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舞蹈论文 >

民族民间舞蹈在学前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来源: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林鸿
发布于:2021-01-18 共3059字

  摘    要: 在全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时代,高等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开展舞蹈教学能够充分提高学生的美育水平。为了有效提升学前舞蹈教学的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合理运用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来辅助教学,这样既能使学生感知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魅力,实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能有效丰富学前舞蹈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学前舞蹈教学,提升学生的舞蹈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舞蹈教学; 民族民间舞蹈元素;

  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风格特点相对稳定,以即兴表演、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常见的民族民间舞包括孔雀舞、腰鼓舞、花灯舞、狮子舞、秧歌等等。近些年来,舞蹈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学前教育舞蹈教学中也逐渐开始运用民族民间的舞蹈元素来辅助舞蹈教学,促进幼儿的身体发育,提升幼儿综合素质。

  一、学前专业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不准确

  由于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不均衡,民族民间舞蹈体系并不完整,导致各个民族在发展舞蹈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1]。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目标制定得不够准确,大部分舞蹈教师都认为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实践意义,因此,教师根本就不会认真地向幼儿们教授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发展和内涵等。若是这种教学情况一直发展下去,幼儿在学前教育阶段也只能够学习到舞蹈的基本知识,无法了解舞蹈的真正内涵,更无法在舞蹈艺术中体会自身真正的情感,表演中便降低了舞蹈效果。

  (二)缺乏应用理念

  在学前舞蹈教育中全面融入民族民间舞蹈元素,是为了培养幼儿的舞蹈思维和舞蹈意识,学前阶段是幼儿发展思维和发育身体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幼儿思维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其对艺术认知程度的深浅,但是由于大部分学前舞蹈教师无法真正理解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并且不能够全面实现其融入到舞蹈教学中的价值,因此导致很多幼儿在学习完民族民间舞蹈之后,仍然无法理解舞蹈的内容和内涵,更无法有效地抒发自身对舞蹈的感情,这样一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成了无用功,幼儿也无法理解我国古典艺术文化的魅力。
 

民族民间舞蹈在学前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
 

  (三)不重视元素应用

  在如今学前舞蹈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真正理解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更无法体会其在学前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将这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2]。随着学前舞蹈教学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现代市场上更是衍生出不同种类的舞蹈教学机构,且主要以教授幼儿舞蹈动作和舞蹈技术为主,因此很多家长认为学习舞蹈就只是需要学习怎样表演就可以了,不仅影响了舞蹈教学的效果,而且让幼儿对舞蹈艺术认知产生了偏差,更无法让学生们真正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意义和内在精神,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承。

  二、民族民间舞蹈在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的作用

  (一)传承民族文化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而民族民间舞蹈则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艺术价值悠远。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更全面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但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很容易被人所忽视,这就需要将其全面融入学前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舞蹈。学前专业舞蹈教师更应当充分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发扬和继承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和文化,从而促进其更好地发展。

  (二)熏陶民族艺术

  民族民间舞蹈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更深深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幼儿学习民族民间舞蹈,不仅仅能够熏陶其艺术天赋,还能够净化他们的思想,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既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更能培养幼儿的情趣,这就是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全面融入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意义所在。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重视学前教育,他们更希望通过艺术教育来全面培养幼儿,这样更间接地体现了舞蹈教学的艺术熏陶作用,帮助幼儿培养美好的情感。

  三、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新教学模式

  在幼儿舞蹈教学中,为了能够有效合理地应用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应当全面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保障幼儿舞蹈教学活动的全面开展。教师根据幼儿舞蹈教学的特点,在开展教学中,尽可能地选择信息化教学模式和探究化教学模式,让舞蹈教学更加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和年龄需求。例如,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舞蹈教师需要结合实际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合理应用多媒体开展舞蹈教学,可向幼儿展示民族民间舞蹈的视频、音乐和图片。全面展示民族民间舞蹈的元素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对舞蹈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探究化教学模式中,教师首先需要设置好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进一步设置短期的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保障幼儿在各个阶段的舞蹈学习,保持较高的专注度,还能够逐渐实现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让整个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3]。除此之外,为了能够在幼儿舞蹈教学中充分发挥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优势,舞蹈教师可充分引导幼儿来模仿民间舞蹈,这样一来能让他们慢慢感受民间舞蹈的特点和形式。在民族民间舞蹈中融入不同的元素,从而实现幼儿舞蹈教学的创新,以此提升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设定教学目标

  在学前舞蹈教育中,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必须先要明确教学目标,这样才能顺利开展舞蹈教学。先针对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内容,充分提炼与幼儿表演相符合的动作元素,然后在学前舞蹈教学方面结合幼儿舞蹈的相关动作来编制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对幼儿进行培养,然后充分观察学生的舞蹈动作,并与幼儿之间形成良好的结合关系,慢慢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幼儿舞蹈教学过程中应用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内容,并对其进行良好的应用,经过精确的选择和提炼,编制合理的舞蹈体系,在幼儿舞蹈教学模式开展过程中提供典型的依据,从而促进幼儿舞蹈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4]。

  (三)融入表演元素

  学前教育阶段的学生年龄在3岁到6岁之间,年纪较小导致其思维不够成熟,再加上对外界信息的接收能力不够强,在学习民族民间舞蹈时存在较大的困难。民族民间舞蹈中艺术性知识点较多,且存在大部分的肢体动作教学,本来幼儿的思维就不够成熟,因此很难适应舞蹈教学的过程。作为学前教育教师,应当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针对幼儿的认知情况开展教学,且尽可能地选择更为简单的教学模式,让幼儿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5]。在高等教育院校中,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都会进入幼儿园任职,这类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内涵,在实际舞蹈教学过程中,充分认知教学原则,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各种元素,可通过舞蹈竞赛的模式鼓励幼儿参与到舞蹈表演过程中来,让幼儿积极参与进来,从而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更应当合理引导幼儿来掌握民族民间舞蹈的各种表演技巧和表演动作,充分锻炼幼儿的行为能力和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让其从真正意义上学习相关的舞蹈知识,从而提升舞蹈能力,更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

  总的来说,在学前舞蹈教学过程中应用着多种多样的舞蹈元素,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类元素。学前教育专业属于幼儿教育专业,作为学前教育舞蹈教师,应当从各个方面入手,在舞蹈教学中合理应用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让元素真正发挥作用,也能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寓教于乐,教学相长,与幼儿共同领略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习其精髓,弘扬其精神文化,实现教学的最高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原梦.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中的融合路径初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0(3):232.
  [2]于茜.试论学前专业幼儿舞蹈课程中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J].知识经济,2020(6):125-126.
  [3]赵安安.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对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J].才智,2019(15):167-168.
  [4]吕姗姗.基于风格性准确把握的幼师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策略研究[J].黄河之声,2020(10):127,129.
  [5] 唐舒雯.民族民间舞蹈元素在学前舞蹈教育中的应用[J].魅力中国,2019(32):262-263.

作者单位: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应用
原文出处:林鸿.学前专业舞蹈教学中民族民间舞蹈元素的应用[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6):82-83.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舞蹈教学论文
返回:舞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