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美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文艺美学论文 >

“世俗化”审美趣味形成的原因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12-30 共6945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展开更多

  第三章 “世俗化”审美趣味形成的原因
  
  “世俗化”是与宗教倾向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当象征着权威的精英文化从神坛上走下,文化的话语权交给大众手中,“世俗化”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趋势。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大众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人们开始寻求属于自我的审美文化,究其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感性意识”的解放,审美趣味的“日常化”,“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新媒介文化”的推波助澜。以利益驱使为动力,日常生活的审美趣味为主要范本,再加上互联网技术的支持,解放了的中国大众从主观上更愿意选择享乐、个性的文化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
  
  第一节 “感性意识”的解放
  
  新世纪以来的审美文化可谓丰富多彩,从单一到多元,让中国大众目不暇接。相比于传统审美文化,当代审美文化更有生命力,更注重人这一本体的感受,在某种意义上满足了中国大众的感性需求。从广告到电视节目,文学作品到电影,流行歌曲、休闲娱乐无不在传达一种信息,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有无限的可能去激发每个人身上的感性潜能。传统审美文化相较于新世纪以来的审美文化,手段单一,靠听和读始终无法满足人们全身心的感受,而当下的审美文化更倾向于听、说、读、写、看甚至是闻。尤其在视觉方面达到了空前的效果,色彩斑斓的广告,制作庞大的电视电影,炫歌炫舞的明星们都让中国大众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和刺激。“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属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官能,正像那些在形式上直接作为社会的器官而存在的器官一样,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
  
  新世纪的审美文化就这样让中国大众在“占有对象”的方式上更进一步,更多选择。其实人的解放在很大程度上是“感性意识”的解放,但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感性意识”一直处在紧闭状态,是被压抑的,就连沉醉于浪漫主义的庄子都觉得人类的感性意识会败坏道德。纵观中国历史文明的长河,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泱泱大国的同时也扼杀了中国人的感性意识和对生命本源的诉求。走过了侵略的漫漫长路,经历了战争、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之后,中国大众才一点点的意识到“我”的概念,“我”的诉求是什么?“我”渴望的是什么?于是高于生命的文艺创作活动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人们从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诉求和渴望,个体性表现凸现出来。随着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到来,文艺创作遍地开花,超越生命活动的审美活动也随着走进中国大众的内心,这是一个人人可以发声的时代,对于“美”的评判标准各不相同,有分歧和争议,但我们无不在追寻着属于自己的那份感性生命。
  
  人作为社会的人,总有一些现实的束缚无法被超越,那么如何成为更自由的人呢?依旧是审美活动给出了答案。电影被称为是“造梦工厂”,我们可以在电影中实现不可能的梦想。飞檐走壁的武侠故事、跌宕曲折的帮派火拼、凄美婉转的爱情都让人们在感性意识上得到了莫大的满足。这种审美活动将人们崇尚的自由理想化,并启发人们不断的对自身进行探索和思考。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自由的生命体,越是压抑的情感也是喷发的猛烈。就审美文化而言,它是以主体的精神体验和情感流露为主要导向的感性文化,更注重人的感性意识,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欲望,无论历史的车轮如何转动,也无法泯灭人类内心对感性生命的渴望。所以说,审美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大众感性意识的觉醒。
  
  这种感性意识的觉醒也带有某种“狂欢”的意味,中国大众在狂欢中寻找压抑已久的本性,发泄对权威的不满,道德和秩序都暂时放在一旁,要快乐,要颠覆这才是新的生活和世界,而这导致了在整个中国文化转型的时期,过分注重感性生命的满足忽略了对真正文化精神的呐喊和追求。中国大众在“狂欢”的同时也常常把“这是一个浮躁的社会”挂在嘴边,无所适从、急功近利、随波逐流、享乐主义等也许是快感的满足代替了精神追求的表现。“现在人们感到的不是过去那种可怕的孤独与焦虑,而是一种没有根,浮于表面的感觉,没有真实感。这种感觉可以变得很恐怖,但也可以很舒适。”
  
  这种文化转型造成了知识分子的部分沦陷,为“狂欢”推波助澜,迎合市场和大众来谋求生计,亦或是还在为生存奔波,头脑不清醒无法做出真正的具有批判意识的作品。传统知识分子独有的清高和责任心已被抛在脑后,也许是这种世俗化的审美文化和大众情绪让当下的知识分子对其一直坚持的理想和信仰产生了疑问,悲观主义伴随着知识分子,失去了自我的根基。不过还有一些具有广博胸襟的学者在看到中国大众普遍性沉沦时发出大声的呐喊,可这些喊声微弱的被继续埋没在众人的“狂欢”之中。
  
