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体育论文 > 武术论文 >

太极拳概论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26 共606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太极拳的社会功能探究
【导言】基于社会学的太极拳研究导言
【第一章】太极拳概论
【第二章】社会学分析的理论视角
【3.1 3.2】太极拳与人的社会化与社会行为
【3.3 3.4】太极拳与社会互动及其初级社会群体
【3.5 - 3.7】太极拳与社会分层、控制及问题
【3.8 - 3.10】太极拳与和谐社会及其自身发展
【结语/参考文献】太极拳的社会学解读结语与参考文献

  一、太极拳概论

  (一)太极拳概述。

  "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者掤、扌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掤、扌履、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 、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

  合而言之,曰十三势。"这是清代著名武术家王宗岳对太极拳的释名。从"太极拳论"中可以看出,太极拳曾被称为"长拳"和"十三势".另外,还有"绵拳"及"软手"之说。今天,只所以太极拳受到众多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蕴涵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如"两一说、阴阳说、动静说、气说、体用说、中庸说和太极说等。"迄今为止,关于太极拳的起源问题,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说法。但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说法,一是唐代许宣平、李道之所传;二是元末明初张三丰所创;三是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王廷所创。今天,多数太极拳家认为是陈王廷所创。陈王廷是卓有创见的武术家,他研究道家的《黄庭经》,参照了戚继光的《拳经》创编了太极拳。太极拳的来源有下列三个方面:1、综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2、结合了古代的导引、吐纳之术,3、运用了中国古代的中医经络学说和阴阳学说。

  太极拳具有柔和、缓慢、轻灵的运动特点,要求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它以掤、扌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基本十三势。动作柔和缓慢,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连。太极拳又有陈氏、杨氏、吴氏、孙氏和武氏等较有影响的流派。

  (二)太极拳的"基本因素"和特征分析。

  众所周知,太极拳的特点和要求很多,但笔者认为"技击、健身、心静、松柔、气、境界"是众多特点中最为核心的"因素".本论文把这些方面姑且称为太极拳的"基本因素".

  1、论太极拳的"技击".

  与其它格斗术相比,太极拳有许多明显的特点。与其说太极拳是一种拳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无论其指导思想、理论基础还是技术体系,都表现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在太极拳的发展过程中,能兼容医学、养生学、兵学和美学等,吸收其中优秀的文化。使太极拳的技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格斗术,而是技术与养生、修身融为一体。对于每一个具体动作,都蕴涵着丰富的健身、修身的理念。

  在练习中感悟技术,在技术中思索格斗,在格斗中又试图寻找和谐。总之,对于承载深厚文化底蕴的太极拳,对于其"技击"的内涵,我们决非能三言两语概之。

  2、论太极拳的"健身".

  《十三势歌诀》中有"若言体用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打拳以调养血气,呼吸顺其自然。"《太极拳全书》中有"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武艺之末也。""健身、修身"一直是修炼太极拳的宗旨。内外兼修、注重身心的修炼是太极拳运动的特点。与其它体育项目相比,太极拳有着独特的特点,太极拳特别注意对心神的修养,对意境的追求。

  由于太极拳动作缓慢、柔和,尤其注重自我的主观感受,所以其对机体的训练是循序渐进的,其运动量和强度的增加的依据是自我感觉,是典型的有氧运动。

  无论运动量的大小,都是根据自身的感受,所以对身体机能有很好的改善,不像一味追求金牌的突破极限运动,往往对身体具有一定的损伤性。自我感受包括对身体、环境和心理的感受过程。自我感受不但可以比较精确地把握运动量和强度,而且可以感受自然、体验生命和超越自我。

  3、论太极拳的"心静".

  平心静气,才能真正体悟到太极拳。只有心静才能专心致志,"心不静则不专,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故要心静。"如果能够做到心静,理解和掌握太极拳也就不那么难了。《十三势歌诀》中有"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故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太和元气到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动静缓急,运转随心。"太极拳对心静的追求是自始至终的。心静不仅是练拳的要求,也是做事、做人的需要。只有心静才能真正专得进去,才能把事情做好。做人更是如此,只有心静,方能对人平和、谦逊。所以,心静是一种素质、一种品质、一种精神。

  4、论太极拳的"松柔".

  缓慢、柔和、松弛是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在练习过程对松柔的要求是很高的。

  柔而不软、松而不懈、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并济等是对太极拳练习者的更高要求,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松柔".《陈鑫关于官骸十三目的语录》中有"骨节松开",《陈复元太极拳论》中有"月当 之要点曰:松月当、合月当、扣月当""活腰时月当须松,不松则滞。""两肩要常松下,见有泛起,即将松下。"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有"人刚我柔谓之走。"《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极柔软然后极坚硬。"陈子明的《太极拳之要点》中有"初学者宜以自然柔活为主,柔宜松,活宜领,柔而不松,活而不领,即不自然,安能致坚刚于将来哉。"当到一定境界后方能达到如品三先生所言:"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刚柔相济,运化无方。"松柔不仅是太极拳的技法要求,而且也是太极拳的指导思想。

  5、论太极拳的"气".

