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毕飞宇小说的写作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7-13 共3607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毕飞宇小说艺术创作特色研究
  【引言  第一章】穿越历史的迷雾
  【2.1】奔跑中无情地遗落--物欲时代的悲哀
  【2.2  2.3】一场灾难有多长--极权镜像后的人性异化
  【第三章】毕飞宇小说艺术的三个维度
  【结语/参考文献】毕飞宇小说的写作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结语

  毕飞宇从登上文坛伊始,就以超越传统的先锋派作家形象翱翔于文学的天空,呈现自己对于历史本源与真相的深入思考;批判性反思是其文学生命始终洋溢盎然生机的关键,审视自身创作、关注日常百姓生存命题使他的创作不断转型,从历史天际到现实土地,从现代化欲望城市到文革时权力意识形态笼罩下的乡村,揭示人生本质,展现生命在困境中的抗争,一个又一个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塑造和越来越成熟的写作技艺终于使其作品成为文坛不能忽视的存在。

  作为 60 年代出生的作家,毕飞宇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尽管有不少论者以年代和叙事类型将他归入朱文、韩东、鲁羊、何顿等一批作家领衔的"晚生代",但无论是创作倾向还是创作风格毕飞宇其实都是超脱于这一潮流之外的,晚生代作家们通常关注城市男女之间的暖昧情感,对他们相互诱惑和逃脱的困境刻画得淋漓尽致。他们笔下的主人公大多追求的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时行乐,对于信仰、道德、责任、价值等,主要是采取反讽姿态,甚至有较明显的"非道德""反道德"倾向。正如有评论家指出,阅读这样的小说,"人们只能看到他的外形状态,而无法触摸他的内心,传统和经典的话语无法给定它的确切含义".毕飞宇的描摹虽说也向人们展示了在灯红酒绿中自我的迷失、放纵、沉沦等当下都市人的生命存在形态,但与晚生代作家不同的是,在对城市表象的摹写之后,毕飞宇作品给人留下这种印象--他总是时不时跳出作品,以局外人的身份审视,打量城市风貌;总是在笔墨融入都市生活、呈现都市万象之后,旋即进行省悟与深思,其作品的批判性和人文的厚度于是就在他对人的命运、现代文明的诘问与叹息中得以显现。

  的确,毕飞宇的作品不乏对现实的真切描述,但相比那些对于现实镜子似的反映、描摹的作家,他更为注重透过纷纭世相进行一种深度性的终极思考。作为青春期从 80年代走过的一代知识分子,毕飞宇在创作上一直以不断反思自身及现实的启蒙理性精神和关注现实人生的人文情怀作为精神的导引。当然,我们不否认他的作品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描摹过于细腻,有时格局显得不够宏大等,但,毕飞宇文学转型的一次又一次成功和他身上所具有的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前行的精神让我们有理由期待他在创作上的不断成熟。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艺术的真正使命不在于满足大众一时的好奇心与娱乐目的,而在于通过它,使人认识真正的人性本相,使人通过艺术倾听到超越存在的声音。相信毕飞宇在文学艺术领域还将继续让我们感受到这种超越。


  参考文献:
  
  专著类:
  
  [1]毕飞宇。冒失的脚印[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4.
  [2]毕飞宇。玉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3]毕飞宇。青衣[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1.
  [4]毕飞宇。平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5]毕飞宇。推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6]毕飞宇。相爱的日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7]毕飞宇。地球上的王家庄[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8]毕飞宇。雨天的棉花糖[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 .
  [9]毕飞宇。是谁在深夜说话[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
  [10]刘小枫。拯救与逍遥[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
  [11]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12]赵勇。透视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13]陈家琪。话语的真相[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
  [14]郭宝亮。文化诗学视野中的新时期小说[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15]程光炜。文学讲稿:"八十年代"作为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6]卢卡奇。小说理论[M] .上海:商务印书馆,2012.
  [17]白海珍、汪帆。文化精神与小说观念[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18]余虹、徐行言。立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9]邢建昌。文艺美学研究[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
  [20]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1]福柯。规训与惩罚[M] .北京: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9.
  [22]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1999.
  [23]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4]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
  
  期刊类:
  
