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化学论文 > 化学教学论文 >

中等卫生学校无机化学教学心得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5-05-22 共2403字

  医用化学是中等卫生学校的所学的一门基础课,分为无机化学和有机化学两大部分。 由于学生多为初中毕业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无机化学(酸、碱、盐)所以对无机化学来说,学生学起来不觉得吃力,而有机化学的知识初次接触,在内容、学习方法等方面有很大差异。学习初期只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 学习效果并不是很好。 而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消化都存在着很大问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化学知识,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便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便于记忆,应用。

  1 从思想上认识学习有机化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有机化学与人身体密切相关, 如人体内的三大营养物质, 糖、脂肪、 蛋白质都是有机化合物体内食物的消化吸收都属于有机化学变化。人正常的生理现象到异常的病例现象都包含着许多有机化学变化现象。疾病的检验,诊断,药物的治疗过程都涉及到许多有机化学知识和方法。 平常用的各种化妆品、洗涤剂、塑料制品。 穿的衣服等等都离不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也就是说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丰富的有机化学知识。为了弄清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有机化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 从结构上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框架
  
  由于有机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碳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第四主族的元素。最外层有四个电子,不容易失去也不容易得到。原子间常以共价键的形式结合成长短不一的链状和形式不同的环状。导致有机化合物在种类数上远多于无机物。而且有机物中的每一元素都表现出不变的化合价如碳原子永远是四价,氧原子为二价,氢原子总是一价,使得有机化合物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都能燃烧,熔点低,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稳定性差,反应速度慢。而反应产物复杂。又由于碳碳键的连接类型不同。 导致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也不相同,可将有机化合物分为开链烃(饱和链烃和不饱和链烃(烯烃和烷烃))和闭链烃(脂环烃和芳香烃)初步形成有机化学基本框架。

  3 从规律中掌握相关知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深奥的东西明显化)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摸索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有意识地教学生从规律中掌握相关理性知识。 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烷烃的命名则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基础。

  因此讲好烷烃的命名,使学生掌握好命名原则。 这点对学生学好有机化学尤为重要。 所以开始讲烷烃命名时应将学习进度放慢一些,多列举例题反复练习。 让每个学生把系统命名的规律都掌握,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而课本讲命名的步骤不太好记,教师自己编写口诀,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掌握了知识。 烷烃的命名口诀为“选定长碳作主链,按照碳数称某烷,支链近端为起点,主链依次把号编,支链名称写中间,阿拉伯数冠于前,支链名称若相同,合并起来为二三,支链名称若不同,复杂在后简在前”.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熟练掌握了烷烃的命名,从烷烃的命名中掌握规律,运用到烯烃和炔烃中去,差别仅在选主链上,前者为“长碳链”后者为“含双”或者是“含三”上,以至于后面的醇、酚、醚、醛、酮、羧酸的命名都可以用此规律,驾驭这种规律为以后各类有机化学的命名打下了基础。

  4 从教学中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教学中巧妙的设置疑问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如讲“苯分子机构”时先向学生介绍苯的分子式(C6H6)和结构式。然后回顾烷烃和烯烃的化学性质。根据苯的结构式向学生提问。苯能使高锰酸钾褪色吗? 根据已有的知识学生都回答:“能”接着通过演示实验,证实回答是否正确。结果不褪色,学生的头脑中就可以产生疑问。 他们急于寻找原因,在恰到好处的进行解释这样学生就会听得很仔细,兴趣很浓厚。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另外,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在教学中列举一些生活实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的教学中应多联系生活中的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从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剖析酒后驾车的原因。 日常饮用的各类酒都含有不同量的酒精 (乙醇)。 若饮酒过量,就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及抑制状态。 那么司机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就大大增加,所以为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我国严格禁止酒后驾车。那么,怎样判断司机是否属于酒后驾车呢? 一种科学简便的检测方法是通过化学试剂颜色的变化进行判断。这种方法是让司机呼出气体通过盛有硫酸酸化处理的三氧化铬硅胶检测仪进行检测。 通过是否使仪器内物质又橙红色变为绿色来判断。原因是乙醇蒸气会被氧化成乙醛同时三氧化二铬被还原成绿色的铬三离子。 通过类似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多举例说明便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 在教学中恰当的进行演示实验,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中恰当的演示实验, 可以将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清晰化:

  如讲尿素时, 缩二脲的生成和缩二脲的反应纯属理论学生经常混淆,难于记忆。但通过实验将尿素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加热后产生难闻的气味,继续加热至试管内形成白色固体,在白色固体中加入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即呈现紫红色,这就是缩二脲反应。若在尿素中直接加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时,不会出现这样的颜色反应,这就说明有缩二脲的生成而无缩二脲的反应。能发生缩二脲反应是分子中含有酰胺键的缘故, 也就是说凡是分子中有酰胺键的化合物都能发生此类反应。

  比如蛋白质。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日常的教学。

  7 对学过的知识应善于归纳总结
  
  学习一个单元或一个阶段后应进行总结,把所学的各类化合物进行比较、分析、归纳。 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 并找出各类物质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能力。 通过课后总结,可以检查学生课堂的学习效果,使教学反馈及时准确,为下一课时教师的提问和总结纠正提供有利的素材。

  综上所述,以上几点就是笔者在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化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