  气沉丹田,是指身法端正,宽胸实腹,"意注丹田",意识引导呼吸,将气徐徐送到腹部肚脐下。太极拳在运动时,一般都是采用腹式呼吸,同时"意注丹田",这样能达到太极拳"身动、心静、气敛、神舒"的境界。《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

  中有"中气贯足,物来顺应,物莫能违。""势既成,心平气和,中气归于丹田。""孟子曰:志者气之帅,气者体之充。""一气承接,勿令神气间断。"十年用功,十年养气。气是生命之本,是万物之源。在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充满了对"气"的感悟,生命之"气"、自然之"气"、精神之"气"都是太极拳"拳理"中的应有之意。在生活中表现为"精气""气节""一气呵成"的处世和做事精神。

  6、论太极拳的"境界".

  《陈鑫等拳论短文选》中有"返真归朴后,就是活神仙,随在皆得我,太璞自神全(仍归太极)。"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有"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李亦畲的《五字诀》中有"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陈鑫的《太极拳经谱》中有"跌翻绝妙,灵境难以言传。"从上述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太极拳从诞生以来就一直对境界具有很高的追求,追求从心所欲,自我陶冶,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通过对拳的练习,在行拳中"自我对话",静静地感悟太极拳,感悟自己,感悟生命,体验那种超越性的生命存在和人生价值,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奇妙感觉。

  (三)解读太极拳文化。

  1、解读"拳论",诠释太极拳文化。

  (1)太极拳的"中庸"文化思想。

  在朱熹的《中庸章句》中有"中者,不偏不依,无过无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太极拳体现着浓郁的"中庸"文化思想。运动中身体中正,一须"虚灵顶劲",将百会穴轻轻向上顶起。二须"气沉丹田",将气徐徐送到腹部肚脐下。三须"尾闾中正",无论动作怎样变化,尾闾始终与脊椎成直线,保持中正状态。一方面中正是对形体而言,不偏不依。另一方面中正是对气而言。

  身法中正以求安舒,安舒才能保持平衡与稳定,从而做到"心静用意".陈鑫的《太极拳经谱》中有"况一失势,虽悔何追?我守我疆,不卑不亢,九折羊肠,不可稍让。""不遮不架,不顶不延,不软不硬,不脱不沾。"陈鑫的《太极拳拳谱》中有"中气贯足,精神百倍。"这里"中气"是指太和之气、不偏不依、无过无不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有"不偏不依,忽隐忽现。"从以上的拳论中能够发现太极拳的"中庸"文化思想。

  (2)太极拳的"适欲性"文化思想。

  在太极拳的文化中可以管窥到一种适当欲望的思想,《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心为一身之主,肾为性命之原,必清心寡欲,培其根本之地,无使伤损,根本固而后枝叶荣,万事可作,斯为至要。""任说千言万语,举莫若清心寡欲,培其本原,以养元气,身本强壮,打拳自胜人一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先辈们在习拳时对"适欲性"文化思想的提倡。在传统太极拳的传承中,先辈们认为外欲太多的人不可传,在《清代杨氏传钞老谱》中有"不传外欲太多者。"适当欲望是练习好太极拳的基础,也是做人的基础。所以从太极拳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提倡这种适当欲望的文化思想。今天,我们练习太极拳也应该继承这种思想,不但对练习拳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对生活、做人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当然,我们今天要正确去理解和运用其中的思想。

  (3)太极拳"内"与"外"相兼的文化思想。

  "形神兼备,内外兼修"是武术的基本特点,同样也是太极拳的基本特点。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有"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

  中有"心静身正,以意运动。""精神贵乎蕴蓄,不可外露圭角。"内外兼修可以培养人的精神面貌,对塑造稳重、成熟的性格具有一定的作用。身法端凝莫测,收敛精神,别无他诀,心平气和则得。在不断地练习中,可以获得心平气和的效果。身法正者,身桩端正,无所偏依,虚灵内含,故不惧他人推倒。引申意义是做人要身正,身正才能理直气壮。理直气壮才能无所畏惧,精神才能真正愉悦。对塑造人具有良好的作用。"心欲用缠丝劲顺转圈,则左右手即用缠丝劲转圈。"这里说明动作运行首先是"心动","心动"则"行动"达到完美的内外合一。"以虚灵之心,养刚中之气。" 说明太极拳虽然动作缓慢、柔和,但内在却蕴涵着刚毅。

  (4)太极拳"百折不挠"的文化思想。

  仔细研读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可以发现,在练习过程中实际上始终蕴涵着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如"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近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从拳论中可以看出,不管处于什么位置,始终能够积极应对,表现出了顽强、坚毅严密的特点。

  这是从技法上体现出来的"百折不挠"的文化精神,同时也体现出了灵活机动的特点。《清代杨氏传钞老谱》中有"不传半途而废的。"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常年如一,这些都是太极拳练习的要求。

  要想真正学好太极拳必须仔细揣摩,长年累月不间断地思索,刻苦耐心地习练,方能熟能生巧达到从心所欲,真正明白太极拳的技法要求和达到最高的境界。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

