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教学论文业内推荐阅读10篇之第四篇:探索研究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教学途径
摘要:课程思政理念要求各学科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武术课程是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项基本内容,高校的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充分挖掘武术教学中的德育功能与价值,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竞争意识、规则意识等,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高校武术教学与思政教学相结合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教学途径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高校武术; 课程思政; 教学;
课程思政指的是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旨在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武术是我国高校的一项体育课内容,我国的武术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武术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有利于学生坚韧的品质、集体精神及竞争意识的养成。因此,我们要注重在武术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并努力探究两者相结合的途径,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意义
1.1 有利于贯彻实施"课程思政"的理念
课程思政要求各个学科都要与思想政治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高校武术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贯彻了实施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课程思政的理念。高校的各个学科都有教学育人的责任,育人还包括对学生道德的教育,各个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都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德育教育切实地落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各类课程育人的功能,不断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和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1.2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
我国的武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武术教学对弘扬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在高校的武术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武术对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竞争意识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武术训练对学生的意志品格还有着较高的要求,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顽强品质,同时也对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见,在高校的武术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当努力探究武术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途径,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 高校武术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2.1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要想将高校武术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将育人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职责要求。知识传授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再将课程教学作为武术的主要教学内容,要将课程思政与武术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武术的同时,感受武术所传递出来的顽强、拼搏的精神理念及合作团结的意识,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感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
在高校武术课程中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教师还要注重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教师是高校武术教学的主导力量,教师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是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影响带动作用,"以德育人""以德服人".教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校也要注重教师道德素质的提升,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学习,提高专业教师的思政育人的意识与能力。这样,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过程中会在无形中将思想政治教学融入进来,并以自身的影响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3 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的高校武术教学过分注重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体育思想教育、体育态度教育等,没有将课程思政的理念与武术教学相结合起来,这不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也没有贯彻实施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高校的武术教学也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传统的评价体系也只是对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进行反馈,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要对学生的武术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从素质教育角度出发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进行评价分析,将高校的武术教学与课程思政理念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出武术课程育人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4 开展武术活动,丰富德育形式
高校武术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不仅仅只在课堂上实现,还要充分利用学生课外活动,扩大武术育人的影响力。学校可以建立武术社团、组织武术比赛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武术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使更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到武术训练中来,感受武术所传递的顽强拼搏、不服输的精神,培养学生坚韧的品质及坚定的信念,也有利于学生终生体育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以,学校开展多种多样的武术活动,丰富武术的德育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更好地贯彻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
2.5 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增强教育效果
当前,高校传统的武术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单调枯燥,过分注重武术技能的教学,采用的仍是"一言堂"的教学形式,没有充分弘扬我国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学生的积极性也不高,武术教学中的课程思政理念也没有做到贯彻实施。武术育人的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教师应当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形式,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也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引入到武术教学中,或在武术训练中采用趣味赛、小组赛等的形式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学生感受到武术的团队合作、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等的精神,学生愿意参与武术训练,这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也有利于课程思政理念的贯彻实施,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
3 结语
课程思政要求高校各学科都要与思想政治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高校武术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有利于贯彻实施"课程思政"的理念;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因此,高校应当将课程思政与高校武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高校武术育人的作用。高校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开展武术活动,丰富德育形式;丰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增强教育效果。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实施课程思政理念的要求,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 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2] 韩丽菲,宋巍。价值回归:体育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
[3] 熊志强。基于职业素养培育视角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3(8):72-75.
[4] 朱美虹。提升专业教师思政育人的意识和能力,促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153.
[5] 钟小红,刘玉兰。试论体育德育资源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以体育专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3(8):191-192.
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表象训练法的应用,可以充分改善传统教学法的不足,为学生创设有益于学习武术套路的情境,加深动作技巧理解和记忆,提升高校武术套路教学质量。...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以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甘肃政法大学、陇东学院、河西学院、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天水师范学院、定西师专、陇南师专等共计10所普通高校的武术课教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
武术散打是"运动员双方互相运用格斗技击相互对抗,同时相互斗智、较技,较勇的体育项日"[1],属于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强的民族性、体育性和对抗性。...
游戏教学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通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武术课堂的有序性,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
探讨武术套路课程中进行擒拿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发现武术套路课程中开展擒拿教学可能存在的内容选取、课程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形式、评价体系,存在的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并提出编写武术擒拿教材,加强专业师资培训,借鉴相互经验等相应的对策。...
武术散打的神奇魅力还在于对形体和健美的独到功效,竞技是主要特色,通过互动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孩子树立自信心,永不言败;此外还可以培养个性,学员之间讲究默契和配合,通过长时间的武术散打练习,学员在培养个人技战术的同时也培养了团队精神。...
结论与建议结论(1)缺乏师资、场地和器材是石家庄高校不开设散打课的主要原因。(2)散打教师队伍中具备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数仅占少数。(3)散打外聘教师已经成为散打教师队伍中不可或缺的力量。(4)散打教师再教育情况并不理想。(5)...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传统文化当中一个巨大的子系统,是中华民族逐渐形成的巨大历史文明,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民族文化。...
在武术散打高校师资队伍方面。其中在各高校武术散打教师队伍中,男教师比女教师多,这种现象武术散打这个项目的特点上是有利于教学的,但是教师的学历大部分在本科学历,而且执教经验年轻教师有待提高。...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优良传统文化,更作为当今不可或缺的民族体育项目,已慢慢走向世界体育的舞台。高校教育是培育人才的一个重要阶段,所以必须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责任,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武术教学中蕴涵着深邃的武术文化教育性,其在当代社会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