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是当代文坛上一个重量级作家,自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以来笔耕不辍、创作颇丰。1974 年他以散文创作的方式走上文坛,随后转入小说创作。1978 年发表短篇小说《满月儿》,这部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小说使贾平凹进入研究者视野并因此一举成名。
1978 - 1986 年主要以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为主,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鸡窝洼的人家》、《腊月·正月》、《天狗》、《商州三记》及散文集《月迹》等。
他于 1987 年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浮躁》,次年该小说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从此长篇创作便一发不可收拾。1991 长篇小说《废都》的出版,引爆评论界和读书界的批评热潮。此后又相继出版了《白夜》、《土门》、《高老庄》等长篇力作。进入 21 世纪,长篇小说《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古炉》、《带灯》以及再版的《废都》
陆续发表再次吸引了评论界的关注。可以说贾平凹小说研究与他的小说创作几乎是同步的,邹荻帆的《生活之路:读贾平凹的短篇小说》(载《文艺报》1978 年第 5 期)从小说的语言、描写、人物入手高度评价了贾平凹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这是研究贾平凹小说的最早论文。此后(1978 -80 年代中期)研究者多沿袭这一思路,围绕人物塑造、作品风格、主题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这一时期的研究带有鲜明的主体感性分析色彩,视野不够开阔,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80 年代中期至 1989年,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受到热捧尤其是 1987 年长篇小说《浮躁》的发表更是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热。这一阶段的评论在对贾平凹前期作品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进行了重评,论者们不再痴迷于表面的艺术特色探究而是注意到了不同时期作家的创作心理、传统文化、世界因素等方面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并引入比较研究方式开始从整体上探求贾平凹作品的内在艺术规律。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贾平凹创作实践的不断深化和拓展加之文化热、方法热的持续升温使贾平凹作品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一阶段最瞩目的研究成果首推费秉勋的《贾平凹论》、孙见喜《贾平凹之谜》,《鬼才贾平凹》、韩鲁华《精神的映象:贾平凹文学创作论》等几部研究专着,与此同时文学史着中亦有专门章节对其创作进行研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研究视野转向比较研究、叙事美学、文化关照、作家人格与创作心理等方方面面。既注重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又注重微观上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近年来贾平凹小说研究获得了新的突破。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梳理 90 年代以来贾平凹小说的研究现状,并总结目前研究的成果及不足,试图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展示促进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一 、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小说研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研究方式有利于在相互对照中凸显作家创作的独特之处。事实上对于贾平凹小说研究早在 80 年代就已引入比较研究视角,如雷达的《模式与活力:贾平凹之谜》(载《读书》1986 年第 7 期)将贾平凹与张贤亮进行对比研究,樊星的《民族精魂之光———汪曾祺、贾平凹比较论》(载《当代作家评论》1989 年第 6 期)对比汪曾祺和贾平凹的创作。