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

舞剧《泥人的事》的市场瓶颈及对策

来源:未知 作者:陈赛楠
发布于:2017-01-13 共2582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舞剧《泥人的事》的市场瓶颈及对策
  
  第一节 市场瓶颈
  
  舞剧《泥人的事》作为天津歌舞剧院推出的一部重要大戏,集合了精良的制作与演职团队,在全国各地上演后都取得了很好的口碑与市场反响。但作为一部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的精品剧目,在其创作与市场运作方面仍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与瓶颈。可将其归纳为三点:
  
  一、剧目瓶颈--复杂剧情与舞蹈语汇简洁的矛盾
  
  主要表现在舞剧《泥人的事》的剧本在舞剧中是最复杂的,该剧剧情起伏跌宕,情节复杂,人性张力、戏剧张力都很强,这对于用舞蹈的以肢体作为表现手段的演员表演是颇为困难的。怎么把这样复杂的剧情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而且要表达的更为准确、更为明了、更为深刻、更为符合舞剧的艺术特点成为了他的一个瓶颈。另一方面,原剧本的创作还略显粗燥,但戏剧情节特别强,情节张力、人性张力都特别大,而且在剧情发展方面更符合民族舞剧的特点,这些对舞剧表演都是非常困难的。如何将更为复杂的情节和舞蹈语汇结合起来,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二、人才瓶颈--外借主演与本团人才匮乏的矛盾
  
  目前文艺团体多的是编创人员和演员,缺乏的是营销人员、策划人员,明显的一个腿粗,一条腿弱,主要表现在主创演员移植得多,歌舞团自身演员的水平还有待于提高,这个剧目的成功依赖于中央编导邓林,主要男女主角均是全国的一流的舞蹈演员,他们的加盟使该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出现了我们天津歌舞剧院的演员队伍还不能进入一流,离开了中央的演员,我们的剧目整体水平就会有跌下去的可能。天津歌舞剧院的演员和编剧水平还不能构成全国一流和顶尖级,这造成人才瓶颈。主创演员一直是外借的,歌舞剧院自身的演员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最终我们是要通过这个舞剧培养出自己的明星来,而不是通过这个舞剧把别的明星推出来了。
  
  三、市场瓶颈--依托基金与观众群相对狭窄的矛盾
  
  该剧的演出的成功,其演出的手段主要靠传统的演出渠道和来自各方面的人脉关系多,而现代的营销理念和扩大观众群的手段还欠缺。天津歌舞剧院在市场运作方面没有采用文化产业和文艺市场营销的新的高度、角度进行整合和开拓,缺乏高水准的策划人才、宣传人才和营销人才,形成了本剧目发展的第三个瓶颈。
  
  总之,复杂剧情与舞蹈语汇简洁的矛盾构成了剧目瓶颈,外借主演与本团人才匮乏的矛盾构成了人才瓶颈,依托基金与观众群相对狭窄的矛盾构成了市场瓶颈。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以上三个问题其本质上是文艺团体长期在旧体制下,依赖政府,忽略市场,创作理念、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理念、营销理念严重的与当前蓬勃发展的文化事业所不适应。因此其根本的出路在于改革。本体艺术有待于加工提高,观众需求有待于满足提高,市场人才有待于培养提升。
  
  以***在纪念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为指导思想,以“十三五”计划和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大关注理念为指导,笔者建议用创新改革的思路来解决以上瓶颈问题。有三条建议:
  
  建议一:广泛征集精美剧本
  
  要想编排一部成功的舞台作品,首先要取得一本优秀的剧本,只要一部好的剧本才能够有资格搬上舞台。如何取得优秀的舞台剧本,首先是打开时空界限,从全国乃至全世界征集原创剧本,采用广撒网的战略战策,常年在剧院网站或相关媒介发布相关信息,从人文精神的深刻、故事情节的张力和舞剧特色的渲染等角度下功夫,大面积的寻求高品质剧目,对所有投稿的原创剧作进行筛选。其次任何一部剧本都不是一蹴而成的,都要经过反复的推敲与修改,进行深度创作,才能不断完善才会进行编排,最终搬上舞台。在此运用知识产权的杠杆作用和激励机制,调动全国编创人员的根本积极性,用开放的视野所及全国乃至世界的创作大师对剧本进行加工创作,从而能够达到在剧目创作上广济人才、广开才路、集思广益、创新突破,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和更好的水平。
  
  建议二:突破人才培养模式
  
  突破原有的、保守的、僵死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以开放、创新、改革的人力资源的理念来培养人才。
  
  首先是采用聘任制、重报酬的机制来大量吸引尖端人才,打破原有的终身制度,定期进行考核,使本剧院演员能够形成紧张意识和竞争机制,不断完善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剧院综合素质。另外,通过高薪聘请业务水平过硬的演员、舞美以及专业的营销人员,增加院团的综合实力。以培养尖子人才、明星人才为目标,力争引领整个舞剧水准。
  
  其次是立足基层立足本体,对有表演天赋,并有发展前途的年轻演员进行培养。人才要分槽喂养,培养尖子,打破大锅饭,废除终身制,为有才能、有志气、肯吃苦肯奉献的演员能够脱颖而出提供政策保证和生存空间。
  
  第三是实行淘汰制和培养尖子制。对院团演职人员进行每年一次的业务考核,对于成绩优异者进行奖励,提高工资待遇。对于业务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则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辞退。严格制定工作计划,规定每天的练功时间,从制度上严格管理。拿出魄力、真抓实干,为培养顶尖级的舞蹈演员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建议三:拓展舞剧观众群体
  
  对于文化市场的方兴未艾最为朝阳的产业,但是传统的文艺团体在这点上是捉襟见肘。如何进行剧目的市场运营,也是剧目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利用“互联网+艺术推广”的形式熟悉市场,通过互联网、微信、广播电视等媒介手段调研市场,精准的掌握各个文艺团体的固定观众群、粉丝群和客户群。通过委托代理机构和专业营销中介来打造市场营销网络,通过对该艺术形式的宣传与精品化,稳定固有观众群,挖掘潜在观众群。
  
  其次,拓展边缘人群,通过讲座和深入基层演出的形式,开发那些喜欢艺术却还未了解舞剧的观众群,通过向其讲授舞剧的艺术表现手段和审美特征,使之对舞剧有所了解并产生兴趣。基层的演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向观众宣传舞剧这一艺术形式,使其有更深入更贴近的感受,从而拓展这一部分人群。
  
  最后,培养专职的专业的懂艺术、懂市场的宣传营销队伍。专业的营销团队能够最大的利用市场,实现市场最大化。在宣传过程中还可以借鉴西方歌剧院的演出季形式大造声势。多种营销方式的有效组合才能形成良性的演出市场循环。
  
  总之,采用广泛征集精美剧本、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和拓展舞剧观众群体三个建议来解决舞剧《泥人的事》的瓶颈问题。
  
  综上所述:舞剧《泥人的事》发展瓶颈有三:剧目瓶颈是复杂剧情与舞蹈语汇简洁的矛盾,人才瓶颈是外借主演与本团人才匮乏的矛盾,市场瓶颈是依托基金与观众群相对狭窄的矛盾。解决这些瓶颈的建议是:广泛征集精美剧本、突破人才培养模式和拓展舞剧观众群体。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作者单位: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舞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