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厦门和台湾贸易发展分析。
2
.1 厦门经济发展分析。
2.1.1 经济发展总体现状。
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水平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几个指标上,包括地区生产总值(GDP),人均 GDP,财政税收,投资消费等[33].其中最核心,也最能反映地区经济实力的指标就是地区 GDP 总值。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以来,经济增长平稳快速。2005 年,全市共实现生产总值(GDP)1006.58 亿元,第一次突破了千亿元,经济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同时期厦门市人均生产总值(常住人口)为 37913 元。2014 年,厦门地区生产总值 GDP 为3273.58 亿元,比上年增长 9.2%,人均 GDP 为 86832 元,增长 7.2%.无论是地区生产总值(GDP),还是人均 GDP,厦门在全省所占比重均位居第一,海峡西岸龙头城市地位日益凸显。2005-2014 年期间,财政总收入由原来的 209.72 亿元,增长到 909.13 亿元,总增长率高达 333.5%,平均年增长率为 33.35%,离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又近了一步。地方财政收入也由原来的 103.81 亿元增长到 543.80 亿元。同时工业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2005 年工业总产值高达 2099.03 亿元,增长幅度为 20.9%,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产值占厦门工业总值的 96.7%左右。到 2014 年规模以上的工业总产值为 4894.93 亿元,增长了 10.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的增加值为 1245.86 亿元,较同期相比增长了 10.5%.工业品出口方面,交易额为 2136.90 亿元,比上年增长了 4.9%.同年,厦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 1572.95 亿元,比上年上升 16.7 个百分点,总体增长趋势较好。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562.16 亿元,提高了 16.8%,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 99.3%;农户投资 10.79亿元,上升幅度达 5%.
2.1.2 对外贸易情况。
厦门市属于沿海城市,又是经济特区,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贸易政策都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十几年来,厦门对外贸易量克服诸多阻碍,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05 年,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 285.79 亿美元,增长幅度为 18.7%.到2014 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 835.5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0.6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531.6亿美元,增长了 1.6%;进口 303.9 亿美元,下降了 4.3%.进出口结构变化明显,从商品结构看,传统商品出口后劲乏力,资源性商品进口保持旺盛。机电产品出口虽然保持在 1.3%的增长率,但仍低于整个城市平均水平的 0.3 个百分点,出口额为 225.9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 42.5%,比去年下降了 0.1 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下降了 6.2%,出口总额为 105.0 亿美元,占全市出口的 19.8%.从贸易方式结构看,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双双下滑,保税进出口一枝独秀。全年一般贸易进出口 509.5 亿美元,与上年持平,占全市进出口的 61.0%.其中一般贸易出口 340.5 亿美元,增长 1.4%;一般贸易进口额为 169.0 亿美元,同期下降 2.7%.加工贸易进出口低迷,全年进出口额为 246.2 亿美元,下降了 5.0 个百分点。在自贸区建设的带动下,保税区的保税仓储转口贸易对全市外贸贡献作用明显,全年保税仓储出口 49.7 亿美元,增长 11.2%,为全市出口增长率贡献了 1 个百分点,对全市出口增长贡献率 62%;保税仓储进口 40.3 亿美元,增长了 22.3%,幅度较大,为全市进口增长率贡献了 2.3 个百分点。
2.2 台湾经济发展分析。
2.2.1 经济发展总体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深入,具有外向型特点的台湾经济在此趋势下,近年来自身经济发展上显得有些乏力[34].曾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的台湾,其经济增长率一度位列亚洲领先地位,但自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台湾经济呈现停滞,甚至倒退的现象,经济指数持续低迷,失业率更是节节攀升。近年来,随着两岸贸易的频繁往来,台湾经济出现复苏现象,两岸贸易已然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台湾经济增长对两岸贸易的依存度越来越高。2005 年,台湾 GDP 达到 3757.7 亿美元,人均 GDP 为 16532 美元,遥遥领先与同时期厦门市的 37913 元。随着两岸贸易政策的不断变化,2014 年,台湾 GDP达到 5295 亿美元,人均 GDP 为 22632 美元。自 21 世纪初后,台湾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台湾的经济结构模式发生了一定的调整和转型。在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台湾经济经过繁荣时期,低谷时期,再到恢复时期这几个阶段,台湾政府在台湾经济活动中扮演着主导作用,这些年台湾经济的起落,竞争力的乏软,都意味着政府的政策对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影响。2005-2014 年这十年中,前五年,经济增长率和人均 GDP 增长率变化都较明显,上下浮动大。后五年中,总 GDP 和人均 GDP 的增长率都较平缓,平均增长率为 3.42%,这也证实台湾经济的发展特征。
2.2.2 对外贸易情况。
基于台湾外向型经济的特点,对外贸易一直在台湾整体的经济活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以及台湾本身经济产业发展的乏软,台湾对外出口也处于停滞,甚至萎缩的状态,贸易顺差急剧减少。2005 年,台湾对外贸易总额为 3810.5亿美元,进口额为 1826.2 亿美元,出口额为 1984.3 亿美元,贸易顺差为 158.1 亿美元。到2014 年,台湾对外贸易总额为 5877.22 亿美元,出口额为 3138.0 亿美元,进口额为 2739.22亿美元,贸易顺差为 398.78 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较上年增长了 2.7%,创历年新高,贸易顺差下降了 87%.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进口来源国,台湾自大陆进口 480.4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12.8%.进出口商品方面,自台湾进入后工业化阶段后,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化不大。
出口商品方面以电子产品为主,支撑整个出口成长动能,同时,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出口创新高,达到 208.9(+5.7%)亿美元和 116.5(+5.8%)亿美元,但是光学器材,矿产品等出口出现疲软,光学器材出口下降了(-8.9%);进口商品方面,资本设备进口创四年来最高,高达 369 亿美元,其中精密仪器,交通运输设备,资讯与通信设备增长率分别为14.0%,53.3%和 12.6%.但是机械设备却下降了 5.9%,消费品进口成长强劲,这表明台湾贸易结构正在经历着优化转型。
2.3 厦台贸易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2.3.1 厦台贸易发展。
根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厦台之间的商品出口属于不完全竞争,进出口商品种类接近,存在着贸易壁垒。同时,由于同种贸易商品在厦台地区的优势和劣势,劳动生产率也不同,这就产生了比较优势的竞争关系。不同厦台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特征,导致厦台间的经济水平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主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程度和贸易程度上。本文将从厦台贸易发展规模,厦台贸易占厦门和台湾贸易比重,贸易商品等几个指标来进行分析。就厦台贸易发展规模而言,2014 年,厦门对台进出口 70.4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13.0%.其中出口 15.6 亿美元,增长 9.5%;进口 54.9 亿美元,下降 17.8%.对台贸易逆差 39.3 亿美元,下降 25.1%.其中一般贸易出口逆势增长,加工贸易持续下滑。
对台一般贸易出口 9.1 亿美元,增长 16.0%;加工贸易出口略有增长,出口额 6.1 亿美元,增长2.8%.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进口双双大幅下降,一般贸易进口11.4亿美元,下降20.7%;加工贸易进口 39.3 亿美元,下降 18.4%.厦台贸易企业中,外资企业仍然是对台贸易主力,占贸易企业的 78.4%.厦台贸易业务方面,两岸首个冷链物流产业合作试点项目“万翔冷链物流中心”投用,台湾水产专用保税分拨中心也开始运营。两岸海运快件成功运行,厦门全部两岸直航航班均可经营海运快件业务。全年对台出口 15.59 亿美元,增长 9.6%;台湾农产品进口持续大幅增长,厦门连续七年保持大陆最大台湾水果进口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