进入 90 年代赵学勇的《乡下人的文化意识和审美追求———沈从文与贾平凹创作心理比较》(载《小说评论》1994 年第 4 期)承袭这一批评模式对比汪曾祺笔下的“湘西世界”和贾平凹经营的“商州世界”发现了他们相近的审美追求和相似的文化价值取向。梁颖的《自然地理分野与精神气候差异———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比较论之一》(载《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5 期)、李兆虹的《两种文化视野,两种审美倾向———贾平凹、陈忠实比较谈》(载《商洛学院学报》2007 年第 1 期)、韩鲁华,韩云的《地域文化与作家审美个性及风格———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文学创作比较论之一》(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 2期》等论文则从作家所处不同地域探究作家审美个性差异。侯业智的《路遥与贾平凹创作心理之比较》(载《安康学院学报》2010 年第 6 期)对比路遥与贾平凹,认为两人由乡入城的相似经历所产生的自卑情结因两人不同的生活经历、生存环境和性格特征的影响而得以转化为两种不同的精神状态。表现在路遥作品中是充盈着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力量,而贾平凹作品更多的是一种颓废沉沦之气。张英伟的《疾病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贾平凹与史铁生比较研究》(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3 期)则另辟蹊径抓住贾平凹与史铁生二人受疾病困扰的共同经历分析疾病对他们的人生及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及各自特殊的表达意向。这些论文虽立论有据,但多停留在表层且比较的范围较为狭窄,多局限于本土创作风格、生活经历、创作主题相似的作家之间的比较,而涉及外国作家与文化的比较除了黄嗣的《贾平凹与川端康成创作心态的相关比较》(载《湖北大学学报》1995 年第 3 期)、2011 年山东师范大学成庆玲的硕士论文《乡土情思———贾平凹和哈代小说创作比较研究》等极少有人探究。而且这类研究大多属于横向对比研究而缺乏贾平凹不同时段内作品的纵向对比研究,可见在比较研究方面还存在着众多的阐释空间。
二、文化研究
(一)对贾平凹小说中乡土、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的研究
在贾平凹小说中不管是早期富于地域风土特色的《商州三录》还是稍后的《浮躁》、《高老庄》、《秦腔》等均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矿藏,引领读者进入神秘的文化之境,这与贾平凹在创作中一直追求“东方的味”、“民族的味”的艺术情调不谋而合。因而,这一时期的论者多注意从乡土、地域文化、宗教文化的角度去研究贾平凹的小说创作现象。薛正昌的《贾平凹创作的文化涵蕴》(载《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 年第 2 期)指出商周地域文化是其创作的根基,宗教文化对其创作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石杰的《道家文化与贾平凹作品中的意象建构》(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 年第6 期)与孙溧的《“山石”与“明月”论贾平凹小说创作的道教选择》(载《柳州师专学报》2006 年第3 期)均意识到道教文化对贾平凹创作的影响,以此来分析其小说的创作技法与艺术表现。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论者亦发现了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对贾平凹文学创作的影响,从风俗习惯的描述和方言古语的使用,探究贾平凹创作的文化源泉。如贺菊玲《贾平凹作品中的方言俗语与乡土叙事》(载《小说评论》2011 年第4 期)
(二)对当代社会变革的文化反思研究
比上述论文更进一步的是,研究者不仅看到了贾平凹作品中风景旖旎的乡土世界和光怪陆离的都市风光,还注意到其作品中对城乡社会变革的文化反思,研究目光渐渐地从外部转入了内部,深入到了研究的深处。这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小说《秦腔》、《废都》的评述上。许多学者从现代文明冲击引起传统乡土文化的没落这一角度立论,将《秦腔》定位为乡土文化的挽歌以此展开论述。
