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管理学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周口平坟运动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学术堂 作者:韩老师
发布于:2014-10-14 共1691字
论文摘要

  周口,位于广袤的华北平原的河南省东部的一个城市,一直以来农业发达,良好的土质,便利的灌溉条件,使它博得了 “豫东粮仓”的美名。和现阶段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一样,这个农业人口和可耕地面积都占据更大比例的地级市,也在朝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大步迈出它的步伐。2012年,周口市开展的平坟运动,本应是轰轰烈烈的现代化进程中,一个很不起眼的小插曲,可却意外的成为了全国关注的焦点,2013年初“复坟运动”的火热,更是将这一事件推向了高潮。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复耕农田,减少可耕地的浪费,推动惠民殡葬改革,作为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者,政府的行为及出发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恰恰是这种符合理性的行为,在农村却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甚至是对权力的反抗。国家权力在平坟运动中,在相对落后的农村,遭遇了一次挫折。平坟这项政策的出发点,从理性的角度看,并没有对农民的经济层面产生什么不利的影响,相反的是,这是一项惠民的政策。冲突的发生,必定要有其产生的环境。我们尝试着从产生冲突的条件和环境人手,开始对此次平坟运动的反思。

  工业社会的发展,不仅仅是带来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更主要的是一种以理性为基础的现代科学文明,相对于传统文明,现代科学更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和主导性,通过设想、实验得出结论的实证主义占据了主要地位。无论是中华文明还是其他文明,在传统社会里,人们更多的是尊崇源头性的东西,孔圣人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没有丝毫衰退的迹象。在农业社会中,宗族和民俗也是这样一种尊崇源头性的体现。人们被教育说,自己今生的一切是祖先给予的,传统的祭祀,礼敬先祖对自己今生的成就有直接的关系。在现代工业文明中,人们更多的是以一种理性的心态去追求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思考,行为,价值观更加趋于理性化,相对于接受祖先给自己带来的恩惠,我们更坚信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取得自己今生的成就。

  卡尔波兰尼关于嵌人型的阐述,描绘了一个嵌人了经济理性中的社会’毫无疑问的是,如今的中国社会正走在这条路上,经济理性更多的成为社会思维的主要方式。代表公共权力的政府,在不断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这一思维。在其制定公共政策和行使权力的过程中,理性思维的影响融入其中,并渐渐向一种固定的模式发展。

  中国的农业文明史毋庸置疑是世界所知文明中,最为漫长的。传统社会中,社会的发展变革在某些方面来说,是止步不前的一种循而往复的过程,漫长的时间,不断的循而往复,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了中华文化巨大的向心力,即传统的力量。这样的文化,其自我完善能力是很强的,并且其同化的力量也不容小觑。

  中国社会学家梁漱溟先生在谈及中国文化的时候,曾经把中国文化看做是一种特殊的“早熟文化",这种早熟主要强调的是一种在尚未完全发展情况下的早熟。当受到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的时候,它会打出自身无比强夭的保护伞,去抵抗这种冲击,慢慢的变得排外,最后,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近代史的惨淡。

  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结晶,更是人类社会的必不可少重要组成部分。更确切的说,文化是社会之所以成其为社会的原因。当中华传统农业文明遭遇西方现代工业文明,这一议题曾经引起无数学者的讨论争议,近百年的历史无疑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这场遭遇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去面对和妥善处理的。

  周口平坟运动,从表面上看,是政府公共政策的欠妥,是一场闹剧,往深一点看是政府权力和传统民俗的冲突,但从本质上看,则是一次工业化的理性与传统文化的交锋。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文明,在工业化的进程中,虽然部分已经淡出和消逝,但并不意味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力量大大减弱,特别是在工业欠发达.的农村地区,传统文化力量的强劲是现代工业理性很难抗衡的,甚至,国家权力在这里也受到了暂时的挫折。周口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工业化与现代化还处于发展阶段,其所带来的理性力量,还不足以与其自身传统文化力量相抗衡,这也是2013年初,传统节日来临时,遭遇如雨后春梦般圈坟之后,平坟运动成果付之东流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美)乔尔?查农.社会学与十个大问题(第6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