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文学论文 > 现当代文学论文 >

孙惠芬乡土小说创作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陈老师
发布于:2016-09-21 共3856字
  本篇论文快速导航:
题目 孙惠芬小说中的乡土伦理文化意识探究
绪论 孙惠芬乡土小说的人文情怀研究绪论
第一章 乡村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异
第二章 乡村人情伦理的异化与重建
第三章 游离在城乡之间的生存伦理
结语/参考文献 孙惠芬乡土小说创作特点研究结语与参考文献

展开更多

  结 语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昂首阔进的城市化推进了城市和乡村的进一步融合。由于历史和政治的影响,中国的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现有的物质资源、利益分配和制度保障在很大程度上向城市倾斜,乡村在缓慢而被动地走向现代化,传统乡土社会依托血缘、地缘和人情等等积淀而成的社会结构和伦理道德,在现代化的蚕食与冲击下不断地被解构。

  面对零乱破败的乡村,许多作家纷纷慨叹:城乡一体化已不可避免,中国的乡村即将消失。贾平凹在谈到长篇小说《秦腔》的写作经验时,也曾将当下农村萧条现状概括为"气散了".传统乡村在转型期的突变溢出了作家们已有的写作经验,书写的范式更是无迹可寻,但如果无视乡村强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仅仅基于乡村暂时的荒芜便断然否定乡村,未免有些草率和绝对。中国是农业大国的事实不会改变,孟繁华曾指出中国乡村存在生生不息的"超稳定文化结构","所谓超稳定文化结构,是指在中国乡村社会一直延续的风俗风情、道德伦理、人际关系、生活方式或情感方式等。"【59】

  这种超稳定文化结构有着几千年来深厚的乡土伦理的积淀,中国的乡村不会轻易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不容忽视的是,传统的乡土伦理在与现代化的交融碰撞过程中产生了变异,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中间存在,它既没有全然现代化,又不是绝对保留传统。农裔作家孙惠芬凭借在城市和乡村不断往返的见闻和经历,以其特有的女性的温婉细腻与文学敏锐,深刻表现了转型期乡土伦理的剧烈变迁。

  本文以孙惠芬乡土小说中所体现的日常伦理为出发点,阐述了乡土伦理所包含的家庭伦理、人情伦理以及生存伦理,论述了孙惠芬小说中乡土伦理的书写特点。在孙惠芬的笔下,既有积淀已久的传统习俗的继承,也有在时代和历史因素影响下传统伦理的异化现象,在文本中,家族亲情、婚姻爱情、人情世故、农民进城务工后的生活百态等等都在体现着乡土伦理的特征及其变化。传统乡土向现代转型,自有其积极意义,却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家庭宗族的溃败,熟人社会人情的冷淡以及大批农民涌入城市后造成的乡村"空巢",与此同时历史沿袭的城乡二元制度文化差异使农民在城市的立足异常艰辛,城市接受了农民的劳动力,却排斥着农民的精神需求。从孙惠芬饱含真情的书写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的精神焦虑,以及作家对于传统乡土伦理异化的担忧,正是这种对传统乡村人性与伦常的审视与思考,成就了孙惠芬小说的独特与深刻。难以回避的是,孙惠芬的作品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类似人物的不断重复,虽然可使读者形成阅读上的熟悉,但也或多或少地造成人物发展的停滞;面对现代性的席卷和传统的衰落,孙惠芬在作品中表露出一些茫然与无所适从,这其中有时代和现实的因素,也有孙惠芬自身经历的限制。

  尽管如此,孙惠芬仍坚持不懈地做着积极的努力与尝试,面对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阵痛,以及传统伦理在与现代化的碰撞中产生的冲突与抵牾、守恒与嬗变,孙惠芬没有将眼光局限在乡村的停滞,而是积极探寻城乡融合的可能,关注人类普适的心灵升华,书写着转型期乡土文学的新发展。村庄从外在的地理人文景观到内在的社会文化心理的急遽变化还在进行中,乡村变革的历史及其叙事远没有所谓的"终结".
 

  参考文献

  学术论文:

  [1]王露璐。从乡土伦理到新乡土伦理[J].东洋伦理与文化——第 18 次韩中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2010(7)。

  [2]王露璐。"生存伦理"与"理性意识"的共生与紧张[J].江苏社会科学,2007(6)。

  [3]丁帆,李兴阳。中国乡土小说:世纪之交的转型[J].学术月刊,2010(42)。

  [4]王一川。现代性体验与文学现代性分期[J].河北学刊,2003(4)。

  [5]孟繁华。"到城里去"和"底层写作"[J].文艺争鸣,2007(6)。

  [6]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J].江海学刊,2002(6)。

  [7]张光芒。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第三次转型"[J].当代作家评论,2004(5)。