王晋的《文化视角下对贾平凹〈秦腔〉的解读》(载《语文建设》2012 年第 2 期)以《秦腔》创作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为依托,从文化环境的预示意义,传统文化的情感寄托两个方面对《秦腔》进行文化解读。陈国和《〈秦腔〉:乡村文化的溃散》(载《咸宁学院学报》2007 年第 4 期)一文从叙事学角度入手指出贾平凹选择了与传统乡土叙事相左的颓败乡村叙事,为乡村文化的溃散唱响了一曲哀婉的挽歌。张爱兰的《论贾平凹〈秦腔〉的挽歌情调》(载《社科纵横》2008 年第 3 期)薛永刚的《作为乡土文化没落符号的〈秦腔〉》(载《作家杂志》2009 年第 1 期)也基本沿袭这一思路,在众多《秦腔》文化研究的论文中陈思和的《再论〈秦腔〉:文化传统的衰落与重返民间》(载《扬子江评论》2006 年创刊号)值得注意,他并不满足于《秦腔》对乡土文化没落的简单指认,而是立足民间,试图用“民间文化形态”这一术语作为传统文化得以重返民间的理论依据,指出在传统价值体系没落和衰落的同时也暗含着新的生命形式转化的萌芽。对于《废都》文化的解读,研究者的焦点集中在知识分子精神幻灭与城市文化的批判反思上。邵宁宁的《转型期现象与无家可归的文人———关于〈废都〉的文化分析》(载《甘肃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通过对《废都》的文化分析,揭示了社会变革期文人价值的失衡,传统之城的解体,及知识分子无家可归的精神境遇。张亚斌《文化焦虑:“废都精神”的文化解析》(载《唐都学刊》2005 年第 6 期)一文从“喧哗与骚动”式的“废都现象”、“性欲与死亡”式的“废都意识”、“弑父与恋母”式的“废都情节”、“幻想和毁灭”式的“废都心态”四个文化结构层面破译隐匿在“废都精神”背后的文化焦虑。他的另一篇论文《文本〈废都〉与“废都文化”》(载《商洛学院学报》2007 年第 3 期)则从文本《废都》入手对戕害废都人的“废都文化”进行了深层次的理性反思和文化批判。
三、对贾平凹创作的文化人格研究
这一方面的研究表现为从贾平凹的主体人格、精神思想、文化气质和生活经历等切入作为立论基点的研究,批评者的关注点在于从作家的人格心理等复杂层面的剖析中找到形成其创作风貌的原因和根源。费炳勋的《生命审美化———对贾平凹人格气质的一种分析》(载《当代作家评论》1992 年第 2 期) 与吴进的《贾平凹创作心态透析》(载《陕西师大学报》1991 年第 11 期)二者都敏锐地发现了作家的心理世界与文本世界神秘的连接,均侧重于作家文化心理、主体人格与创作的内在关联。有所不同的是前者强调“生命审美化”是作家神秘人格的核心所在,后者则认为“现实与超越、自卑与自傲交织的心态”是作家创作发展的动力之一。裴军的《童年经验对贾平凹小说创作的影响》(载《中州大学学报》2005 年第 2期)则从贾平凹自幼生长于商洛农村,孤独、痛苦的童年经历入手研究其创作,指出贾平凹小说流淌着依恋故乡、钟情女性的感情激流正是受这些经历的影响。事实上,在文化人格研究方面,研究者们意见大相径庭,也没有进入更深层面探析。
韩鲁华的观点颇有代表性,他指出贾平凹是一位“主体精神表现型作家”,在他的作品中他“所注重的不是对外界世界的刻绘,而是内在主体精神的表现。外在世界只是他主体精神的一种对象化的象征物,因此,追求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
①而这也是其文学创作的魅力所在。2012 年华东师范大学陈洁的硕士论文《贾平凹小说的创作心态研究》可以说是这方面的总结,论文指出“矮小孱弱又讷于言辞的农村知识分子”这一稳定的人格背景培养了贾平四敏感孤独的个人气质,孤独的天性让他更乐意与自然为伴,积淀了对生命的审美。同时久病经历和病人心态使他对人生有了更深思考,使作品的主题和境界得以深入并在一定程度上使其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四、对贾平凹小说叙事策略的叙事学、美学研究
近年来不少研论者注意到了贾平凹小说独特的叙述方式,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此进行了叙事美学、话语方式、叙事原则等方面的论述。从众多的研究成果来看,主要涉及神秘叙事及意象叙事、叙事手法、叙事范式和叙述语言等方面。
2009 年陕西师范大学王建仓博士论文《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兼论沈从文和贾平凹》一文高屋建瓴,着眼于贾平凹三十余年的创作实绩指出贾平凹小说叙事的民族特征是典型的意象叙事,其叙事策略随着创作技法的不断娴熟也相应地从整体世相表象叙事即整体意象叙事(《浮躁》)发展为混沌还原写实叙事即混沌叙事(《高老庄》《秦腔》),并进一步指出其意象叙事主要特征是转意成象,视点散漫贯穿始终。
谢理滔的《贾平凹小说的叙事特色》(载《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年第 3 期)从神秘主义叙事和人文主义叙事的对立、城乡二元视角的对立、意象化叙事与情节叙事的对立三个方面对贾平凹小说的叙事特征做了细致而中肯的分析。王小侠《贾平凹小说叙事的山地文化意象》(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 3 期)一文运用文本细读法,探析贾平凹小说叙事的山地文化意象,认为它们既是贾平凹整体意象叙述的组成,又形成其鲜明的叙事风格和文化内蕴。李遇春《拒绝平庸的精神漫游———贾平凹小说的叙述范式的擅变》(载《小说评论》2003 年第 6 期)则抓住了《浮躁》之后,贾平凹小说的叙述范式从启蒙叙述转向了生存论叙述的明显转变进行论述。
黄世权的《日常说话与民间狂欢:论贾平凹作品的叙述语调》(载《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年第 5 期)着重论述了贾平凹中后期的长篇小说平淡化的叙述语调并认为这种语调是向民间立场的回归,体现了日常生活自由无羁的弱化狂欢。此外,还有不少文章就贾平凹的某一文本进行了叙事学探讨,例如杜连东的《还原“存在世界”的“破碎之美”———关于贾平凹〈古炉〉的叙事》(载《文艺评论》2011 年第 11 期),张学昕《回到生活原点的写作贾平凹〈秦腔〉的叙事形态》(载《当代作家评论》2006 年第 3 期)等。
