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绪论。
1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贸易自由度逐步加强,中国大陆在促进亚太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样的,祖国大陆同港澳台地区的贸易往来也日益频繁,特别指出的是,海峡两岸贸易正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贸易关系往来。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一种趋势[1],它对海峡两岸贸易关系的影响也显得尤为重要。
进入 21 世纪后,大陆和台湾贸易关系快速升温,大陆和台湾都是 WTO 成员之一,海峡两岸贸易限制逐步减少[2].尤其近年来大陆经济高速增长,世界地位逐步提高,大陆对台湾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台湾大量的以劳动为主题的产业和具有高技术要求的产业正在不断向大陆转移,其中电子通讯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最具代表性。自 2008 年开始,大陆和台湾全面实现“大三通”,到 2010 年两岸签订海峡两岸经济合作协议框架(ECFA),再到2015 年,福建省的平潭,厦门,福州三个地区挂牌成为自贸区,作为对台贸易最大特色的所在地,厦门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文化渊源,使得厦台贸易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厦台产业功能一体化已基本形成,并具有不可逆转的趋势,厦台经济的长期合作将形成具有共同市场,优势互补,合作双赢的新局面。
物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其重要性已受到全球的广泛认可,并给与了高度关注[3].在港口经济发展的同时,港口物流业也处正在迅速发展扩大。港口在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同时,现代物流又带动了港口功能的变化。港口功能正从传统的单一的运输功能向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转变,运输方式也从单一的车船转换发展到多式联运[4].港口物流在全球化贸易日益壮大的形势下,港口设施和功能变得越来越成熟,现代港口物流业是集自身港口优势、周边产业群、现代通信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随着“大三通”的实现,厦台港口运输已从原来的经绕第三地来实现贸易往来的运输方式,转变到厦台港口的直接通航方式,直接提高了厦台港口物流的效率和经济效益。厦门港货物吞吐总量已从十位开外上升到全国第八位,而台湾方面正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致使港口物流产业发展停滞不前,台湾的三大主要港口高雄港,台中港,基隆港出现了货物吞吐量逐年下降的趋势,以集装箱运输为核心的港口业务也进展缓慢。因此,台湾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并不乐观。在大陆 “一带一路”的规划中,厦台港口物流发展全面展开,有望改变台湾港口物流发展的停滞状态。
1.1.2 选题意义。
研究厦台贸易与港口物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
第一,两岸人民同根同源,两岸贸易和港口物流合作对于两岸关系发展意义重大[5].由于历史原因,两岸政治分歧一直存在,这严重阻碍了两岸经济的健康发展。研究厦台贸易与港口物流的发展,从经济方面说,有利于促进厦门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增长,带动厦门临港产业和台湾支柱产业的发展,有效克服台湾经济发展的瓶颈。从政治人文方面说,厦台互动发展对于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具有重要作用,最终对于实现两岸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促进两岸港口发展,提高港口竞争力,实现经济一体化。经济一体化已然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6].台湾地区如果不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不与大陆加深贸易往来,就有可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被“边缘化”,降低其国际竞争力[7].而大陆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已然比海峡两岸经济圈成熟,厦台贸易和港口物流发展可以带动海峡两岸经济圈的发展,促进大陆沿海地区经济圈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促进厦门临港产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台湾港口物流服务体系的提升,为实现两岸共赢提供了基础。福建省以厦门为中心,以自贸区为契机,大力发展闽三角地区经济,不仅对福建省自身经济的发展,而且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厦台也将在资金,技术,人力等各生产要素方面实现资源和差异上的互补,有利于两岸共同利益的发展。
1.2 研究现状综述。
两岸贸易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两岸研究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除了政治因素的阻滞,两岸贸易的深化合作将是两岸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础[8].为了顺应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两岸学者关于两岸贸易和港口的互动发展做了广泛的研究和分析。
李非的《海峡两岸合作实验区开放开发模式探讨》从历史、系统、结构角度分别分析了两岸贸易发展规律[9]; 张富生的《加快两岸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航运业互利双赢》中提出通过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动两岸航运业的平稳发展[10].王俊峰的《ECFA 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一文分别从贸易、投资、金融、区域等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11].李非的《海峡两岸直航问题探讨》和曹小衡的《两岸直航对产业发展策略企业全球布局的影响》从试点直航的角度分析了对两岸经贸的影响[12-13].黄聪英、郑伟明等人将研究范围缩小到闽台、厦台之间,对闽台贸易和产业互动以及资源优化等作了深刻的分析论证[14].石正方,全毅等人对闽台贸易的合作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措施[15].
大陆和台湾签署 ECFA 协议以来,两岸贸易对两岸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显着,尤其对台湾地区来说,和大陆的贸易往来已然成为拉动本岛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两岸贸易相互依存度也越来越高[16].邓丽娟研究了 ECFA 的签署对推动两岸经济的增长和整合的影响程度,在研究的基础上为两岸金融合作提供了政策性建议[17].蒋含明,李非通过 GTAP 模型分析证实了 ECFA 的签署对两岸产业总值的推动作用,两岸产业的发展潜力将会得到更多的发挥[18].
港口作为两岸贸易往来和货物运输节点,对港口本身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有无可代替的作用。而港口物流随着贸易自由化,运输一体化以及港口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港口物流的发展程度高低代表着港口综合竞争力的强弱。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港口物流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黄有方的《港口现代物流发展策略》从定性角度分析了港口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19].郭晓芳的《把厦门港建设成两岸直航的桥头堡》中,提出了厦门在两岸贸易和港口运输中的历史和自然优势[20].赖荣欣、陈剑锋从定性和定量角度分析了闽台港口产业的发展状况,阐述了闽台港口有着诸多互补性资源[21].黄民生、刘光溪等从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港口物流与区域发展的关联[22-23].吴建英,苏波等人从不同区域差异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的不平衡性,同时借鉴国外港口的成功案例为我国港口物流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24].
国外对于区域间的贸易和港口之间的互动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巴拉萨(Balassa, B.)1966年研究欧共体制成品贸易效应时,发现了发达国家间贸易的趋势,巴拉萨称之为“产业内贸易”,也有人称之为“双向贸易[25-26].迪克西特(Dixit,A.K)和斯蒂格利茨(Stiglitz,J.E)(1977)认为互惠贸易来自于规模经济和更广泛的产品差异[27].Peter B. Marlow(2003)提出了精细港口和敏捷港口的概念[28].Beresford A.K.C(2003)对三代港口的定义进行了评述,从货种、港口发展战略、提供服务类型、组织特点、生产运营特点、决策因素几方面描述了三代港口的特征[29].Estache Antonio, Gonzalez Marianela 通过一个案例指出了港口基础结构的改革对港口绩效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