  [1]汪政。王家庄日常生活研究--毕飞宇小说《平原》札记[J].南方文坛,2005,(6)。
  [2]陈晓明。晚生代与九十年代文学流向,山花,1995,(1)。
  [3]吴义勤。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0,(6)。
  [4] 葛红兵。世纪末中国的审美处境--晚生*写作论纲(上),小说评论,1999,(4)。
  [5] 陈晓明。超越与逃逸:对"60 年代出生作家群"的重新反省[J].河北学刊,2003,(9)。
  [6]宗元。无望的挣扎 人性的扭曲--论毕飞宇近作中的女性世界[J].小说评论,2002,(4)。
  [7] 洪治纲等。文学"瓶颈"与精神"窄门"--漫谈 60 年代出生作家及其长篇小说创作[J].上海文学,2006,(3)。
  [8]徐安辉。生存的精神状态及其悲剧--毕飞宇小说《青衣》解读[J].当代文坛,2002,(2)。
  [9] 洪治纲。谈毕飞宇的小说[J].南方文坛,2004,(4)。
  [10] 葛红兵。文化乌托邦与拟历史--毕飞宇小说论[J].当代文坛,1995,(2)。
  [11] 葛红兵等。个体经验的坚守与长篇叙事的转化--谈新生代长篇小说创作的几个问题[J].上海文学,2006,(5)。
  [12] 吴义勤。感性的形而上主义者--毕飞宇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0,(6)。
  [13] 肖青峰。民间视角下的时代悲剧--读毕飞宇新作《平原》[J].山东文学,2006,(3)。
  [14]肖菊蘋。《青衣》--一个关于理想的寓言[J].芒种,2013,(19)。
  [15]徐仲佳。权力与性--《玉米》解读的一种可能[J].名作欣赏,2004,(7)。
  [16]黄河。乡村女性的生存悲歌--论毕飞宇小说《玉米》人物塑造[J].名作欣赏,2004,(7)。
  [17]陈思和。读春风文艺版《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2)感言》[J].当代作家评论,2003,(2)。
  [18]汪政。玉秧(中篇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2,(5)。
  [19]吴义勤。玉秧(中篇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2,(5)。
  [20]毕飞宇、周文慧。内心的表情--毕飞宇访谈录[J].长江文艺,2003,(12)。
  [21]毕飞宇。《青衣》问答[J].小说月报,2000,7.
  [22] 姜广平。"我们是一条船上的"--毕飞宇访谈录。花城,2001,(7)。
  [23]张均、毕飞宇。通向"中国"的写作道路--毕飞宇访谈录。小说评论,2006(2)。
  [24]张莉。论毕飞宇兼及一种新现实主义写作的实践意义[J].文艺争鸣。2008,(12)。
  [25]洪治纲、葛丽君。用卑微的心灵照亮世界--论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J].当代作家评论。2009,(2)。
  [26]王彬彬。毕飞宇小说修辞艺术片论[J].文学评论。2006,(6)。
  [27]毕飞宇、张莉。人与人之间的温度在降低--毕飞宇访谈录。文化纵横。2010,(1)。
  [28]张莉。毕飞宇:作为"记忆"生产者的作家[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2)。
  [29]吴周文、张王飞。论毕飞宇命运叙事的独特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2)。
  [30]洪治纲。1976:特殊历史中的乡村挽歌--论毕飞宇的长篇小说《平原》[J].南方文坛。2005,(6)。
  [31]董之林。"身上的鬼"和"日常的梦"---关于毕飞宇的小说[J].文艺争鸣,2004,(2)。
  [32]钟琴。"鬼"的纠缠与挣脱的可能---毕飞宇"玉米"系列解读[J].当代文坛,2003,(3)。
  [33]杨喜钧,邱戈。对女人式生存突围的世俗描写---小议毕飞宇"玉米三部曲"的女人形象[J].当代文坛,2003,(3)。
  [34]汪政。"热闹"的毕飞宇[J].南方文坛,2004,(4)。
  [35]徐安辉。生存的精神状态及其悲剧---毕飞宇小说青衣解读[J].当代文坛,2002,(2)。
  [36]袁园。历史话语的弥散及现实话语的文本操作[J].当代文坛,2003,(2)。
  [37]李俏梅。诗性存在之困厄与迷失---也读青衣[J].名作欣赏,2004,(7)。
  [38]李生滨。叙述带给我们的亲切精致和心灵伤痛---细读<玉米>[J].名作欣赏,2004,(7)。
  [39]郭成杰。我就是嫦娥--执著的追求就是执著的异化--从生命异化的角度解读毕飞宇小说 《青衣》的人物形象[J].名作欣赏,2004,(1)。
  [40]余静芳。毕飞宇前期小说语言艺术论[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41]李敬泽。那是一颗"平原"式的心[J].名作欣赏,2006 ,(11)。
  [42]张莉。日常的尊严--毕飞宇推拿的叙事伦理[J].文艺争鸣,2008,(12)。
  [43]陈琳。在生存困境中颓落得灵魂--读毕飞宇的《玉米》[J].名作欣赏,2005, ( 3)。
  [44]毕飞宇。孤岛[J].花城,1991,(1)。
  [45]毕飞宇、贺仲明。关于新时期文学现象及其创作的对话[J].西湖,2006,(7)。
  [46]张宗刚。诗性的坚守 深度的探求--毕飞宇《玉米》三部曲解读[J].名作欣赏,2005,(3)。
  [47]吴虹飞、毕飞宇。《我是一个疼痛的人》[J].南方人物周刊, 2009,(19)。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现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