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艺术论文 > 戏剧论文 >

浅析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现状

来源:艺术评鉴 作者:梁爽
发布于:2018-10-23 共3514字

  摘要:近年来, 文化行业对戏剧表演专业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但是由于学校教学与专业需求脱离, 戏剧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困难。各艺术类高校应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戏剧表演专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戏剧表演专业的毕业生更加符合社会文化市场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戏剧表演; 教学现状; 专业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大众对精神文明需求的追求也不断加大, 各地的影院剧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样对戏剧表演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中国的很多高校都开始新增戏剧表演专业, 而戏剧表演专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专业, 它要求要有戏剧表演的相关设施, 要求教师要有教学经验, 同时又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要有扎实的表演基本功。

 

戏剧

 

  一、高校戏剧表演专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戏剧表演专业的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 首要问题是缺失表演教育理念, 绝大多数戏剧表演专业的老师都秉持精英教育理念, 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为高端的职业演员, 接受专业化的技术培养。但是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要求人才有多面性, 这种精英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高端专业人才必然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表演人才也会不断流失转行从事其他专业。

  (一) 专业定位不明确

  俗话说戏剧源于生活, 从目前的高校戏剧表演专业的发展的情况来看, 虽然该专业在不断完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是其专业定位还是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1]。中国高校教育通常采取精英培养模式, 采用专业化的教学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但是这种方式会使得相同专业或者类似专业的学生同质化, 而戏剧表演专业又是一个要求学生有独立个性的专业, 这就使得培养方案和现实需求存在矛盾。社会要求学生在具备专业素养的同时又能够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现在绝大多数的戏剧表演专业的专业定位不能够体现社会适应能力, 从而导致戏剧表演专业的学生专业操作能力不强, 步入社会后的表演能力欠佳[2]。

  (二) 招生制度不科学

  自2007年以来, 教育部对艺术类专业招生进行统一化, 学生报考戏剧表演专业必须参加统一的文化课考试。近年来不断升温的艺考热, 大幅度提高的报考人数, 使得艺考录取率越来越低, 如今年上海戏剧学院表演专业的录取比例为126:1, 要求考生的语文、外语单科成绩在100分以上, 这一招生条件势必会导致一部分戏剧表演突出的学生由于文化课考试成绩不佳从而落榜, 使得高校的戏剧表演专业的招生受到影响[3]。

  (三) 课程设置不合理

  戏剧表演专业是个非常特殊的专业, 其属于艺术性专业, 但其课程专业性要求高, 社会实践性强, 但目前开设戏剧表演专业的高校的课程设置大致相同, 这样的课程设置不能够满足戏剧表演的要求, 不能够体现学生的特长, 学生的专业也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4]。多数综合性高校在设置戏剧表演专业课程的时候, 采用常规的课程设置方式, 忽略了戏剧表演对学生才艺的个性化培养要求, 尤其是公共课的设置, 与专业课程没有很好的联系、结合, 导致公共课与专业课无法融合, 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自我表现能力的帮助不大。

  (四) 师资水平不够高

  戏剧表演专业对师资的要求极其高, 戏剧表演专业的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自身素养。高校戏剧表演专业的教师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由于戏剧表演专业的特殊性导致专业教师数量不足, 能够很好的从事戏剧表演方面工作的人收入一般比较高, 而这些人要是来当戏剧表演专业的专职教师收入就会下降, 所以戏剧表演专业方面的教师不好找。第二个方面是专业教师的专业素养不够高, 专业突出的戏剧表演人才会去参与影视剧的表演, 从而获取高收入, 所以这类人才不愿意去高校从事教师行业。

  (五) 就业适应性不强

  现在高校培养人才的最只要的目的就是学以致用, 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很好的从事本专业, 能够适应社会需求顺利就业。现在国内既有艺术类院校开设戏剧表演专业又有非艺术类院校开始戏剧表演专业, 这两类院校培养目标不同其培养方式和培养方向也会有所不同。艺术类院校仍然普遍采用“精英式”培养模式, 为社会培养艺术家, 非艺术类院校要求学生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性, 让学生具备艺术素养, 但走上社会可能从事跟戏剧表演的相关工作。