五、对贾平凹单篇作品的讨论与争鸣
在贾平凹研究中,对贾平凹单篇作品的评述占据了极大比重。其中围绕长篇小说《废都》甚至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讨论与争鸣。这本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因其大胆而出位的性描写,在国内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亦把作者贾平凹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九十年代,对于《废都》的评价和批评,主要集中在《废都》颓废、性描写和仿拟倾向上。田秉锷在《〈废都〉与当代文学精神滑坡》(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 年第 4 期)主要对《废都》的性描写进行了批判,并直言“《废都》是仿拟性作品。它表现了一种文化错位。它的性描写在完成了煽情任务后消融了美感魅力。”。刘克环在《当代淫书、仿袭之作———读〈废都〉有感》(载《写作》1994 年第2 期) 中对《废都》进行了严厉批判,并尖锐地指出《废都》是贾平凹食古不化的败笔,是一部当代淫书是仿袭之作。孟繁华亦将之斥为“对明清文字的拙劣承接”。此后批评的声音不绝如缕,直到 1994 年 1 月《废都》被禁,争议声才戛然而止。
实际上在当时激烈的批评语境中不乏真知灼见者但狂热的声讨声在某种程度上遮蔽了理性的分析,批评者过度地纠缠于文学的道德使命而忽略了小说文本复杂的文化蕴涵,深刻的思想。基于此三年后《小说评论》组织学者对《废都》进行了深入反思和再评价,以期给予《废都》更为冷静、客观、公允的评价。旷新年的《从〈废都〉到〈白夜〉》(载《小说评论》1996 年第 1 期)及许明的《研究知识分子文化的严肃文本》(载《小说评论》1996 年第 1 期) 、党圣元的《说不尽的废都———贾平凹文化心态谈片》(载《小说评论》1996 年第 1期)等论文均从知识分子人文心态与文化意义的角度展开论述并肯定《废都》的创作。赖大仁的《创作与批评的观念———兼谈〈废都〉及其论》,(载《小说评论》1996 年第 4 期。)则从《废都》自身寻找被“误读”的原因,并对《废都》的创作及批评作了全面的总结。这些论文是对以往对《废都》种种误读的一次有力反拨。新世纪以来为《废都》“正名”的呼声越来越高渐成主流,这一时期众多的研究者从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精神幻灭、价值失落、传统文化断裂等方面阐释了《废都》的深刻性与开创性。如鲁晓鹏的《世纪末〈废都〉中的文学与知识分子》,季进译(载《当代作家评论》2006 年第 3 期),王立世《废都不废———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废都》(载《名着欣赏》2010年第 7 期),可以说历经十余载这部毁誉参半的作品在新世纪终于得以“正名”。
结语:贾平凹研究的功绩与不足纵观 90 年代以来贾平凹小说的研究,开阔的研究思路、最新的研究理论和独特的研究视角使贾平凹小说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从辩证的方法来看这些研究又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尽管研究成果不少,但许多论文缺乏独到的见解,往往人云亦云,选题重复、结论雷同等问题严重。其次,很多的批评和研究往往以追踪式批评为主,缺少时空的间隔和历史的积淀,从而影响了批评的深度与公正。第三,对贾平凹小说创作本土与外来影响研究不够深入。贾平凹深受传统文化熏染,无论是其小说的神秘意象设置、情节模式还是方言古语的运用,都有着儒道佛、六朝志怪、明清小说的余韵。同时贾平凹也深受卡夫卡、乔伊斯、川端康成、马尔克斯等西方作家及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虽然已有大量文章论及传统及西方文化与其创作的关系,但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如何影响了他的创作,这方面目前还远未深入。
再者,他的小说创作对笔记志怪、明清小说、西方现代派有何借鉴? 这些借鉴对其创作又有哪些深远影响均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重视。第四,贾平凹创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大多数研究仍将目光停留在单篇、几篇作品或某一热点问题上,缺乏对其创作整体宏观的把握。
注释:
①韩鲁华:《精神的映像———贾平凹文学创作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3 页。
参考文献:
[1]费秉勋. 贾平凹论[M].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1990.