  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以不详辨焉!是为论。"武禹襄在其《太极拳论》中说:"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这是从动作和运动形式上讲的,太极拳动作要求节节连贯,不可中断。《十三势歌诀》中有"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意思是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而且要求个人有坚毅的意志品质。

  (5)太极拳"和谐"的文化思想。

  太极拳的和谐思想表现在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与自然和谐、与人和谐四个方面。第一是自我和谐,表现在动作的整体性上,要求身心合一。在练习中要求动作上下相随,整体一致,和谐统一。不仅是身体的练习,更是心理的训练,内外要求和谐。第二是与自然和谐,表现在静、松、柔和、适当欲望、精神、境界。感悟自然,体验自然,在大自然中感受动作是太极拳练习的特点。

  在长期的与自然的对话中寻找与自然的和谐。第三是与社会和谐,表现在太极拳的伦理道德控制上。太极拳的伦理道德规范包括社会责任感、处世规范和练拳要求三个方面。这些伦理道德规范的制约有助于建立与社会的和谐。第四是与人的和谐,道德的内化,和谐理念的渗透,长期的社会交往,会逐渐形成与人的和谐。切磋技艺中点到为至,而且切磋技艺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通过切磋可以互相提高。

  2、太极拳文化的扩散。

  (1)太极拳文化的传承。

  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太极拳,其文化传承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太极拳传承的方式是通过口传身授,是面对面的直接互动方式进行的。一方面,师父通过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征服徒弟,教化徒弟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习武要求,使其能遵循师父的意思去行事,徒弟对师父敬重有加。另一方面,师父通过警示、劝告来告诫徒弟的行为方式,从这个角度看,徒弟对师父又非常敬畏。所以形成占主导、权威地位的师父经常对徒弟的行为进行评判。长期的教化就"迫使"徒弟对太极拳文化内化为属于自己享有的文化,久而久之,就把这种文化作为自己所认为唯一正确的文化。今天,虽然传承方式发生了变化,但其文化传承的功能是不变的。

  (2)太极拳文化的传播。

  承载丰富文化因子的太极拳在每年度的国际、国内太极拳比赛中,都显示出了文化交流的现象。今天,日本、美国等对中国太极拳的研究都相当广泛和深刻,与此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进行研究。太极拳在文化传播方面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因为首先它是显形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术,其养生、健体、陶冶性情的特点也是显而易见的。

  "太极拳有着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它把身心两个方面的运动,即躯体的运动同心理的运动紧紧地结合起来了,而这正是一些过分强调竞技性的西方体育项目所不具备的,他们从太极拳中感悟到中国文化的和谐与和平的精神,不丢不顶,万事求顺,是处在现代化社会高频率高节奏的紧张生活中人们十分需要的一种轻松心态,我想,这也是太极拳在国际上快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四)论太极拳的"伦理道德规范".

  作为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浓缩,太极拳的伦理道德要求是很高的。主要表现在社会责任感、处世规范、练拳要求等三个方面。

  历代太极拳家对道德要求都是很高的。陈鑫是著名的太极拳家,自幼练拳,精通拳理,但一生没有后代,年老得病。所以就让其兄的儿子椿元到湘南把《陈氏太极拳图说》授之曰:"若可传则传之,不则焚之,毋与妄人也。"从这个事情上我们可以看出,在传统的太极拳传承中,对学习者的道德品行要求是很高的,体现了陈鑫老前辈的社会责任感。另外,在《清末陈鑫太极拳论著》中有"太极拳虽无大用处,然当今之世,列强争雄,若无武艺,何以保存?"都能体现出太极拳道德中的民族大义精神。

  对处世规范的严格遵守一直是太极拳的道德追求,在《清末陈鑫太极拳论著》中有"学太极拳不可不敬,学太极拳不可狂,学太极拳不可借以为盗窃抢夺之资,学太极拳不可凌厉欺压人。"《清代杨氏传钞老谱》中有"不传不知师弟之道者,不传收不住的,不传得宝忘师的,不传无纳履之心者,不传好怒好愠者,不传匪事多端者。"尊师敬友、谦虚、与人为善等都是对练习者行为规范的要求。《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理不清,延明师,路不清,访良友。"《陈鑫等拳论短文选》中有"自当从良师,又宜访高朋。处处循规矩,一线启灵明,一层深一层,层层意无穷。"体现了尊师重友、遵守规矩的道德要求。

  在练拳中也有很多的要求,《清代杨氏传钞老谱》中有"不传半途而废的。"《清末陈鑫太极拳论著》中有"学太极拳不可不敬,学太极拳不可满,学太极拳着着当细心揣摩,学太极拳先学读书。"《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拳当功力既熟,端正恭肃,敬其所事,不敢自满。"这是对练习者的要求,应该谦虚、端正态度,不能有骄傲情绪。《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中有"或曰:拳之大概既闻命矣,而要打不出神情,何也?曰:此在平居去其欲速之心,如孟子所言,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焉。""小成则三年,大成则九年。""躁心者其勉诸。"这是说在比武中应该去掉那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在习武中要刻苦、循序渐进地提高技艺。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武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