  二、高校戏剧表演专业的改进措施

  (一) 明确专业定位以提高专业的针对性

  为了是戏剧表演专业更好发展, 应加强专业定位的针对性, 为此, 要全面进行社会调研, 清楚的知道社会需要怎样的戏剧表演人才, 深入了解社会对戏剧表演人才的要求与需求后, 本着培养专业人才的理念, 突出戏剧表演专业的专业特色, 进行合理的调整和定位。比如说, 要从原有的精英教育模式转变为社会所需求的、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教育模式。

  首先, 应进一步提高专业理论知识课程的要求, 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理论, 结合我国的发展实际, 不断探讨与研究戏剧表演的发展规律与发展方向。其次, 在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结合市场的要求, 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多元化选择, 以表演技能为重点;结合时代要求, 适当增加企业文化建设技能、科技传播技能等课程。

  (二) 科学招生计划以提高招生的规划性

  戏剧表演专业的招生计划直接影响到戏剧表演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戏剧表演专业注重的是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是学生表演天赋的重要基础, 是文化成绩无法衡量出来的。而学习戏剧表演的学生因为要投入很多始时间与精力来进行专业训练, 势必影响文化课的学习, 因此, 学校应科学规划招生计划, 对专业技能突出的学生可实行灵活的录取政策。各高校的戏剧表演专业要保证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前提下, 科学制定招生计划。在专业课的考察方面要就可能的完善, 要考虑到四个方面, 一是台词, 二是声乐, 三是表演, 四是形体。

  (三) 完善课程设置以提高课程的时代性

  要本着课程有助于提高戏剧表演专业学生的素养的态度, 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将教学课程合理分配。课程设置可以灵活多样, 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课程的连贯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在专业课的设置方面, 要在保证学生能够系统的接受教育的基础上,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课程选择, 使学生能够在理论教学中不断完善自己, 同时在专业技能训练上更有针对性。

  (四) 提升师资素养以增强师资的专业性

  教师对戏剧表演专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戏剧表演专业的师资素养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不断提高师资素养, 让戏剧表演专业的教师接受专业的、系统的培养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多出去学习, 多出去交流, 使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尽可能的全面而丰富。同时, 学校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一些在戏剧表演专业突出的人才来任教,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戏剧表演专业技能方面获得领域内的高水平指导, 学校也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技能课程, 从而提高学校戏剧表演专业的地位。与此同时, 要建立一个戏剧表演专业的完善的团队, 在教学专业发展实现创新, 使得教学结构, 师资队伍得以优化。

  (五) 加强就业指导以强化就业的适用性

  长期以来, 我国的戏剧表演专业过于注重专业课程的教育, 很少考虑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与择业要求, 因此在就业指导方面一直比较欠缺。为了使戏剧表演专业的毕业生更好的适应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学校应在教学有计划的融入就业指导教育, 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 适时引入文化市场发展状况并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现状, 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戏剧表演专业的就业前景。老师可以通过有目的性的讨论, 让学生通过讨论来理清就业思路, 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要怎么做, 而不是到了毕业前夕还“不知所措, 茫然无奈”。学校可在每个学期都有计划的进行就业指导, 同时鼓励学生在假期期间进行社会实践, 从而积累实际经验, 进一步清晰自己的职业理想, 清楚知道自己要向哪方面发展, 应该怎么努力。

  三、结语

  目前的高校戏剧表演专业教育中, 对学生对教育已经不再局限于戏剧表演技能本身, 而是要从社会的角度展开教育,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戏剧表演艺术素质。这就意味着高校戏剧表演专业教育中, 不仅仅需要承担表演艺术传承的责任, 还要承担培养社会表演人才的重任, 这种表演人才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社会性。在高校进行戏剧表演人才培养时必须认识到两个问题:一是必须要不断地认识社会发展需求, 能够清楚的知道社会对戏剧表演人才的需求和要求, 这样根据社会需求和要求进行戏剧表演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育;二是必须要对表演学有高度的认识, 以及正确的认识。高等教育直接目的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而高校戏剧表演专业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社会所需要的表演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瑜.戏剧表演在开放教育英语学困生教学中的运用[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3, (02) .
  [2]于海阔, 李学通.高等教育学视角下的中国戏剧表演教学改革[J].民族艺术研究, 2013, (01) .
  [3]安怡, 杜建平.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化学刊, 2011, (05) .
  [4]马琳, 马贵祥.论戏剧表演教学与声乐教学之间的关系[J].艺术教育, 2011, (01) .

作者单位:
原文出处:梁爽.戏剧表演专业教学现状及思考[J].艺术评鉴,2018(18):134-135.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戏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