  “感性意识”的觉醒在另一方面让中国大众远离了真正的伤痛和现实问题,人们观察世界的方式在改变,领悟世界的真谛被虚构和瓦解。心灵的解放在打破束缚的同时,又增加了一道新的围墙。“必须区分真正的快感和纯粹的消遣,快感不等于享乐主义,快感只有不仅仅被当做推动社会消费的动力,而是冲击一个更大的政治领域,快感的意义才会真正显现,即促进整个社会体系的革命转变。”
  
  第二节 “消费主义”大行其道
  
  市场经济的诞生为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导致了整个中国文化的转变和社会结构的重新组合。市场是有规律可循的,等价交换、竞争、追求利益都是市场经济的特征,在这一浪潮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又深受西方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的影响。尤其当全球化消费主义的热情袭来,中国在受到感染的同时也积极的投身到消费社会中,用金钱消遣着周遭的一切。这种消费热情改善了大众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各种各样的大型超市、商场,装修各异的西餐厅、咖啡店,人们去各个地方旅游,拍照、买纪念品。消费主义已经渗透到中国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这些消费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也解放了中国大众的“感性意识”,二者相辅相成。于是不可避免的,消费主义的浪潮也刮入文化市场,艺术开始了与利益和市场的“联姻”.
  
  新世纪以来中国大众世俗化的审美趣味的“身体”转向、“审丑趣味”、“时尚娱乐化”的审美趣味幕后推手无不充斥着商业利益的驱使。“身体”变成商品,是被物化的对象,可以被消费被解构。利益的获得让人更大胆的去探寻身体的极限,这种“漂浮的能指”被转化为荧幕上的血腥暴力,恐怖,赤裸的肉体,更诞生出“小鲜肉”这种描述美好帅气男子的专有名词。各路时尚杂志在大肆宣扬美容、保健、光鲜亮丽,身体则需要通过在美容院、健身中心消费才能获得价值,这背后也是一条条的利益链,但中国大众仿佛很乐意为“身体”进行投资,因为这具有最直接最实际的回报。对“身体”过分追求,也难怪“身体写作”、“下半身”诗歌会这样努力的响应市场,作家们也不过是想生存下去而已。作品只有通过买卖才能体现其价值,艺术价值被量化,精神价值被放在一旁,仅仅通过销量来进行区别“普通”和“畅销”.最新一届“2013 年中国作家富豪榜”的前十位作家版税收入都在一千万以上,巨大的收益让人感慨。通过榜单也可以发现江南、雷欧幻像、郭敬明、韩寒、柴静占据前十名的这五位作家年龄都不超过四十岁,郭敬明和韩寒也只是刚刚而立之年,两位年轻作家的作品影响了 80 后一代人,庞大的受众群在买单。两位作家在近两年纷纷转型成为导演,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电影汇聚了各路青春偶像,总票房超过十亿,以青少年为主的消费群体欣喜若狂的为自己的偶像们掏腰包。郭敬明自己的公司旗下也签约了数十位作家,作为董事长的郭敬明收益颇多。韩寒《后会无期》的导演,大打文艺青年们的主意,票房也接近七亿,并通过自己监制的手机程序“一个”收获大量读者。在两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成功转型之后,伴随着的话题和炒作也从未停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我们多少年学哲学听的最多的一句话。你的收入决定了你不得不去设法买廉价商品,不得不放弃你想要的书籍,不得不为几毛钱同小贩们争来吵去,不得不在评职称上吵得头破血流,也不得不在静夜里扣心自问:我是不是该改个行当了?”方方如是说。如此可见,作家们的“下海”转型一方面是为了多方位发展和创作,另一方面也是巨大利益的驱动,这本无可厚非。但有些网络小说为了博得点击率,从题目到内容都充满着媚俗,“霸道总裁爱上我”“宠后养成记”这一类充斥着低级趣味的作品。
  
  市场经济、消费主义、商业利益的驱使,让创作主体另辟蹊径,不得不以观众和收视率为前提,创作出了一系列“类型化”的作品。大批量的穿越剧、抗日剧、谍战剧、后宫剧在电视上轮番“轰炸”中国大众,这其中有些作品制作粗糙,竟然出现小战士扔手榴弹炸飞机的桥段,亦或者是大批广告的硬性植入,甚至还出现篡改历史的严重错误,让人不忍直视,这一部分作品被形象的称为“雷人剧”.让人深感惋惜的是,当下的文艺作品缺少创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缺乏精神内核,没有对生命深刻的感悟,没有对理想的向往,艺术质量的下降正是金钱带来的急功近利最直接的后果。
  
