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物流论文 >

新农村物流体系构建PEST分析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8-13 共5110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新农村物流体系建设研究
【第一章】新时期农村物流模式构建分析绪论
【第二章】农村物流系统构建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新农村物流体系构建PEST分析
【第四章】新农村物流现状问题及需求调研分析
【第五章】农村物流网络平台的构建
【第六章】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的对策
【参考文献】如何构建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参考文献

  3.新农村物流体系构建 PEST 分析
 
  进行新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 PEST 分析模型从政治法律、经济、社会文化及物流技术四个方面对其环境进行分析。
 
  3.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1 国家重视"三农",农村物流迎来发展机遇。
 
  自 2004 年以来,我国党中央一直把"三农"建设放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服务于"三农"的物流活动国家也非常关注,要求农村物流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
 
  并于 2010 年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繁荣农村物流市场的策略。如要积极推进配送、连锁经营、电商、邮政服务向农村深入发展;增加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销售网点,方便农民生活;继续加大农村供销社的支持力度,提升"万村千乡"工程的质量等[12].
 
  2012 年,我国召开的党的十八大,给农村物流的发展带来了福音。"四化同步"从战略角度指导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尽快实现。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对商品的需求更加丰富多样,使农村物流的重要性得到凸显,合理的物流可以很好的降低成本,提高输送效率,方便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生态文明建设,这对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即要注重逆向物流、循环物流、低碳物流形式在农村的发展应用。此外,在构建农村物流体系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创新,从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着适应性原则,积极进行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搭建有中国特色的新农村物流体系。
 
  3.1.2 全面深化改革,新农村物流体系构建有了方向。
 
  2014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为《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表明深化农村改革是推进农业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钥匙,也是新农村物流发展的指导纲领。结合农村物流改革工作,对《若干意见》中的重要政策分析如下:
 
  1)重视粮食安全,完善保障体系。首先,粮食安全不仅指种植安全,在仓储、运输及装卸搬运中也要安全,我们的农产品物流要保证整个流通过程粮食的安全。其次,优化农产品价格机制,维持价格稳定,避免过大的价格波动,需要物流的仓储功能更好的解决供求时间差的问题。再次,构建科学的农村物流体系,打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有助于粮食更快速低成本的销往外地,使农民增收。
 
  2)推进农产品物流市场健康发展。农产品的价格不稳定,不但扰乱市场秩序,更有损农民的根本利益。国家一直重视农产品市场的公平竞争及有序发展,并重点对规模较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进行监管,同时注意扶持农村小型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网点的规划与建设,形成科学合理的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物流市场的信息化建设,搭建综合化的信息交流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优质农产品快速走向市场排除各种障碍。
 
  3)国家重视改善民生,农村物流体系还应服务于农民生活。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使农民的居住环境大大改变,村庄规划更加科学,硬质化道路不断修建,供排水系统及电网也更加完善,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加速进行。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对生活用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他们期望能有更丰富的商品种类供自己方便的选择,这就离不开物流的支持。关注生活物流的发展,为农村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物流服务。
 
  4)农村物流发展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策略。很长一点时间,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效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速度,不惜牺牲环境的代价,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十八大以来,国家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物流的改革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求各级地方有关部门要加强耕地保护,节约土地资源,制定农村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使破坏的农村环境得到修复,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得到维护,积极发展绿色物流、循环物流,将生态环境与农村物流发展协调进行。
 
  5)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构建农村物流体系应重视社区参与。民主制度的完善是保证党在农村坚固的核心领导地位的必要条件。党中央非常重视农村基层民主制度,要求对乡镇行政体制、村民自治机制进行深化改革。积极寻找农村民主化改革的新出路,更好的听到农民的声音,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使农民对政府及党的工作更加了解,更加满意。可根据不同村落的具体情况,设立非行政化的村民议事会,以社区为单位设立村民自治小组,更好的听取农民的建议。
 
  新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关系到多方的利益,面对农村特殊的发展环境,在构建过程中,更应该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进行积极有效的社区参与,提高新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的有效性。
 
  3.1.3 推动法制化建设,农村物流市场运行更加规范。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一步加强国家的法制化建设。目前,我国的物流相关法律法规并不健全。由于物流活动涉及多个环节,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存在需用法律对其活动进行规范和约束的问题,物流法律呈现多样性及综合性的特点。目前,物流法律的种类较多,主要涉及行政、民事两个方面,其中,行政法律法规主要包含物流市场准入、监管等方面,民事领域主要涉及运输、仓储等物流合同的签订、履行等方面的法规。此外,还可能适用到物流行业技术标准及规范。当农村物流活动跨越国界时,还要面临国际化的法律环境[13].
 
  物流法律体系的完善直接影响了物流的发展速度,农村物流体系的合理构建,更离不开健全的农村物流法律体系的支撑。尽管现有物流法律体系对农村物流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促进规范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仍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14].
 