  [8]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2000(6)。

  [9]赵学勇。新世纪文学中对失"根"者的叙事[J].文艺争鸣,2007(12)。

  [10]刘志琴。《乡土中国》的现代意义[J].河北学刊,2006,26(1)。

  [11]南帆。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J].文艺研究,2007(8)。

  [12]秦晓,金耀基等。社会转型与现代性问题座谈纪要[J].读书,2009(7)。

  [13]吴理财,张良。农民的精神信仰:缺失抑或转化[J].人文杂志,2010(2)。

  [14]郭秀娟。浅析当代农村家庭婆媳不和现象[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4)。

  [15]毛新青。对现代家庭婆媳关系的思考[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16]杨敏。"活着的过去"和"未来的过去"[J].学习与实践,2007(11)。

  [17]廖济忠。与人相关系,因情而有义[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8(4)。

  [18]丁帆。中国乡土小说生存的特殊背景和价值的失范[J].文艺研究,2005(8)。

  [19]姜广平,孙惠芬。我更注重生活本身的力量[J].文学教育,2011(5)。

  [20]吴义勤。现状与问题:1990 年代山东文学[J].文艺争鸣,2004(6)。

  [21]张丽军。新世纪乡土中国现代性裂变的审美镜像[J].文艺争鸣,2009(2)。

  [22]吴义勤。乡土经验与"中国之心"——〈秦腔〉论[J].当代作家评论,2006(4)。

  [23]张颐武。在"中国梦"的面前回应挑战[J].中关村,2006(8)。

  [24]周保欣。论乡土写作的困境[J].文学评论,2011(5)。

  着作部分: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费孝通。费孝通文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3]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三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5]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现象研究[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

  [6]孙惠芬。城乡之间[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7]孙惠芬。街与道的宗教[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11.

  [8]孙惠芬。致无尽关系[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

  [9]孙惠芬。歇马山庄[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10]孙惠芬。生死十日谈[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

  [11]孙惠芬。上塘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12](法)西蒙·波伏娃。第二性——女人[M].桑竹,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13]高秀芹。文学的中国城乡[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4]张丽军。对话与争鸣[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

  [15]贾平凹。秦腔·后记[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16]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18](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单行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9]周水涛,轩红芹,王文初。新时期农民工题材小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学位论文:

  [1]董静。城乡之间的生命流动——孙惠芬新乡土小说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2]赵丽凤。孙惠芬小说创作论[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4.

  [3]王润平。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中的文化传承问题[D].吉林:吉林大学,2004.

  [4]姬亚楠。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的日常生活书写[D].郑州:郑州大学,2013.

  [5]李博。歇马山庄的情愫[D].东北师范大学,2013.

  [6]张硕。底层文学中的生存焦虑[D].沈阳:辽宁大学,2013.

  [7]赵海。在城乡夹缝中生存[D].济南:山东大学,2006.

  [8]李振红。寂寞而虔诚的乡土守望者[D].济南:山东大学,2006.

  [9]郭璐琪。论世纪之交的乡土小说创作[D].济南:山东大学,2006.

  [10]陈红莲。剧烈变革背景下的乡村日常生活书写[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1]杨亦坤。日常生活与心灵深度[D].吉林:吉林大学,2008.

  [12]刘希。论新世纪小说中的转型期乡村女性形象[D].上海:复旦大学,2008.

  [13]姜肖。新世纪女性作家乡土小说伦理叙事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4.


    致 谢

  伴随着研究生论文写作的最终落笔,我的研究生生活也即将结束。刚入学时的兴奋与激动,现在想来还是那么历历在目,转眼却已到了分别的时刻,回想这三年的学习与生活,有太多想要感谢的人和事。

  在写作论文的艰辛过程中,我成长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首先要特别感谢导师翟瑞青教授和张丽军教授,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收集,再到写作过程中的一次次修改,都得到了两位导师的悉心指导和细致点拨。还要感谢魏建老师、李掖平老师、顾广梅老师、贾振勇老师、季桂起老师、姜山秀老师以及傅晓燕老师在论文修改过程中提出的宝贵意见,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使我感受到了他们作为学者所体现出的丰厚涵养和深厚底蕴,尤其是翟老师在工作和求学路上的自我追求和永不言弃的热情,更是激励和鞭策着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进步。

  谢谢文学院老师们为我们上的每一堂精彩的专业课,通过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们的互动,我慢慢开阔了眼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谢谢我的同门宋于花、我的舍友以及现当代文学专业这个大集体,谢谢你们对我的包容与关爱,那些一起学习、讨论和出行的日子,现在想来还有很多不舍,这将是我生命中无比珍贵的一段回忆。

  谢谢我的父母,谢谢你们对我无私地帮助与支持,每当我有困惑向你们倾诉时,你们总会给我提供最中肯的建议,并给我自由选择的空间。不管在哪里,你们永远是我最不舍的牵挂和最坚强的后盾。

  谢谢自己经历过的那些挫败和无奈,让我看到了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清楚了应该在哪些方面弥补和努力。透过这些不足,我已逐渐明确前进的方向,并愿意为之做坚持不懈地努力。

  最后还要感谢各位答辩老师百忙之中的奔波,论文难免有不足,而这些存在的问题也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谢谢老师们的意见与建议,我定会虚心接受并积极改正。

  学无止境,在人生的旅途上还有很多未知等待着我去经历、去挑战,奋斗没有终点……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现当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