  如果说文艺作品的创造遭遇消费主义的“洗涤”,那么网络上的各种炒作更像是精心编排的“闹剧”.一次炒作的形成,其背后的团队策划、推广、营销、收益是无法想象的一条生产链。一次成功的炒作可以使大众关注的热度不亚于人们对春晚的关注度,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芙蓉姐姐、凤姐等一系列“网络红人”正是利用这样打破传统的营销方式“火”了。这种名利的追求一浪接着一浪,“新人辈出”,有的趁机出席各种活动、参加广告代言,有的索性进入娱乐圈,凤姐甚至还去了美国,大众从一开始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转为将其当做一个事件来对待,并对这一类群体有了重新的认识。而审丑活动正需要降低精英文化的品味,从一开始就显现出迎合普通大众的功利性,彰显出不同的“丑”的元素的作品隐藏着的消费潜力。
  
  笔者认为消费主义的诞生作为一种激励制度,可以激发出艺术工作者身上的无限潜能,在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得应有的回报,这是营造了一个健康的文化氛围,这也为审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现实往往不如愿,粗制滥造、盲目跟风的艺术作品将大把的钞票揣进口袋,这和“感性意识”的解放背道而驰,文艺作品应志在呼吁人们对正确价值的重建,对立足于现实的理想的确立。我们也应当正视消费主义对审美活动的负面影响,文化产品不断肤浅的向商品转化,这消解了其作为文化产品所具备的本来意义,我们应防止投机倒把者通过利用大众审美趣味而进行牟取暴利的行为。
  
  第三节 “新媒介技术”的推波助澜
  
  人类的传播方式在经历了“纸媒”之后迅速走入到电子时代,一个全新的网络智能时代。“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颠覆了以往的传播途径,给新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带来了深厚的影响,具有代表性的为“互联网媒介”.
  
  “传统媒介”一直是主流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报纸、广播、新闻、广告、电视剧、电影、访谈、综艺,各种节目精彩纷呈,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审美主体的数量随之扩大,遍及整个阶层。中国大众从各种作品中汲取自身需要的讯息和养分,精英文化从根源上发掘艺术价值,大众文化则倾向于感性的心情愉悦。“特定时代都有其特定的主导媒介。互联网媒介是互联网时代的主导媒介,指的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传播信息的媒介技术互联网媒介,具有技术依存性、交融综合性、超时空性、交互性、瞬时传播性。”
  
  互联网媒介这些特征直接影响于中国大众的文化活动。“技术依存性”,互联网媒介依托于高新技术而产生,大量的编程、代码早就一个精美的网页,科技的发展带动互联网媒介的应用。“交融综合性”,互联网媒介将多种艺术形式融合,再加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达到听、说、读、写、看的多方位审美活动。“超时空性”,互联网媒介产生的作品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修改、补充。“交互性”以往的传统媒体传播方式,大众只作为受众者身份参与,但互联网媒介将这种局限打破,它的传播是互动的、交互的,每个大众都可以参与其中,艺术作品也可通过大众的交流被重新阐释。“瞬时传播性”,互联网媒介遍布大众身边的各个角落,在人人都是低头族的时代,轻轻一点便可以转发、点赞、评论,信息传播快,更新速度快,每一个热点都被新的热点所代替。互联网媒介这些特征造就了打破常规、逐新逐变、猎奇全新的审美活动。
  
  互联网媒介时代,大众们踊跃介入高高在上的精英文化,由此催生出的审美趣味与原本以主流媒体为代表的权威标准产生了冲击、消解。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媒介担当了技术基础和传播手段。大众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喜好的审美活动,从原来的被动灌输到现在的主动选择,这是一个大的突破。在选择的同时,门槛降低的互联网平台只需一台电脑、鼠标和键盘就可以连接整个世界,大量作品没有经过筛选就可以登堂入室,艺术品创作者的素质降低导致艺术品的品质降低,于是出现了很多恶搞、低俗的作品,从而导致审美趣味的降低,呈现出世俗化的特征。
  
  互联网的产生和消费主义的盛行也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互联网的本质作为一种工具,本身带有不可避免的功利性。古斯塔夫·勒庞在他的大众心理研究理论中也提到,“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媒体正在堕落。这种所谓的堕落,并非说这些媒体都在道德方面走了下坡路,而是说他们正日渐变得人云亦云起来。”
  
