觉材料"的"世界",使这个"感觉"的世界也成为"理性"世界的"环节"."理性"不是"静止地""等待""感觉材料"的"进入",而是"主动"地自己"进入"这个"感觉"领域,"征服"这个"异域".

  也就是说,黑格尔使"感觉"世界"理性化",使"感觉材料的世界"成为"感性世界",所谓"感性",乃是"感觉世界"之所以为"感觉世界"的"根据","感觉材料"也有了"性",有了"属性",也"可能-允许"以"概念"的方式去"陈述","感觉世界"脱离开"直接性"而成为"可陈述"的"感性世界"."感觉经验世界-自然界"也成为可以陈述-可以交流的"合理的-有规律"的"感性世界"."感性世界"成为"知识"的"对象",不必经过"想象力-图式-统觉"诸多"设定",皆因"理性"本就有"实践"的能力,"理性"要"在""感性"中"证实""自己",因而,"理性"对于"感性世界"的"知识",也就是"理性""在""感性世界""自己""认识""自己"的"知识","认识""理性""在""感性"中"实现"的"成果",从而"确信""自己"的"能动性"和"现实性"; "理性"的"能动性"不仅在于对"感觉材料"的"来料加工",而且还在于"确信": "理性""有能力-有可能""在""感觉材料"的世界,"建立""自己"的"世界"."异己"的"感觉材料世界"转化为"自己"的一种"存在方式",在黑格尔,"感性世界"被理解为"理性"的一个"较低级"的"存在方式".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黑格尔这一视角的转换,对于"感觉材料"的世界,也有重要的意义,即通过理性的作用,黑格尔使"杂乱无章"的"感觉材料世界"成为一个"有序"的世界,有"规律"可寻的"王国".

  从这层意思,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在这个"王国"的"空间"里,"感觉材料"得到了"理性"的"保护","王国"中的"子民"受到"呵护",使之在"时间"的"流逝"中,得以"生存-持存"."日月山川"这些由"感觉材料组成"的"感性事物",以"概念-语词"的"形式-形态"得以"保存".

  在某种意义上,"概念(语词) "是"时间""中"的"空间",是"时间"的"中流砥柱",是"流"中之"住(驻) ".

  "时间"并不可能"中断","时间"是一种"绵延",对于"感觉材料"来说,则是"不断"的"变异";"理性"只能以"概念"的方式,"捕捉""时间"的"瞬间",将这个"瞬间""保存""在""理性""自己"的"王国""中","瞬间"是"时间"中的"空间",是"空间"中的一个"点",这个"点"是"时间"与"空间"的"交汇",有点像禅宗的"机","有-无"之"际","时-空"之"机",这个"点-瞬间"并无"体积-重量",因而仍然是"时间"的,但它又并无"变化",而是"持续"、"持久"的,在这个意义上,从康德到黑格尔都认为"概念"是"超时空"的,"在""时空"之"外".

  "超时空"的"概念"要"确信""自己""有能力""进入""时空"之"内","展现-证明""自己"的"现实性",就要"抓住"作为"时空交汇"的"点"-"瞬间",使"流变"中"事物"之间的"关系",成为"瞬间-点-概念"之间的关系,这样,"瞬间-点"又是"事物之间的事实关系"与"概念之间的合理(逻辑) 关系"的"交汇点".这个"交汇点",也可以理解为哲学中"知识论"与"存在论"的"交汇点",在"知识论"为"概念",在"存在论"则是"瞬间-点"---在"时间"为"瞬时".

  "瞬时"---"瞬间-点"可以理解为"时间之流""中"的"永恒"; 当"理性"在"感觉材料"中"随波逐流"时,"确信"不会"丢失""理性""自己"."理性""否定"了"感觉材料","坚守"着"自己",也就是"保持"着"自己"的"自由".当"理性""意识"到这种"自由"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权利"而"超越性"成为一种"脱离"时,"理性"又必定产生一种"求实"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理性""不放弃-不脱离""现实世界",在"时间之流"中"乘风破浪"."理性"的"自由""在""现实经验世界""游刃有余"地"建构""自己"的"王国".

  "理性-自由""确信""自己""有权利-有能力""成为""现实",乃是"精神"的"绝对命令".所谓"绝对命令"乃是"不受外在条件制约"的"自由"的"命令",这样,"理性"的"现实性"就具有多种的意义: 它不仅是"知识论"的,也是"存在论"的,而且同时是"道德论"的。"知识论"的"概念","存在论"的"瞬间"和"道德论"的"自由-善"具有"同一性",在"精神"的不同层面上,相互贯穿。"瞬间-时间之驻"意味着"事物"之"可以理解-可以认知",也意味着"事物"之"完善-完成",同时也意味着"事物""自身"的"独立-自由-自在".在这个意义上,"感觉经验世界"中一切"事物",都可以理解为"理性""能动性"的"成果",从而是"理性"之"能动性-现实性"的一个"证明",而对"理性"的"证明-证据",也就是对"感性事物"的"保存"."感性事物"之所以得以"保存",并非仅仅因为"人"有"记忆"这个"心理功能",而是因为"人"有"理性"的"结构",在"时间之流变"中的"感觉经验事物","保存"在"理性"之中。

  "理性"为"存在的家".

  "理性""在""感觉经验世界"中得到"证实"---"证明自己的实在性","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也就"证明"了自己的"德能","证明"了"理性"自身为"善"."感觉经验世界"中的"事物",在"理性"的"概念"中"保存"着,也在"理性"的"德性-善"中"保存"着,"经验事物"在"概念"中成为"完成-完善"的形态,"概念"也是"事物""完善"的形态,于是"事物"反映在"概念"中的就不仅是"自然"的"本质",而且也是"德能"之"完善","事物"通过"理性"获得了"德".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精神"这条"绝对命令"是"理性""确信""自己""能够-有能力""在""感觉经验世界""证明"是"真-善-美"的; 换句话说,"事物"之"真-善-美"皆"在""理性"之"现实性"之中,是"理性"的"存在方式".

  "理性"为"真-善-美"的"家园".

  也就是说,"理性"是"万物"的"家园","万物""住在""理性"这个"家园"里,"安居乐业"; 并不是说,世上如无"理性",作为"感觉材料"的"世界"就"没有"了,而是说,那个"变动不居-躁动不安"的"混沌世界",没有"安顿之处",而"理性"之光,"吸收-接纳"这些"材料""进入"自己的"王国-家庭","各就各位",得以"存身",不至"流逝".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外国哲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