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论文

您当前的位置:学术堂 > 生物学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高校维吾尔族学生民族认同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来源:学术堂 作者:姚老师
发布于:2016-05-06 共3819字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内隐理论下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探究
    【引言  第一章】民族认同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新疆高校学生内隐民族认同的研究设计
    【第四章】维吾尔族民族认同研究结果分析
    【第五章】内隐民族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高校维吾尔族学生民族认同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6 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对维吾尔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内隐态度是其对本民族文化的内隐态度更积极;维吾尔族大学生群体的性别和年级对其内隐民族认同情况无显著影响,即不同性别和年级的被试的内隐民族认同情况无显著差异;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族朋友数目的多少对其内隐民族认同态度有显著影响;被试的汉族朋友数目越多,其对主流文化的内隐态度越积极。

  6.2 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工作的启示与建议在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情况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民族认同不仅关系到心理调节和少数民族个体的心理健康,同时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稳定。通过对维族大学生的态度分析和民族认同的探讨,本项研究得到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6.2.1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和本民族认同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新疆维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和本民族的认同并不是矛盾,各民族成员只有在认同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去认可主流文化,也只有认同了主流文化才会更认可本民族文化。只有国家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各少数民族的和谐发展。各个少数民族的安定团结,又给国家的稳定提供了安全平台。

  6.2.2 注重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教育,培养其民族凝聚力其实民族认同的理念在儿童时期就已经体现了。小时候,孩子们在做游戏时,都希望加入到一个群体中,如果谁"落单"了,他就会体验到一种孤独情绪和疏离感,其他孩子甚至可能会去欺负那个"落单"的孩子,不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其他活动中,孩子的满意度是在他加入到某个群体中体验到的。

  人类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来获得安全感。民族冲突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双方成员在心理上归属于某一群体而排斥另一团体的。个体依附于本群体的原因是因为个体作为民族成员中的一个个体,感受到了群体带来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在此群体中个体的心理上有了归属,不再孤单,这种正性的强化会使个体更加依附自己的所属群体,从而更加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并按此行为方式行事,当这种价值观被另一种外来文化打破时,个体就会产生不快感,并且感到难以适应。在这种适应困难的情境下,两种文化的差异就很容易发展成民族冲突。要想减少民族冲突的发生,就需要使少数民族成员,在认同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认同主流文化。这就是民族凝聚力的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包括了 56 个民族的大民族,如何提高民族凝聚力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国虽然有 56 个民族,但都是统一在中华民族之下的,只有中华民族的发展才有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前提下的,因此,要从小培养各民族成员的民族凝聚力,促使其认可赞同中华民族的文化,只有少数民族个体从心理上认可中华民族统一的主流文化,他们才会将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和谐稳定和自身联系在一起,也只有国家的稳定和和谐,才能有各少数民族的繁荣昌盛。

  维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本民族发展和国家稳定和谐的重大任务,对他们开展民族认同教育必不可少。他们的民族认同状态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要重视维吾尔族大学生这方面的爱国爱家教育。

  6.2.3 对维族大学生开展一些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在少数民族地区定期开展一些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类似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因为思想品德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且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也会避免许多不必要问题和矛盾的发生。

  当然,在重视少数民族成员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还应该关注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成员的心理状态。汉族群体生活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同样也有较多适应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对他们心理状态的关注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宁和国家的协调融洽。

  6.3 不足与展望

  虽然本研究的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且从被试的筛选到实验的实施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都做了细致而严谨的工作,但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限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很多问题,期待未来能出现更进一步的研究,并且可以克服此次研究的不足。

  (1)被试的选取较单一,人口学变量(父母职业、教育水平、中学就读学校类型等)的统计分析与研究假设不符,可能由于被试量较少并且选取地域的限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被试量还需要扩充。

  (2)整个实验过程用时较长,被试可能会因此产生疲倦,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1] 杨英。新疆维吾尔族中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1.
  [2] Jean,J.Eti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J].Research:psychologyBulletin.1990, 3:499-514.
  [3] 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原理选辑[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375-376.
  [4] 梁丽萍。中国人的宗教心理---宗教认同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2-13.
  [5] 简·卢文格著。自我的发展[M].(李维,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360-361.
  [6] 高永久。论民族心理认同对社会稳定的作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25(5):20-24.
  [7] 李静。民族心理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301-302.
  [8] 兰友林。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3):15.
  [9] 陈枝烈。台湾原住民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275-276.
  [10] 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M].(费孝通,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56-57.
  [11] 李继利。族群认同及其研究现状[J].青海民族研究,2006,5(1):3-5.
  [12] 梁宁建。心理学导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578-601.
  [13] 周大鸣。动荡中的客家族群与族群意识[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5):37-38.
  [14] Berry,J.W. Psychology of immigration[J].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1,57:615-631.
  [15] Phinney,J.S.Ethnic and American identify as predictors of self-esteem amongAfrican American,Latino,and White adolescents[J].Journal of Youth andAdolescence,1997,2:5-7.
  [16] Kwan,H.Ethnic identify as a predictor of attitudes of adolescents towardsfighting[J].Th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999,19:323-325.
  [17] Drew, J.K.Migrant ethnic identify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Journal of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7, 28: 432-435.
  [18] 王嘉毅,常宝宁。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1(3):2-3.
  [19] 万明钢,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J].心理学报,2004,36(l):83-88.
  [20] 陈晶。中国 11-20 岁青少年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21] 卢瑶。少数民族青少年民族认同发展理论模型及其功能[J].社会心理科学,2007,12(1):18-20.
  [22] Berry,J.W.Intercultural rea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J].Canadian Psychology,1999,40:11-13.
  [23] Phinney,J,S.When we talk about American ethnic groups,what do we mean? [J].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5,51:918-927.
  [24] 范梨新。维吾尔族大学生文化适应及民族认同研究[D].成都:西南民族大学,2012.
  [25] 王亚鹏。藏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文化适应与心理疏离感[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2.
  [26] 张庆林,史慧颖,范丰慧,等。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内隐维度的调查[J].西南大学学报,2007,33(l):67-70.
  [27] 刘雍江,韦磐石,臧运洪,等。苗族大学生内隐民族文化认同研究[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4):49-51.
  [28] 夏凌翔,耿文超。个人自立于自我图式、他人图式[J].心理学报,2012,44(4):478-488.
  [29] 费孝通。简述我对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27(l):l-9.
  [30] 阿合买提江·艾海提。维吾尔族传统伦理的特征及其现代意义[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1,3(4):20-21.
  [31] 秦向荣。中国 11 至 20 岁青少年的民族认同及其发展[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32] Fathi,A.Some aspects of changing ethnic identify of Canadian Jewish youth[J]. Jewish Social Studies,1972,34:14-16.
  [33] 张雁军,罗平。民族认同的心理学研究述评与展望[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4(1):109-110.
  [34] 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35] 刘吉昌。民族认同与中华民族的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3,12(4):4-5.
  [36] Hower,D.J.The extrinsic affective Simon task[J].Experimental Psychology, 2003,50:77-85.
  [37]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4-35.
  [38] 陈丽华。台北市阿美族学童族群认同发展之研究[J]."国家科学委员会"研究专刊,1999(9):9-11.
  [39] 王亚鹏。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2002(l):102 一 107.
  [40] 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93-94.
  [41] 张莹瑞,徐海波,阳毅。民族认同在民族间态度中的积极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09,14(6):1344-1348.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相关内容推荐
相关标签:
返回: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