  早在中国大众对传统媒体趋之若鹜的时代,艺术就已经变为利益的附属品,在互联网时代,这种程度有增无减。
  
  再加上“自媒体”的产生,将“新媒介技术”变得和大众生活更为贴合,博客、贴吧、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产生,大众们可选择的媒介更为自由,出现“微博大 V”、“段子手”等一系列的红人群体。这一类“自媒体”或灌以大众心灵鸡汤,或卖萌恶搞,或炒作搏得眼球。网民们将有些话语奉为金句在自己的社交圈中转发,造假也就此产生。
  
  比如“马云曾说过……”盲目的跟风也出现了以下标题的文章“女生必须学会的 xx 件事”,“太可怕了!一定要让更多的人看到的 xx 事件”等,这些难以判断真假的网络文章迷惑大众对真理的追求,对真正审美活动的体验。于是为了制止某些别有用心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明确了“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这不仅净化了网络环境,也还大众们一个舒适的审美环境。
  
  第四节 审美趣味的“生活化”
  
  进入新世纪,中国大众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感性意识”的解放让新世纪的中国大众更倾向于感官的愉悦和对自身欲望的满足,随着文艺市场的商业化气息越发浓郁,以文学市场为例,作家、作品以及读者都发生了改变。“新媒介技术”加速了文学审美经验的平民化,使得大众的审美呈现世俗化和个性化特征。
  
  传统文学生产方式为作品--出版--作者的模式,但在“新媒介技术”和商业利润的驱动下,创作从市场出发,追求现实的利益,新世纪以来的作家大多为自由撰稿人或网络写手,为了现实的利润。为了获得大众的认可,作家们放下身段,对大众的世俗生活进行认同和描写,成为“平面化”、“无深度”的作品,作品完成后紧接着就是首发新闻发布会、读者签售会亦或是改编为电视剧电影的开机仪式,各种销售手段齐头并进轰炸着中国大众。这种商业化的手段造成文学作品数量的激增,但质量却在下降。如果用媚俗来形容也不为过,作品质量的下降直接导致大众们审美体验质量的下降,充满着暴力、血腥、低俗、穿越等情节的作品也让大众的审美趣味逐渐世俗化。
  
  网络文学的兴起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可能我们连作家的真实身份都不得而知,但却沉浸在其编织的文学情节中无法自拔。在这样的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写手,这种虚拟空间的体验快捷、便利、互动性强、参与人数多,注重当下大众的参与性,具有明显的审美平民化特征。网络文学在内容上亲近生活,多以小人物为主,抒写着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的生活情绪,更容易让大众产生共鸣。但这种为迎合大众写作的网络文学,对于终极价值和理想的关注就没那么关注了,解构、反古板、无深度都成为其主要特征。
  
  在这个几乎人人都用智能手机的时代,在马路上、地铁里、甚至是课堂上随处都可见“低头族”,手机在拉近人和人之间距离的同时也拉远了人和人之间的交流。新闻、资讯、书籍、八卦用一部手机唾手可得,这种简单的方式让大众对审美体验的获得也变得和以前大相径庭,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可以通过手指轻轻一按便可获知。审美趣味的“日常化”也在这样的“低头”时代中变得理所应当,因着社交软件微信、微博的流行,人和人之间貌似没有什么隐私可言,人人都可在朋友圈晒自己的日常生活,点赞、转发也仿佛不带情感的机械活动。审美已经不再是精英们的专属权利,社会中的每个角落都有新的审美活动发生,每一个大众参与到其中才形成一个全面的审美活动。
  
  审美的娱乐功能及日常生活使美变得世俗化、远离了神圣。但美作为精神追求,应该超越物质、世俗、时代,但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崇尚生活中的“日常美学”,崇尚转瞬即逝的“时尚娱乐”,崇尚个性的“丑”,崇尚“新媒介”带来空前的技术革新,人们专注于毫无精神内涵的审美活动,放弃对精神理想的追求,这可能是审美价值的退化。但不可否认的是,新世纪中国大众的审美趣味的世俗化颠覆了传统的美学思维。“把握今天的生存条件,以新的方式来审美地思考,至为重要”.
  
  首先,美学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身体美学、暴力美学、娱乐美学等概念的产生,让“美”衍生出更多的概念和可能。其次,新的美学融合在融合了更多的可能性,也更容易融入到大众生活中,正如着名美学家曾繁仁所说:“‘审美生存’不仅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就是要“将审美作为世界观,要求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他人、自然与自身。”审美属于每个大众,这不过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应当以理性的视角来看待,让大众的审美趣味在世俗化的同时也能关注精神方面的追求。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文艺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