[2]孙见喜. 贾平凹之谜[M]. 成都: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1.
[3]孙见喜. 鬼才贾平凹[M]. 太原: 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
[4]部元宝,张冉冉编. 贾平凹研究资料—中国当代作家研究资料丛书[C].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5]雷达主编,梁颖编选. 贾平凹研究资料—中国新时期文学研究资料汇编[C]. 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一个时期以来,在影视剧创作领域,中年艺术家不断展示出他们较为深厚的功底和不凡的实力。新一代艺术家不断涌现,积极探索,共同创造出了繁荣的景象。但是,在影视剧创作领域,隐忧仍存,尤其是由于浮躁之气的不能免除,迎合时尚、迎合观众低层趣味、迎合...
自《雷雨》问世以来,曹禺及其经典剧作的研究从未风平浪静。细读《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家》这5大经典剧作,凌驾于主题挖掘与结构审视之上,剧作张力的构成研究似乎更见功力。话剧内部的张力关系表现为各种戏剧矛盾因素在文本中对立,或与...
摘要毕飞宇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坛上一位重要的实力派作家,从1991年处女作《孤岛》的发表,到2008年长篇小说《推拿》的问世,他的创作持续了近20年。其间其创作题材几经变换,从20世纪90年代初追求形而上哲学思考的历史叙事作品,到1995年...
长期以来,学界都以年代作为分期,以断代史的形式,或者从思潮流派出发甚至囿于党派之见,将文学史分成若干板块。例如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1],黄修己着的《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2],杨义着的《中国现代小说史》[3],许志英、邹恬主...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版本的勘校工作逐步完善,在取得显赫成绩的同时,一部分具有影响力的作家的全集也相继出版,这为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了还原历史本真面貌的机缘.然而,关于版本的选择却存在着一个突出问题:即有些全集所...
《秦腔》是贾平凹以自己的故乡棣花街为原型,通过叙述一个叫清风街的地方三十年来的演变和街上家长里短、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和震荡。小说采取疯子引生的视角来叙述,以两条线展开,一条线是秦腔戏曲在...
秦岭是一个苍茫、浩瀚的山的海洋,是一个难以认识的物自体,无论任何人观察秦岭,他认识的秦岭都可能是秦岭的一个点。...
文体,又称文学体式,英语表述为style,中文释义为文体、风格、体裁、式样、类型等。对于文体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文体具有多重属性,对文体的理解也多从语言学、修辞学、审美学的角度入手。中国古代文体论者就指出了文体的多重属性。郭德英认为,...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郭敬明和韩寒为代表的80后作家,对小说语言的雕琢往往倾注更多心血。总体来看,郭敬明的小说语言特征以华美为主,多给人以感官上的陶冶和冲击,体现了小说语言艺术外在的一种形式美感;韩寒的小说语言特征则以平实为主,但多给人以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