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内隐理论下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探究
【引言 第一章】民族认同的文献综述
【第二章】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新疆高校学生内隐民族认同的研究设计
【第四章】维吾尔族民族认同研究结果分析
【第五章】内隐民族认同影响因素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高校维吾尔族学生民族认同问题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6 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我国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对维吾尔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内隐态度是其对本民族文化的内隐态度更积极;维吾尔族大学生群体的性别和年级对其内隐民族认同情况无显著影响,即不同性别和年级的被试的内隐民族认同情况无显著差异;维吾尔族大学生的汉族朋友数目的多少对其内隐民族认同态度有显著影响;被试的汉族朋友数目越多,其对主流文化的内隐态度越积极。
6.2 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工作的启示与建议在多民族国家,对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情况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民族认同不仅关系到心理调节和少数民族个体的心理健康,同时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稳定。通过对维族大学生的态度分析和民族认同的探讨,本项研究得到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6.2.1 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和本民族认同的关系是紧密联系的新疆维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和本民族的认同并不是矛盾,各民族成员只有在认同自己所属民族文化的前提下才会去认可主流文化,也只有认同了主流文化才会更认可本民族文化。只有国家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各少数民族的和谐发展。各个少数民族的安定团结,又给国家的稳定提供了安全平台。
6.2.2 注重培养少数民族成员的民族认同教育,培养其民族凝聚力其实民族认同的理念在儿童时期就已经体现了。小时候,孩子们在做游戏时,都希望加入到一个群体中,如果谁"落单"了,他就会体验到一种孤独情绪和疏离感,其他孩子甚至可能会去欺负那个"落单"的孩子,不论是在游戏中还是在其他活动中,孩子的满意度是在他加入到某个群体中体验到的。
人类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归属于某一个群体来获得安全感。民族冲突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双方成员在心理上归属于某一群体而排斥另一团体的。个体依附于本群体的原因是因为个体作为民族成员中的一个个体,感受到了群体带来的亲切感和安全感。在此群体中个体的心理上有了归属,不再孤单,这种正性的强化会使个体更加依附自己的所属群体,从而更加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并按此行为方式行事,当这种价值观被另一种外来文化打破时,个体就会产生不快感,并且感到难以适应。在这种适应困难的情境下,两种文化的差异就很容易发展成民族冲突。要想减少民族冲突的发生,就需要使少数民族成员,在认同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认同主流文化。这就是民族凝聚力的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包括了 56 个民族的大民族,如何提高民族凝聚力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国虽然有 56 个民族,但都是统一在中华民族之下的,只有中华民族的发展才有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是建立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的前提下的,因此,要从小培养各民族成员的民族凝聚力,促使其认可赞同中华民族的文化,只有少数民族个体从心理上认可中华民族统一的主流文化,他们才会将国家的利益、国家的和谐稳定和自身联系在一起,也只有国家的稳定和和谐,才能有各少数民族的繁荣昌盛。
维族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肩负着本民族发展和国家稳定和谐的重大任务,对他们开展民族认同教育必不可少。他们的民族认同状态对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作用。因此,要重视维吾尔族大学生这方面的爱国爱家教育。
6.2.3 对维族大学生开展一些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研究
在少数民族地区定期开展一些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类似的教育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因为思想品德的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深远,且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也会避免许多不必要问题和矛盾的发生。
当然,在重视少数民族成员身心健康的基础上,还应该关注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族成员的心理状态。汉族群体生活在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同样也有较多适应问题,在少数民族地区,他们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对他们心理状态的关注有助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宁和国家的协调融洽。
6.3 不足与展望
虽然本研究的选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且从被试的筛选到实验的实施以及后期的数据处理都做了细致而严谨的工作,但由于人力、财力和时间的限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很多问题,期待未来能出现更进一步的研究,并且可以克服此次研究的不足。
(1)被试的选取较单一,人口学变量(父母职业、教育水平、中学就读学校类型等)的统计分析与研究假设不符,可能由于被试量较少并且选取地域的限制,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被试量还需要扩充。
(2)整个实验过程用时较长,被试可能会因此产生疲倦,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intention)是指潜在创业者对创办新企业或实施创业行为的一种多方面的主观心理准备状态及其程度[1].以往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从个体变量和环境变量两大方面进行研究。在目前已有研究中,属于个体变量的人格特质对创业意向...
心理异常大学生认知融合的特征与ACT病理模型的其余五个过程均有涉及,分别是:经验性回避——试图控制内在经验(想法、情绪等)发生的形式、频率。...
引言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关注老年人和老化(Aging)的研究逐渐增多.研究者最初在对个体有关老年人持有的态度进行研究时,提出了老化刻板印象(Agingstereotypes)的概念,意指人们对年龄较大的个体形成的社会认知、观念或预期,它相对稳定,且往往是消极的.研究...
在心理健康教育广泛重视与普及的大环境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日趋更新。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业、情感、人际、就业等问题上,传统的心理解决方法是针对已经出现的负性情绪进行探讨。...
孤独感是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孤独感就产生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在缩短,而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在加大,匮乏的心灵沟通使处于文明社会中的现代人感受到了强烈的孤独感。个体的...
第二部分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的沙盘游戏特征1研究目的通过分析不同依恋风格被试在沙盘游戏的内容、制作过程和叙事三方面的表现,考察不同依恋风格大学生的沙盘游戏特征。2研究假设2.1四种依恋风格被试会在沙盘游戏的内容、制作过程和叙事三个方面有...
一、问题的提出价值观是个体关于周围客观事物对其价值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体现了主体关于客体的效用性和意义性的基本立场,它要回答诸如它对我来说是什么、它能带给我什么、我要为它去做什么这样的问题,从而为主体评价、取舍和选择提供立足点与最...
长期以来,部分人潜意识里对心理咨询抱有抗拒的态度,既不相信心理咨询的科学性,又害怕内心的秘密被心理咨询师洞穿,这样纠结的心理让他们即便有了心理问题,也止步于心理咨询室前。近些年我国心理咨询行业虽有长足进展,但其市场培育不成熟、资源分布不均...
4结论与展望4.1研究结论第一、高矛盾组大学生在对同性恋的态度中,积极联系和消极联系有着相等的强度,即存在矛盾态度,支持了多元态度的存在。说明对同性恋这一群体的态度不再是单维的消极态度,而是逐渐转变为积极评价与消极评价同时存在的态度倾向。...
未来取向(futureorientation)是指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偏好未来的方向,同时也是个体对于未来的思考和规划过程.近几年来,未来取向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为了使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多地了解未来取向研究概况,意识到未来取向对大学生发展的重...