  3.2 经济环境分析。
 
  3.2.1 农村经济增速减缓,总体运行平稳。
 
  近几年,我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城镇居民,粮食产量也逐年增多,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经济运行状况总体良好。但从 2004 年到 2013 年我国每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实际增速(如图 3-1)来看,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速在不断放缓。
 
  2013 年,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强农惠农政策的支持力度,农村的改革工作也在不断推进,农业气象灾害较少,农村经济得以继续发展,但速度放缓,第一产业的增加值为 56957 亿元,同比增长 4%,比 2011 年同期下滑 0.3%,为最近三年增速的最低水平。
 
  十八大以来,政府更加重视"三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强,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村的深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农村经济会继续平稳发展。
 
  3.2.2 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增幅有所降低。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粮食产量不断增加,产量基数也不断加大,继续增产难度也不断提高,加之最近几年,人们开始关注生态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这对粮食产量的继续增产提高了难度。粮食增产速度开始逐年放缓。
 
  2014 年,国家把粮食安全放在六大工作任务之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出台《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提倡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来保证粮食能够继续增产。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对农村物流活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是粮食的仓储还是大宗运输,都应该合理规划设计。
 
  3.2.3 电商成为经济发展重要力量,农村电商迅速开启。
 
  电子商务的应用范围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并带动了多个行业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网民数量逐年增加,到 2013 年已达到二十多亿,并有突破三十多亿的趋势。其中,我国网民数量最多,大概 5.6 亿,占总数的 20%[15].
 
  在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应用还比较少,农村电商存在着巨大的发展机会,正在迅速开启。首届浙江县域电子商务峰会于 2014 年 10 月 13 日召开,阿里巴巴在次峰会上宣布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该计划提出要在三至五年内完成一千个县级运营中心及十万个村级服务站的建设,预计投资 100 亿元。目标将全国三分之一的县城和六分之一的农村地区实现电子商务的网络覆盖。同年的 12 月 18 日,阿里开始在广东推进"千县万村"计划,计划耗时三年,在五十个县建设大约 10000 个村级服务网点。通过阿里的电商平台,农民既可以选购自己喜欢的生活用品及农资,又可以把自己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出去。
 
  除了企业注资推进农村电商,一些地方政府也在积极开展农村电商,来带动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比如,在陕西省的部分县区,当地政府官员正带动农民积极探索农村电商的发展之路。
 
  3.2.4 农村物流服务价格不断上涨,物流服务面临新机遇。
 
  农村物流市场的供需平衡和物流活动的有序进行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和农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一方面,因为煤碳、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价格上涨,加之相对落后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使农村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产品不断增收,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从农村输出,远销海内外,农村物流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导致了我国农村物流产品价格不断上涨。长此下去,不利于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响应十八大全面深化改革的号召,农村物流市场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政府应创新农村物流市场管理机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制度,吸引多方力量注资物流市场,完善物流法律法规,营造公平竞争的物流市场环境,保证供求平衡,使物流价格趋于稳定。
 
  3.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接近一半的比例。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大量农产品需要不断的从农村运往城市甚至国外,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量丰富的生活消费品及农用物资则需要从外部运进来。因此,农村物流市场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对物流质量的要求也会不断提高。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东西方向经济发展并不均衡,加之不同地理位置的农村气候、人文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农村的物流发展状况并不一样。比如一些城中村,他们靠近城市或直接包裹在城市之中,大部分农民已经不再从事农业生产,对于这样的农村,已经是城镇一体化的新农村,生活方便,物流设施健全;有些地区虽然地理条件相对较好,但农业人口仍占主要比重,比如山东寿光,他们以搞活特色农业发家致富,农民科学种植意识强烈,新农村建设的步伐较快,居住条件较好,农村物流设施相对比较健全;而有些农村地区,比如我国内陆中西部偏远地区,地理条件相对较差,远离城市,经济落后,交通不发达,物流设施严重不足,农民的生产生活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因此,一定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本着适应性的原则来构建新农村物流体系。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走向城市,他们怀揣着梦想,在城市打拼坚持,农民工已经是城市里不可缺少的风景线;而在很多农村,大多是老弱病残在坚守着。
 
  农村缺乏劳动力,大片耕地荒芜,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等等,是当前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更需要高学历的农民参与,怎样让劳动力返回农村,让高级知识分子参与其中,让冷清的农村恢复活力,是搞好新农村建设最基本的保障,也是农村物流体系构建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壮大,人们购物越来越方便,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网购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购物方式。农民朋友对自己生活的丰富性也有了新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试网购,电子商务覆盖农村将是必然趋势,因此,物流体系的构建应完善电商物流。
 
  3.4物流技术环境分析。
 
  农村物流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管理物流过程的信息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村物流的运营效率和响应速度,使物流可以做出即时反应,降低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目前,物流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经营者意识到物流技术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惜巨资投入到其中的建设与应用中来,为我国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首先,采用 RFID 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机械化或自动化施肥、浇水、播种等现代物流技术可以提高农产品物流的效率;其次,先进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GPS、GIS、EOS 及仪器仪表的应用可以使农村物流的管理水平得到提高。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农村物流的运输网络科学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物流网络体系构建合理化;最后,各种先进物流设备的应用与发展,为构建农村物流体系提供了物质条件[16].近几年,自动化立体仓库,全自动分拣系统,标准化的集装箱、托盘等集装设备,各种专业的运输车辆在物流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如果能进一步应用到农村,必定使农村物流的发展如虎添翼。
 
  当前,条码技术、语音、数字签名等自动化识别技术[17],EO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货物实时跟踪系统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农村物联网的建立提供了技术支撑,有利于使农产品实现可追溯。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物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